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颅骨骨折并发症

一、头皮血肿

头皮覆盖于头颅穹窿部,其解剖层次可分为表皮、皮下组织、颅顶肌、帽状腱膜、腱膜下组织及颅骨外膜五部分。颅骨骨折常伴有头皮外伤,头皮血肿多是由于头皮血管破裂引起,亦可因板障静脉或硬脑膜血管破裂,血液积存于头皮下形成头皮血肿,根据出血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头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三种。

(一)头皮下血肿

头皮下血肿临床上可无明显症状,有时可表现为局部软组织肿胀。若伴有头皮擦伤、挫裂伤,临床上可表现为局部头皮呈斑点状淤血。如为锐器伤,头皮有破裂口,深浅不一,可见活动性出血。

平片上可见局限性或广泛性头皮软组织肿胀,其内密度稍高,可伴或不伴相应部位的颅骨骨折。若为开放性外伤可见头皮下积气。CT平扫表现为局限性或广泛性头皮肿胀,局部密度增高,密度可呈均匀的高密度,亦可呈等高混合密度。

(二)帽状腱膜下血肿

由于帽状腱膜下组织为疏松的结缔组织,故帽状腱膜下血肿范围往往较广泛,临床上可见整个头皮软组织肿胀。

侧位平片上可见广泛头皮软组织肿胀,呈“帽状”位于头颅穹窿部,其内密度稍高,密度可均匀,亦可不均匀。若为开放性损伤,可见头皮下积气。CT平扫图像上表现为血肿范围较广泛似“帽状”裹在头颅穹窿部,呈高密度,密度均匀或不均匀。

(三)骨膜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是骨膜与外板之间的包裹性积血,多发生于新生儿之产伤,或幼儿头部外伤,常见部位为顶骨和枕骨。临床上可无明显症状,有时仅表现为局部头皮肿胀。

特征性表现是新鲜血肿范围达到受累骨的整个表面,终止于颅缝或不跨越颅缝,边缘清楚锐利。而头皮下及帽状腱膜下血肿不受颅缝限制有助于鉴别。2~3周后血肿包膜出现弧形、壳状钙化,从边缘开始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包壳,这一过程大约需要3~6个月。与此同时血肿逐渐吸收机化。血肿完全机化约需1年,此时血肿包膜钙化或骨化形似颅骨外板,血肿机化钙化形似板障,原来颅骨内外板则形似内板,呈“三明治”样改变(图3-2-1、图3-2-2)。再经过长期的塑形与颅骨融合,致局部颅骨增厚、外突隆起,并可成为永久性后遗表现。

少数在血肿部位出现或大或小的囊状骨缺损,可持续数年或更久。与颅骨表皮样囊肿、嗜酸细胞肉芽肿、汉-许-克病(Hand-Schüller-Christian disease,HSC)相类似,应注意鉴别。

图3-2-1 骨膜下血肿

CT骨窗示右侧顶枕部见血肿包膜钙化和骨化形似外板,血肿机化钙化形似板障,与原来颅板一起呈现“三明治”样结构

图3-2-2 骨膜下血肿

CT示双侧顶骨部均见血肿包膜钙化和骨化,与原来颅板一起呈现“三明治”样结构,以左侧为著

二、颅内血肿

颅骨骨折常伴有颅内出血,包括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其中以颅骨线形骨折合并硬膜外血肿者最多见。这里主要介绍最常见的急性期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

(一)硬膜外血肿

外伤致硬膜与颅骨内板剥离所出现的间隙,为破裂血管出血所充填,即形成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血肿多为冲击点伤,85%~95%病人并发颅骨骨折。血肿范围较局限,形状多呈“双凸透镜”或梭形。血肿可跨越硬膜附着点,但多数不超越颅缝。绝大多数硬膜外血肿位于幕上,多为单侧,以颞部最常见。

主要临床表现:①意识障碍:典型病例呈头部外伤→原发性昏迷→中间意识清醒(好转)→继发性昏迷;②颅内压增高:多出现于中间清醒期,检查多显示视盘水肿;③局灶症状:中枢性面瘫、轻偏瘫、运动性失语等较常见。

急性硬膜外血肿一般都先做CT检查,典型表现为颅骨内板和脑组织之间的双凸形或梭形的高密度影(图3-2-3),常较均匀,CT值多介于40~80Hu之间,其内缘常常十分清楚锐利。血肿的范围一般不越过颅缝。

图3-2-3 右顶骨骨折伴硬膜外血肿

CT示右顶骨骨质不连续(白箭),其内板下见梭形的高密度灶,邻近脑组织受压移位

鉴别诊断:根据病人有急性头颅外伤史,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内缘清楚的梭形高密度影,伴占位效应,一般诊断不难。

