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章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rimean-Corgo hemorrhagic fever,CCHF)是由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rimean-Cor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由蜱媒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欧洲、亚洲、非洲都有发生。人群对CCHF普遍易感,感染发病以青壮年为多。本病因在克里米亚和刚果相继发现而得名,在国内首先发现于新疆巴楚,故我国又称新疆出血热。CCHF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毒性出血热相似,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剧烈头痛,尤以前额和颞部剧痛难忍,颜面呈痛苦表情。周身肌痛,肩背部、四肢关节酸痛剧烈,甚至难以行走。寒战高热,体温迅速上升至39~41℃,持续发热1~3周,皮肤、黏膜有出血倾向。病情发展至高峰期,其特征为多器官出血,如鼻出血、咯血、呕血、柏油样便及肝、肾功能受损的表现。本病病死率高达20%~50%。
【病原学】
CCHF病毒于1944年在克里米亚发现。1969年,Casals等证实该病毒与1956年在非洲从1例发热患者分离的刚果病毒的抗原性相同,为同一种病毒。自此,称为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1965年我国新疆巴楚地区发生新疆出血热流行,从患者以及媒介璃眼蜱分离的病毒在形状上与该病毒相似,现已证实为同种病毒。
CCHF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内罗病毒属( Nairovirus),是单股负链RNA病毒,有3个基因组。病毒呈圆球形,具有包膜,直径为70~110nm(细胞外),70~95nm(细胞内),具有六角形的包膜突起,突起厚8~10nm。包膜为含有病毒糖蛋白的脂质双层单位膜,直径8~9nm。CCHF病毒由4种结构蛋白组成,即两个内部蛋白转录酶蛋白(L)、核衣壳蛋白(N)和病毒膜内的两个外部糖蛋白(G1和G2)。CCHF病毒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6~10,在蒸馏水中相对稳定。在pH 7.6缓冲盐水37℃下半衰期为1.5~2小时,45℃为10~15分钟,56℃则不到1分钟。病毒对温度变化敏感,分别在37℃、45℃和56℃下18~20小时,1.5~2小时和5~10分钟内完全丧失感染性。本病毒对乙醚、氯仿很敏感,能被低浓度的甲醛灭活,紫外线照射3分钟完全丧失感染性,对消毒剂来苏水、苯酚(石炭酸)和乙醇等在常规浓度下很快被灭活。病毒在细胞质平面内膜、高尔基体及球囊通过芽生成熟。该病毒为虫媒病毒,对各种实验动物致病力较低,但对乳鼠可致病,病毒在乳鼠脑内可稳定地传代。脑内接种较易感染,在多种组织培养中可分离,包括BHK、CER和Vero细胞等哺乳动物培养基中生长良好,产生细胞病理性改变。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蜱类为主要传染源,包括璃眼蜱、扇头蜱、钝眼蜱、牛蜱等,共计25种。有经卵传代可能。研究表明,蜱不仅为该病毒的媒介,而且也是一种有效的储存宿主。动物宿主包括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例如牛、山羊、刺猬、野兔、骆驼等。Zeller等对西非大量的野生陆食鸟类研究表明CCHF病毒可以感染鸟类,从寄生在鸟身上的蜱中可分离到病毒,说明野生鸟类是该病毒一种重要的宿主,亦为本病传染源。但有关动物宿主流行病学研究的详细资料较少,已经分离到病毒的鼠类包括子午砂鼠和长耳跳鼠。家畜中绵羊和山羊是荒漠牧场中璃眼蜱属的主要血源动物,在不放牧的荒漠地带硬蜱的数量较低,而有羊群活动的地带硬蜱数量极大。
(二)传播途径
CCHF一般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传播。
1.虫媒传播
为经蜱叮咬而感染,这是CCHF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带病毒的饥饿成蜱在吸血过程中将病毒随唾液注入机体而引起感染。在CCHF的疫源地中亚洲璃眼蜱为绝对优势种,分布范围广,对人和牲畜的侵袭能力强。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当地农牧民被叮咬习以为常,因叮咬疼痛甚微,常不易察觉,有些患者入院时才发现有吸饱血的蜱在身上。感染CCHF病毒的各种蜱在某种条件下也可以叮人,甚至牛蜱在离开牛以后也能叮人。同时,病毒也可以通过蜱的不同变态阶段(从幼虫到稚虫到成虫)和不同季节在一些蜱体内生存,并可经卵传代。
2.接触感染
