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颅骨解剖
一、颅骨解剖特点
颅骨是由额骨、顶骨、颞骨、枕骨、蝶骨及筛骨等八块骨所组成的硬壳。其主要功能是容纳和保护脑组织。
颅骨组织可分为五部分:
1.骨外衣即外骨膜,在颅缝处与颅骨紧密粘连,在颅缝以外区域粘连较松,因此,骨膜下血肿常局限于整块颅骨的范围内不易扩散。
2.外板由致密骨构成,较厚而硬,有相当的弹性。
3.板障为疏松骨,颅骨厚处板障也厚,颅骨薄处则无板障。板障内有板障静脉,迂曲走行于板障内,分为额、顶、枕三群,构成沟通头皮静脉与颅内静脉窦相通的渠道。在一定部位连接导血管,导血管外与头皮静脉吻合、内与颅内静脉窦相通。
4.内板由致密骨构成,较外板薄而脆弱。颅骨内板有静脉窦压迹、蛛网膜颗粒压迹、硬脑膜血管沟等。当颅骨受到暴力打击时,常先自内板开始破裂,因而可伤及颅内结构而形成颅内血肿。
5.骨内衣为硬脑膜外层构成。在枕骨大孔处反转与骨外衣相连,骨内衣与颅底部粘连甚紧,故外伤时极少发生颅底硬脑膜外血肿,颅底骨折时易将硬膜撕破形成脑脊液漏。
二、颅骨分界
颅骨在解剖上可分为颅盖及颅底两部分。其分界线为枕外粗隆→上项线→乳突根部→外耳道上缘→颞下线→颞骨颧突→眶上缘→鼻根。线上为颅盖、线下为颅底。
(一)颅盖
由对称的额骨、颞骨、顶骨及枕骨鳞部构成。颅盖的厚度平均为0.5cm,颞骨及枕骨的鳞部较薄,受到暴力打击时易于骨折。颅盖与颅底分界线上有四个骨质增厚部分,即鼻根、颞骨颧突、乳突及枕外粗隆。
额骨、顶骨、颞骨交界点称为翼点,恰在硬脑膜中动脉的主干部位,对于手术切口的选择有一定意义。
颅盖骨外板较光滑,各块颅骨吻合处颅缝呈锯齿状,而内板则有硬脑膜中动脉血管沟。在中线部的内板下有上矢状窦沟,两侧有许多大小不等的蛛网膜粒压迹。枕内结节与乳突之间的内板有横窦沟。
(二)颅底
由额骨(眶部)、筛骨(筛板)、蝶骨(大、小翼、蝶骨体上面)、颞骨(颞鳞内面、岩骨上面及后面、乳突内面)及枕骨(下部)构成。除颞骨岩部及枕骨体部骨质增厚部分以外,一般均较颅盖骨薄。颅底骨内面凹凸不平,有许多薄弱点为供脑神经及血管通过的孔裂。
颅底可分为前、中、后三个颅凹,呈阶梯形。前、颅中窝的分界线是蝶骨嵴和中间的鞍结节。中、颅后窝的分界线是颞骨岩部和中间的鞍背。与临床有关的解剖特点概况如下:
1.颅前窝窝底大部为眶顶占据。近中线处为筛板,有许多小孔,嗅神经及筛前动脉由此通过。额窦、筛窦均在此窝底部。
2.颅中窝窝底两侧下陷。中间隆起为蝶鞍窝,是脑下垂体所在部位,其底是蝶窦。鞍旁为海绵窦包绕。颈内动脉由破裂孔入颅后穿行此窦。脑膜中动脉由棘孔进入颅内,颅骨骨折可导致此动脉主干断裂出血,形成急性硬脑膜外血肿。视神经经视神经孔进入眶内,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穿过海绵窦经由眶上裂入眶内,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及第三支下颌神经,分别经由圆孔、卵圆孔出颅,此等部位骨折、肿瘤可压迫相应脑神经而出现一定的临床综合征(图2-1,图2-2)。
3.颅后窝窝底大部为枕骨下部构成。中间有枕骨大孔,脑干经此孔与脊髓相连。孔前上方为斜坡,是脑干所在地。面神经、听神经进入内耳孔,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通过颈静脉孔出颅,舌下神经由舌下神经管出颅。自枕内粗隆向两侧各有一横沟,并向前延续形成乙状沟,系横窦及乙状窦走行部位。乙状沟前壁骨质较松脆,颅底骨折时可有血性脑脊液流入乳突内,乳突后下部可见皮下出血斑,且可有舌咽、迷走、副、舌下神经损伤症状。
图2-1 卵圆孔在颅底的位置
颅底卵圆孔间距离与颅骨宽度之间关系
图2-2 颅底卵圆孔的侧投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