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年鉴(2010)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吹响“十年腾飞”号角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本世纪初,中国人民大学确定要用20年或者更长时间,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并将此分成“十年基础,十年腾飞”两个阶段。至2009年,学校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十年基础”阶段的“固本强基、重塑形象”目标提前圆满实现。在2009年的院长工作会上,学校正式吹响“十年腾飞”的号角。2009年下半年,学校各项事业紧密围绕“十年腾飞”战略的制定工作全面推进。2009年底,作为“十年腾飞”六大规划之一的《<中国人民大学全面提升国际性规划纲要>实施细则》正式颁布。2009年11月,学校召开了新世纪第二次管理工作会,并开展“校园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月”专项活动。

一、吹响“十年腾飞”号角

2009年上半年,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学校全面总结了新世纪以来的发展道路,认为以第三轮重点学科评审和教育部一级学科排名为标志,学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以明德楼、知行楼群和世纪城时雨园的建成投入使用为标志,学校办学条件和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生活条件有了巨大改善;同时,学校在引领社会、贡献社会、服务社会中,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学校核心竞争力、综合实力有了大幅提升,对内凝聚力、对外影响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十年基础”、“固本强基、重塑形象”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为实现“十年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以2009年学科排名和绩效评价为标志,学校学科实力和办学实力全面提升

2009年1月16日,教育部学位中心公布2007—2009年全国81个一级学科排名,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参评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7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兄弟高校一级学科排名第一的学科清华大学12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2个)、北京大学9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4个)。中国人民大学以7个学科排名第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继续领先,并居全国高校首位。此次学科排名中,学校7个获得第一的学科占人文社会科学21个一级学科的三分之一,占全校14个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的50%。此外,学校参评的哲学和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2个学科排名第二,工商管理排名第三,农林经济管理排名第四,历史学排名第五。进入前五名的学科总数达到12个,在社会科学领域全面领先于全国高校。这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上取得了突出成绩,再次展示了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雄厚优势,是新世纪以来学校学科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果。

此外,2009年12月初,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公布了“7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绩效评价结果与排序”,中国人民大学在全部72所参评高校中名列第四,前三名分别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此次公布的评价结果被认为是首次由教育部门开展的高校排行。人民大学“3年整体投入综合得分”为0.37042,排序第27位,“3年整体绩效得分”为0.83255,排序第4位(满分为1分)。这一评价结果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学校新世纪以来逐步凝练并始终坚持的发展思路和科学定位,即“内涵提高、特色强校”的科学发展道路;坚守大学使命、守护大学精神的社会角色定位;坚持不贪大、不求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办学特色定位;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定位;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定位;保持研究生与本科生适当规模和合理比例的规模定位;在现有条件下以周边拓展与校园置换相结合拓展办学空间的空间定位;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培养目标的人民共和国的优秀建设者和各层面领袖人才的培养定位。

在2009年年初公布的学科排名和2009年年末公布的绩效评价排序中所取得的好成绩,展现了学校新世纪以来在学科建设上的阶段性的卓越成就,印证了学校近九年来“内涵提高、特色强校”的科学发展道路的正确可行。学校在认真总结以往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在新成绩、新基础上,开始新的征程。

(二)召开全校院长工作会议,吹响“十年腾飞”号角

7月6—8日,学校在北戴河召开2009年院长工作会议,校领导纪宝成、程天权、袁卫、牛维麟、林岗、冯惠玲、王利明、杨慧林、薛浣白出席,各院系负责人,教代会主席团、校务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代表和机关有关部处负责人参加。会议由校党委书记程天权主持。会议听取了纪宝成校长《吹响“十年腾飞”的号角》的主题报告,讨论了《学科建设分析报告》、《研究生培养质量报告》、《本科生培养质量报告》,通报了学校“985工程”三期建设、留学生培养、学部建设以及国际学院建设等工作情况,就通识教育及人才引进、社会服务等进行了经验交流。

7月6日上午,纪宝成校长在题为《吹响“十年腾飞”的号角》的报告中,回顾了新世纪以来,学校高举“发展、和谐、创新”的旗帜,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人大精神,坚持“1231”的总体工作思路和十八字发展真经,走出了一条“特色强校、内涵提高、质量第一”的科学发展道路。《报告》指出,九年来,学校核心竞争力、综合实力有了很大提升,对内凝聚力、对外影响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十年基础”、“固本强基、重塑形象”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为实现“十年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前,人民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有利条件,要用十年左右时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他指出,要继续按照“三个意识、一个体系”“三个意识”即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特色意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主要基地的基地意识、中国一流并力争跻身世界一流的一流意识。“一个体系”即“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思路。的思路狠抓学科建设,认真剖析和解决目前学校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努力通过四大工程全面加强学科建设。纪宝成校长最后还特别强调了学风问题和提升国际性问题的重要性。

