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与再发自然疫源性疾病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章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由新布尼亚病毒引起的一种新发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胃肠道症状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肝酶、肌酶升高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重症患者可危及生命。该病近年来在我国不同地区先后报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发病患者进行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监测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病例不能检测到无形体核酸或特异性抗体,2010年在湖北、河南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地区报告的大部分病例标本中分离出一种新病毒,经病毒分离培养、电镜观察和基因组测序分析后确定为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一个新成员,并初步认定SFTS病例与该新病毒感染有关,暂以“SFTS”命名此病毒感染所致疾病,该新发现的病毒则暂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又称新布尼亚病毒。原卫生部于2010年制定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
【病原学】
新发现的SFTS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80~100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基因组由大(L)、中(M)、小(S)3个单股负链RNA片段组成,L片段全长为6368个核苷酸,包含单一的读码框架,编码RNA依赖的RNA聚合酶;M片段全长为3378个核苷酸,含有单一的读码框架,编码1073个氨基酸的糖蛋白前体;S片段全长有1744个核苷酸,是一个双义RNA,基因组以双向的方式编码病毒核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病毒基因组末端序列高度保守,与白蛉病毒属其他病毒成员相同,可形成锅柄状结构。布尼亚病毒科病毒抵抗力弱,不耐酸、易被热、乙醚、去氧胆酸钠和常规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等迅速灭活。
【流行病学】
(一)流行区域和发病季节
目前已在我国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江苏、浙江等18个省份发现并报告SFTS病例,患者数量逐年增加,类似病毒在美国、韩国和日本等地也有报道。我国病例主要分布在以上省份植被丰富、气候湿润的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呈散发,在疫情较重地区流行高峰期常有聚集性病例发生。SFTS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集中在3~11月,流行高峰为5~7月,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
(二)动物宿主
在我国不同SFTS流行地区的羊、牛、猪、狗、鸡等家畜、家禽中均检测到了新布尼亚病毒抗体,这些家畜家禽和人类接触密切,在病毒传播过程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三)传播途径
根据地理环境、发病季节以及患者发病前的野外暴露史(部分患者有明确的蜱叮咬史),并且从疫区蜱体内分离出的SFTSV核酸序列与从SFTS患者血清中分离的SFTSV同源性达到95%,目前认为,蜱是SFTS最可能的传播媒介。另外,SFTSV可通过患者的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引起人-人传播,尤其是接触血液中病毒载量高的危重患者,我国多省份均报道过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四)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患者以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农民或从事野外作业人群为主,年龄多集中在40~80岁,女性略高于男性,主要与近年来我国农村中青年男性进城务工、暴露几率降低有关。
【发病机制与病理】
(一)发病机制
SFTS的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病毒复制和机体免疫应答在决定疾病严重程度与临床预后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死亡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较存活者显著升高。提示SFTSV感染机体后,快速升高的病毒水平,不仅可能造成组织损伤,更重要的是激活机体的固有和获得性免疫系统,致使大量的促炎因子如IL-6等细胞因子释放,进一步加重组织器官损伤;作为对抗过度生成的炎性因子的平衡机制,通过负反馈调节增加分泌IL-10等抑炎因子以下调或抑制过度的炎性反应。如果机体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反应适度,机体则能够有效地清除病毒并逐渐康复受损的组织。如果机体过度分泌促炎因子,所形成的“细胞因子风暴”将导致更严重的免疫功能失衡和更广泛的组织器官损伤,从而加速疾病进展。高病毒载量是致使机体免疫紊乱的始动因素,失控的“细胞因子风暴”是导致组织器官严重损伤的“加速器”。动态监测患者血清病毒载量和细胞因子有助于病情和预后判断。
(二)病理
目前尚无SFTS患者的病理研究。通过对模型鼠的研究发现,脾是SFTSV的主要靶器官,肝、肾也是其靶器官,但脾是SFTSV复制的场所,而在肝、肾中未发现SFTSV的复制。在早期,只有脾和骨髓发生病理学改变,而肝脏和肾脏的病理损害发生在感染后期。鼠的脾内聚集了大量巨噬细胞和血小板,SFTSV黏附血小板共同存在于脾红髓区域的巨噬细胞胞质里,而脾源性巨噬细胞主要功能是清除血液中衰老和损伤的血小板。模型鼠的研究表明,SFTSV引起血小板减少是因为脾源性巨噬细胞清除了被SFTSV黏附的血小板。
【临床表现】
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2周,在人-人传播病例中,潜伏期多在6~9天。典型患者临床病程分为3期。
(一)初期
病初1~3日,起病急,发热,体温38~39℃,持续不退,伴乏力、明显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肌肉酸痛、腹泻,少数患者神志淡漠。查体常有单侧腹股沟或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较大者局部红、肿、热、痛,见图5-1。外周血白细胞轻度降低,血小板、肝酶(AST、ALT)、肌酶(LDH、CK)尚在正常范围,SFTSV-RNA多阴性。
图5-1 右侧腹股沟肿大淋巴结
(二)极期
病程4~12日,持续高热,可达40℃,呈稽留热,初期症状加重,极度乏力、食欲缺乏。部分患者可出现下颌、四肢等部位不自主运动伴肌张力增高,重症患者可出现皮肤瘀斑、腔道出血、烦躁不安、谵妄,甚至昏迷、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少数因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原因死亡。查体浅表淋巴结肿大及压痛更加明显。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进行性降低,AST、ALT、LDH、CK进行性升高,SFTSV-RNA多阳性。
(三)恢复期
此时体温逐渐下降至恢复正常,症状、体征逐渐改善或消失,白细胞、血小板逐渐升高,AST、ALT、LDH、CK逐渐下降,浅表淋巴结肿大及压痛逐渐减轻,一般2周左右可恢复,有并发症者则病程延长。康复后无后遗症,也无转为慢性、复发及再次患病者。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一)血、尿常规
外周血白细胞从第1~2病日开始减少,是早期判断疑似SFTS的重要指标,多为(1.0~3.0)×10 9/L,重症可降至1.0×10 9/L以下,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多正常;血小板从第3病日开始减少,多为(30~60)×10 9/L,重症者可低于20×10 9/L,需要注意的是轻症患者血小板可在正常范围内,但恢复期明显升高。半数以上病例出现蛋白尿(+~+++),少数病例出现尿潜血或血尿。
(二)血液生化
第3病日开始可出现不同程度AST、ALT、LDH、CK等升高,其中AST>ALT,常有低钠血症,部分病例BUN、Cr升高,补足血容量后多恢复正常,病程长者ALB降低。
(三)凝血功能
大部分患者出现APTT延长,而少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多正常。
(四)血清学检测
可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多在1周后阳性),或者检测发病期和恢复期血清中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滴度,若呈4倍增高则可确诊。
(五)病原学检查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标本中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进行检测,持续高病毒载量提示预后不佳,且传染性强。DH82细胞是做病毒分离的最佳选择,可在电镜下明显观察到细胞病变。
【并发症】
(一)出血
临床常见的是腔道出血,呕血、便血、咯血、鼻出血、牙龈出血、阴道出血等均较常见。有少数患者合并腹直肌鞘内血肿,见图5-2。
图5-2 双侧腹直肌鞘内血肿
(二)感染
继发感染是SFTS的主要死因之一。临床常见的是肺部细菌或真菌感染、鹅口疮等。
(三)电解质紊乱
以低钠、低钾、低钙血症多见,与患者食欲缺乏、腹泻等严重消化道症状有关。
(四)多器官功能衰竭
重症患者,可引起多器官系统损害,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肾衰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疑似病例
具有流行病学史(严格季节性,中老年农民多见,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或接触患者血液等)、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者。
2.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
(1)病例标本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2)病例标本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
(3)病例标本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
(二)鉴别诊断
应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等立克次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败血症等疾病相鉴别。
【预后】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老年患者、既往有基础疾病(尤其COPD、糖尿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持续高病毒载量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少数因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病死率12%左右。
【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卧床休息,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果患者不能进食或处于危重状态,应补足能量和水分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尤其注意对于低钠、低钾血症的纠正。发热患者应给予物理降温为主,必要时使用温和退热药,忌用强烈发汗退热药。对于有明显出血和(或)血小板数极低(<30×10 9/L)的患者,推荐输注血小板和血浆。如果患者中性粒细胞数严重减少(<0.75×10 9/L),应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继发细菌、真菌感染者,应当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基础疾病的治疗和对肝、肾、脑等重要器官的保护。体外实验结果提示利巴韦林对该病毒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可以试用。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应当慎重使用。体温正常、症状消失、临床实验室指标基本正常或明显改善后可出院。
【预防】
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可供使用,预防的关键是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野外劳作或活动时,加强个人防护、减少暴露部位,可使用驱虫剂喷涂皮肤,降低蜱叮咬的机会。临床上一般无需对患者实施隔离,但在抢救或护理危重患者,尤其是患者有咯血、呕血现象时,医务人员和陪护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与患者血液直接接触。此外,强化流行区基层医务人员和疾控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发现、识别、报告、调查、治疗和疫情处置能力,同时做好公众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对该病的认知度,避免盲目恐慌。

