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语境下中国故事的传播策略研究——以《传承2》为例
南京师范大学 王春晓
在全球跨文化交流的语境下,人文纪录片是记录与呈现社会图景的有效方式,也是展现时代流变、阐明历史抉择的重要媒介。同时,更担负着表现中国形象、传播民族文化的责任。《传承2》是人文纪录片的精品,2018年4月18日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全球播出,第一集收视率获得全国专题类节目收视第一的成绩,碎片化的网络点击率达到上百万次,并受到海内外观众好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撰文予以高度评价。《传承2》以此为契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与东方价值观,这种潜移默化的宣传是推广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除了具备承载民族文化影像符号的功能外,人文纪录片也具备不同地域文化沟通交流的作用。《传承2》在获得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在流畅自然的视听语言和蒙太奇之外,是什么让普通观众从影片中得到精神共鸣?更进一步讲,是运用何种方法将中国传统技艺和民族故事中蕴含的中国文化推广到全世界并得到认可?这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同时以此来阐述《传承2》所蕴含的跨文化语境下的传播策略。
一、工匠精神重塑“中国形象”
(一)微相视角下的文化传承者
费孝通先生曾说:“要明白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得到乡间去看看那些大地上的儿女们是怎样生活的。文化是人群的生活方式,在什么环境里得到什么生活,就会形成什么方式决定了人群文化的性质”。《传承2》一共7集,每集50分钟,秉持关照个体、人文取向的创作哲学,制作方选用“微相学”的镜语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背后的故事作为叙事对象,以此窥见匠人匠心,塑造中国匠人的形象。技艺与人自古便是文化的重要元素。“匠”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木工”,清代段玉裁又引申为“凡百工之称皆为匠”,因此工匠自古便与技艺紧密相连。“技艺”指匠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练就的纯熟技艺,如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匠艺传承人在此期间,也形成了一种尊心唯精的精神,正如朱熹所言:“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这样的精神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与象征,所以将非遗技艺和传承人作为核心元素的突出编码,是在跨文化语境中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策略。
“微相学(Microphysiogonomy),指通过细微的表情变化来了解和体验人物内心。微相学主要是研究整个脸部的总体反应,研究变化中的表情。”在镜语上毫无疑问,面部特写镜头对刻画传承人丰富的内心是重要的手段。《传承2》所选取的讲述对象是以“江湖”“绝技”“德行”“师徒”“心传”“流变”“家园”为主题的35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故事,它们覆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非遗文化传承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与传播者,探析他们的故事才能寻求历史文化的脉络。可以说,《传承2》通过表现传承人的匠技、匠心,本质上是放大中国传统技术和人物的故事,通过非遗传承人清晰的面部特写、非遗技艺制作细节的特写展现中华匠人的性格与情怀。就《绝技》来说,这一集着重讲述了内蒙古鄂温克族人的野生驯鹿技能、贵州望谟红苗人的麻山绝技、云南功家如何制作小碗红糖的过程,并突出强调了这些地区传承人在过程中的坚毅、认真的品格,塑造将寻常日子过得美好的生活智慧。生活技能作为每个人必备的生存属性,也是这些浓缩了千百年祖先智慧的非物质文化所涵盖的实用、象征、传播等多重属性,这些绝技从生活、劳动、表演等多个角度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技艺与人都是一个地域文化的重要表征与意义载体。它与千百年间人们的生活哲学、生存智慧、独具特色的审美情趣深深联系着。当文化接受者与这些技能与匠人进行共情时,那么纪录片所传达的精神旨趣便能触及观众的心灵,并为之动容。作为以普通匠人和技艺视角出发的纪录片,《传承2》减少了宏大叙事的手法,增加对传承人的细节展现,以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技能和匠人作为呈现主体,通过见微知著的表现手法,拉近了人与作品的距离,让普通观众更有精神共鸣。此片较好的传播效果,正得益于这一传播策略的实施。
(二)匠心传播中的文化之美
