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行动:从想到到做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持续行动,每天都有借口阻止你前行

半夜12点,我接到小明打来的电话,他语气局促:

“S老师,我要学习英语,想和你一起行动……”

以我对小明的了解,半夜下决心,“非奸即盗”。

“怎么啦?受到什么刺激了吗?记住,不管发生了什么,睡一觉就好了。年轻人不要老熬夜,早点休息。”

“不不不,我这次是认真的。”

“你上次来找我,也是很认真的。”

“自从你告诉我‘懂’分为不同的层次,我就没再说过‘道理我都懂了’。”

“看来有进步,这次你遇到了什么事情?”

“我今天和外国客户开会,其中有位漂亮的小姐姐,她的英文讲得特别好,还问我怎么连接公司的无线网络,但是我不知道怎么用英文表达。要是我英语很流利,就能和她谈笑风生了,说不定还能解决单身问题……”

我笑了:“你想多了吧。果然是‘鸡血’不如荷尔蒙啊。那这样,你明天睡醒之后再来找我,如果你到时候还想学英语,我们再聊。”

说完,我便挂了电话。

欲望是进步的动力,只是有些欲望来得快,去得也快——第二天一睁开眼,我们便忘得一干二净,这就是所谓的“晚上睡前千条路,早上起来走老路”。

受到刺激才行动,万一没有刺激呢

史蒂文·罗斯(Steven Ross)在《大脑的未来:神经科学的愿景与隐忧》一书中写道,响应环境刺激是最原始生命的求生方式,连细菌都会通过溶液里食物信号的浓度调整运动方向,最终向食物最多的源头逆势前进,这叫化学趋向性。我们也会根据环境刺激来行动,“受到刺激—开始行动”就是根植于我们心中的行为模式。

在酒店大厅里看到美丽的姑娘弹琴,想到小时候放弃的钢琴训练;

在商务谈判中被对方以语言优势施加压力,想到拿起又放下的英语学习;

竞争重要岗位却因在最终面试环节发挥不好而落败,想到曾经中断的演讲练习;

在高铁上偶遇学画画的帅哥,想到小时候自己深爱却没坚持学下去的绘画;

看到人工智能行业薪水高,想到自己曾经因为畏惧困难而放弃的计算机专业;

……

生活就像戏剧的一幕幕场景,串联起一个又一个故事。我们听到别人的故事,看到别人完成了我们未能实现的心愿,特别容易受刺激。在《刻意学习》一书中,我提到一件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事。在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中,明星们住的房子宽敞明亮,而当时观看节目的我却坐在光线阴暗的出租屋内,透过屏幕欣赏别人的幸福生活。我深深地受到刺激,下定决心开启自己的持续行动之旅,改变现状。

生活就像小河流水,而刺激就是往河里投掷的石子。石子激起涟漪,涟漪散开后很快消失,水面又恢复平静。石子被流水冲走,零散地沉到河底。石子日积月累,堵塞河道,抬高水位,形成堰塞湖。水位的不断抬升,最终导致洪水倾泻而下。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就是一个又一个刺激,有的很快被忘却,有的深埋在心中。刺激不断积累,小刺激攒成大刺激,直到某一天,突然某个关键刺激出现,将会唤醒我们所有沉睡的记忆——可能是一个重大的决定,可能是内心绝望的呼喊,可能是最后的奋力一搏,可能是逃命狂奔。那一瞬间,我们的渴望如此强烈,犹如窒息时渴求空气一般。

既然小刺激的积累最终可以产生如此强大的力量,那么是不是只要等待那个关键时刻出现就好了,剩下的改变就会顺理成章?我现在问自己,如果当时没有受到那个节目的刺激,我会开始持续行动改变生活吗?结论是,如果错过了那次机会,我并不知道下一次会是什么时候。

诚然,没有综艺节目的刺激可以有相亲节目的刺激,刺激不断积攒,终有一天,我们临门一脚,自此改变人生。但是我们并不知道临界点什么时候出现。我们甚至不应该这样期待:万一我们积攒了一辈子也没有积攒到关键刺激,怎么办?生命有限,时间不容荒废,等待一件遥遥无期的事情,犹如在黑夜行走,看不清前进的方向。我们不能做命运的奴隶,不能只依赖关键刺激才下决心,不能被外界支配行动方向。万一我们没有那么幸运,没有遇到改变一生的大转折、大事件、大刺激,那是不是就要像温水中的青蛙,放弃挣扎,不温不火地结束此生?

那时的我在一个闲暇的周末,在自己的小破屋中,百无聊赖地打开了视频节目,意外地获得了一些启发。这个关键刺激,指引我最终走上持续写作的道路。如果没有这些事情的影响,我现在变成什么样的人,简直不敢想象。进步是复利的,当我们通过行动取得成果时,成果会变成新的现状,我们需要再针对新的现状采取行动,继而产生新的成果……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想到这里,我有点后怕。在平行世界里,也许我完全不会开始写作,这本书也根本不可能出版,世间却要多一个焦虑的身影。

我们不能光靠刺激做事,万一刺激迟迟没有到,而我们一直等待,就会延误战机,不仅浪费大好青春年华,更会错失为我们的成长提供助力的时代浪潮。与时代浪潮擦肩而过,我们原地踏步,无法成为人生主角,目睹别人的成长故事,只能给别人点赞,这样我们又要受刺激了。我们要么被别人刺激,要么活出自己的故事,刺激别人。这是成长的战场,没有可后退的中间地带。

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事情刺激我们的大脑,我们无处可逃。但是我们却能选择如何处理这些刺激,甚至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这是对我们生存智慧的考验,是挑战我们大脑和心智的游戏。虽然我们无法完全掌控、预测外界的事情,但我们不应该被外界的刺激束缚,任由外界影响自己的情绪状态。

然而,“受到刺激—开始行动”的行为模式已经深刻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以至于仅仅知晓“我们应该”和“我们不应该”,并不能让我们真正获得持续行动的力量。刺激会不停地出现,与其等待关键刺激主导我们的行动,不如主动地给自己制造刺激,把自己往理想的方向引导。

如果我们想开始行动,就不要等待大事发生时才让自己下定决心。如果我们想走出压抑纠结的状态,那么就不要指望通过冲动购物、暴饮暴食等行为来改变这种状态。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从被动接受刺激,变成主动给自己制造刺激,给自己讲故事,用自己制造的刺激代替外界环境的刺激。

选择什么样的刺激影响我们的行动,是每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若你能坚持放弃,就能坚持行动

写作初学者最喜欢问的问题是:“我要怎么开始写作?”在写了一段时间后,他们经常问的是:“我写的文章总会被人骂,怎么办?”

