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MPA教育发展报告(2011-201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海财经大学 以学生为本,推进MPA教学管理创新

上海财经大学 曾纪茂

MPA研究生作为在职攻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校的学术型研究生管理有重要的区别,目前虽然学校的研究生主管部门与教学科研院系共同管理,但绝大多数学校都设置有专门的MPA教育管理中心,主要的管理职责是由MPA教育中心来负责。上海财经大学MPA教育中心在MPA研究生的教学管理上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按照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宗旨来实施MPA研究生的教学管理,在遵照学校与全国MPA教指委的统一规范之外,上海财经大学MPA教育中心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了一些新的探索。

第一,深化与合作培养政府部门的培养关系。作为在职培养的MPA研究生,大部分是由政府部门推荐报考。为了更紧密配合政府部门、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我校近年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其一是了解合作部门的干部培养计划,与政府部门的专家型人才培养项目相结合。其二在课程设置上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增加政府部门感到有迫切需要的课程。如,有些地方政府部门反映当前管理干部对金融及公共部门投融资方面的系统知识与经验颇为欠缺,而且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有重要意义,如果学校能开设这方面的课程,会受到政府以及同学的欢迎。我们之后就专门对MPA研究生开设了公共部门投融资的选修课。受到同学好评。其三,邀请用人单位实务经验丰富兼具较高理论素养的领导干部担任兼职导师,对MPA研究生提供职业指导。其四,设置有合作的单位与用人单位代表委员会,每年定期举行会议,交流MPA研究生培养情况,听取合作单位与用人单位的意见与建议。其五,不定期向用人单位发放问卷,了解MPA毕业生情况,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适度调整教学管理内容。

第二,参照国际教学标准改造教学设计。按照MPA项目的国际教学标准,要明确MPA项目的宗旨,根据宗旨具体阐明项目的培养目标,并根据培养目标细化各门课程要重点培养的理论素养、能力及价值观。各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需要结合自身课程的内容制订详尽的教学大纲,大纲中需阐明本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以及以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来实现这些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也需特别说明各类教学形式中的评价标准,达到何种教学效果可称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的标准都需要明确的说明。上海财经大学MPA项目自2013年末起,一方面组织任课教师参加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设计培训,另一方面也派遣教师到美国著名公共管理学院考察,从2014年起即开始对MPA核心课程及部分选修课程的教学大纲重新设计,以尽可能保证各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紧密围绕培养目标开展。

第三,尝试新的课程教学测评方式。2014年初,MPA中心在借鉴商学院课程教学测评方式的基础上,设计新的教学评估表,针对课程内容、教学安排与教学效果设置有20道问题,从低到高可给予1到5的评分,并留有两道开放性文字反馈的问题。在每个班级的每门课结束时请学生填写课程教学评估表。所有填写好的有效问卷均按照每道题的评分输入EXCEL表,计算出一个学期每门MPA课程的总平均分、评分排名、25百分位评分与75百分位评分。接下来由我校MPA教指委把课程评分的基本情况以及每个老师每门课程的评分情况以及评分排名,以专门的邮件告知任课教师本人,如教师对评教结果有不同意见,也保留有通道听取任课教师的反馈。这一评分方式通过客观分数和主观评价,能够把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以及学生反馈不佳的课程标识出来,更为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对课程的总体评价。通过把学生评价结果以及评价的相互比较反馈给教师本人,大大提高了任课教师的在课程讲授上的责任心。评价最低的几门课程会受到进一步的关注,如果确认没有异议,相应课程与老师会受到预警。

