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短信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 基本知识和理念

短信1 健康并非仅体壮,三维健康不能忘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1条: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体质健壮,而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都要处于完好状态。身体健康与否,不能只从外表加以评价。一个看上去非常强壮的人,也可能会因为心脏负荷不协调或潜在心脏问题而猝死,而一个看上去纤细瘦小之人,却可能由于体内功能协调而健康长寿。有的人虽没什么躯体疾病,但心理不健康,或与同事、家人、社会不能和谐相处,仍属不健康范围。身心健康,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心理健康是指智力正常,内心世界丰富、充实、和谐、安宁,情绪稳定,有自信心,能恰当评价自己,思维与行为协调统一,有充分的安全感。社会适应良好是指能够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保持良好接触,并对周围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能有效应对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压力,正常地进行工作、学习和生活。

短信2 公共场所常自律,健康利我也利他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2条: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我们在关注自身健康的同时,也要维护和关心他人健康,尊重他人的健康权利,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排队、交谈时保持适当的距离,在电梯内不大声喧哗,不闯红灯不超速驾驶等。健康不能靠药物,也不能靠医生,健康实际上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行为决定健康,要多运动、少贪嘴、戒除烟酒、心态平和,关注爱护环境、选择健康快乐生活方式。

短信3 吃动平衡远烟酒,四大基石要记熟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3条: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人的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7%取决于自然环境,8%取决于医疗条件,10%取决于社会条件,15%取决于遗传,60%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是决定健康的关键和主要因素。而生活方式是否健康,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健康素养。改变不健康的行为习惯虽非易事,但关键还是要看每个人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是否真正到位,是否已真正形成健康理念,如自己确实想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就要痛下决心,不怕困难去改变。和家人、朋友或同伴一起运动,或一起探讨健康方面的话题和技巧,可提高趣味性,更容易坚持。敢于挑战自己,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

短信4 熬夜迟睡害处大,劳逸结合早睡下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4条: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睡觉是生理需要,也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更是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睡眠有六种保健作用:一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二是保护大脑,恢复精力;三是增强免疫,扶助正气,康复机体;四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五是延缓衰老,使人长寿;六是滋润面容,保护皮肤,美容养颜。晚上10时到凌晨6时是最佳睡眠时间,应尽量避免在此期间熬夜迟睡。

短信5 一手二手烟害大,尽早戒烟利我他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5条: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吸烟几乎损害体内所有器官。由于吸烟危害的潜袭性和长期积累性,再加上公众远未知晓吸烟危害,对烟草危害认识淡薄,中国吸烟人数仍处于全球最高水平。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死于肺癌的风险提高6~13倍,死于冠心病的风险提高2倍,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提高12~13倍。被动吸烟使二手烟受害者患肺癌的风险升高约20%,患冠心病的风险升高约30%。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危害自己,伤及他人,请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并应尽早戒烟。医务人员不能着工作服装吸烟,不能在别人知晓你医生身份的情况下在他人面前吸烟,自觉做健康典范。

【知识拓展】

《大家联手,拒绝二手》

二手烟,也叫环境烟草烟雾,是主动吸烟者呼出的主流烟雾和卷烟燃烧产生的侧流烟雾在空气中混合而成。吸二手烟是指自己不吸烟,但在同一环境中被迫吸入主动吸烟者喷出来的烟气和卷烟燃烧时散发在环境中的烟雾。吸烟状态下,室内颗粒物的90%~93%由烟草烟雾组成,因此,二手烟会使室内PM2.5浓度显著上升。吸二手烟的人群患心脏病危险升高23%,20%~30%肺癌患者是由于吸二手烟所致。二手烟会造成胎儿宫内窒息或死亡;会造成儿童发生婴儿猝死综合征、急生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哮喘、影响儿童身高及智力发育;会造成成人发生肺癌、冠心病、血脂异常,使不吸烟的妻子不孕等。

短信6 何时戒烟都不晚,身体康复大家夸

中国公民健康素第6条: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戒烟都为时不晚。

烟草危害巨大,一旦造成身体损害则悔之晚矣。戒烟贵在意志坚定,持之以恒。只要戒烟,身体就会受益。戒烟后人体的变化:48小时内,神经末梢功能开始恢复;72小时内,气管不再痉挛,肺活量增加;1~9个月,咳嗽、气急减轻,身体能量储备增加,体重有所上升,应多加运动并适当控制饮食;一年左右,冠状动脉硬化危险减至吸烟者的一半;五年内,肺癌死亡率接近于不吸烟者;十年,癌前细胞被健康细胞代替,肺癌发生率降至非吸烟者水平。