开始行动的时候,我们内心脆弱,在意别人的看法,一有风吹草动,就产生情绪波动,容易妥协和放弃。真正的持续行动者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管外界发生什么,都会为自己加持,保持前进的动力。面对同一件事情时,我们产生什么感受,取决于我们如何归因。

归因是个技术活

归因就是你认为这件事情对你的意义是什么。你给小明发消息,小明一直没回复,你如何归因将决定你的情绪。如果你想的是“也许小明正忙,没看到”,你就会对自己说“那我再等等,不着急”,也不太可能生气。如果你想的是“小明这个人怎么这样啊,态度差,人品不好”,那么你可能会因为感受到被别人拒绝而生气。如果在这个时候你又看到小明还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就是没回复你,那你又怎么归因呢?你可以认为小明故意无视你,也可以认为小明的确没有看到,或者出于某种原因没有来得及回复。

不同的归因方式,本质上是不同的看问题的角度。我们可以把事情归因到人的内在特质,比如小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也可以归因到外部情境,比如小明可能遇到了一些突发的事情;可以归因到个例,比如小明这样做不代表所有人都会这样,也可以归因到全体,比如男人都这样。

在面对外界刺激时,我们管理好归因方式,就拥有了科学合理地解释事情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和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只要能主动发现看问题的不同角度,我们就可以给事情赋予不同的意义。这样一来,情绪就不会被外界随意掌控了。乍一看,这似乎和阿Q精神胜利法很像,但是如果我们对一件事情的归因能让行动持续,让心态稳定平和,让自己在面对挫折与成就时都可以处之泰然,那么这便是最好的生活状态了。

听说有人说你坏话

假如你认真写文章、分享看法,不哗众取宠,却遭遇攻击谩骂,怎么办?虽说情形严重的攻击谩骂,可诉诸法律手段解决,但蚊子飞来飞去,你也不可能用大炮打,把这些当成不同的声音好了。面对不同的主张或看法,尤其是偏见时,我们会有辩解的冲动。人喜欢正面鼓励的好话,不喜欢负面消极的评价。有人用偏见对待我们,会激发我们的战斗欲。如果按照本能的指引,与对方针锋相对,反而会激发对方更多地投入其中。表面上,我们是在捍卫自己,但是实际上,我们的行为已经由别人决定,处于失守状态。

换一个角度看,事情就有趣很多。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每做一件事,就意味着消耗掉一部分的生命力。时间就是我们的财产,花时间做事,就是用钱投票。钱花在哪里,说明价值就在哪里。在网络上遭受非议或攻击时,你不用害怕,有人愿意为你消耗自己的生命,这简直是真爱的体现。如果遇到有人花钱买网络水军网络水军:网络用语,指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以发帖回帖为主要手段,为雇主进行网络造势的人员。——编者注对你实施网络暴力,那更说明你已经重要到让对方不惜重金加杠杆了。

如果你被他人的评论带动,失去控制、奋起反击,那么这是受制于人的表现。有人在你文章下方的评论区留言,就像把球击给了你,主动权在你手中,你可以选择是否回应。你的回应不应该由荷尔蒙驱动,在动手前至少要过脑子,想想对方是否值得你这样做。

不过,持续行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当你遇到攻击的时候,要知道这些攻击不会长久。持续行动者的优势是持续能力,不应畏惧转瞬即逝的事情。对于转瞬即逝的事情而言,时间就是它们的克星。哪怕你不做任何回应,时间一长,那些攻击自然就消失了。假如有人三番五次、连篇累牍地对你进行攻击呢?坚持做一件事情是很难的,如果有人能做到坚持攻击你不放弃,他就变成了持续行动者。如果你本身也是持续行动者,那么你们属于同一种人,你们都在做着“持续行动”的事情,既然是自己人,那一切都好说。

嘿,兄弟!听说你在攻击我,我需要做些什么配合你的工作吗?同样都是做事情,为什么你能坚持这么久,是怎么做到的?我坚持写作,你坚持抹黑我,可以跟我分享一下持续行动的经验吗?别说坚持写作了,有的人连坚持看我的文章都做不到,能坚持“黑”我,真是太难能可贵啦。

其实,我们不用害怕网络攻击。首先,这些攻击大多不会持久。如果你哪天真正遇到持续的攻击,那么你一定要认识那个人。这个世界上的持续行动者并没有那么多,棋逢对手时要好好珍惜。其次,我们永远是自己世界的主导者。不管我们做什么,总会有人不喜欢我们。既然如此,你能做的就是自己先喜欢自己,自己捍卫自己,这样,在这个世界上,就会多一个喜欢你的人。

当真正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面临的考验其实比想象的还要大。只是大部分人并不会受到外界的关注,所以没有机会感受到这种考验。你可以想想,网络上为什么没有人骂你?因为没什么人知道你。倘若真的遇到外界的刺激,身体的本能会告诉我们:“攻击来了!做好战斗准备!”网络的评论往往不会直接带来身体的伤害,但是我们的大脑还是保存了原始的求生本能,而本能反应可能让我们感受到精神伤害。不过,我们如果能在认知上做到免疫,就可以把这些伤害降到最低。

给本能做次升级

成长让我们在本能之上加一层新反应,代替原有反应,给本能做了一次升级。新反应经由理智训练得到,更符合我们当下的生存环境,更有价值。但是,“修改”大脑回路的难度非常大,我们总是会放弃,然后回到原有的轨道上。放弃后发现情况不对,又重新开始“修改”大脑回路,从而陷入反反复复的拉锯战。

这个过程给我们启发。我们总想持续地做一些事情,却总半途而废,这真是让人难以接受。但是换一个角度,我们就会发现,虽然事情会中断,但是放弃这一举动却是持续的。如果你认为自己做任何事情都半途而废,那么请不要忘记,你在半途而废方面是持续的。

所以我们并不是一无是处,至少我们对“半途而废”从来都不半途而废,至少我们对“放弃”从来没有放弃过,至少我们对“中断”从来没有中断过。黑夜黑透了,星星便有了光芒。

你看,我们本身就具有持续行动的基因。这些坚持的行为一直持续存在,只是我们一直没有发现和利用它们。能不能变废为宝呢?有没有可能把这些反复放弃的经验利用起来,从中提取充满智慧的点子,改善我们的行动呢?