“当今纪录片的重要命题是人,人的生存与生命意识所孕育的文化精神在许多纪录片中成为一种境界。”《传承2》值得关注的不仅仅是愈来愈少的非遗技艺,还有弥足珍贵的匠人匠心。片中不仅对技艺进行微相下放大,而且注重呈现传承人的精神旨趣。技能的高低,是匠人们实践过程中修为的高低,从量变到质变,技转化成艺,美感从中升华。对美的鉴赏是全世界共通的,“人物的精神之美包含着历史的内涵和人生的意蕴,也更能引发欣赏者的人生感与历史感。”发掘中国传统的精神之美与审美价值的共通,是向世界传达中国文化之美的方向之一。《传承2》的一大亮点,就是很巧妙地处理了传承人与文化美的关系,通过镜头将传承人的文化之美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构建起了独特的中国形象。
纪录片共选取35位非遗文化传承代表人来讲述他们的技艺。从历史的角度来讲,这些匠人是对日常生活中的技能熟练操作并做到精益求精的社会群体,是非物质文化保护的中心,是将日常的劳动逐步转化成艺术与文化的群体。具备这些技能的非遗传承人皆为专业内的翘楚,他们的传承是文化精髓之美的延续。例如,内在修为是传承人在创作活动中追求的境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纪录片塑造了一批有着极高内在修为的匠人形象。如片中所讲述的德行主题,这种重要修炼内在的文化之美表现为武当三丰派传承人陈师行带领弟子修炼轻功知晓规矩的谦卑,亦为杭州崇贤人马岳思斫制古琴的“使拙心、出拙力、发拙愿”。正如庄子臣制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斋以静心。……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所讲,作为一位匠人首先是对“心”的强调而达到“忘吾”的境界,在创作过程中的人心思索,内在修为是技艺之美,更是文化之美。在《心传》这一集中,我们看到新疆维吾尔木长姆技术薪火相传,直抵人心的音符;广西漓江渔火中人与动物相处,懂取舍知进退的修为;浙江奉化“竹海飞人”克服障碍,对智力、体力、勇气的挑战。从这些传承人的角度来看,“技艺”不仅仅是对劳动技巧的掌握与娴熟,更重要的是在习得“技艺”过程中对“心”的锤炼,是内在修为至境而生成的艺术之美。从片中可以看到,中国匠人将技能融于生活融于心,充满智慧的生存法则和生活智慧,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生态观,以及匠人的修身内省、懂规矩知分寸的处世哲学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传播的美。
二、传统文化建构中国故事
(一)“口述+解说”的叙事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对外传播时提出:“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作为跨文化传播的纪录片《传承2》在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中国故事时,采用了“口述+解说”的方式,以便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口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最重要的记录方式,纪录片最具人文关怀的叙事策略。它伴随着人类历史的书写而流传,是最能反映人类属性与思维方式的传承方式,能够增加人类对共同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口述化的叙事技巧,能更真实且更近距离地讲述非遗传承人的技艺故事,加入解说等旁白手法,可以增强故事的呈现效果。当下“把对历史的思考植入到对现代社会的观念中,把主流意识形态时刻不忘地融入纪录片解说词中,使创作的‘我们’与受众的‘我们’都对未来充满展望,这是中国纪录片的一大特色。”通过“口述+解说”的叙事策略,不仅能增加纪录片的真实性,以个人为旨归减少与观众的距离,焕发出观众对非遗文化的真切情怀。影片以细腻的镜头语言,走心的解说文案对非遗传承人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即是让观众从代代匠人对生活的探索中,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从后来人回望的朴实情感中,发现中华文化传承人对文化的哲思。这正是构成中国灿烂文化的源头活水,也是中国非遗文化传承人无限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根本来源。
(二)俯瞰视角的影像呈现
对于没有翅膀的人类,高空俯瞰是一种超出经验范围的视角。《传承2》用航拍的方式,提供给观众一种抽离的视角,宏观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跨越地域的源远。“从美学上来说,高空俯瞰的画面具有把熟悉景象陌生化和将平淡景观奇观化的审美效果。”用航拍方式俯瞰的视角呈现并非千篇一律。从形式上来讲,《传承2》每集介绍不同城市时,首先是航拍模拟的“造物主的视角”,能自由驰骋于天地间,俯瞰众生,一窥全貌。强调一种打破人类地域之间局限的视觉感受。而在呈现一些大型的非遗文化技艺的过程中,更具象化地模拟鸟类飞行的视点,侧重于让观众近距离观察并体验身临其境的视觉效果。用这样不同的俯瞰视角的影像呈现,让观众得以跳脱日常生活的视域局限,换一个更利于全景式展现中国广阔疆域、更易于激发观众对传承人的同情。如在第二集《绝技》中贵州望谟的红苗人展现的是中国文化中的勇敢无畏。