程天权书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这次会议提出了震撼性的规划目标,一声号角,十年腾飞,相信会在学校产生很大震动。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就没有动力,就不能动员组织千军万马来实现目标;没有目标就违背了“发展是第一要义”的要求,违背了依靠人才、依靠师生员工办好学校的初衷;没有目标,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问题,实现“十年腾飞”目标的提出,是2009年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成果。程天权书记强调,学校事业发展取决于规划措施和人的精神状态,学院是学校的重心,希望广大师生员工,特别是学院和相关部门要有使命感,要营造好文化、学术、道德和育人环境,形成“真情、真想、真干”的共识,把精力凝聚到学校“十年腾飞”的事业发展规划上来,共同创造人大新的辉煌。

院长工作会后,各学院积极贯彻院长工作会议精神,在2009年下半年,根据各自学科发展具体情况制定了“十年腾飞”学科建设规划。学校发展规划处在各学院规划的基础上,着手制定了学校“十年腾飞”学科总体规划,在书面征求各学院院长意见和到部分学院调研后,形成《中国人民大学“十年腾飞”学科建设规划纲要》。纪宝成校长、袁卫常务副校长分别主持召开校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咨询会和教代会、工会咨询会,就学校“十年腾飞”学科总体规划广泛征求意见,为2010年院长工作会议上正式发布《中国人民大学“十年腾飞”学科建设规划纲要》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学校2010年以“十年腾飞”学科规划为主导,启动人才发展规划、课程建设规划、科研项目规划、条件保障规划等学校各项事业“十年腾飞”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全面实施提升国际性战略

全面提升国际性是学校实现“十年腾飞”的重大战略。2008年7月,学校召开以全面提升国际性为主题的院长工作会,并制定《中国人民大学全面提升国际性行动计划纲要》。2009年,校领导袁卫、陈雨露、薛浣白牵头召开20余次专题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全面提升国际性规划纲要》的指导下,充分了解世界一流大学和兄弟高校提升国际性的具体措施,认真调研学校现状,广泛征求各学院、部处意见,细化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完成《<中国人民大学全面提升国际性规划纲要>实施细则》。同时,学校实施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拓展对外合作与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快提升国际性步伐,开创国际交流合作的新局面。

(一)首次举办暑期学校(国际小学期),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6月29日—7月24日,学校首次举办暑期学校(国际小学期)(以下称简称“暑期学校”),精心组织核心课程,广泛聘请国际一流大学教师授课,既面向本校学生,也积极招收国际学生,着力营造跨文化、跨国界、跨学科的国际化校园氛围,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国际竞争力。

2009年暑期学校由学校统一组织、各学院开设课程。21个学院开设57门核心课程,除汉语语言课外,全部课程为全英文讲授。课程由三大系列构成,包括中国政治、中国法律、中国文化、中国经济的4个专题系列的中国研究系列课程,包括经济管理类、人文社会科学类、理工类3个大类的学科通识和学科前沿系列课程以及包括对外汉语培训和本校英语强化培训的语言强化系列课程。核心课程由111名教师承担,其中48位教师来自英国牛津大学、伦敦大学、诺丁汉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26所国际一流大学,10位教师来自国内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此外还有本校的53名知名教授和优秀教师。来自美、德、法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99名国际学生以及本校2056名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一起参加暑期学校课程学习。除学校组织的核心课程外,各学院举办了论坛、学术会议、讲座、语言培训等特色教学活动,校际学生交流活动与各类学生暑期社会实习实践、实训、夏令营等项目。有5000余人次参加暑期学校的上述相关活动。暑期学校是学校学制上的重大突破,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和全面提升国际性的一大创举,对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学校进入“十年腾飞”之年全面提升国际性的良好开端。

(二)进一步提升国际会议水平,扩大国际影响力

2009年,学校精心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全年所承办高规格、高水平的国际性会议59次(含港澳台会议5次),促进了学校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其中,亚太国际教育协会(Asia-Pacific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简称“APAIE”)2009年年会和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等均引起了海内外普遍关注和好评。

4月15—17日,亚太国际教育协会(APAIE)2009年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树声,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赵凤桐,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会长钱一呈,亚太国际教育协会主席李斗熙(Doo-Hee Lee)等出席开幕式,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31个国家的345所大学和教育机构的684位代表参加会议。此次是亚太国际教育协会第一次在中国召开年会。年会包括教育展和研讨会,其中,高校教育展共有来自欧洲各国、美国、日本、韩国及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的80所大学设立展台。研讨会期间特别开设大学校长圆桌会议和39场平行分组会议,并首次开设学生论坛。校长圆桌会议围绕“金融危机下的亚太高等教育”的主题进行研讨,来自亚太地区以及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数十名校长和代表就有关问题发表了见解。平行分组会议分别就“通过国际合作促进大学创新,提高大学国际竞争力”、“大学国际交流处管理”、“大学课程国际化”以及“国际学生管理”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此次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成功举办引起了国际社会和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学校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之一,会议涉及国家和地区之多、高校范围之广和层次之高以及国际化的与会模式在国内均属首创。

