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 述
近30年来,是我国急诊专业迅速发展的新时代。30年前,国内某些较大的医院,也曾设置了“急症室”,但归属不明确,其设备简陋,无固定人员,缺乏专人管理,每天只是应对就诊的病例,致使该专业长期停滞不前,得不到发展。1984年,原卫生部下达有关医院成立急诊科的文件后,各省市医院相继成立了急诊科,使急诊专业有了初步的落脚之地,也得到了行政上的关照。此后,在制定医院等级评审条例中,原卫生部特别重视了急诊专业的建立,突出地提出,将急诊科达标作为全面评审医院等级的先决条件,这些行政的决定都为发展我国急诊专业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和给予设备与人力上的支持,推动了急诊专业的发展。
急诊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医疗设备,这些设备能提高临床的诊疗水平,直接造福于广大患者,但这些设备价值昂贵,如不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一般医院是很难引进的。ICU是急救设备齐全、抢救危重患者较理想的场所,过去全国也只有几家大医院设置有ICU,目前ICU已遍及大、中型医院,甚至连基层医院是否设置也在探索中,过去认为是珍稀设备的人工呼吸机、监护仪……现在已被当作普通设备了。纤维内镜检查如胃镜、支气管纤维镜,过去很少用于小儿,现在也被视为儿科的一般检查。新的设备带来了新的治疗手段,如血液净化治疗,已成了抢救危重病例时经常采用的措施。先进的医疗设施不仅使城市患者受益,甚至连身处边远农村的患者也可通过120转运,得到及时的救治。
一支坚强的急救队伍,承担起了小儿急救的重任。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我国建立了首批儿童急救中心,并提供了物资设施与人员培训,为我国儿科急诊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后这支队伍不断壮大,成为急救领域中最活跃的一部分,也是儿科急救专业中的骨干力量。他们不辞辛劳地日夜坚守在抢救第一线,为了抢救生命,他们放弃了休息。每当看到患者康复,喜悦的心情使他们忘记了疲劳,家属的笑脸,给他们释去了肩上的千斤重担。就是这批默默无闻的白衣战士们,把无数濒临死亡的患儿抢救回来,他们的业绩已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还要为这项工作继续努力下去。
总之,有政府政策的保证、医疗设备的完善以及一支坚强的急救队伍,三者融合到一起,就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成为近30年来推动我国急诊事业飞速发展的动力。
(赵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