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全国健康促进县区优秀实践案例汇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 全国健康促进县(区)建设工作进展

为了推动政府运用健康促进策略统筹应对健康问题,2014—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在中央补助地方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中开展了健康促进县(区)试点建设工作。健康促进县(区)建设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各县区将健康放在优先发展位置的具体实践,是健康领域的社会治理行动。健康促进县(区)建设以健康促进理论为指导,旨在发挥县区级党委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政府部门、社会及个人承担各自的健康责任,改善各类健康影响因素,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最终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2017年,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设立健康促进县(区)建设任务。全国健康促进县(区)建设进展如下:

一、政策依据

1.《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国卫宣传发〔2014〕15号)提出,启动健康促进县(区)、健康促进场所和健康家庭建设活动。提出到2015年在全国建设健康促进县区180个,到2020年在全国建设健康促进县区600个。

2.《关于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指导意见》(国卫宣传发〔2016〕62号,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0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全面推进卫生城市和健康城市、健康促进县(区)建设,形成健康社区、健康村镇、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家庭等建设广泛开展的良好局面。

3.《“十三五”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规划》(国卫宣传发〔2017〕2号)提出,全面推进卫生城市、健康城市、健康促进县(区)、健康社区(村镇)建设,统筹做好各类城乡区域性健康促进的规划、实施及评估等工作,实现区域建设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提出到2020年全国健康促进县(区)建设数量应不少于全国县区总数的20%。

二、项目目标

在县区层面推动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倡导健康优先、健康教育先行理念,探索建立健康促进县(区)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制订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营造健康氛围,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三、组织实施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负责组织实施全国健康促进县(区)建设工作。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承担全国项目日常管理和技术支持,研究制订了全国健康促进县(区)建设方案、健康促进县(区)评估标准和评优标准、健康促进场所评估标准,正在研究制定《健康促进县(区)管理办法》。省、市级卫生计生委负责辖区内健康促进县(区)建设的管理工作。县区政府负责具体组织开展健康促进县(区)建设工作。省、市级健康教育等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四、建设流程

健康促进县(区)建设包含建设和持续建设两个阶段。建设阶段为期两年,包括申请、建设和评估三个环节。评估包括县区级自评、省级评估、国家级复核三个步骤。通过评估的县区进入持续建设阶段,纳入国家动态管理。

五、重点内容

健康促进县(区)建设以健康促进理论为指导,包括建立健康促进工作机制、制定健康公共政策、建设健康促进场所、营造健康文化、改善健康环境、培育健康人群六个重点内容。

六、工作进展

(一)总体情况

全国试点情况。自2014年起,每省(区、市)和兵团各选择2个县区开展健康促进县(区)试点工作。目前全国共建设三批196个全国健康促进县(区)试点,其中首批64个(2014—2016年),于2016年底完成技术评估。第二批64个(2015—2017年)于2017年底完成技术评估。第三批68个(2016—2018年)正在建设中,拟于2018年开展技术评估。

省级试点情况。各省对试点工作高度重视,健康促进县(区)建设工作受到各地的普遍欢迎。湖北省将健康促进县(区)创建纳入到卫生城市创建的前置条件,山东、江苏、山西、河南、四川、安徽、广东、陕西、内蒙古、河北、广西等省份(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了省级健康促进县(区)创建工作机制。自2015年起,各省加大对健康促进县(区)项目的重视,2015—2017年,除了国家级试点建设外,各省份累计启动318个省级健康促进县(区)建设,其中2015年启动42个,2016年启动100个,2017年启动176个(截至2017年8月)。

(二)建设成效

从完成评估的首批试点来看,各县区充分认识了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对建设工作高度重视,部门合作良好,在建立健康促进长效机制、制定健康政策、建设健康场所、营造健康环境、提高健康素养等方面成绩显著。

1.建立了健康促进县(区)工作管理模式。试点县区均建立了较好的健康促进县(区)工作机制,政府公开承诺开展试点工作,把健康促进县(区)建设纳入政府重点工作,成立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多部门参与的健康促进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平均每个试点召开5.88次领导小组会议。建立21 598人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和5482人的健康促进专业网络,人员网络覆盖率、培训率均达到100%。县区财政合计立项6898万元支持试点工作,各地在多部门协作、资源统筹、社会动员、健康教育服务提供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

