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用心得集:伤寒温病讲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伤寒论》版本沿革

据张氏自序言,《伤寒杂病论》为十六卷,含“伤寒”“杂病”两部分,成书于东汉末年建安中后期(约公元178年),由于汉末战乱不已,该书于张氏卒后而散乱于世,今能得睹其貌,惟赖晋人王叔和之功。晋·皇甫谧云:“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隋书·经籍志》云:“梁有张仲景辨伤寒十卷。”

王氏整理后,经两晋、南北朝、隋至唐,几百年间,是书又传本歧出,书名各异。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少有征引,未窥得全貌,有“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之叹,于晚年所著《千金翼方》方于卷九、卷十中收录到《伤寒论》,全书三百九十二条,方剂九十四首。至唐天宝间王焘《外台秘要》载《张仲景伤寒论》十八卷,与今本《伤寒论》略同,后八卷则多为杂病,与今本《金匮要略》大异,又称唐旧本。

时至北宋,国家设校正医书局,经著名学者、医家整理,以宋·开宝年间(公元968~975年)高继冲所编录进上之版本为底本,林亿、高保衡等“按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重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于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颁行天下(称宋本《伤寒论》,此本今不复存在)。今传世者,仅为明·赵开美之复刻本(公元1599年),习称“赵本”。

宋本全书十卷,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芗溪黄仲理著《伤寒类证辨惑》,其认为:“仲景之书,六经至劳复而已,其间具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二方,纤悉具备,有条不紊者也。辨脉、平脉、伤寒例、辨痉湿暍病脉证治等前四篇及辨不可发汗病脉证治等后七篇,宜删削之,庶使真伪必分,要理不繁,易于学者也。”

宋代所校之《伤寒论》实有两个版本,他本名为《金匮玉函经》,于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校毕。此本保留了王叔和撰次之旧貌,文献价值较宋本《伤寒论》更高。其曰:“《金匮玉函经》与《伤寒论》同体而别名,欲人相互检阅,而为表里,以防后世之亡逸,其济人之心,不已深乎?细考前后,乃王叔和撰次之书。”

北宋校刊不久,金人成无己全文注释《伤寒论》于公元1144年刊行,名《注解伤寒论》,开注释《伤寒论》之先河,全书十卷,二十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