(袁春 袁义美)

参考文献

1.Yu XJ,Liang MF,Zhang SY,et al.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associated with a novel bunyavirus in China.N Engl JMed,2011,364:1523-1532.
2.Gai Z,Liang M,Zhang S,etal.Person-to-person transmission of severe fever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 through blood contact.Clin Infect Dis,2012,54:249-252.
3.Niu GY,Li JD,Liang MF,et al.Severe fever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 among domesticated animals,China.Emerg Infect Dis,2013,19:756-763.
4.Sun Y,Jin C,Zhan F,et al.Host cytokine storm is associated with dieases severity of severe fever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J Infect Dis,2012,54:1048-1094.
5.Jin C,Liang MF,Ning JY,et al.Pathogenesis of emerging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 in C57/BL6 mousemodel.Proc Natl Acad Sci USA,2012,109:10053-10058.
6.Gai ZT,Zhang Y,Liang MF,etal.Clinical progress and risk factors for death in severe fever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patients.J Infect Dis,2012,206:1095-1102.
7.Zhang YZ,He YW,Dai YA,et al.Hemorrhagic fever caused by a novel Bunyavirus in China:pathogenesis and correlates of fatal outcome.Clin Infect Dis,2012,54:527-533.
8.Liu S,Chai C,Wang C,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virology,epidemiology,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Rev Med Virol,2014,24(2):90-102.
9.袁春,崔宁,王炳军,等.253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特征.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3041-3045.
10.Sun Y,Liang M,Qu J,et al.Early diagnosis of novel SFTS bunyavirus infection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RTPCR assay.JClin Virol,2012,53:48-53.
11.范雪娟,崔宁,袁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发腹直肌鞘内血肿一例.中华传染病杂志,2013,3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