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先行动,再思考(10天)
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
在生活中有一类人,既自大又谦虚。他们最爱说的话是“这个道理我懂”。他们经常“虚心”向别人求教,但是不管对方说什么,都会回答“这个道理我懂”,潜台词是“你能讲点新鲜的吗”。到头来,他们觉得自己什么道理都懂,却又困惑为什么自己做不到,不得不继续到处请教比他们厉害的人。
如果你和这样的朋友“小明”对话,画风会是这样的:
你:“刚才听你说了那么多,我认为你只是看上去知道得多,其实做的事情太少。人只有通过行动才能改变自己,行为能改变态度,不能眼高手低。”
小明:“哦,这个道理我懂,只有行动才能让我改变。但是我就是无法行动呀,我就是缺少一个好方法。”
你:“行动的关键在于开始做事。开始做事以后,你会发现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哪怕一开始方法不好,你也能边做边改进。而且做得越多,自己也越能发现新方法。”
小明:“这个道理我懂,方法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没有合适的方法,我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走错方向?”
你:“开始做事情时,谁都无法保证方向是对的。如果你持续做事,在每次行动中总结经验,做出调整,你会慢慢找到正确的方向。”
小明:“道理我懂,方向总是在行动的过程中出现的。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方向,那我岂不是要走很多弯路?我不想走弯路,我要过高效率的人生。”
……
一场高质量的对话,就像一场精彩的乒乓球比赛。你把话题击过来,我接住然后击回去。你加急加转,我对攻反拉。一来一回,棋逢对手,节奏舒适。观看顶级选手之间的乒乓球赛,本身也是一场享受。而和小明对话,就比较费劲。小明打球从不用球拍,专用手抓乒乓球,抓完重新发球。你掏心掏肺,小明的第一反应永远都是“这个我懂”,然后把自己原有的观点强调一遍。这样的对话,每多经历一次,都是对双方友谊的伤害。
很多人吃饭要吃“手抓饭”,也有不少人打球时只会“手抓球”。更要命的是,一个人手抓球练得多,比拿球拍打还要顺手,就会认为自己打球很厉害。如果你在打乒乓球时,遇到了一个只会用手抓球的对手,你会怎么办?
不要笑,那个只会用手抓球的人,很可能就是我们自己。
因为不懂,所以过不好
如果你会打乒乓球,你就知道发球非常重要。球发得好,对手接不住,直接得分。要发好球,非常不容易,要下苦功夫。然而,再好的发球,对于只会用手抓球的小明来说,都是一样的,大手一伸,任何发过来的球都要在他的手里停止旋转。一次漂亮的发球,一场精彩的比赛,一轮深度的对话,完完全全地糟蹋在了一个“用手抓球”的人手里。真是暴殄天物!
如果真心想提高自己打球的水平,那你应该认真对待对方的每一次击球,用球拍接,别用手抓。如果你真心想获得一些启发,那么要认真倾听朋友对你的肺腑之言,不要感觉是那么回事,就连忙说“这个道理我懂”。你习惯用手抓球,以为自己能接住一切发球,但是这种打法根本不入流,连比赛都参加不了。自以为懂了一切道理,但是生活却原地踏步,于是你纳闷起来:既然道理都懂,我为什么没改变,难道是懂得不够多?
网络上但凡有“道理我都懂,却过不好这一生”的话题讨论,总会引起大批人的共鸣。一群人凑在一起感慨:“对啊,你看我们既然知道这么多道理,怎样才能过好这一生呢?”于是开始研究有没有更多“过好一生”的道理,又到处求教了。
如果你最近几年都在思考“为什么道理我都懂,却过不好这一生”,尝试各种办法却无法得到满意的答案,那就说明,你离真实的世界有点远,没有问对问题,所以你的探索才陷入僵局。一群只会用手抓球的人,想组队参加奥运会拿冠军,怎样才能做到呢?生活常识告诉我们,这些手抓球队员,应该先学会用手抓球拍。
“为什么道理我都懂,却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的前提是“道理我都懂”。而这个所谓的前提会把我们带到何处呢?更多纠结迷茫,更多新问题,唯独没有解决原问题。如果一个问题让你百思不得其解,你越探索它越纠缠,你越努力它越复杂,那么你一定要停下脚步,看看前提有没有问题。
回到起点,答案很简单,核心并不在于“为什么过不好”,而在于并没有真正“懂”。“为什么道理我都懂,却过不好这一生”,因为道理没有懂。答案简单到令人难以置信。你一直假装懂,脱离实际,必然搞不出真名堂。当你把注意力从“过好这一生”转移到“懂”上,问题就能迎刃而解。道理我不懂,却过不好这一生,这是为什么?这就像问一个人“三天没吃东西,为什么肚子饿”一样,答案简单明了,连幼儿园的小孩都会告诉你:你不吃东西,不饿才怪了!你不懂道理,当然过不好这一生。
那要怎么办?既然不懂,那就去搞懂,问题不就解决了?