第四,正式成立MPA校友会,一方面继续服务已经毕业的校友,另一方面也吸引校友参与,帮助改进MPA教学管理。从2013年起,上海财经大学即以各种方式吸引已经毕业的MPA校友参与MPA的活动,2015年正式成立MPA校友会,通过校友会的途径来组织校友活动。首先,借助校友会的网络,MPA中心向全体已经毕业的校友发放问卷调查毕业生工作变动情况,并请校友反馈MPA项目的教学内容对于自身领导能力、政策分析能力、公共沟通能力、公共服务价值观、国际视野等10项能力培养方面的问题有多大的帮助给出评判。并请校友就MPA项目的教学内容与方式、MPA项目的管理提供改进建议。其次,自2014年起,MPA的复试面试每次均邀请校友代表参与,听取校友对面试过程的管理意见,也在录取标准问题听取校友代表的意见,提高复试与录取的针对性与合理性。再次,聘请杰出校友担任MPA兼职导师,为在读的MPA研究生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议。最后,邀请部分杰出的校友为MPA研究生开设讲座,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同时,也鼓励MPA校友之间加强交流,开展互助,甚至在相互的工作业务上开展合作。

第五,以信息共享促成论文指导教师群体内部沟通学习。全国MPA教指委的指导性方案和论文评审标准,都把论文的理论维度作为重要部分。这种要求也与学院教师的专长较容易契合,但由于大量实务领域主题学术界研究较少,特别强调理论价值容易导致论文偏离专业学位论文应该坚守的实务取向。我校逐步从论文选题、研究方法、研究范例、开题管理、论文评审等多个环节做相应调整,围绕MPA论文指导形成了自身的质量管理方式。

经济与管理类研究,在判断研究质量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分歧,这首先是体现在对经济管理类学位论文的评价上。在上海市对博士论文的匿名双向盲审中,多次出现三位评审教师中一人给予90分以上优秀评价,一人给予良好评价,而一人则给予60分以下的不合格评判的现象。经济与管理类学术型学位论文中指导教师与评价论文的盲审专家还相对按二级学科专业属性划分,而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指导教师,跨二级学科的范围就非常大,甚至很多一级学科都不同的教师以及非学术界的专家共同组成了MPA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与评审专家群体。这导致在MPA学位论文的质量评判上,出现了两个方面的新问题:一方面是很多教师本身对作为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标准与导向了解还不够深入,另一方面是不同学科不同背景的专家,相互之间如何达成共识的问题。

我校MPA论文管理除了采取学术型论文管理也常用的团队指导、制订成文的指导性论文标准等管理制度外,还在管理上采取了一些新的尝试,主要是增强论文指导教师之间以及学生在对研究的评价及改进建议上信息互通,具体做法有:(1)开题专设开题秘书,要求开题秘书要把参加开题的小组专家对开题报告的具体意见记录下来,并整理成电子文档,并把对每一位学生的开题报告的专家意见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参加开题的各位专家,一是请各位专家确认秘书的记录与整理是否完整与准确,如有不当之处,专家可以纠正,另外,开题专家可以补充一些新的看法。需要开题专家确认的做法,也促成了专家在开题报告的评审时更为审慎负责。得到开题专家认定与补充的开题报告意见,再返回给开题学生与该生的导师,这样一般比学生自己在开题报告中所记录的意见更为完整和准确,同时,开题报告意见以电子文稿形式发送给指导教师,有助于指导教师在比较深入了解其他专家的意见基础上更有针对性指导学生。

(2)论文预审。在导师同意学生提交定稿论文申请答辩的基础上,中心组织专家对提交申请答辩的论文开展预审。在学习全国MPA教指委优秀论文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中心规定了比较明晰的审阅标准,组织专家对论文进行双向匿名预审。并要求预审专家按照相关标准对论文提出明确的修改意见。相比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论文评审,常常是作为结论性意见,学生本人与指导教师都很难在论文答辩前获知具体内容,我校MPA组织的答辩前论文预审,则要求把专家的匿名预审意见发还给学生本人及指导教师。

我校MPA在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上的上述探索,得到了许多指导教师的赞许,认为提高指导教师在指导论文上的分寸把握与改进有重要的帮助。MPA的发展本身也不断带来新的问题,MPA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更主要依靠指导教师的责任与学生本人的投入与才智,MPA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更主要是指导教师尽心尽责和MPA研究生的艰苦付出得到的成果,MPA学位论文质量管理还需要在更全面更深入了解指导教师与MPA研究生的需求基础,进行制度创新、提供更细致更周到的服务,为MPA教育项目的进步不断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