10月30日—11月1日,由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再次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向大会致贺信,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国家汉办主任许琳等出席开幕式,与会领导和专家共同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青年汉学家研修基地”揭牌。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英国剑桥大学荣休教授鲁惟一(Loewe Michael)、俄罗斯科学院伊里娜·波波娃教授(Popova Irina)、德国图宾根大学荣休教授孔汉思(Küng Hans)、比利时鲁汶大学戴卡琳教授(Defoort Carine)、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罗多弼教授(Loden Torbjorn)等180多位海内外专家围绕“汉学与跨文化交流”的主题,就“孔子学院论坛”、“汉学与文化对话”、“汉学与历史研究”、“汉学与中国文学”、“汉学与汉籍传译”和“汉学与中国戏曲”等六个议题进行分组讨论。10月31日下午,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闭幕式举行,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出席并作闭幕演讲。许嘉璐先生称赞此次汉学大会是“引起全球学者重视的一次盛会”, “在世界汉学研究中应该特别记上一笔”。他表示,此次大会的成功举行让海内外学者看到了国际汉学研究和国内国学研究相互呼应、通力合作的希望,也将对国学、汉学研究的兴盛满怀信心。

本次世界汉学大会受到全球汉学界广泛关注,全球汉学研究知名高校均派出代表参加。汉学大会已成为全球汉学界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中外学者研究交流最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中国人民大学亦逐渐成为吸引世界汉学家的学术中心,在世界汉学领域中处于重要地位。

(三)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扩大海外存在

2009年,学校领导多次带队出访并取得丰硕成果,继续与海外高校共建孔子学院,加大管理人员出国考察力度,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扩大了学校的海外存在。

9月25日,纪宝成校长率团访问英国剑桥大学,签署了两校之间历史性的全面合作协议书,这是剑桥大学与中国高校签署的第一份专门针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合作协议,协议包括学生交换、互派教授讲学、学术项目合作和共同举办学术会议等内容。12月14—24日,纪宝成校长率团先后访问阿卜杜拉阿齐兹国王大学、沙特国王大学、安卡拉大学、伊斯坦布尔大学,这是学校与中东、西亚地区高校建立制度化联系的重要尝试,是学校在该地区拓展影响的重要开端。11月19—27日,程天权书记率团访问越南河内国立大学、越南国民经济大学、胡志明市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泰国法政大学、印度尼赫鲁大学五所高校,扩大学校在南亚国家中的影响。2009年,学校还先后与美国密歇根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参与建设的海外孔子学院达到12所。12月11日,纪宝成校长受聘为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刘延东亲自为纪宝成校长颁授纪念牌。同时,为全面提升管理干部队伍的国际化意识及国际交往能力,11月12—22日,学校派出中层干部考察团先后赴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富乐敦分校等高校进行考察交流,学习体会大学管理方面的一些成功做法和经验,并就一系列管理合作与学术交流等项目和有关高校达成意向。

此外,2009年,学校将提升国际性有条不紊、扎实有效地贯穿于学校各方面工作,国际发表论文数量大幅度增长,留学生规模稳步增长,国际合作进一步拓展,合作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全面提升国际性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积极推进了学校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进程。

三、面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工作

11月6日,学校举行以“面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工作”为主题的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工作会议,校领导纪宝成、程天权、袁卫、牛维麟、林岗、冯惠玲、马俊杰、陈一兵、王利明、薛浣白出席,全体中层干部,机关各部处、各院系及直附属单位科级以上管理职员,教师代表、学生代表5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程天权主持,校长纪宝成作重要讲话,常务副校长袁卫作工作报告,牛维麟常务副书记部署有关工作。

纪宝成校长在讲话中首先肯定了学校近年来卓有成效的管理工作。他指出,管理的本质是要营造组织体顺畅运行和良性发展的软环境。管理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对学校创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起着支撑和保障作用。能否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学术影响力,不仅取决于教学科研等核心工作的发展,还取决于学校管理工作能否真正上层次、上水平,达到一流大学应有的规范标准。他要求各级管理部门和管理工作者在落实实际工作时要加强战略管理,加强基础管理、日常管理,加强开拓创新,加强统筹协调,注重总结经验和注重队伍建设。