利用常识思考,让我们头脑清醒。而脱离常识,会蒙蔽双眼,导致我们迷失方向。过去我们在“道理我都懂”的错误前提下苦苦追寻答案,现在不如换个角度,升级认知,然后就会发现,原来方向搞错了。真实的情况是我们压根儿什么都不懂,却活在自以为什么都懂的幻觉里。预期和现实不一致,我们若以错误的认知指导行动,又不及时修正,那么就会出大问题。要么是一次失败的创业,要么是无法持续的婚姻,要么是身体健康出现问题,要么是投资出现巨额亏损、直接破产……
“道理我都懂,却过不好这一生?”别再这么问了,道理你并不懂。每一个喜欢说“道理我都懂”的人,都是富有的乞丐,每天拿着金碗讨饭。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我们忽略的设问前提里,就在我们讨饭的金碗中,就在我们得意扬扬地抓乒乓球的手里。
有些人并不拥有一件东西,但是他们以为自己拥有;有些人并不懂得一个道理,却以为自己懂了。他们的头脑在幻觉中,灵魂在空中楼阁里,身体却行走在真实的世界里,必然要承受无处不在的痛苦。
自以为懂的幻觉
为什么我们会把自己不懂的东西当作懂了的呢?
不懂装懂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什么叫作“懂”呢?感觉懂了,是真的懂了吗?
回忆一下,上一次我们感觉自己“懂”了,大呼“醍醐灌顶”,是什么时候?
场景一:有个问题一直困扰你,而你百思不得其解。你查阅大量资料,将理论付诸实践,不断总结;你犯了很多错误,遇到很多问题,不停调整策略,却始终找不到问题的答案,内心备感痛苦。终于,你在某天睡前灵光一现,所有细节在脑海中连起来,形成完整的画面,而你才发现答案竟然如此明显。顿悟之后,你把所有逻辑理顺,代入到其他问题,也环环破解。你奋笔疾书,恨不得把这一切全记在纸上,抓住这美好的感觉。你突然有了很大信心,更有勇气面对未知,好像在海上看到日出,远方是无限光明和希望。回顾这一段经历,你在经历了几十个日夜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后,终于探求到问题的答案。现在你再回头看当初查阅的资料,就会发现,你现在对它的理解和你当初对它的理解,完全不一样。
场景二:你读了一本书,其作者是某领域专家。专家运用平实的语言和通俗的例子,告诉你某个领域的基本原理。书的内容非常浅显,你仅用一小时就看完了,跟着书里的案例走,逻辑也通顺。专家在书中告诉读者,要自己动手算一算、写一写,还给出了几道习题。但是你不想动、懒得写,就随便看了看。你觉得大概是这么一回事儿,应该不难,以为自己懂了,很兴奋。你画思维导图,挑出金句,写读书感悟,发到微博、微信朋友圈,与人分享;有人点赞、打赏,你更加高兴。你觉得自己懂了,感觉已经完成了一次刻意练习,认知有所提升,于是心满意足地继续看下一本书。你相信这样走下去,自己的人生一定会有大变化。
在这两个场景中,你认为哪一个更符合你的学习经历?你更喜欢什么样的学习体验?哪个场景更能提升学习效果?如果是你的孩子,你会希望孩子获得哪种学习体验?