人类最早发现火的时候,充满恐惧,甚至把火奉为神灵。最终人类驾驭了火,取暖、烹饪、驱赶凶猛的动物。即使现在火灾依然会造成生命伤害,但是当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火,就能与火和平共处,点燃文明之光。用电和用火是同样的道理,我们日常生活都要使用电器,但我们却无法看到电的样子。触电会造成人身伤亡,但是通过合理安全的设计,建立电网,采用绝缘措施,我们用电造福了自己。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就像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遇到火与电。人类为了进化,适应了亿万年前的生存环境,克服了对火的恐惧,转为己用;掌握了电的原理,带给自己光明。到了今天,仍然有一些捉摸不透的事像曾经的火与电一样,影响我们的情绪,让我们忍受成长的痛苦。如果要改变,却不能持续行动,那么未来将无处安放。我们应该学习人类改造火与电的思路,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提供动力。

怎样让火与电变得乖巧不失控?这是需要我们努力破解的,是关乎我们成长的技术攻关。我们需要了解客观规律,从中获得持续稳定的能量。就像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出现,为工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动力。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成长路上找到利用原始能量的方式,谁先掌握了先进的技术,获得持续稳定的动力,谁就能在成长进化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你可能会问我怎样才能快速获得破解能力,有没有什么诀窍?问这个问题其实和问我怎么才能迅速地在北京二环边上买房是一个道理。不是听到一个道理,感觉自己懂了,人就会马上发生变化。从原始、不稳定的能量,到稳定、可靠的动力,是一场技术的升级。而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以年为单位的演进时间。同样地,从受制于情绪波动到良好的状态管理,需要我们升级认知,依靠持续行动去体会、去发现、去感知方向在哪里,这也不可能是在短期内见效的事情。这是我们一生的课程。

不过我确信的一点是,既然我们能持续放弃,就一定能持续行动。就凭这条信念,我们便足以穿越持续行动的牛熊周期牛市与熊市用于表达对股票市场行情的预期,在牛市,行情看涨,人们情绪乐观;在熊市,行情看跌,人们情绪悲观。股市通常存在牛市与熊市交替的现象。

从每天锁定一小时开始

当我们开始行动的时候,最大的困难并非来自所做的事情,而是环境的干扰:下班太晚,通勤时间太长,心情不好,状态不佳,身体不适,朋友聚会,考试迫近,网上购物停不下来……

每天都在发生不同的事情,产生的干扰也不重样,都是“特殊情况”。遇到特殊情况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今天情况特殊,没有时间,计划和行动暂停一天。无奈命运弄人,每天总会有一些特殊情况冒出来,成为不做事的理由。于是我们无法持续行动,节节败退。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不够的

大多数成年人走上社会,就失去了投入大块时间学习的基本条件。而真正有大块时间学习的学生,往往不会珍惜青春年华,在读书期间也没做出特别大的成绩,毕业以后才捶胸顿足、追悔莫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能够感觉到时间过得越来越快。

我们的时间永远都是不够用的,在这一点上人人平等,所以不要指望“等我有时间就……”。在影视剧中,当出现“等战争结束,我就回来娶你”“做完这一单,我们就远走高飞”这些台词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主角立了一个死亡标杆,现在大家俗称立Flag立Flag是网络流行用语,一般指人们说了一句振奋的话,而未来的结果往往与预期相反。

我们也不要指望“辞职后”“退休后”自己能腾出时间专门做一些事情,这是不现实的。有很多人选择辞职考研,认为这样做的成功率高,其实未必。当你有工作的时候,会认为自己最缺的就是时间。但是当你真正什么工作都不做,有了大把时间专门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会发现总有杂事填充原来各项工作所占据的位置,分解你的大块时间。

先从一小时开始攒起

人们对自己未来的情绪和状态往往判断不准,经常会高估自己。很多大一学生放寒假回家时,会塞满一箱书,指望自己回家之后读完,最后发现一本都没翻开。我曾经也干过这样的蠢事,所以我现在直接把父母接到北京过年。

如果你想持续做一件事,先不要有太多宏大的设想,因为你的判断很可能不准。先从每天锁定一小时开始比较靠谱。即使再忙的人,每天也是能腾出一小时做事情的,我从来不相信有人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只要确保在这一小时之内,没有人打扰你就可以。一个人独处,做应该做的事情,这是改变的开始。

最简单的腾出一小时的办法就是把使用手机的时间砍掉。一般来说,直接砍掉手机使用时间的难度很大。如果你强制自己不玩手机,那你会开始玩其他电子产品,比如iPad(苹果平板电脑)。所以我们要找到一个可以替代玩电子产品的好习惯,投入其中,从而挤占原有的坏习惯的时间。戒除过度使用手机的习惯,就像恋人分手,一时间一定会引发情绪的山呼海啸。而这种用“新欢”代替“旧爱”的做法可以很好地平复情绪波动。

最有效的方案其实是采用“掐头去尾”的方法——从一天的活动时间中攒出一小时。

要么早起,比以前提前一小时起床。这样趁着家人还在休息,你能做点事情。

要么晚睡,比以前睡得更晚,这样你可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获得片刻安宁,继续做事。

如果一个城市要发展,是先拆旧城区还是直接规划新城区?目前国内的操作经验是,找个空地规划出一片新区,把政府、医院、学校先搬过去,然后招商入驻,再开发住宅带动人流聚集。渐渐地,新城区人气渐涨,旧城区人少又破落,就有机会对其进行拆迁改造。规划新地盘的拆迁工作少,毕竟白纸好画画。

我们调整时间也是同样的道理。你可以先不动原有的习惯,从增量时间下手。说白了,就是睡眠时间比以前少一点。要么早上少睡,要么晚上晚睡,早起、熬夜二选一。虽然说年轻人不要老熬夜,但是这是先把一小时的时间腾出来的最佳方式,就像在茫茫山林建出一片根据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有的人说:“我每天必须睡够8个小时,少睡1个小时都会让我很难受。”那我要说,如果你想在不付出任何代价、不做出任何改变的情况下,获得不同的结果,那你是不是早就该变得更不一样了?

每天锁定一小时,改变命运轨迹

你要做的是确保每天有一个小时不受任何人打扰。利用好这个时间,你就有可能开始做你想做的事情。我从2014年开始写作,最初是利用下班后的一小时,之后因为晚上有口译训练项目,就把一小时计划调整到了早上。每天早起一小时以后,完成当天的写作工作,再进入正常的工作与生活。不要小看这一个小时的力量,日积月累下来,是非常强大的。甚至可以说,正因为在早上这一小时下的功夫,我积累了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轨迹。

当把这一小时利用起来时,你就会发现,因为要提前起床,你晚上睡得早了,不容易失眠了;由于起得早,上午时间被拉长了,进而一天的工作产量提高了。当你起床以后发现整个城市都在睡眠中,你会有一种微妙的兴奋感,有助于你保持一天的好心情。

每天锁定一小时,持续做一件事情,一段时间之后,无须任何人教你,你自然会有新的想法产生。做事情上瘾后,你发现时间不够用,便开始主动思考如何把生活中其他事情占用的时间腾出来,你便能感受到时间管理的奥妙。最开始做事的时候,你周围的人可能会投以怀疑的目光,但当你持续做下去,他们的态度会逐渐产生转变,开始佩服你甚至要向你学习,你就慢慢变成了朋友圈中有影响力的人。你的孩子最开始不爱学习,但是发现你一直在学习,也变得更听话并以你为榜样认真学习,而且还会反过来提醒你要做作业了,这样你的家庭关系更密切了……

