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锁孔手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锁孔(key hole)显微微创手术(简称锁孔手术)是在显微手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现代微创神经外科学(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MINS)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他几个部分是:介入神经外科学,神经内镜辅助手术;立体定向手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锁孔显微微创手术是神经外科医生用手操作的治疗手段,是21世纪标志性的神经外科手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影像技术和手术显微镜的发展、进步,神经外科手术从传统(经典)神经外科手术发展到锁孔微创手术。从以往的医生为治病而治病,到今天的以人为本,也就是即治了病,又使患者恢复和保持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的能力。

所谓的微创手术,应该包含这样两个意思:①手术或是治疗手段对患者损伤小,比如切口小,这样就对软组织和颅骨损伤就小,同样对脑组织损伤也就小;②手术或治疗后患者的反应小,这就要求手术者操作轻柔,出血少。锁孔显微微创手术具有这两方面的优点,所以它出现后很快在全球发展起来。

在锁孔显微微创手术的发展过程,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显微神经外科的发展史。在1892年就有人提出:显微神经外科,但是一直到1957年美国Theodore Kurze第一次使用显微镜切除听神经瘤,开创了显微神经外科时代的到来。20世纪60年代,Yasargil首先用显微镜进行脑血管吻合,全面建立了显微外科手术基础,发展和完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被称为显微神经外科之父。20世纪的后30年,显微神经外科在全世界得到普及,尤其是在一些神经外科中心,显微手术成为常规手术。1992年Bauer和Hellwig认为显微神经外科发展已经完成,下一步应该向微创神经外科迈进。

在显微神经外科发展的基础上,最早提出锁孔手术概念的是Wilson,他在1971年提出了锁孔手术的概念,认为锁孔手术入路可以满足神经外科手术的需要。但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锁孔显微微创手术先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开展。1991年Fukushima首先将眶上入路应用于临床,完成了前循环动脉瘤的夹闭。其中集大成者是德国人Axel Perneczky,他于1995年报道了眶上锁孔入路的解剖学研究,并于1999年出版了有关锁孔神经外科手术的专著Keyhole Concept in Neurosurgery,不仅标志着锁孔显微微创入路技术的成熟,同时也为世界各地开展此项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国内的锁孔显微微创手术的开展基本与国外同时开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天坛医院的赵继宗教授,苏州医学院的兰青教授等为代表做了大量的工作。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薛洪利教授也是在1997年开展了这项工作,目前手术量已经达1500余例。

由于锁孔显微微创手术,设计个性化,保持了患者的容貌;并可以利用颅内正常解剖间隙,以最直接的路径抵达颅内深部病灶,不过多地显露和干预病变周围正常脑组织、血管及神经。使手术创伤降低到最低限度,减少了手术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好,达到目前最完美的治疗效果。因而成为21世纪标志性手术,是未来神经外科手术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