每年我都会在自己的社群里组织读书活动。我做读书活动的最大特点在于,每期选择关于一个领域的几本经典书籍,与社群成员一起认真读完。一期积累一个领域的知识,只要坚持下去,成员们就可以极大地拓宽认知边界。从2017年开始,我带着社群成员读完了《国富论》《战争论》《资本论》等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打算涉猎的作品,主动学习传播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哲学、神经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书我并没有提前读过,而是刻意要求自己,每天早上和大家一起读,吸收书上的内容,读完马上讲出自己的感悟,之后提出三五个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通过这种“现学现卖”的方式,我训练了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与反应能力,社群成员也在阅读中观察到彼此应对困难的态度和行为,在实战中学习。这就是成长的“施工现场”,最真实的学习场景。
有一期关于“财报与财富”的主题读书活动,目的是让大家通过刻意学习,看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培养基本的财务分析能力,继而形成良好的投资习惯。我选择了8本书作为这一期的主题阅读书目,其中前两本——《用生活常识就能看懂财务报表》《五大关键数字力》相对通俗易懂。有些同学比较积极,在活动开始前,花一个晚上读完了两本,兴高采烈地告诉大家:这期书目的确不难读懂啊,我已经看完前两本了。
在读书活动正式开始后,我请大家根据我出的题目做回答,并在答题后写感受。这些题目涉及财务指标的计算、行业与公司的调研以及对投资决策的看法。有意思的事情来了,最初认为这些书很容易读的同学,其态度无一例外发生大反转:
“原来我以为财务报表真的很简单,没想到一动手计算,却发现大脑一片空白,其实自己并没有看懂。”
“看书学了一段时间后会产生自满的心态,觉得书看懂了,很有成就感,但拿到作业后立刻有打脸的痛感:离看懂还差得远呢。”
“我在一开始的时候认为这些书肯定比《资本论》简单,也没太上心,一做作业才发现自己原来都是读的‘假’书啊!”
“虽然一个晚上读完两本书,也觉得书中的内容并不难,可是做起题目来,一点也不轻松,太打脸了。”
“回答问题的时候,我发现根本不能直接从书上找到答案,必须把书全部认真再看几遍才行,原来自己之前压根儿没有抓到重点。”
一直以来,能接受我的文章风格的读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强的学习意愿。他们长期关注我的公众号,最终进入社群读书,在进取心方面已经是百里挑一。即便如此,当我们一起上了读书战场,面对同样的学习任务,回答同样的问题,用严格的要求检验学习成果的时候,我还是会发现很多人平时读书学习的功夫不到家。
我问了许多人——哪个场景对提升学习更有效,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场景一”,他们认为学习重要的是经历艰难困苦后的顿悟。但是当我们开始一起学习,共同接受问题考查时,很多人嘴上说的是“场景一”,实际上却以“场景二”的方式学习。说一套,做一套,大致翻翻,随便看看,就以为懂了。不经历一下考验,大家都以为自己是学习高手;一上战场,全部原形毕露。
更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对我说,自己从来没有想到书竟然可以这样读,可以读到这个深度,也从来没有发现读书能让人印象如此深刻。这反而让我疑惑,难道学习不就是应该保持这样的强度与深度吗?看来很多社群成员并没有真正经历过长期艰苦的学习训练,也没有被人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过。如果在学习上没有得到真刀真枪的历练,就会把场景二里随便看看就“好像懂了”的感觉,当成是场景一中“醍醐灌顶”的学习体验。
大家都在学习,一种人经历艰难困苦最后学懂了(场景一),一种人随便翻翻就感觉学懂了(场景二)。他们都以为自己学到了,都在某一瞬间“醍醐灌顶”,都感觉自己在进步,是终身学习者。但是事实上,二者之中必然有一种情况是幻觉,是假学习。那假学习的人知道自己在假学习吗?《西游记》里有一段“真假美猴王”的故事,两只猴子同时在唐僧面前喊师傅,被念紧箍咒时都会头疼,但是只有一只是真美猴王,另一只是假的。到底哪一只是假的呢?直至来到如来佛祖面前,两只猴子都还在申辩自己是真的美猴王。