急性期患者的血液或带病毒的家畜血液、脏器(接羔、屠宰)可通过破损的皮肤引起人类的感染;另外在剪羊(或骆驼)毛或抓山羊绒时将带病毒的蜱剪碎或挤压时污染伤口而感染。医院内暴发感染常见,且症状特别严重,病死率亦高。它常发生于条件简陋的边远村庄;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照料重病的亲属或对本病认识不足的医生或护士,没有采取防护措施而引起了感染。
(三)人群易感染
患者多为成年人,血清抗体于发病后11~15天出现,至少3~5年保持阳性。
(四)流行特征
1.流行地区
CCHF主要分布于顿河下游及伏尔加盆地、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高加索、保加利亚、巴基斯坦、印度、伊朗、乌干达、扎伊尔及我国新疆。无病例仅分离到病毒的地区有塞内加尔、尼日利亚、中非、肯尼亚及埃塞俄比亚。
CCHF在我国最早发现于南疆喀什地区的巴楚县,后经调查发现广泛存在于塔里木盆地的西、北、东缘,即叶尔羌河的中下游和塔里木河流域两岸的胡杨-怪柳林型为主的荒漠牧场内。塔里木盆地为干旱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不足100mm,冬季最低气温在-10℃,盆地四周为冲积平原,植被较丰茂。新疆出血热病毒典型的生存环境为荒漠中的怪柳沙丘、旱生芦苇、甘草、骆驼刺沙地和河谷平原带的胡杨-怪柳林(又称加伊林生境)。北疆准格尔盆地周围亦为冲积平原,属寒温带荒漠,温度较低,冬季平均气温-20℃,降雨量100~200mm。盆地南缘植被有梭梭、怪柳、琵琶紫等小灌木-灌木荒漠,有些点混有少量胡杨林。高大树林少,植被稀疏;北部为梭梭-麻黄石质荒漠。已在盆地南缘阜康市境内的亚洲璃眼蜱中分离到病毒,并从健康人群和绵羊血清中查到抗体。1984年云南省从家畜动物黄牛、水牛和绵羊中查到CCHF病毒抗体。最近新疆青河和四川的绵羊中已证实有抗体阳性。这些地区的地理景观与新疆荒漠生境不完全相同。
2.流行季节
以6~8月为主。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患者集中于3月下旬至6月初,以4月中至5月下旬为发病高峰季节,6月份以后发病极少。CCHF发病的季节性明显与亚洲璃眼蜱成蜱活动季节高峰基本一致,同时,此时正值接羔、剪毛、打柴的繁忙季节,进入牧场的人数增加,增加了人群感染的机会。
【发病机制与病理】
(一)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目前认为CCHF病毒感染后宿主的免疫应答和免疫清除过程中,释放的各种细胞因子在致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1.病毒直接致病作用
Burt等在1997年首次在血管内皮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和损伤脏器中检测出CCHF病毒RNA及病毒抗原,通过进一步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实验证实,病毒感染所致靶器官损害无明显炎症反应,认为病毒感染后主要导致靶细胞的变性坏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可能是病毒感染直接诱发细胞病变所致。
2.免疫介导的作用
CCHF病毒感染后可诱发机体发生一系列免疫应答和免疫清除过程,促使免疫细胞释放多种炎症免疫因子,引起临床症状和组织损害。国外众多学者证实CCHF病毒感染后患者体内IL-6,IL-10,IFN-γ及TNF-α水平显著增高,上述细胞因子主要由单核吞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主要参与吞噬作用和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后者是机体对入侵病毒的清除机制。另一方面,Shepherd等人在对CCHF患者标本进行血清学试验时检测到循环免疫复合物与补体激活现象,提示可能有Ⅲ型变态反应发生,循环免疫复合物可激活补体而导致毛细血管的损伤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二)病理
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管壁胶原纤维肿胀破裂、变性和坏死,上述血管充血、出血,管腔内有微血栓,血管通透性及脆性增加,导致血液成分外渗,皮肤黏膜、体腔浆膜以及全身各组织脏器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全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以胃、肠黏膜广泛弥漫性出血为著,体腔内有含蛋白的积液,后腹膜及肾周围有胶冻样水肿。肝、肾、肾上腺、脑垂体等脏器细胞有不同程度坏死。炎性浸润不明显,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脑部可有炎性变化。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7~14天。