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痛证分类
痛证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可发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因此,为便于临床辨证,审知病因,勘清病位,昭明病性,对痛证尤须进行纲举张目地分门别类。《素问·举痛论》根据疼痛的部位、特点,将痛证分为I4种,可谓痛证分类的开端。如谓:“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手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间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后世诸贤,代有补充,迄今已较完善。韦师在其所著《中医痛证诊疗大全》中,明确提出痛证的病因、病位和病性分类,兹选介如下。
(一)病因分类
痛证发生的原因多端,举凡外感六淫,使经络闭阻,营卫凝涩;或情志内伤,气滞血瘀,脏腑壅滞;或脏腑气血亏乏,络脉空虚失养等,均可致痛。诚如《本草求真》所说:“痛有因寒、因热、因风、因湿、因滞、因血、因气、因火、因虫之分。”现结合临床实际,从病因角度将痛证分为外感六淫、疫疠疼痛,内伤七情、饮食疼痛,劳逸失度疼痛,外伤疼痛,痰饮疼痛,瘀血疼痛等数种。
1.外感疼痛类
外感疼痛指感受外界风、寒、湿、燥、火热及疫疠之气所致的疼痛。六淫侵袭,使经络闭阻,营卫凝涩,气血不通,而致疼痛。至于疠气,则为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所致疼痛见于某些传染病,如大头瘟、疫痢、霍乱等,因其是从外感受,故归之于外感疼痛。外感疼痛多较剧烈,往往是痛而不休,临床多为实证。
风袭痛:人体感受风邪,壅塞经络,可致疼痛。其特点是:①因风为阳邪,易袭阳位,故疼痛部位多见于人体上部(头面),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高颠之上,唯风可到”是也,如头风痛、面痛等,大多为风邪所为;②因风性善行数变,故所致疼痛多是游走不定,如风寒湿杂至之痹证,若见肢体疼痛,游走不定之行痹,即是风气胜所致。正如《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寒凝痛:寒邪侵袭,极易致痛。因寒性凝滞收引,易致经脉闭阻,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正如《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可见,疼痛乃寒邪致病之一大特点。寒痛的特点是:①疼痛剧烈;②部位较固定;③得温则减;④可发于身体各处。
湿著痛:人体感受湿邪,遏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而致疼痛。其特点是:①因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故湿痛多见于人体下部(下肢关节为多),所谓“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是也;②因湿性重浊,故所致疼痛多是重着不移,如着痹之四肢关节沉重疼痛,即为湿邪偏盛所致;③因湿性黏滞,不易速去,故湿邪致痛多缠绵反复,病程较长。
火灼痛:火热之邪侵袭人体,易灼伤津血,壅塞经络,从而导致疼痛。火热致痛临床虽不及寒邪致痛为多,但也屡见不鲜,尤其是外科疮疡疼痛及眼科疾患疼痛,更是属火者为多。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火热致痛有以下特点:①灼痛或红肿热痛;②疼痛剧烈;③得凉则减;④全身可见,尤以上部为多。
燥涩痛:感受燥邪,使津血亏少,络脉失养致痛。其特点是:①因燥性干涩,故其痛多为干痛;②因燥邪侵袭途径多经口与鼻,故疼痛部位常是咽部、鼻部;③燥易伤肺,肺居胸中,故燥邪干肺,易致胸痛。
疫疠痛:其致痛机理为疫毒闭阻经脉所致,常见于大头瘟、霍乱、疫痢、烂喉痧等疾病之中。其特点是:①疼痛剧烈,如大头瘟之头痛如劈,霍乱之腹痛如绞,烂喉痧之咽喉剧痛等;②具有传染性。
2.内伤疼痛类
内伤疼痛指因七情过激、饮食不节、劳逸过度所致的疼痛。因这三种因素损害人体皆由内所伤,故称为内伤疼痛。若因于饮食、七情者,疼痛较剧,常为实证;若因于劳逸者,疼痛较缓,虚证为多。情志过激致痛,主要是影响了脏腑气机的运行,使气机紊乱,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如大怒则使气机上逆,所谓“怒则气上”,所伤内脏为肝。肝气逆乱,气滞血瘀,则可出现胁痛、妇女痛经、胃脘痛等证。疼痛特点多为胀痛走窜。再如过喜,可使气机缓散不收,所谓“喜则气缓”,气血运行无力,脉络不畅可致心痛,腹痛等。