案例:通过持续读书,改变生活状态

我在做社群读书活动的时候就应用了“每天锁定一小时”这个原理。以目前最受欢迎的一期活动——心理学主题阅读为例,我选择的是《心理学与生活》《社会心理学》这种大部头著作(一本书将近700页)。最开始大家也很紧张,担心阅读难度大,会占用很多时间。于是我说,其实很简单,每天你只要花一小时就能做完。听到这里,很多成员放宽了心。

在一开始,我也的确是按照一小时的任务来规划的,大家也读得很开心并有所收获。但是我还做了一件事情——缓慢地增加读书任务的思考深度与难度。这样一来,成员必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但是前期大家已经尝到了掌握心理学知识并运用在生活中的甜头,比如有的人用这些知识找到了超出预期的好工作。于是大家没有对我增加难度的行为有任何不好的反馈。甚至有的成员喜欢上了读这些书,开始主动安排更多的时间阅读这些书。

最后,有的人为了读书,自发养成了早起的习惯,比如正在创业的一名成员早上四点就起床开始读书了,比自家上初中的女儿都要勤奋。读书任务重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不刷手机了。还有一名成员在家里读书,最开始家人以为他魔怔了,但是在他连续读了两个月后,家里人也被影响了,开始一起读书。

这一切变化都源于用一个读书的好习惯代替原有的坏习惯。把好的方面做强,不好的方面自然就没有了生存空间。但是一切只是从“每天锁定一小时”开始而已。

只要你持续地做一件事情,在行动中慢慢感受变化,你就能体会到什么叫想法从脑海中慢慢生长出来。你会感觉到,通过每天锁定一小时做一件事情,好像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不过在你看到这个新世界之前,我用再多的语言描述它都显得苍白,毕竟只有通过持续行动感受到的才是最有力量的。要不从今天开始,从你看到我这段文字的时候开始,试试看?

当一个人主动求索的时候,就是开始腾飞、开始成长的时候。持续行动,每天锁定一小时,你将为梦想插上有力的翅膀。

全面开始意味着全面崩溃

我们的行动欲望在什么时候最旺盛?新年伊始。我们制定出崭新的效率手册,立下新的决心,憧憬在新的一年中实现大改变。

不要贪多,不要高估自己

每到新年,我会启动新一年的社群活动。社群活动分为很多小组,大家围绕不同主题(有读书、听力、笔译、口译、朗读,还有编程、数据分析、运动等)开展持续行动的训练,见证自己“持续开始—持续放弃”的行为模式。成员可以自行选择加入,但每一年我都告诫新成员,一定不要一次性加入太多小组,先加入一个就好,然后慢慢增加,因为全面开始可能意味着全面崩溃。我们千万不能只想当下,还要想到三个月后、半年后、一年后我们能不能坚持做这件事情。

如果人善于倾听的话,那么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会快更多。大家纷纷摩拳擦掌,加入各种小组,开始自己的持续行动之旅,有人一口气加入四五个小组,俨然一副要赚回学费的架势。

但是我对社群小组的要求都非常严格,每天不仅有任务要做,还有作业要完成。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成员,就会被清除出小组。如果你要回来,还要交1000字的申请书,这样门槛就很高了。如果你要留在小组,就必须持续不断地做事情。不到两个星期,第一批人败下阵来;三个月之后,每个小组如果能有一半的人留下,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到年终的时候,我让大家提交总结报告。大多数人的第一个经验教训都是,开始行动的时候不要贪多,不要高估自己。这才发现我最开始的告诫是对的。

欲望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持续行动者最怕两件事,第一是没有欲望,第二是欲望过剩。没有欲望的人往往缺乏做事的动力,得过且过,浑浑噩噩,你看不到他眼睛里闪亮的光。没有欲望,生活自然不会改变。网络上曾经流行“丧”这个词,说的就是这种状态。如果没有欲望、不想做事是无能的苦,那想做的事情太多就是欲望过剩、躁动的苦。毫无章法地给自己堆砌任务,列计划时完全不考虑执行能力、时间资源和可行性,以为只要写下,改变就能发生,是很荒谬的。

有时候,把想要做的事情写在纸上,会产生副作用。大脑特别擅长构建新的意义,你一边写一边畅想完成目标之后的样子,提前体验到成就感,不禁嘴角上扬。太美好了,不如再写几条吧!感觉到位,理智退场,我们写下更多的计划,获得更强烈的感受,于是计划越写越多,欲望越来越强,却忘记评估自己能完成多少。

想起我在制订2013年新年计划时,决定每天都要运动。我打印出每日运动计划的表格,贴在墙上,想象自己成为一个运动达人,单是想想就很开心。既然爱运动,又怎能不爱读书呢?第二个目标来了,我应该还要读30本书。这样一来,我感觉自己是一个非常爱学习的人,心情更舒畅了。既然都说要读书了,是不是应该把英语也练练,那就在计划里加上外刊阅读吧,每3天阅读一篇文章。慢慢地,我的新年计划完美呈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趋势。原来只打算计划一件事情,结果越写越多,列了一箩筐。很多人在网上购物时,本来只打算买一双手套,结果下单了毛衣、帽子和四件套。两种情况何其相似。

2013年早已远去,那一年我的计划完成了吗?并没有!锻炼计划持续了两个月,就宣告中断了。读书和外刊阅读计划,不到一个月就被我放弃了。我发现真正开始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全然没有刚制订完计划,期待开始行动时的欣喜。相反,繁重的任务让我有了畏难而退的心理,而那些行动中的细节让我感到枯燥无聊,结果就放弃了。

更致命的在于,我根本没有计算过,一年读30本书意味着12天读完一本,如果一本书240页,一天要读20页,如果按1小时算,大概3分钟读1页;如果3天完成一篇外刊的精读,那每天至少要花半小时用来精读、写笔记。开始行动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每天压根儿没有心思读20页书。那时候我心浮气躁,才看了几行就想快速知道那本书在讲什么,根本无暇顾及作者的逻辑推论与案例分析。我也没法安静地每天花半小时学习英语,一到查单词、分析文章大意、写笔记,我就问自己这样做的意义在哪里。

后来我才明白,我只想要一个“我爱读书”的标签,或者说只想在别人眼里呈现我爱学习的“人设”(人物设定),却不愿意真正投入时间去读书。我只想要一个“我有英文阅读习惯”的自我评价,却没有勇气真正成为这样的人。当时的我不想投入时间,却想得到结果,不想付出努力,却想体验成功的感觉。