短信7 生病首选正规疗,保健食品要选好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7条: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

保健食品是指由厂家生产,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它不以治疗为目的,适宜于特定的人群,具有调节机体功能,对机体不会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选购保健食品应确认其是否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和相关标志,并查看其保健功能及适宜人群。适宜的保健食品对疾病康复有一定辅助作用。生病应首先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确定治疗方案后再按病情适当选用保健食品或按照中医食药养生原则予以饮食调理。

【知识拓展】

《辨别体质,科学食疗》

食药同源养生是指利用食物或药物来调整机体状态,以增进健康、延缓衰老。食药同源,是指在实际应用中,很多具有养生保健作用的药物和食物密不可分,药疗中有食,食疗中有药,药食互补互用,药与食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二者配合用于养生保健疗疾,是中医治疗的显著特色。体质是指每个人受先天遗传及后天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不同身体特质,中医养生及食药养生必须根据每个人寒、热、虚、实的不同体质而辨证论治、辨证施养。

短信8 环境健康密相关,保护环境促健康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8条: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人类所患的许多疾病都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因其影响的程度、持续时间长短以及影响因子的理化性质不同,对人类健康会产生或直接或间接,或长期或现时的不利效应。环境包括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环境。当今社会,环境灾难、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随处可见并日益受到政府及民众的广泛关注。人类在创造文明、追求发展的同时,也对大家共同唯一的家园造成了严重破坏。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促进健康,人人有责。

短信9 献血助人又利己,赠人玫瑰手余香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9条:献血助人利己,提倡无偿献血。

每个成年人体内平均有4000~5000毫升血液,80%左右在血管系统内流动,20%左右在体内贮存用于补充。一般每次献血量通常为200毫升,仅占全身血液总量的1/20,适量献血不仅无碍健康,而且能刺激机体的造血功能。献血救人,是人类爱心及文明的体现。无偿献血能有效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同时也充分体现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

短信10 血压升高危害大,少盐控油多运动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10条:成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腋下体温36~37℃;平静呼吸16~20次/分;脉搏60~100次/分。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已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但目前国民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严重不足,政府和相关机构需加大对高血压的筛查、管理和控制力度。健康成人理想血压应低于120/80毫米汞柱。血压在120~139/80~89毫米汞柱叫正常血压高值。正常血压高值已经存在亚临床血管病变(即虽没高血压症状但血管已经有损害)并已成为心、脑、肾等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因此,对正常血压高值必须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加以干预控制。平静状态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时,应请医生诊断是否患了高血压病。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即控制体重、限盐限油限酒、适量运动、劳逸结合、保持心理平衡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短信11 是药均有三分毒,如无必要应少服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11条: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液,注射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不能滥用,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不同给药方式各有其优缺点。输液主要用于危重病人或特殊病人的治疗,虽见效快,但由于是将药物直接输入血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给药途径,严重者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因此,一般病人不应冒严重不良反应之风险而滥用输液。肌内注射药物吸收虽较输液慢,但比口服快,缺点是引起局部疼痛等反应。口服是最常用、最安全、最方便、最经济的给药方式,起效虽相对较慢,有些药品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等反应,但相对较轻,一般易于处理。选择给药途径应遵循国际公认原则,即根据病情能口服的不注射,可以皮下或肌内注射的不静脉注射或输液。

短信12 职工健康促发展,知情告知严监管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12条: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劳动者享有职业保护的权利。

工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手段,但不良的工作条件会影响劳动者的生命质量、健康、甚至导致职业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职业病是指作业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因直接接触职业有害因素而引起的所有疾病。职业危害是影响我国人群健康尤其是劳动力健康的严重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职业卫生的5项原则即预防原则、工作适应原则、健康促进原则、治疗与康复原则及初级卫生保健原则。抓好职业卫生防制工作,除完善法律、加强监管、改进技术、领导重视以外,加强职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给广大劳动者以知情权,让他们知道有关职业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和防护方法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是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有效手段。

短信13 惧怕传染种疫苗,安全有效花费少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13条: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后,人体会产生针对该病原微生物的抗体,这种抗体能够阻止、抵御同种病原微生物的再次入侵。疫苗是人类研制的灭活或减毒病原微生物的抗原物质,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接种,从而预防传染病的流行。接种疫苗花费很少,却免除了得病痛苦及大量的治疗费用。但以下情况属接种疫苗的禁忌证,不得接种:一是免疫异常如免疫缺陷、恶性肿瘤等;二是急性疾病,应推迟接种;三是既往接种疫苗有严重不良反应者;四是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等。