饮食不节致痛:《症因脉治》云:“食积腹痛之因,饮食不节,或饥饱伤损,或饱时强食,或食气相凝,或临卧多食,皆成腹痛之症也。”又云:“饮食不节,伤及胃口,太阴升降之令,是结壅闭,则食积之痛作矣。”饮食不节泛指饥饱失调、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等。临床上以饮食过饱致病最为多见。其疼痛部位多发于胃肠。正如《素问·痹论》所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若饮食过饱,食积内停,阻滞气血,其痛多是胀满疼痛,拒按,食后痛剧,嗳气,矢气后痛减,属于实证;若饮食偏少,日久则气血亏虚,络脉失养,其痛多为隐痛,饥竭时加剧,得食后减,故临床以虚证为多;若饮食不洁,除可直接引起腹痛、泄泻等肠胃疾患外,尚可酿生虫疾,而致腹部阵发性疼痛;若饮食偏嗜,亦可致痛。如饮食偏寒,可致腹部冷痛、泄泻;饮食偏热,则可致腹部胀满疼痛、便秘等,临床以实证为多见。
劳逸失度致痛:《医学正传》曰:“若夫劳役伤形,致身体解体而作痛。”劳,指过度劳累,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劳力伤气血,劳神伤心脾,房劳伤肾精,久则致内脏亏损,阴血不足,精气衰少,络脉失养,而出现疼痛。疼痛虽可发于全身,但以头、腰、胸腹部最为多见,其痛多为隐痛、空痛、绵痛,多属于虚证。过度安逸,使气血壅滞,亦可致痛。其痛可为闷痛,滞痛或木痛。如伏案过久,胸阳不展,可致胸部闷痛;久坐久卧,气血壅滞肌肉,可致机体郁滞疼痛,临床常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证。
3.外伤疼痛
《景岳全书》曰:“跌仆伤而痛者,此伤在骨而血脉凝滞也。”外伤包括跌仆闪挫,持重努伤、枪弹金刃所伤及冻伤、虫兽伤等。外伤疼痛多是肿痛,即疼痛时伴有局部肿起高大,多发于躯干、四肢及头颈、腰骶部。
4.痰饮疼痛
外感、内伤皆可致水液代谢障碍而形成痰饮。痰饮既成,便停留于身体某一局部,堵塞经络,闭阻气血,而致疼痛。痰饮致痛较为广泛,可发于全身任何部位。如痰饮阻于心肺,可见胸痛;痰饮上泛,可致头痛、面痛;痰饮流注筋骨,可致阴疽流注作痛等。饮邪致痛,临床多见于“悬饮”之胸胁咳唾引痛,亦可见于饮泛肌肤之身体重痛。
5.瘀血疼痛
瘀血,指体内血液运行不畅,甚至停滞,或离经之血积于体内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凡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皆可致瘀血。瘀血既成,便阻碍气血之运行,而致疼痛。可以说,疼痛是瘀血的必有症状,瘀血则为疼痛的根本原因,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也。瘀血疼痛可发于身体任何部位,如瘀阻于心,则见真心痛;瘀阻于肺,致胸痛;瘀阻于胃肠,致胃痛、腹痛;瘀阻于肝,致胁痛;瘀阻于胞宫,致小腹痛;瘀阻于肢体,致局部肿痛等。其特点为:①表现为刺痛、刀割样痛;②痛处固定不移;③疼痛拒按;④夜间痛甚;⑤痛处或见肿物。
(二)病位分类
病位,指疾病发生、发展的部位,由于疾病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因此病位也会随着这种动态变化而由一处引发或牵连到另一处,于是在临床上便有原发病位和继发病位之别,疼痛一证也是如此。需要指出的是,疾病发生的部位应与疾病表现的部位相区别,前者为病位,后者则为症位。就疼痛而言,痛位不能代表病位,如肝气犯胃所致的胃脘痛,则是痛在胃脘,而病在肝胃。疼痛的病位可表现在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多处,因此,从病位上对疼痛进行分类,主要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为基础,兹分别论述之。
1.脏腑经络定位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连属六腑,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脏腑功能异常所致的疼痛,可出现在脏腑所处的部位及其经络循行路线上,因此,通过经络和脏腑的配属关系,将多种疼痛分类归纳,归属于脏腑,尤以五脏为主对痛证进行分类甚为重要。