在社群读书活动中,由于设置了考查问题,参与者在答题这一环节就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懂了”的幻觉,可以及时进行干预。在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的密集拷问下,幻觉无处可逃,“懂”的错觉马上现出原形。但我们若在生活中出现了“懂”的幻觉,并且没有及时到位地校正,那我们很容易犯错误。尤其是当我们在职场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时候,周围的人都在说好话,会进一步加剧我们犯的错误。
生活有一定的容错能力,你做一两件傻事,也未必会立刻得到惩罚,可能也没有人说你不行,有时候甚至还有意想不到的正面反馈。我们葬送自己未来的时候,没有人为我们做出预警。生活是一张漫长的考卷,我们不停地写,却不能马上看到标准答案,也不知道错了没有,但是突然有一天,你发现涂错了答题卡,而马上就要交卷。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困难,其实都是这样慢慢积累出来的。最开始问题并不明显,我们虽然也来得及修正,但是常常忽略它们。直到问题变得严重,我们才注意到,已经错过最佳修正时间。每一个中年危机的背后,都曾有一个走错路的少年。时间的审判经常会迟到,但是不会缺席。
不要轻易说自己懂得一个道理,虽然道理中的每个字你都认识,但是加在一起代表的含义,可真大不一样。
别轻易说你都懂
懂一个道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也是最基本的层次:道理通俗易懂,闻者会心一笑,蹦出两个字——“懂了”,就像打了一个饱嗝,但是速度有点快,还没消化呢。打饱嗝不能说明什么,喝汽水也打饱嗝。
第二个层次:道理即使听起来很押韵,听到的人也能自己想想,挑出一些问题,说出个一二三四。这就上了一个台阶。随便批评一个东西,其实不费劲,有很多万能句型可以用。但是,要说出个所以然没那么简单,就像欣赏一幅作品,如果没一点功底,就只能说“画得好,像真的一样”。
第三个层次:自己做了一些事情,在脑海里产生一些想法,再听到道理时,若有共鸣,则如久别相见,备感亲切,浑身上下一股暖流通过,突然感觉事情做得值当。当你发现自己领悟到的道理,别人早已总结好了,你非但不会觉得自己蠢,反而会有英雄惜英雄之感。
就算是一个简单的“懂”字,也有不同的深度。《道德经》有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深度的区别在于我们花费了多少代价,去换来那个“懂”的感觉。轻松的懂,代价少,路径短,忘得快,有误差;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悟道,时间长,见效慢,印象深刻,可以内化成自身的本领。在外人看来,可能是同一个“懂”,但背后功力深浅,却有天壤之别。
我一直认为,道理不是白捡的就便宜,也不是一听就能懂的。为了懂得一个道理,我们往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很多人不免觉得,懂一个道理需要什么代价,听到不就懂了?但是,听懂道理的字面意思,不代表你真的领悟了这个道理。
继续用生活常识来解释“懂”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常识靠谱得可怕,毕竟连常识都没有的人,在漫长的生命进化过程中会被淘汰。你如果不怕高,有可能因为毫无底线地挑战高处,跌落而亡;你如果不怕火,可能玩火自焚。我们的基因里都嵌入了自然与社会的生存进化法则。在精神世界,情况恰恰相反。有时候,我们在精神世界似乎特别不靠谱,没心没肺、没章法,找不到自己,定不了边界,把别人的当成自己的,把自己的当成别人的。在现实世界,走错家门、进错小区并不常见,但是在精神世界,我们经常把车开到别人家的窗台上。
如果你想不明白一些问题,可以用类比的方法,看一看在生活中,常识是什么样子,就能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启发。这些年,有个常识让很多人备感痛苦,就是国内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房价很高,以至于从全国各地来到这些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很难按照自己的意愿在一线城市买房定居,毕竟买房的门槛极高。平时在网络上,讨论该不该穿秋裤、豆腐脑应该是甜还是咸的时候,总会有所谓的派系之争,但是一说房价高,这些人可以迅速达成共识。一线城市的房价高已经成为社会“常识”,甚至在很多人眼里,房价还要继续上涨。这里我们不讨论房价涨跌趋势。换个角度思考:为什么“房价高”是个普遍共识,你觉得背后的原因在哪里?先不要往下看,自己在心中想一个答案,再继续。
(象征性地空几行代表你在思考)