短信14 咳嗽喷嚏传结核,纸巾掩鼻戴口罩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14条: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

结核菌进入人体并不一定致病,只有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或结核菌毒性很强时,才能发病。只有痰中能够查出结核菌的肺结核患者才有传染性。一名痰中排菌的患者,一年之内通常能使周围密切接触的10~15人受到感染。目前,我国每年结核病发病人数约为130万,居全球第二位,结核病在我国已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制约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疾病之一。肺结核排菌患者咳嗽时,要用纸巾掩住口鼻,或者经常戴口罩,不要随地吐痰。

短信15 咳痰两周痰带血,及时检查肺结核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15条: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早期诊断肺结核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传播他人的可能性。出现以下情况应警惕本病可能:一是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的咳嗽、咳痰,或呼吸道感染经正规抗菌治疗3周以上仍无效;二是痰中带血或咯血;三是长期发热(常为午后低热),可伴盗汗(睡觉时出汗)、乏力、体重减轻、月经失调;四是有密切接触开放性肺结核病史等。目前我国已经对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实行胸透、胸片和痰涂片免费检查,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免费提供统一方案的抗结核药物。

短信16 结核病人正规疗,绝大部分能治好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16条:坚持正规治疗,绝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治疗肺结核主要依靠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化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肝功等检查。抗结核药服用需坚持6~8个月,不可中断,否则肺中的结核菌会继续存活并繁殖,导致治疗失败。患者在治疗满2个月、5个月、6个月(复治患者8个月)后,应按期送痰复查。

短信17 乙丙肝炎艾滋病,性血母婴三传播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17条:艾滋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艾滋病病毒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破坏人体免疫平衡,使人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从而感染其他疾病而导致复合感染。该病毒在体内潜伏期平均8~10年。目前全球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因此,杜绝无保护性交、减少性伙伴、推广使用安全套、不与别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等易污染血液的用品、加强对血源的艾滋病监测、加强对已感染艾滋病妇女的孕期指导和管理是预防和控制该病流行的重要手段。

短信18 蚊蝇鼠蟑传播病,杀灭四害保健康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18条: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蚊子能传播疟疾、乙脑、登革热等疾病;苍蝇能传播霍乱、痢疾、伤寒等疾病;老鼠能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蟑螂能传播痢疾、伤寒等疾病。杀虫剂和灭鼠药是消除四害的有效武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杀虫剂应在有效期内;二是使用喷雾式杀虫剂时应掩住口鼻,其他人或宠物应离开现场;三是使用诱饵时,应注意不要让孩子或宠物误食;四是不要用手抓取死老鼠。

短信19 异常肿块肠出血,体重减轻癌报警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19条:异常肿块、腔肠出血、体重减轻是癌症重要的早期报警信号。

大约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及时治疗而痊愈;还有1/3的癌症,通过治疗可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引起人类肿瘤发生的原因,85%以上是包括生活方式在内的环境因素。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癌症发生。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提高癌症治疗水平的关键,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癌症早期危险信号,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肿瘤治疗要强调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并重原则,漠视生存质量过分追求治疗技巧实际是对肿瘤患者及家属的极端不负责任。

【知识拓展】

《癌症有信号,治疗要趁早》

1.乳腺、皮肤、舌或身体其他部位有可触及的或不消的肿块。

2.疣或黑痣明显变化,如颜色加深、增大、痒、脱毛、渗液、溃烂、出血等。

3.持续性消化不良。

4.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疼痛、异物感或上腹部疼痛。

5.耳鸣、听力减退、鼻塞、鼻出血,鼻咽分泌物带血,头痛、颈部肿块。

6.月经期不正常的大出血,月经期外或绝经后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接触性出血。

7.持续性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8.不明原因的大便带血及黏液、腹泻、便秘交替、血尿。

9.久治不愈的伤口、溃疡。

10.原因不明的较长时间体重减轻。

短信20 呼吸心跳双骤停,心肺复苏立即行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20条: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心肺复苏不仅是所有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普通市民应有所了解的急救技能。如果能在患者心跳、呼吸停止4分钟内实施有效抢救,患者存活率可高达50%。发现有人突然意识丧失,应立即实施以下步骤:①迅速判断患者是否有心跳呼吸停止;②在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设法通知120急救人员到场;③迅速实施心肺复苏ABC三步曲:A:通畅呼吸道,迅速清理患者口中异物;B: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C:胸外心脏按压。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必须协调进行,按压30次,吹气2次。