这是一种不劳而获的想法,背离了客观世界的规律,自然无法匹配好的结果。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那个时候没有知识付费,没有广泛流行的“快速阅读”,也没有人跳出来说帮我读书。否则,处在阅读困难的关头,我绝对不会设法迎难而上,克服困难,而是顺着杆子往下滑,看了几页书之后不想看,就去听别人的解读了。然后,我还会因为在个人提升方面花钱投资而沾沾自喜。一旦我习惯不亲自读一本书,而是第一时间听别人的讲解,看看别人整理好的要点,我会慢慢失去直接加工原始素材的能力。这种认知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被扭转,毕竟克服困难是很累的事情。除非有人告诉我必须用持续行动的方式突破困境,否则我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矫正已经养成的坏习惯。

那是2013年的我,现在想想还是有些后怕。改变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2013年我压抑了一年,总感觉无力又颓废(这段经历在我的《刻意学习》一书中也有提及)。2013年年底,我渐渐想明白一件事情——与其一次做多件事,不如全力以赴只做一件事。没有比做一件事情更少的选择了,困难和阻力也没那么大,如果我只把一件事放在第一优先级,那么胜算应该很大,也容易坚持下来。如果连一件事都做不好,就别再追求进步,甘于平庸好了。

先做减法,才能做加法

如果只做一件事情,做哪一件呢?这件事最好有一定难度,因为目标太容易实现会让人觉得无聊,但是又要方便检验成果,不易掺假放水,而且最好做起来没有很多限制条件,于是我就想到了写作。只要有纸和笔就能进行写作,用电脑更方便。长期浏览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的内容,让我受制于一种碎片化的思维方式。虽然我已经拿到硕士学位,也写过不少论文,但是让我就某个社会话题写出一篇有条理的、逻辑清晰的长文章,着实很费劲。如果逼自己一把,全力以赴,没准也能实现。而且文章有没有写出来这件事情容易检验,加上字数要求,自己更是无法造假。

于是写文章变成了当时的最佳选择。当我想到要每天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整个人都兴奋起来,充满了战斗欲。不过鉴于之前的教训,我克制了自己的冲动,坚决不给自己安排更多的事情。我也预计到会遇到一些困难,不过我相信自己可以克服。最差的情况是我不睡觉,也要把一篇文章写出来,这样就能确保底线不会被突破。实践证明,从一件事情开始做起,是我收获个人成长的革命性举措。

每天只写一篇文章,的确是可以完成的。持续的时间一长,写作者也能更好地把控写作节奏。时间就像自家的菜地,你种了菜,杂草生长的空间自然少了;你认真做事时,浏览微博、朋友圈的时间就被挤占了。等做好一件事情,我再开始做第二件事情、第三件事情。于是2014年一整年,我还完成了口译训练、学习了机器学习课程,开始做社群活动,同时一直坚持运动,一切被安排得井井有条。到2014年年底,我超额完成了2013年的规划目标。

到现在,口译已经是我们社群的特色项目,我们建立了“从英语初阶到同声传译”的整套训练体系。那个时候学习的机器学习理论,后面也在我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帮助我赶上了人工智能的浪潮,我也因为在这方面的工作获得了一些国内外的奖项。而做社群这件事情,也让很多人的生活发生了变化。社群伙伴的支持,也让我的第一本书《刻意学习》取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我成了一名畅销书作者。

回望2014年,我发现全是非常有趣的体验。我最终做成了很多事情,却是从一件事情起步的。我最终超额完成任务,却是从克制欲望开始的。计划的少,完成的反而多。虽然过程看上去很缓慢,成果也不多,但是完成一件事获得的激励,总要强于在好几件事情上半途而废的挫败。前者鼓励我们继续前进,后者让我们垂头丧气。如果一个人没有强大的内心,很有可能一遇到挫折,就放弃目标不再继续了。

我们也许想同时做很多事情,想活成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榜样的样子。但是如果欲望肆意膨胀,条件和个人能力没跟上,反而得不到想要的。如果克制住膨胀的野心,消除不切实际的幻想,从一件小事开始做起,把持续行动的基本功打好,日积月累,你的执行能力不断增强、协调管理本领不断提高,反而有助于你逐个加载更多的事情。

如果你拼命地给自己做加法,微弱的行动力在欲望的膨胀中被稀释;但是反向操作,给自己做减法,从一件事情开始,把有限的力量聚拢起来,从单点突破,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过,只计划做一件事情,并不是让大家少做事,而是告诉大家,在开始行动的时候选择一个切入点,不要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全面开工。

全面开工可能意味着全面崩溃,如果我们的能力还没有那么强,不妨一步一步慢慢来,时间会为我们助攻。

持续行动让感知更精准

有人会说,我的确想做很多事情,但是无法舍弃其中任何一件,怎么办?

我不禁想反问,你既然想做很多事情,怎么没见你以前做过任何一件?为什么在一开始的时候,非要同时执行那么多计划呢?这就是高估自己的鲜活样本。

对不起,你看不准

还有一种心态就是,我只不过没有努力而已,否则的话,我绝对可以风行天下。这何尝不是一种幻觉。只在脑袋里琢磨盘算,不在现实中努力实践,出现认知偏差是必然结果。一旦回到真实的世界里,空想者就会被扇一记响亮的耳光。

还会有人问,如果只做一件事,什么时候开始做第二件?应该如何判断这一时间节点?如果我们把事情做得很到位,产生新的想法,新想法出现的时候,你自然就知道了。这是不是有点像玄学了?但是改变不就是渐渐发生的吗?再用生活常识打个比方。在生活中,关于什么时候应该上厕所,是否需要有人给你明确的指示?无须他人提醒,你自然就会知道。

我家附近有个卖糖炒栗子的店铺,卖栗子的师傅有个绝活——徒手称重。你说要买多少斤栗子,他只铲一铲子,放到秤上给你看,非常准,最多差一粒。由于称重一步到位,师傅招呼客人的速度非常快,加上其技能极具观赏性,所以生意火爆,买栗子的顾客络绎不绝。我问师傅是怎么做到的,师傅笑着说:“这行我干了20年,天天琢磨天天练。”我说:“你是如何做到热爱这件事的?”师傅答道:“我在北京有三套房。”

我对自己的体重数字都没概念,更不用说栗子了。大多数人对重量的感知完全没有精准到一个栗子的误差级别,而卖栗子的师傅对重量的感知能力至少比我们强百倍以上。核心的原因还是我们练得少。练得少,感觉就不准;认知出现偏差,看问题就不准。

持续行动让你准确判断

持续行动就能帮助我们建立对于时间和行动的精准认知。一本300页的单词书,你需要花多长时间背完?读完三卷《资本论》这里指的是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资本论》三卷本。要多长时间?如果考虑在这过程中情绪变化或意外事件导致中断,又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你在开始行动前,是否已经心中有数?还是以为只要写下了计划,前方就充满希望?

