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任之堂临床中药心悟2
余浩编著更新时间:2024-09-09 16:57:13
最新章节:封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为任之堂主人余浩的临床中药学讲稿。所谓“精通单味药,用药如有神”,书中详细讲解了临床常用的百种中药,讲授中不拘于以某一课本照本宣科,而是旁征博引,紧密联系临床实际,以药物功效为核心,上联性能,下推主治和证候禁忌,分析入微,将中医理论精髓、临床用药心法、辨证论治思维有机融为一体。全书以口语的形式娓娓道来,既有对中医经典、中药理论的真知灼见,也有对象思维、道医理论的深入思考,既有精彩的医案,也有独到的临床用药经验,可读性佳,实用性强,尤其适合中医初学者阅读。
上架时间:2024-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余浩编著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李延芳针灸医案精选
李延芳教授系第二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河北省首届针灸大师。本书翔实记录了李延芳教授行医60余年的学术精华,内容丰富,提要钩沉,引经据典,明其理论,详其方治。李延芳在师承刘峙南、孙可兴、王宗禹等针灸前辈大家的基础上,参以己见,传承创新,临证发挥灵活运用,不拘一家之言,在针灸学术界颇有独到见地。在临证60余年的生涯中,她师古而不泥于古,治病务以疗效为目的,结合历代医家经验和自己的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医学12.2万字 - 会员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医学源流论
本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黄帝内经素问》与《灵枢经》共同构成了《黄帝内经》,创立了中医学的理医学6万字 - 会员
中医药临床循证决策证据
《中医药临床循证决策证据》以循证医学理论为依托,围绕临床实践中常见的重要问题,通过定期的、大量的、完善的中医药相关文献检索、收集、评估,并经专家仔细的评估、整理和释义,用高度概括的方式和统一的格式,提供最好的、临床实践需要的、及时更新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证据,并以简明有效、通俗易懂的方式提供给医生、决策者。本书编撰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方式,它以西医学的病种为纲,选择临床资料相对完整的14个病种,系统、全面医学14.1万字 - 会员
司徒铃针灸传薪集
本书主要介绍已故岭南名医、著名针灸学家司徒铃教授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与典型医案,进一步梳理和总结司徒铃学术传承与发展。主要内容包括:司徒铃针灸基础知识诠释、司徒铃学术思想、司徒铃学术传承与发展、司徒铃临证与医案、司徒铃论著精选、司徒铃针灸补遗等,全书内容实用,病案典型,对了解岭南针灸流派,挖掘岭南针灸文化及特色学术理论有重大意义,且对指导针灸临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可供针灸从业人员参考使医学20.7万字 - 会员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得配本草
《得配本草》由清代三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严洁、施雯、洪炜相互切磋,共同撰成于1761年。本次整理,以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小眉山馆刻本《盘珠集·得配本草》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整理。共10卷,载药655味。每药记载畏恶反使,主治功能,配伍运用,辨药优劣,炮制,禁忌,怪症专治等与临床用药紧要内容。其中尤以药物的简单适宜配伍有特色,故书名为“得配”。内容简明实用,用药经验丰富,对临床灵活医学12万字 - 会员
皮科证治概要(第2版)
本书收录中医病证350余种,每病种详细叙述其中医源流、辨证论治及临床常用方药,治疗方案均为作者及广安门医院著名中医皮外科专家朱仁康先生生前所用,方药经过大量临床实践,简便易行,师出有据。与第一版相比,新增疾病近40种,原有308种疾病有部分增加新的内容。书末附篇中有中西医皮肤病病名参照近1200条,使读者在遇中西医病名间的相同、相似、相近或相关时查阅。本书内容及体例独树一帜,致力于弘扬中医文化,传医学45万字 - 会员
中医整体观发微
本书认真总结了先秦古代哲学以及《黄帝内经》时期的整体观理论和中医整体观学说,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后世对中医整体观的认识与学术发挥,涉及中医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学说以及临床中药方剂应用等,从多方面深入阐释了整体观在中医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强调了中医整体观与中医临床疗效的密切联系。本书分为四章,分别介绍了整体观的源流及中医对整体观的认识、实践内容、发展,是当前全面阐述中医整体观理论的重要作品,对中医学16万字 - 会员
通化宣平,圆执活变:朱生樑脾胃病临证经验集
朱生樑从医40余载,在中医脾胃病临床方面,潜心研究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清晰的辨治思路和系列方药,疗效卓著。总结朱生樑诊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中医从业者及脾胃病专科医师均有益处。本书共分3篇,上篇系统梳理了朱生樑的流派传承、医事传略,中篇全面总结了朱生樑的学术思想、7个中医优势病种的临床经验、近20种常见脾胃病验案、20则医话医论、5首经验方、26个药对解析,下篇简要介绍了朱生樑医学19.2万字 - 会员
许鸿照骨伤心录
本书以中医骨伤为特色,结合现代医学治疗方法,总结许鸿照教授的丰富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全书分为学术思想、手法特色、方药特点、临床经验,以及骨伤科教学经验总结五个部分进行阐述。本书书为对许老60余年临证经验的系统整理和总结,对于提高年轻骨伤临床医生提高骨伤临床水平有重要意义。本书主要分三部分,即成才之路、手法与方药特色、临床经验。成才之路主要介绍许老求学从医经历、治学精神、学术理念的形成过程;手法与方医学35.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