(二)硬膜下血肿

硬膜下血肿为出血积聚于硬膜与蛛网膜之间的硬膜下间隙。好发于额顶部大脑凸面及颅中窝。硬膜下血肿多见于冲击伤,着力点对侧暴力冲击引起皮质桥静脉撕裂、出血,形成血肿。

临床上硬膜下血肿以急性、亚急性较多见,且常常合并严重的脑皮质挫裂伤,三分之一的病人可伴有骨折,病人多有昏迷、单侧瞳孔散大和其他脑压迫症状,并发脑疝时可出现生命功能衰竭的症状。

典型的急性硬膜下血肿表现为位于颅骨与脑组织之间新月形、均匀性高密度病灶,血肿范围多较大,可骑跨颅缝,但不跨越硬膜附着点(图3-2-4)。

硬膜下血肿常需与脑萎缩、硬膜外血肿、硬膜下积液等鉴别,根据CT和MRI典型表现,各期硬膜下血肿的诊断不难。

三、鼻窦和(或)乳突气房积液

多见于颅底骨折,骨折累及鼻窦或乳突气房,血液或脑脊液进入其内而形成积液。表现为窦腔或乳突气房混浊,密度增加,仰卧面向上侧位可看到液面。有时,初为混浊,一两日后出现液面,多于几周后消失。根据积液位置可推断骨折所在。蝶窦积液,骨折多在颅中窝(见图3-1-8);额窦与筛窦积液,骨折多在前颅凹;乳突气房积液,骨折则多在岩骨(图3-2-5)。

图3-2-4 硬膜下血肿

CT软组织窗显示左侧额顶部内板下见大范围新月形、均匀性高密度灶,骑跨颅缝,邻近脑组织受压移位

图3-2-5 乳突气房积液

高分辨率CT显示右侧颞骨见不规则骨折线(白箭),乳突气房内见积液

四、颅内积气

外伤后颅内积气,又称外伤后气颅,多见于颅底骨折,特别是颅前窝或颅中窝底骨折伴脑脊液漏者,部分见于开放性颅盖骨骨折、开颅术后。以单侧为多,少数可引起双侧积气。

颅脑外伤后,外界空气由骨折与脑膜裂隙处进入颅内,可积于硬脑膜外、硬脑膜下、蛛网膜下腔、脑内或脑室内。空气入颅的机制与受损窦腔内气体压力骤然升高有关,如擤鼻、咳嗽或打喷嚏时,均可使空气压进颅内。但有时亦可因颅内压过低,源于液体动力学的影响在患者变换体位时,可将空气吸入颅内。

硬膜外积气少见,常见于蝶窦骨折而脑膜完整,气体少,呈窄带状,多局限并固定于鞍背后方。硬膜下积气多见于蝶窦、筛窦骨折并硬膜撕裂,气体在硬膜下腔中,其硬膜面光滑清楚,蛛网膜面模糊,气体较多,可移动,且可出现液面。蛛网膜下腔积气,如气脑造影表现,可见脑沟及脑池显影。脑内积气少见,呈散在囊状气影,多为单侧,不移动,也无液面,常见于前颅凹骨折。脑室内积气见于颅盖穿入骨折,提示脑室穿通伤。

五、硬膜下积液

又称硬膜下水瘤,外伤后在蛛网膜上发生小的活瓣状裂口,使脑脊液逐渐溢出而积聚于硬膜下间隙所致。常发生于一侧或两侧额颞部。一般发生在外伤后数月或数年。根据其病程不同,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急性者液体多呈血性,即蛛网膜下腔的血性脑脊液进入硬膜下腔;亚急性呈黄色液体;慢性者多为草黄色或无色液体。本病有时亦与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同时伴发。

在临床上,急性期病人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亚急性和慢性者可有视物模糊、复视和视盘水肿,约半数病人出现轻偏瘫、失语、局灶性癫痫等局灶性症状。病情严重时出现昏迷、瞳孔散大及脑强直等脑疝症状。

CT为诊断硬膜下积液的首选方法,CT平扫表现为均一的脑脊液密度,呈新月形,位于受压的脑组织与颅骨之间,局部骨质常受压变薄,甚至向外膨凸高起(图3-2-6)。MRI表现为新月形的长T1、长T2异常信号,信号均匀。

图3-2-6 硬膜下积液

CT示双侧额颞部脑组织与颅骨之间见新月形的脑脊液密度灶,以左侧为著,相应颅板受压变薄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应注意与慢性硬膜下血肿相鉴别,其鉴别要点:①血肿中蛋白质含量较脑脊液高,故其CT值稍高于脑脊液,在MR图像上由于T1弛豫时间因蛋白质含量增加而缩短故T1WI呈高信号;②血肿有包膜,增强扫描可见包膜强化;③硬膜下积液更好发于双侧。

(黄世廷 张 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