很多人在制订新年计划时,对于做一件事情要花多长时间、消耗多少精力完全没有概念。匆匆写下新年心愿,完全不考虑做这些事情需要付出多少代价,这样的我们和古代不知柴米油盐贵的大户人家少爷并无二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还天真地质问苍生“何不食肉糜”。大户人家的少爷若恰逢家族鼎盛,衣食无忧地度过一生,也是幸事;倘若赶上家道中落,而少爷业已成年,家族却无力再负担原有的优渥生活,他不得不回归朴素生活,那越到晚年,越清苦。

当你非常清楚自己的执行能力有多强时,就可以有条理地制订计划,而不是给自己胡乱安排任务。这就像知道自己买不起房子,就不会乱签购房合同。同时,你也知道自己花多长的时间能走多远。速度确定了,乘以时间,就是距离了。如果计划都能如期完成,那么你在持续行动中获得的正面反馈就会不断积累,正面刺激就会挤占负面刺激的生存空间。持续行动就像给你的内心做了大扫除,你的心态、自我认知、行动力都会随之发生变化。

我在带着社群成员读《资本论》的时候,就采用了这样的方法。我们并没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学背景,我们唯一拥有的就是持续地做一件事情的能力。即使面对有难度的阅读材料,我们也不怕,哪怕慢一点走,只要不放弃就可以。因为我知道,《资本论》的页数是有限的,而我只要坚持每天认真看,迟早能看完。

三卷《资本论》有1700页,我测算了一下,根据章节主题阅读难度的不同,每天阅读1个小时,每小时阅读10~20页比较合适。如果以15页为均值,我预计113天能读完。如果考虑休整复习的时间,我预期130天(也就是4个多月)能读完。最终结果表明,我们从2018年1月开始,每天早上读一点,持续行动,花了四个半月的时间,完成了阅读计划,与预期一致。

像《资本论》这样的大部头,内容晦涩难懂,因此很多人读不下去,中途放弃的人不在少数。好在我们过去几年有持续行动的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社群成员的行动耐受力普遍增强。以《资本论》读书活动为例,在我们开始阅读的第一天,300人参加学习并提交笔记,活动期间定期清理不行动的成员,经过多轮淘汰,读完的时候剩下150人。在读书期间,我们每天完成的笔记累计10万字左右。整场活动下来,所有成员的笔记累计突破1000万字。

字数也许不能说明问题,但是经过这场持续行动的战役,很多同学的自信心大大提升。尽管很多人不能完全理解《资本论》里的所有观点,甚至以连滚带爬的方式赶到终点,但是有了这段宝贵的持续行动体验,达成一项行动成就之后,再阅读其他大部头,比如700页的《社会心理学》、800页的《米塞斯大传》,也完全不在话下。还有很多社群成员说,读完《资本论》,竟然不再害怕自己的专业资格考试了。

持续行动的好处就是,你能对自己的行动力有精准的判断,能非常清晰地规划出未来的成长路线图。这些“看得准”的能力需要长期的训练。如果我不是从2014年开始持续行动,从写作开始练习,如果我不是从2017年开始持续每天读书,那么我也无法在2018年开年就挑战如此有难度的阅读项目。

做计划和花钱买东西不一样——我们很容易知道自己有多少钱,却不太容易看到自己能做多少事。形成对自身能力的精准感知,需要长期练习。如果你看得准,规划得好,既不让自己少做事,也不让自己多做事,最终便能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一件事情开始慢慢启动持续计划,不要着急,不要被欲望裹挟,不要被情绪操控。打铁没样,边打边像,你要在行动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后你要读一本书时,根据个人能力就能准确计算出要多长时间能看完;准备考试时,根据题目的难度就知道自己要花多少时间备考。一旦计算准确,你马上就能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也就没有焦虑的烦恼了。

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只有这样,人生的幸福感才会大大提升。

持续行动,一定要每天都做

一提到持续行动,很多人最关心的是:是不是每天都要做某件事情?

到底要不要日更

微信公众号的兴起,培养了读者的手机阅读习惯。大多数公众号一天只能推送一次,即使是最勤奋的写作者,也只能做到按天更新,所以有“日更”的说法。而写作初学者到底要不要日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反对者认为,日更会让写作者短视。写作者每天必须寻找新的话题,如果无话可说,就会“为赋新词强说愁”,导致文章质量下降。如果以阅读量为驱动力,为了博眼球,写作者更容易做出短视行为。反对者还认为,日更超出了写作初学者的能力范围,强行日更会起到反作用,不如认真多花些时间,打磨好一篇文章。

也有一部分人鼓励写作者日更。他们认为日更是保持和读者频繁互动的有效手段。日更的话,公众号就能保持与读者固定节奏的接触。每一次推送都会增加印象,一天一次的推送机会,不用也是浪费,所以应该日更。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是从持续行动的角度来看,刚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保持每天都行动,最有利于我们成长和进步。前文已经说过,行动量不够的时候,我们对时间和行动量的感知就不准确。怎么建立最基础的衡量尺度呢?就是通过每天在一件事情上持续训练。

每天做才能让感知更敏锐

我们以天为基本单位,通过持续行动,建立对时间的感知。2014年我开始写作,要求自己在工作之余每天写一篇文章,生活变得异常忙碌。家人担心我这样做太辛苦,劝我不必每天都写一篇文章,两天写一篇就好。鉴于有过行动中断的惨痛教训,我对间隔几天做一件事情的想法十分警惕。

我知道,如果不要求自己每天都行动,而是隔一天写一篇文章,那么在不写作的那一天,我对时间是没有感觉的。没有感觉的时候,也是感觉最不准确的时候。每逢国庆或者春节长假结束的时候,我们最强烈的体会是,怎么假期这么快就结束了。在假期中我们的作息被打乱,基本的时间认知也会变得模糊,对时间的感知就会不准确。每隔一天写一篇,还要花精力区分当天要不要写,而且万一记错了,就变成3天写一篇。一不留神,再变成5天写一篇。然后懒劲一犯,就会变成一周写一篇,慢慢变成半个月一篇,最后写作这件事情就会不了了之。原则一旦被破坏,计划很快就崩塌了。

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以日出日落为界、以地球自转为期,只要昼夜变换一次,我就写一篇,那么我便不用去计算这一篇和上一篇、这一次行动和上一次行动间隔了多长时间。我每天都必须睡觉,每天都必须醒来,要么我醒来马上写,要么我写完赶紧睡,只要紧扣自然的作息节奏,我持续行动的成功概率就大幅提升了。事实证明,以天为单位要求自己行动,一旦保持行动节奏,我们就非常容易持续下去。

后来,我接触到各个领域里的优秀人物,和他们聊到最核心的职业能力积累期时,才得知原来大家都经历过一段苦行僧似的练习岁月。比如青年作家李尚龙,曾经在自己读军校期间,每天把自己关在教室里练习英语,之后他成为新东方(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英语名师,然后转型成为作家和导演。