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1.发热 一般在38~41℃之间,伴有寒战。常呈稽留热,但也有呈弛张热或双峰热型,低谷在发病后的3~5天,持续1~2天后又进入第二个高峰。绝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没有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病,发热伴畏寒或寒战,极度疲乏,同时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2.全身中毒症状 患者呈急性病容,表情淡漠,颜面部、颈部和上胸部潮红,结膜充血。鼻孔和口周甚至双手、上衣有血痂,口唇干裂、口臭、舌苔黄厚;咽部充血,扁桃体稍大,软腭和颊黏膜可见细小的出血点。剧烈头痛(以前额和颞部为主),呈刀割样,难以忍受;上腹疼痛,四肢肌肉痛,腰背部酸痛,肾区可有叩击痛。当全身症状持续3~5天后,患者常出现出血症状。到发病第七天左右体温下降,中毒症状缓解,患者有饥饿感。而重症患者往往进入严重的出血期,进食可刺激肠胃道的蠕动,引起消化道出血而加速患者死亡。
3.出血 早期主要表现为鼻出血,齿龈和口腔黏膜的出血及皮肤和黏膜的出血点(两侧腋下、前胸和口腔腭部、两颊),继而出现黑便、呕血和便血,血尿和子宫出血等,注射部位可呈现严重的血肿。其中鼻出血常为患者求治的主要症状,出现于病程的第3~5天,轻者一天数次,量不多;重者可滴流不止,不易止血,最多者一天可达500~600ml。重型患者死亡前可表现为全身皮肤出血性紫斑。患者常因大量的呕血、便血而死亡。
4.肝肿大 约半数患者有肝肿大,脾肿大者较少。前苏联报道有50%的病例有肝脏肿大;中亚地区有25%的病例有脾脏肿大;南非病例中有50%的患者有腹泻或肝肿大。
5.神经系统表现 前苏联和南非报道有10%~25%的CCHF患者表现有神经系统损伤的症状:如亢奋、颈部抵抗、感觉错乱,有的患者有粗暴的角斗行为,继而发展为嗜睡、木僵和昏迷。约有9%的重症患者出现嗜睡、浅昏迷状态,常预示预后不良。
6.其他 肾衰竭较少见。少数患者呈现相对缓脉,可低于70次/分;大部分患者入院时即表现为低血压,部分患者在搬动时出现低血压休克。低血压最早出现于发病第二天,平均在第五天。
CCHF恢复期时间较长,约为2~4周。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1.常规检查
血常规红细胞、白细胞减少,有明显核左移,并可见幼稚细胞及异常淋巴细胞;伴有严重出血时白细胞可增多;血小板减少,50%的患者在发病早期即低于100×10 9/ L,约有13%左右患者入院时仅20~30×10 9/L。尿常规可有血尿及蛋白尿。
2.肝功能
可能有ALT、总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升高。
3.凝血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出血时间1~3分钟,凝血时间波动在13分钟左右,个别患者长达28分钟。绝大部分患者血块退缩不良。
4.血清学检查
发病1~5天,患者血液中病毒效价较高,可用免疫荧光法或放射免疫测定法直接检测病毒抗原来早期诊断。抗体于发病后11~15天出现,可用补体结合试验及琼脂扩散试验检测。近年来,有报道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测定IgM或IgG抗体,在早期、快速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5.特异性核酸检测
主要有核酸杂交、RT-PCR、巢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病毒的核酸。
6.病毒分离
患者的血清、血细胞是分离病原最好的材料,患者发病后10天以内均能分离到病毒,将患者血液标本接种于Vero E6细胞或乳鼠腹腔,经过传代可分离出病毒,采集的时间越早、分离的阳性率越高。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
1.流行病学史
包括流行地区、流行季节、蜱叮咬史或与感染者有血液接触史等。
2.临床表现
起病急,有发热,胃肠道症状,躯干、咽部、皮肤、齿龈出血,鼻出血,咯血,呕血,肝脏肿大。
3.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
红细胞、白细胞减少,明显核左移,可有异常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等;可有血尿或蛋白尿;肝功能异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2)特异性检查:
检测血液中的特异性抗体、病毒抗原和核酸,亦可分离病毒。
(二)鉴别诊断
1.肾综合征出血热
有典型的“三红”,“三痛”表现,临床5期经过,其中肾功能损害明显,可与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鉴别;此外,血清学和病原学特异性检查可以证实。
2.败血症