曾经的苗山人祖先没有火种,历经千难万苦获得火种后,为震慑外族人的侵犯,练就了“上刀山”“下油锅”的绝技,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在航拍的俯瞰视角下,观看这片区域道路的艰险,并由此感受到匠人们生存的不易,近距离航拍观赏其表演时,苗山人无畏艰险的精神也尽数呈现。这种视觉反差刷新了我们对传统非遗技艺的看法,营造了将熟悉景象陌生化和将平淡景观奇观化的特征。另外,片中通过开放的心态来呈现当下中国的社会面貌,不仅展示了山河的秀美,也记录了相对落后的乡村山路,通过不同镜语真实地展现了神秘的非遗技艺,将中华民族博大的文化通过不同视角表现出来。这种宏观与微观结合的叙事方式传达了人与物之间、文化与国家之间的和谐融洽,给观众以独特的视觉体验,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由此可见,人文纪录片将其核心理念建立在一种普世价值的基础之上,以多角度、真实性、平民化的手段进行传播,其价值意义才能更广泛地被观众接受。
三、传承彰显独特“中国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中国非物质遗产传承人以自己的技艺唤醒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为我们创造出了一个技艺与价值相契合的民族文化。其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与文化寻根,对当今时代仍有着深刻的影响与意义,是国家的相册、民族记忆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传承2》的意义所在。
(一)技艺传承的工匠精神
对传统与表征传统中的人与精神是现代传播中的重点。《传承2》通过普通人的视角,从大众生活中展现时代的主题,从日常生活中呈现了传承中国文化的匠人们的故事。影片选取的35位非遗传承人来自五湖四海,在不同的领域钻研着不同的非遗技艺,有着不同的背景与故事,但他们所共同拥有的是未曾改变的工匠精神。一方面,他们是中国文化传承者的翘楚,技艺的精湛、内在修为的践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他们在各自领域上专业的呈现;另一方面,他们也代表了广袤大地上的普通百姓务实认真、遵循规矩、感恩敬畏的生活态度,他们在尊重祖先智慧的同时发展创新。这样的精神也是片中一直提到的“坚守而不保守、传承也在创新”的传承理念。影片真实记录了这些古老技艺,将祖先智慧凝结在一段段动人的影像中,在勾勒、还原这些“绝技”背后的人和事的同时,也建构出了中国非遗内容的整体面貌。
影片以人与文化的镜头语言,考究的解说文案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者们的技艺生活娓娓道来,就是想让观众从传承人的技艺实践过程中,从精益求精中,从坚持与忍耐中,发现中国文化的精神之美。
(二)精神之旅的文化寻根
匠人精神不是舶来品,从古至今,中国从不缺少匠人精神。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技术品出口之国、匠人之国。随着工业革命以来,以及现代化进程加速发展,工具的重要性被过分强调,而忽略了在生活与生产中人的独特价值。中国非遗文化传承人的伟大之处,在于能掌握千百年来传承造物的精巧与方法,一方面,在遵循生态规律之下,将自然之物转化为人工精品;另一方面,匠人们发挥生活智慧,开发人的潜在能力,使人的价值最大限度被展现出来。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在谈到美时认为:“美不但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反过来,它影响我们,教育着我们,提高生活的境界和意趣。”通观整部纪录片,不难发现记录技艺只是一个起点,辐射未来启迪当下现代人发现传统文化之美才是重心。当前社会的节奏日渐加快,工业化与商业化的程度日益加深,人们的生活节奏被时代发展裹挟着不断加快,然而在《传承2》中展现的另一个世界中非遗传承人几十年如一日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坚守着这份精神的田地。人文纪录片不但讲述传统技艺如何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更讲述在时代发展浪潮下,传统技艺如何与时俱进地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
四、结语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对世界人民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中,建构好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传统中国民族文化,一直是《传承2》所传达的理念与价值追求。《传承2》通过一种开放式的视角记录现代非遗技艺传承人的生活,诠释了传统技艺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并放眼未来在时代浪潮下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含义,为更好地在跨文化语境下传播民族文化迈出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