病在肝(胆):肝(胆)居于胁肋,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循行于人体头部两侧、颠顶、耳周围、少腹、阴器等部位。因此,凡上述这些部位出现疼痛,如头顶及两侧痛、耳痛、胁肋痛、少腹痛、股阴痛、外阴痛等,均与肝(胆)密切相关。此外,肝气失和所致的疼痛如肝气郁结之胃痛、疝痛,肝阳上亢之头痛、目痛等,亦属此列。
病在心(小肠):心居胸中,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循行于人体两眼内外眦、颜面、胸部正中、肩胛及上肢内侧沿中指、小指线上相应部位,故凡上述这些部位出现的疼痛,如眼部两眦痛、面痛、胸痛、肩胛痛、上肢内侧痛等,均与心(小肠)密切相关。此外,本病位也包括因心(小肠)功能失调所致的疼痛,如心血瘀阻之真心痛、背痛,心火上炎之舌痛,心热移于小肠之小便痛,小肠气滞之盘肠气痛等。
病在脾(胃):脾胃居于脘腹,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循行于人体头前额、鼻根、上齿、舌、胃脘、股腹、胫骨外侧等部位。因此,凡上述部位出现疼痛,如前顶或额部痛、上齿痛、舌痛、胃脘痛、大腹痛、股腹痛,下肢外侧痛等,均与脾(胃)密切相关。此外,因脾胃功能失调所致的疼痛,如脾气下陷之小腹痛,胃火上攻之咽喉痛等,亦属此列。
病在肺(大肠):肺居胸中,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于人体鼻咽部、下牙齿、肩背部、胸部、肛门及上肢相应部位。故这些部位出现疼痛,如鼻痛、咽喉痛、下齿痛、肩背痛、胸痛、肛痛、肘痛等均与肺(大肠)密切相关。此外,亦包括肺(大肠)功能失调所致的多种疼痛。
病在肾(膀胱):腰为肾之府,膀胱居小腹,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人体颠顶、枕项、脊背、腰骶、膝腘、足跟、足心及外阴部。因此,上述部位出现疼痛,如头巅痛、头项痛、脊、背痛、腰痛、尾骶痛、小腹痛、足痛、外阴痛等,均与肾(膀胱)密切相关。此外,因肾(膀胱)功能失调所致的疼痛,如肾中虚火上炎之牙痛、耳痛、咽痛,膀胱气滞之身痛等,亦属此列。
2.气血津液定位
气、血、津液为人体所需之营养物质,其失常,非不足便为郁滞。气血津液之虚、滞,皆能导致疼痛。
痛发于气:气病致痛,有虚有实。若见头部、胸胁、脘腹等处空痛或绵绵作痛,伴肢倦神疲,气短懒言,动则汗出之症,则为气虚;若见疼痛且胀,攻窜不定,常因情绪不畅而加重者,属气滞;若是小腹、肛门坠痛,伴少气倦怠,脱肛久泄之症,为气陷;若见头部、胸脘疼痛,伴眩晕或呕哕、或咳喘者,则为气逆。
痛发于血:血病致痛,有虚有实。若见头面、胸胁、脘腹等处隐痛,伴面白无华,唇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失眠之症,属血虚;若是痛如针刺刀割,固定不移,拒按,夜间加重,面色、唇舌青紫,肌肤甲错者,则为血瘀;若是痛见于手足、少腹,得温痛减,形寒肢冷,肤色紫黯发凉者,属于血寒。
痛发于津液:临床虚实皆有,如胁肋、胸脘、咽喉等隐隐作痛,悠悠不休,并伴口唇干燥,咽干口渴,皮肤无泽,小便短少,大便秘结之症,即为津液亏乏;若见胸痛咳喘,头痛昏蒙,乳核作痛,瘰疬作痛等,则为痰气交阻;若见胸胁咳唾引痛,或肢体痛重,盖是饮邪泛留。
(三)病性分类
按病性分类,就是辨别疼痛的基本性质。疼痛的病性虽多,但归纳起来,总不外寒、热、虚、实四类。
1.寒痛
总为寒邪凝滞,经脉闭阻所致。其痛多剧烈,得温则减。临床以冷痛最为多见,若是寒凝经脉,使经脉拘急,也可出现掣痛、急痛、牵引痛等。另外,表寒不散,可致紧痛。
2.热痛
总为热邪壅滞,气血遏塞,或阴虚火旺,灼伤经脉所致。其痛或剧或缓,得冷则减。临床以灼痛为多见。若热与痰结或与湿合,其痛多剧,常表现为痛如刀割。此外,实热上攻,发于舌部,可见辣痛;阴虚火旺,熏于鼻、咽,可见干痛;火热攻于尿道、眼部,可见涩痛;热盛肉腐,疮疡成脓,可见跳痛等。
3.虚痛
凡因精、气、血、津液、阴、阳等不足,使络脉失养所致的疼痛,均为虚痛。虚痛大多喜按,休息后稍减。其中,阴血不足,多见隐痛;阳气虚衰,多见绵痛;肾精亏损,多见空痛;中气下陷,多见坠痛。虚痛多发于头颅及胸、腹腔脏器等部位。
4.实痛
实痛多由六淫、食滞、痰饮、瘀血等有形之邪阻滞经脉,使气血运行受阻而发。实痛大多疼痛剧烈,且拒按。诸如气滞之胀痛、血瘀之刺痛、砂石阻滞及蛔虫窜扰之绞痛、风淫之游走痛、湿浊之酸痛、痰阻之重痛、饮留之悬痛、外伤之瘀痛、风痰阻络之木痛、食积之满痛、湿热下注之窘痛,皆属实痛范畴。因此,实痛可发于身体各处。此外,寒痛、热痛中大部分疼痛,也属于实痛范畴,当相互参考,不可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