2.探索了“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践经验。首批试点县区宣传倡导“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理念,成立健康专家委员会,建立公共政策健康审查制度,共修订、新制定1013条健康有关公共政策,合计开展1010次政府或多部门联合的健康行动,包括慢性病防控、传染病防控、健康生活方式、妇幼健康、健康老龄、环境与健康等重点健康问题,积累了丰富的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实践经验。

3.建设了一批有示范带动效应的健康促进场所,打造健康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健康促进场所建设是健康促进县(区)的重要形式,首批试点共建设了2138所健康促进学校、2260所健康促进机关、439个健康促进企业、3847个健康社区/健康村(包括1566个健康社区、2281个健康村)等健康促进场所,建设12 228个健康家庭,共建有431个健康主题公园、938条健康步道。通过建设健康促进场所,加强了部门联动,构建促进居民健康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各类场所针对学生、机关企业员工、社区居民的特点开展健康活动,提高了场所人群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4.营造了促进健康的社会环境。试点县区依托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健康中国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等重要工作平台,针对重点问题和重点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开展1479场多部门联合的大型节日纪念日健康主题活动,设立346个健康类新媒体平台(微信、微博),建设101个电视台健康类节目、56个广播电台健康类节目、125个报纸健康专栏,主动宣传普及健康知识,营造了良好的促进健康的社会氛围。

5.建设了促进健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试点县区多部门联合,在空气质量、水质、饮用水安全、食品安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领域开展健康促进,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6.提高了试点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促进健康生活方式不断养成,居民满意度较高。首批试点县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从建设之初的8.98%(2014年)提高到24.53%(2016年),提高了15.55个百分点,健康素养的三个方面、六类问题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与此同时,居民吸烟率从建设前的28.20%下降到22.1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从建设前32.05%提高到34.90%。学生体质达到合格以上等级的比例达到预期目标,居民对健康促进县(区)工作的满意度达63.23%。

7.促进了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发展。在卫生计生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甘肃省全省县乡级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改为健康管理办公室,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加挂健康教育所牌子;陕西省要求市县乡各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站)加挂健康教育中心牌子。天津市北辰区、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河南省新县、湖南省平江县、宁夏盐池县、青海平安区等县区在项目期间成立了健康教育机构,加强了技术力量。各地积极探索了健康管理员、健康保健员、网格管理员、体育指导员、家庭保健员等岗位,探索了健康教育人员使用新模式。

七、主要经验

实践证明,健康促进县(区)建设是国际经验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在健康领域社会治理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实现了政府、社会、个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健康促进县(区)试点建设对于带动全国健康促进工作具有示范带动效应。主要经验如下:

1.党政领导重视是加快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关键。多数县区成立了党委或政府一把手任主任的健康(促进)委员会,保障人力和资金,首批试点平均每县区财政配套达到107万元。

2.跨部门协作是解决健康问题的有效路径。如浙江省普陀区打造海岛城市健康促进特色品牌,北京市昌平区针对外来人口开展多部门健康行动,江苏省扬中市以问题为导向探索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具体实践。

3.全社会广泛参与是实现健康目标的重要基础。如湖北省西陵区建立“信息化支撑、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健康服务新格局,江西省于都县通过服务百姓健康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上海静安区针对老年人需求开展健康促进。

4.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是试点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力量。部分县区从每个部门抽调专职人员参与建设工作,政府与各镇街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了覆盖各部门、各单位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和专业网络。

八、问题和展望

健康促进县(区)建设是政府主导的区域健康促进行动,需要切实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建设内容覆盖面广、要求高、任务重。在实施和评估过程中发现存在部分地区重视程度不够,保障措施不给力,部门联动不足,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

《“十三五”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规划》(国卫宣传发〔2017〕2号)提出到2020年全国健康促进县(区)建设数量应不少于全国县区总数的20%。2017年,健康促进县(区)建设由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子项目立项支持。从2018年起,健康促进县(区)建设工作从试点阶段转化为全国推广阶段。各省(区、市)根据本省份健康促进工作规划和计划,合理确定每批创建县区的数量,分阶段分步骤地解决县区重点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健康促进县(区)建设工作的激励机制,调动县区政府积极性;制定健康促进县(区)管理办法和技术指南,推广健康影响评价方法路径和工具,引导建设工作规范科学开展;完善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发挥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和专业网络作用;定期举办建设经验交流会,加大媒体沟通力度,提高社会影响。

(严丽萍 卢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