每天行动并没有你想象的难

每天保持高速巡航状态,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辛苦。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的风险系数最高,飞行时的风险系数反而最小。在持续行动的过程中,如果中途懈怠放纵,要重新找回行动的节奏,难度就大了。

我们可以回想自己上学时的体验。某一天,你上课时没听懂老师的讲解,也没在课后及时消化知识点,而第二天老师讲解的知识需要用到前一天的概念,于是你又一次没听懂。日积月累,题目不会做,考试考不好,心理压力增加,然后你不喜欢这门课,陷入恶性循环。

假如你平时能够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甚至超前学习,就比较容易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这样你的成绩会更好,学习会更积极,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回顾求学生涯,我们的学业成果其实也是由每一阶段的成果积累起来的。正面的情绪积少成多,负面的情绪同样也能积少成多。

每天行动应该是持续行动者的共识,如果不能每天行动,那么谈不上是持续行动者。可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行动力太差,基本上不能坚持做一件事情,当他听到要每天都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便汗毛立起,肾上腺素加速分泌,整个人紧张起来,觉得摊上一件没完没了的事情,压力很大。

这个时候就是升级认知、打开视野的最佳机会了。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人生还有很长的时间,不仅摊上了“活着”这件事,而且要活很久,你却不会感到压抑,相反,你应该用憧憬去填充未来,然后逐一实现。

搞定三天,就能搞定每一天

我们并不需要因为担心太长远的事情而感到焦虑,就像我们根本不会因为要持续呼吸一辈子而感到焦虑。我们只要把注意力放在三天——今天、明天和后天。

今天是什么任务,能不能完成?

明天要做什么,能不能安排出时间?

后天会不会有突发事件,我能不能成功应对?

我们要先把这三天的事情安排好,然后慢慢展开剩下的任务。只要专注于你要做的事情,把任务完成好,你就会发现时间过得很快,任务完成得也很多。

在我带领社群开展读书活动时,我每天会提出一些问题请大家回答。虽然问题不多,但是我让大家每天都要回答,写一写自己的答案,再看看别人的想法,对比总结一下。读完一本书有时候花两周,有时候要一个月,大家每天整理自己的答题记录,在不知不觉中就写了好几万字。而我每天提的问题积累下来也有上万字了。很多人以前从来没有写过那么多字,答过那么多题,当他们看到这些积累的成果时,瞬间自信心爆棚。如果一开始就让所有成员写10万字的读书笔记,大多数人都会跳起来说:“我做不到!”

如果把问题变成每天点点滴滴的行动,那么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竟然也可以通过持续行动做到一件自己从未做到的事情时,将是多么美好的体验。只不过一直以来,我们缺少的正是这种行动体验带来的确定感、自信心和安全感。

我们会自卑、犹豫,害怕投入,企图寻求捷径,这些本质上都是缺乏行动力的表现。我们在做一件事的初始阶段就害怕得不到结果。我们因为担心会失败或感觉没希望,就停下了尝试的脚步。而想要成长进步,我们一定要接受一个真相——哪怕做了很多事情,也未必马上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但是从持续行动的角度来看,如果做这件事情本身是正确的话,那么只管去做就好了,现在没有结果,不代表以后不会有结果。

死守底线不放松,抓住机会多升级

持续每天做一件事情的关键前提是合理安排任务,考虑时间消耗,以充分应对每天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采用“底线思维”是个不错的方法。问问自己:在最繁忙的时候,我能腾出多少时间?能完成多少任务?回答的时候,请理性、心平气和地评估自己每天能完成的最少的事情。一旦确定完成量,把这件事情变成自己每天必须死守的底线。

我们都很忙,但是不管多忙,每天都要腾出时间吃饭;不管多忙,每天都要呼吸,心脏都要跳动。这些是每天或者每时每刻需要做的事情,是我们的生命线,必须守住。

成长进步也有自己的生命线。当我们执行持续行动的计划时,一定要明确自己每天无论如何都要完成的“底线任务”。而这项任务,并不一定要占用大块的时间,比如只要半小时、一小时就能完成。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会有很大压力。因为底线一旦确立,剩下的就是坚决执行——无论如何都要完成,哪怕再晚睡半个小时,也要把事情做完。

在完成底线任务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适当地再设置一些升级任务。升级任务的要求更严格,挑战更大,更消耗时间和精力,但是带来的收获也会更多。这样的话,我们的持续行动就非常有弹性。如果某一天我很忙,身体也很疲惫,那么在完成底线任务并确保质量合格后,也可以选择安心地睡觉,不必觉得内疚。如果哪一天时间富余,那么我可以沿着规划升级的方向,做更多难度稍大一些的事情。

一个月之后,我们可以统计一下在过去30天内,有多少天只完成了底线任务,有多少天在挑战升级任务。算出持续行动的难度与任务比例,在后续行动中,不断优化这个比例。经过一段时间,当行动能力增强以后,我们可以扩大“底线任务”的内容,把原有的升级任务纳入其中,变成底线任务,不断提高挑战任务的难度。

如何让自己持续行动起来

以写作为例,假如你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评价很低,那最开始的基础任务就是每天写200字。即使是一个写作能力再差的人,每天写200字的难度也不大,再不济把抱怨自己不会写作的话转成文字,任务也能完成。例如,你可以这样开始:

我是一个写作能力很差的人,从小就很讨厌写作文。在上中学的时候,我只要拿到作文题目,整个人的身体就不听使唤了,考试的时候一直在发抖,大脑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要写什么。我的高中老师说:“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要说什么,就从试卷前面的阅读理解中,抄几句话,然后改改也可以。”我也这样做过,但是老师扣了我的分。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观点,也不知道什么好的表达方式,只能逼着自己把一些零零碎碎的想法罗列出来,当然也没什么逻辑可言。哪怕写200字,我也要憋半天。

搞定!当你以前从来没有完成过写作任务的时候,这200字就是你的开篇定场作。不要有任何怀疑,也不要觉得自己写得不好,因为你已经走出第一步了。另外,你居然知道自己写得不好,说明你是个明白人。在此基础上,你可以尝试给自己设计升级挑战任务。

任务1:如果时间充裕,你又有想法,写500字。

任务2:如果心情特别好,时间也足够,就写1000字。

在刚才的200字案例中,你只写到自己写作能力很差的事,那是在写过去。如果你要写500字,你可以同时把过去和现在都写下来。比如我们在前面200字的基础上,再加上300字:

但是,在阅读了Scalers老师关于持续写作的观点以后,我得到一个很大的启发——即使我现在不会写作,但是只要我做点什么事情,以后还是有可能会写的。如果我一直写,还是有机会提升的。虽然我感觉自己基础很差,但是连写都不写,那肯定就只能一直差下去。如果我尝试每天写一点,也许可以提高熟练程度。当然也可能我基础太差,不好挽救,进步也不明显。但是这也没什么大不了,最差的情况也就是和以前一样差,我也没什么损失。所以我觉得还是可以动手试一下,每天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虽然可能不会有什么非凡的见识,但是毕竟它来自自己的生活。如果我一直写我的生活,我相信应该不会没有话题写。那就试试看吧,这就当成是我的第一篇写作文章了。