【知识拓展】

《生活工作压力大,目标适当常减压》

当前,由于生活、工作节奏快,压力巨大,青壮年英年早逝的事例时有发生,令人扼腕。有些平素貌似健康的人突然倒地离去,其原因大多是心脏性猝死,而心脏骤停则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但值得关注的是,少数生前身体健康且无明确心脏疾病患病史的人,由于过度疲劳、身心俱累且长期得不到缓解,机体长期处于过度应激状态,就可能使机体神经、循环、内分泌等诸多系统发生过度反应,从而在某一节点瞬间暴发导致心脏骤停或其他神经系统严重反应而引起猝死。因此,平素健康的人不可忽视常规体检,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调节压力、舒解压力,对事业和生活不可提出过高要求和目标,否则,身心一旦过于疲惫,极易导致健康状况全面下滑,事业成功,却失去健康。

短信21 心理问题人人有,自主疏泄善求助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21条:应该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遇到心理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帮助。

精神心理和躯体形体是一个人不可分割的整体,人要身心都健康才算完整,因此,养生保健要形神共养,不可偏废。心理问题普遍存在,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但可以通过自主调节情绪和行为、寻求情感交流和心理援助等方法予以疏泄或解决。

短信22 关爱帮助病残人,社会和谐又温暖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22条: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艾滋病、乙型肝炎等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和病人、精神疾病患者、残疾人等都应得到全社会人们的理解、关爱和帮助,这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经性、经血及母婴传播;乙型肝炎传播途径是经血、母婴、生活上的密切接触及经性传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要接纳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及病人,不要让他们感受到任何歧视。学校和单位都应关心和帮助残疾人,为他们提供各种便利。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应切实维护残障通道和设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自己的心情也会阳光。

短信23 流感疫苗及时种,减轻症状少病恙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23条: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的症状。

流感与普通感冒不同。前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而后者主要由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前者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如高热、头痛、四肢肌肉酸痛、乏力等,呼吸道症状较轻;而后者以呼吸道卡他症状为主,如鼻塞,流涕、喷嚏等,全身中毒症状不重。前者需尽早隔离治疗,而后者一般不需要用药或只需对症治疗。流感病毒可通过咳嗽、喷嚏、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给他人,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和准备怀孕的妇女最好在秋冬季流感流行季节到来前接种流感疫苗。

短信24 妥善存放有毒物,谨防儿童误接触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24条:妥善存放农药和药品等有毒物品,谨防儿童接触。

急性中毒是儿科常见急诊,多发生于婴幼儿到学龄前期。小儿中毒90%是经消化道误服,其他途径如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注入吸收或经伤口、创面吸收中毒也可发生。小儿中毒首发症状多为腹痛、腹泻、呕吐、惊厥或昏迷,如小儿有上述表现并发现小儿四周有剩余毒物如敞开的药瓶或散落的药片、可疑食物等,应考虑到中毒可能。液体药物或毒物在误服后30分钟基本吸收,固体药物或毒物在误服后1~2小时内基本吸收。如怀疑小儿系口服中毒,在送医院以前或救护车到达前,家长可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小儿咽部使之反射性呕吐以减少吸收。散落药片要带到医院供医生参考。但下列情况不能催吐:小儿有严重心脏病、食管静脉曲张、溃疡病或昏迷或惊厥患儿不能催吐;强酸或强碱中毒、汽油、煤油等中毒;6个月以下婴儿。

短信25 创伤出血即包扎,骨折伤员勿乱搬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25条:发生创伤性出血,尤其是大出血时,应立即包扎止血;对骨折的伤员不应轻易搬动。

成人出血量超过800~1000毫升就可引起休克危及生命,故必须及时阻止外出血。对于较大较深的伤口,可采用手压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指压血管止血和用止血带止血等方法压迫出血处上方(在四肢靠近心脏一侧)血管止血。用止血带止血时,可用专用止血带,也可用毛巾、围巾等代替;止血带松紧度应以能制止出血为度,过紧容易导致神经损伤甚至肢体远端坏死;要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每半小时到一小时应放松一次(1~2分钟),然后在稍高平面再扎止血带;应尽量缩短上止血带时间(不超过5小时)。对于骨折病人,应先固定再用硬板床搬运,不可在现场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