想好了吗?我不打算和你谈论人口、经济、土地、政策的问题。我只和你说常识:只要对比一下房价和个人收入,很多人就知道自己买不起房。正是因为知道自己买不起,才会反过来更加坚信房价高。你看,这个认知多么靠谱!当我们买不起房的时候,心里是非常有数的。当我们知道自己很穷的时候,一点幻想也没有。看看自己的钱包,查查银行卡上的余额,翻翻家里老底,盘算一下能借钱给自己买房的亲戚有几个,现实就像一盆冷水一样泼到我们的心里。如果所有的积蓄加起来还不够一个厕所的价格,大多数人就会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买不起房子。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工作10年的积蓄都付不起首付时,他自然就得出房价很高的结论。
只要看看收入情况,很多人就不会在一线城市买房这件事上有幻觉,此时的认知特别靠谱。现实生活是常识特别管用的地方。没钱就是没钱,我们不会把别人的钱当成自己的钱。我们不会说“虽然我没钱,但是我看到股神巴菲特有钱,所以我就有钱”。我们都知道自己的钱和巴菲特的钱没有半毛钱关系,除非购买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我们如果只有1万元的家底,就不会对着标价1000万元的房子说全款买下,然后跑去签购房合同。如果你敢这么做,再和蔼友善的房产经纪人也会秒变脸色,觉得你在戏弄他。
在真实的世界里,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晰,尤其是关于收入。走进商场,看到标价上万元的包、几十万元的手表、上百万元的车,大部分人会说“我就随便看看”,而不是“这排柜子里的,一样拿10个”。漫步城市核心商务区,看到高楼林立,我们会说这里寸土寸金,而不是“我要把这条街全部买下来”。如果没钱,我们心里特别有数,不会随便说买得起。即使买得起,很多人也要装穷叫苦说买不起,毕竟“谦虚才是美德”。如果我们没有钱,装作有钱人买包、买楼、买公司,到签约付款环节就会马上暴露,严重的话还可能因为涉嫌诈骗,再吃一顿官司。
但是换成对道理的认知,我们会犯糊涂。道理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懂得了一个道理,就像买得起一栋楼。听到道理就说自己懂,无异于指着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的高楼说,“这一片都是我的。”你听到的道理,是别人的道理。你看到的陆家嘴的楼,是别人家的楼。深刻的道理就像现实世界的资产,好房子不是轻易能买得起的。深刻的道理也一样,大量实践和无数代价的累积,才凝结出一句朗朗上口的话,传承至今,没那么好懂。
倘若随便一听就觉得懂了,那么我们非常荒谬。别人口袋里掏出的钱,是别人赚到的。别人理解的道理,是在别人脑海里扎根的。我们要掌握生财之道和道理的本质,这样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钱和道理。
世界运行的方式不是“所见即所得”。否则的话,世界上最有钱的人,应该是银行柜员,因为他们每天清点大量货币。如果我们的认知水平由听过的道理决定,那世界上最智慧的人,可能是新媒体编辑,因为他们每天要经手海量的鸡汤文章(包含了大量的“济世良言”和“深刻道理”)。
当你听到一个道理时,要想想,搞懂这个道理是不是有代价,就像房产都有标价,自己有没有资本去“懂”。我们不能天真地以为,知道了道理的字面意思,就理解了道理的本质。这和看到别人兜里的钱,就认为自己有钱,有什么区别?
如果通过类比建立了这个认知,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有买不起的房,还有弄不懂的道理,为此要下的功夫,有时候真是让人望而却步。这就是为什么会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说法了。
作为普通人,倘若我们真心认为自己能力有限,无法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弄懂一个道理,抱着随便听一听就感觉懂了的心态,坚守在前文提到的第一个“懂”的层次,也无可厚非。即使你根本买不起一栋楼,仍然可以晚上在街边看夜景,然后拍照、发图到微信朋友圈。正因为大多数人买不起,一些顶级的地方干脆被开发为旅游景点售卖观光门票。卖门票,也是知识付费这个行业正在做的事情。懂一个道理太贵了,知识付费也没办法让你懂得一切,但是至少可以卖给你一张“观光门票”。
只是在观光的时候我们应该知道,这个世界永远有更大的图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买不起的楼背后仍然有主人,而不是在买完观光门票之后,问自己为什么没有拿到产权证。
既然知道自己只是一名参观“道理大厦”的游客,我们应该摆正心态。这样的话,至少我们在生活不顺心时,也很清楚问题在哪儿,知道这是自己选择的,而不是盲目地抱怨“道理我都懂,却过不好这一生”了。
毕竟,过好一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