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礼院士序
岁月如梭,甲子荣光。中国中医科学院自1955年成立以来,至今已度过六十年的风雨历程。作为中医药研究的国家队,几代中医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以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为己任,创造出令人自豪的辉煌业绩。在中医药事业和科研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骨干带头作用,担负起历史使命。
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医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而有一种挑战来源于我们自身,即能否在发展中坚守中医的根基,传承中医的命脉,保障可持续发展。我们深知,在西医占主流的社会背景下,传承对于中医药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而理论传承创新却一直难尽人意。多年前,吴仪同志就曾指出,中医理论传承薄弱,理论创新滞后。要求大力加强古典医籍文献、历代医家医案、传统制药技术经验等系统研究,深入总结中医药学发展历史上重大学术创新的规律。
各个学科都有传承发展的问题,但对中医来说更加重要。传承是几千年来中医药发展的基石和形式,师徒相授、历代沿袭、薪火相传,延续了学术生命;传承是中医药的基础,没有了基础就如空中楼阁,就没了根基。重视传承工作就抓住了根本,事业越是发展,越要坚守住学术的本底,不能漂移无所依,不能忘了自我。王国强部长指出要高度重视传承工作,继承是坚守中医药精髓的前提,也是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不竭源泉。
作为国家级中医药科研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从建院之日起,就汇集了众多知名的中医药学家,经过几十年的积淀,中医科学院享誉海内外的专家遍布科研、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这些专家在各自的专业和学术领域潜心钻研,多有创见,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中医药理论与实践,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学术进步。如今,他们大多年事已高,不少老专家已经离世,而其宝贵的学术精华尚未得到系统整理,其学术传承面临断代、失传的危险。为全面系统整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特色经验,促进青年中医的培养和中医药学术理论提升,我院组织了第一批“名医名家传承”项目。通过充分调研和网上申报等程序,收集到118位名老中医药专家及其传承人情况,再经过二级遴选审核、专家把关等程序,共有47个课题被列为名医名家传承项目。“名医名家传承项目”属于研究型继承,重点进行名老中医特殊辨证方法、特色疗法、特效方药的整理和名老中医诊疗思路研究。研究人员从研究性继承视角更能把握名老中医临证思维方法,抓住本质,诠释内涵,升华理论。经过三年的辛勤工作,《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学术传薪集》丛书编撰完成,洋洋百余万言,整理了自建院以来部分名医名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既有名医名家们各具特色的临证病案,有观点鲜明的临证见解、鲜活的用药经验,又有师徒之间学术观点的切磋,更为可贵的是名医名家无私地献出了毕生的临床经验方,不仅为后学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也为年轻中医工作者树立了楷模,让我们倍感钦佩。在这里我也向为这套丛书做出贡献的老中青专家、名医的亲属、职能部门的组织者及出版社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
通过以上工作,也让我们对中医药传承工作有了更多的体会和感悟。主要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传承工作中的几种关系。
第一、传承与文化自觉。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特别是随着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学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追求人和自然和谐共生,从整体上系统把握人体健康;在生理上,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为基础,主张阴阳平衡,气血畅通;在治疗上以辨证论治为特点的个体化诊疗,重视个体差异和疾病的动态演变;在方药上,根据药物性味归经,运用七情和合的配伍法则,使用方剂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这些特点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理念和方向,其科学内涵不断得到诠释,彰显了中医药学的科学性、先进性。现代生命科学所遇到的诸多困难和挑战,将从中医药学中找到解决的思路和方法。我们幸运地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传承人和守护神。三年时间,几十位名医名家传承研究组的同仁们就是以这种高度的文化自觉,怀着敬畏虔诚的态度、以科学严谨的精神做好这项传承工作。文化自觉的前提是自信,只有怀着对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的自信,才能自觉地去传承和发扬;在自觉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建立标准,才能使中医引领世界,使中医药为全球共享。
第二、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早在20年前,前任卫生部陈敏章部长就提出“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指导思想。传承与创新是中医药发展始终不能偏离的主线,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传承的动力,必须传中有创,创植根于传,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割裂。只有一手抓传承、一手抓创新,传承与创新共举,才能促进中医药事业的长久健康发展。中医药学博大精深,几千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伟大的宝库。我院屠呦呦研究员从《肘后备急方》记载的“绞取汁”中得到启迪,发明了青蒿素温提方法,并推动青蒿素系列制剂研制成功,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使亿万人免除疟疾的伤害,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这是成功发掘中医药伟大宝库的很好例证。当前,传承更有急迫性,甚至是抢救性的,先守住、不能丢,才能保障不竭的创新源泉。
这套丛书中比较集中体现了我院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的互动互补、相互促进的经验,这一点是最为可贵的。
第三、传承与应用的关系。中医药传承必须坚持面向需求,要在解决当前生命科学重大难题中做好传承工作。中医典籍浩如烟渺,中医理论百家争鸣,中医药经验更是不可胜数。从哪入手做好传承工作呢?基于实际需求,从问题入手。现代很多生活方式疾病仍没有好的解决办法,老年退行性疾病缠绵难愈,传染性疾病变化多样、时时来袭,中药从野生到家种有众多问题需要解决,针灸作用原理至今仍需要深刻揭示,养生保健技术仍有待规范和评价……
从临床难点入手,解决问题是最大动力。本书较全面反映了我院在近几十年来,针对重大临床需求的研究取得的一批成果:活血化瘀方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甲流(H1N1)防治、扶正祛邪法治疗肿瘤、通络解毒方药治疗脑血管疾病、补肾方药治疗内分泌疾病等等。这些成果无一不是针对临床问题,学习、整理、挖掘历代典籍,潜心钻研、认真梳理相关知识,从而受到启迪、或理清了思路、或寻到了方向。带着问题研读经典,传承经验,按历史脉络进行梳理,不但看到学术发展演变的过程,还能掌握多种破题的思路和方法。由于历史时代和知识背景的不同,我们还会得到诸多新的感悟。
在传承工作中也应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传承的东西在应用中才能给予评价,加以取舍扬弃,才能深刻理解、更好应用,才能创新促进发扬。感觉到了的东西往往不能深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在实践中传承,在传承中提高。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学术传薪集》正式出版发行,是六十周年学术院庆最宝贵的一件礼物。它一方面检验近些年来传承工作的成果,另一方面总结了临床人才传承培养的机制和经验,这不仅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传承工作,更是一份当代中医临床学术成果的集中展现。希望借丛书的出版,不仅能带动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学术传承发展,促进中青年骨干人才的成长,而且对全国的中医药学术传承发展和临床人才培养,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几千年来,中医药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在历史长河中,六十年时间虽然很短暂,但传承创新取得的成绩却是丰硕的。尤其在西医为主流的社会背景下,探索出一条中医药发展之路则更为宝贵!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医药充满了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认真做好传承创新工作,机遇大于挑战,成功胜于风险。面向医改持续深化、产业转型发展及行业科技进步的重大需求,既往开来,求真务实,努力工作,就会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医药大有作为,大有可为。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实现两个百年伟大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再铸中医科学院新甲子的新辉煌!
谨呈此文为序。
中国工程院 院士
中国中医科学院 院长
天津中医药大学 校长
2015·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