这一段加上前一段,就可以组成一篇500字左右的小短文了。如果你正好有空闲,可以尝试在500字的基础上,继续扩展到1000字。要注意,200字的篇幅只够你写一个小观点,比如“我觉得自己不会写作”。500字可以让你延展两个小观点,比如“虽然我自己不会写作,但是考虑到持续行动的重要性,我决定开始写”。如果再扩展到1000字,你可以用这样的思路继续写下去,比如“我决定尝试写更多的文字,而且现在有三种方式让我的写作内容更饱满”。

经过一个月的行动后,你就能发现过去一个月,有20天你每天写了200字,有5天每天写了500字,另外5天每天写了1000字,这就是你的起点。那么你下个月就增加些难度,比如要求自己15天每天写200字,10天每天写500字,5天每天写1000字。增加量也不算大,相当于有5天需要每天多写300字,一个月多写1500字而已。

不要小看这1500字带给你的变化,因为你会从中获得双重的信心。一个是你完成了自己设定的任务,言出必行带给你成就感;另一个是完成量增长的趋势会给你很多信心。朝这个方向努力,不用很长时间,也许半年后,也许是三个月以后,你就可以每天写1000字了,这取决于你在行动当中实际感觉到的变化(见表1–1)。

当我们获得正面的反馈时,会倾向于加大投入,加快获得反馈的速度。这就像看到一只股票持续上涨时,很多人抱着钱冲进股市。正面反馈是会不断加强的。

表1-1 底线任务、升级任务、挑战任务与难度级别的对应关系

慢慢写,持续写,才能快起来

当然,写作质量的好坏不能完全凭字数判断。鉴于我们刚刚起步,字数依然可以作为一个非常有用的指标。但是,很多人没有这样循序渐进地操作,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的。

曾经有一位读者给自己制订了一个30天每天写2000字的计划,而这位读者此前没有任何写作习惯。一般30天的计划在执行者充满激情的情况下是能实现的,但是你平时根本没有写作的习惯,也不经常思考问题,强迫自己开场就写2000字,就像唱歌时把调子起高了,十分为难。

我看着这位朋友每篇文章质量的变化,就能明显感觉到他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一周的文章还有点见地,行文认真,结构清晰。到了半个月的时候,开始出现滥竽充数的痕迹。文章的开篇是一堆碎碎念,用来发泄负面情绪,用颜文字颜文字:基于多语言符号象形元素创制的新型语言符号,其表现形式不限于文本和图形,深受以年轻用户为主的二次元文化爱好群体的喜爱。——编者注充字数,中间就讲了两三个话题但是也没有展开,结尾时采用同义反复的方式把一个意思写了几遍,最后几个字就是“今天的任务终于完成了”。

每个人在进行自我欺骗的时候,都是绝世高手。我劝过这位读者不要把步子迈太大,但是对方拒绝接受我的建议,说自己制订的计划一定要完成,仍然用30天时间把任务强行扛了下来。但是,他犯的错误是,对自己的能力没有客观的认识,制订的计划不符合真实情况。这个时候,靠打鸡血打鸡血:历史上曾是疯狂蔓延的一种非科学“保健疗法”。现在产生引申含义,说某人像打鸡血一样,主要借以讽刺此人对特定的人或事物突然情绪亢奋的表现,也具有调侃意味。——编者注支撑的执行力反而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到第30天的时候,这位朋友的文章质量不仅急速下降,他还对写作产生了厌恶情绪。

其实从来没有养成写作习惯的人,即使受到再多“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不写作会被时代淘汰”的刺激,也不宜乱下决心搞跨越式发展。你即便被别人写作一年赚几千万元的故事刺激得斗志昂扬,也不要违反进步需要时间的基本规律。哪怕是做同一件事情,每个人的基础也不一样,有的人只要打个地基就能从平地开始盖楼,而有的人必须先把泥塘里的水抽干,把坑填平才能开始打地基。

循序渐进是持续行动的最佳方式。基于底线思维,给自己设置底线任务,可以破解大多数行动难题。读书读不下去,那每天读1页总可以吧?再不济,每天读1段也行。只要可以保持每天读1段的状态,第1天读1段,第5天可以读2段,第8天就可以读4段了。用不了多长时间,自己的阅读量和阅读速度就能提升到相当不错的水平。采取这样的方式练出的功力,会比市场上速成班教出来的扎实好几个数量级。不仅是读书,完成其他任何任务时都可以采取这样的持续行动升级方式。

持续加码练习新概念英语

我有几个千人QQ群,专门用来让大家练习《新概念英语》朗读。我从2014年开始组织社群小伙伴每天朗读一段英语经典教材,每天1篇,直至读完。我们计算过,从《新概念英语》第2册到《新概念英语》第4册,如果拆分超长篇课文,每天练习1篇1分钟左右的材料,练完一轮的时间正好是1年。我们每年9月都会把下一年每天的练习任务安排好,剩下的就是按步骤做练习。从2018年10月开始,我们启动了第4轮《新概念英语》朗读持续力训练。在第4轮训练中,我采用了“底线思维”的方法,精心设计了从L0到L4共5个层级的行动任务。每一个任务级别有对应要完成的行动,也对应不同的难度。

级别划分:

级别L0:朗读专练级别

L1:音标专练级别

L2:听力专练级别

L3:表达专练级别

L4:总结复盘

练习建议:

L0必做,坚决不放手

平时很忙的人:L0+L4

略有时间的人:L0+L1+L4

自我要求高者:L0+L1+L2+L4或L0+L1+L3+L4或L0+L3+L4(不推荐)

顶配行动者或某天突然打鸡血的:L0+L1+L2+L3+L4

根据底线思维,我对社群成员的要求是,如果每天非常忙,只需完成L0+L4(基础任务+总结任务);如果时间充裕,就多做升级挑战任务(例如L1音标专练、L2听力专练、L3是表达专练),甚至全部都练,变成五项全能。这样一来,每个人都能看到一个清晰的任务升级阶梯,同时可以明确底线任务。即便实在很忙,只要完成基础任务,也能保持持续行动的节奏。这样设计任务的前提是,持续行动者不会自我欺骗、拈轻怕重,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断地挑战更多的任务。在成长的道路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看到这里,我相信你会明白,持续每天做一件事情,其实完全是有可能的。我们只要打开视野、合理安排、精心设计、全面统筹,就能掌控自己的行动节奏。渐渐地,你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发生了改变,而这一切都是由开始持续行动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