有发热、皮疹、肝肿大,血培养阳性,常可找到感染灶。后两项指标可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
3.伤寒
有发热、白细胞减少、皮疹、相对缓脉等临床表现,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可为0,肥达反应阳性,有时血和大便培养可以培养出伤寒杆菌。
4.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皮肤、黏膜有出血点,这与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的皮肤表现类似,可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来鉴别。
5.急性病毒性肝炎
患者有发热、食欲缺乏、黄疸、肝脏肿大等表现,但出血症状极少。血清学与病原学检查可查出特异性病毒抗原和抗体,可与克里米亚-刚果热鉴别(表6-1)。
表6-1 国内几种引起出血症状传染性疾病的鉴别
续表
【预后】
患者一般发病第10~20天后逐渐恢复,但部分患者在病程第7~9天出现休克、无尿甚至呼吸窘迫综合征,救治不及时常常在此期间发生死亡。
【治疗】
无特效治疗办法,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给予特殊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发展,包括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静脉补液量要充足,具体视出入液量而定。
2.肾上腺皮质激素
可保护血管壁、抗炎,并稳定溶酶体膜,改善毛细血管扩张和血管通透性。可用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等静脉滴注,疗程依据病情而定。
3.血清治疗
早期使用恢复期血清治疗有一定效果,抗出血热病毒球蛋白也有一定作用。
4.支持治疗
出血严重者应给予输注红细胞悬液。
【预防】
发现患者后应作好隔离、消毒工作,防蜱、灭蜱是预防的关键。加强个人防护。防蜱及避免与患者血液等传染物接触。
(鲁晓擘 郑嵘炅)
参考文献
1.冯崇慧,陈化新,柴君杰.新疆出血热防治手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控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1974.
2.翁心华,潘孝彰,王岱明.布尼亚病毒科病毒感染//周琳.现代感染病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628-630.
3.Appannanavar SB,Mishra B.An Update on Crimean Congo Hemorrhagic Fever.J Glob Infect Dis,2011,3:285-292.
4.Tezer H,PolatM.Diagnosis of 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2015,13:555-566.
5.BenteDA,Forrester NL.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History,epidemiology,pathogenesis,clinical syndrome and genetic diversity.Antiviral Research,2013,100:159-189.
6.Whitehouse CA.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Antiviral Res,2004,64:145-160.
7.Connolly-AndersenAM,Douagi I,Kraus AA,et al.Crimean 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 infects human monocyte-derived dendritic cells.Virology,2009,390:157-162.
8.Mertens M,Schmidt K,Ozkul A,etal.The impactof 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 on public health.Antiviral Res,2013,98:248-260.
9.Metanat M,Sharifi-Mood B,Salehi M,et al.Clinical outcomes in 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a five-years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oral ribavirin.Int JVirol,2006,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