程天权书记在总结时指出,建设一流大学,不仅要把硬件建设好,也要把软件、软环境建设好。作为学校除教学、科研之外三大块工作之一的管理工作要充分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法规制度,以实现教育方针为目标来组织实施管理工作,通过制度化促进管理工作常态化,使管理工作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他强调,本次会议对学校“十年腾飞”意义重大,全体同志要积极地履行各自职责、体现职业操守,以积极的工作热忱和负责的工作态度,把管理工作搞得更加出色,更加美好,实现人民大学在新的历史起点的新目标。他希望大家把感情贴在服务师生上,把精力花在做好工作上,把重心落实在工作作风转变上,为学校的科学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会上,袁卫常务副校长作了题为《创建一流管理,助力“十年腾飞”》的工作报告,总结了前一段时间学校管理工作的成就,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工作的重点和思路。牛维麟常务副书记宣布启动“校园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月”专项整治活动,并希望各部门高度重视、广泛宣传,注重总结经验、形成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商学院院长伊志宏、科研处办公室主任李素萍分别作了经验介绍。

会上下发了学校《关于开展“校园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月”的通知》、《关于面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和《关于进一步推进我校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会议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全面总结经验,全面加强管理,起到了进一步提高认识、提振士气、提升素质的积极作用,为学校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管理工作新局面,推进创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每周信息》2009—2010学年第11期、42期,《中国人民大学工作简报》[2009]第6期、11期、13期、17期、19期,《中国人民大学校报》第1297期、1298期、1315期、1329期、1331期整理。)

附1: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致第二届汉学大会贺信

欣闻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谨此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出席大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来宾致以诚挚问候!

汉学作为一个独特的学术领域,源远流长而又生机勃勃,日益成为深化中西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重要窗口。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安定,对外开放不断深化,越来越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和支持国际文化交流,特别是孔子学院的创立和发展,为海外汉学研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为汉学家们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舞台。汉学研究成果丰硕,学术联系更加广泛,有力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世界文明多样发展。

“爱其所同,敬其所异”。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融,是当今世界大势所趋。这一届世界汉学大会以“汉学与跨文化交流”为主题,紧紧把握时代潮流,体现了加强文明对话、促进中西交流、共建和谐世界的精神。衷心希望中外汉学家们继续深入研究,加强沟通,碰撞思想,探求真知,进一步推动世界汉学研究的繁荣发展,架起中国与世界各国沟通交流的文化桥梁。衷心祝愿世界汉学大会越办越好,成为跨越古今、会通中外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为中华文化传播和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附2:在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院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纪宝成(2009年7月6日)

每一次院长工作会议都是在一个学年基本结束、新学年即将到来的时候召开。2006年召开了第一次,这是第四次。每年召开一次的院长工作会议已经成为人民大学最重要的一项制度性会议,对整个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事业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次院长工作会议回顾过去一年的成绩,也是回顾过去九年的成绩;展望下一年的工作,也是展望以后十年的工作。

今年的院长工作会议背景与过去不一样,一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进入整改阶段的背景下进行的。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二是还有一个小背景:我们迎来了国际小学期,这是人民大学学制上的一个重大创新。那天的开学典礼非常振奋人心,气氛十分热烈,全场为之沸腾。如果这个制度成功的话,那就是在新旧学年之间增加了一个学期。国际小学期应当算是上一个学年的延续,新学年还是应从9月份算起。

院长工作会议体现了学校对学院工作的高度重视,说明了学校的工作基础是在学院。学校发展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各个学院上。当然,各个部处的工作成绩离不开学院,各个学院的发展也离不开各个部处,各个学院的工作也体现着各个部处的心血。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在学院。

每年院长工作会议对学校发展都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这次会议与前三次会议又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要谋划未来若干年的发展思路,吹响未来十年腾飞的号角。本世纪初,我们提出用2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把人民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当时叫“十年基础、十年腾飞”。经过九年的努力,我们认为“固本强基、全面提升、重塑形象”的第一阶段目标已经提前圆满实现,也就是本该到2010年实现的目标已经提前到现在实现了,差不多提前了一年吧。我们人民大学已经真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现在要具体谋划未来“十年腾飞”的问题。这次会议最核心的主题就是吹响十年腾飞的号角,谋划未来十年发展的蓝图,对蓝图的轮廓性问题进行构思和讨论,当然其核心还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如果这个主题基本能实现的话,那么这次会议在人民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进程中就带有里程碑的意义。希望大家沉下心来,高度聚精会神,开好这次会议,并做好会议的后续性工作。

围绕上述主题,我主要讲四个问题,一是吹响十年腾飞的号角,二是进一步明确学科建设的规划和发展思路,三是切实抓好学风问题,四是进一步提升国际性。

一、吹响十年腾飞的号角

新世纪以来,我们高举“发展、创新、和谐”的旗帜,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人大精神,坚持“1231”的总体思路没有改变,没有动摇,念了一个十八字发展真经(人民、人本、人文,大师、大楼、大气,真情、真想、真干),走出了一条“内涵提高、特色强校、质量第一”的科学发展道路。前不久,习近平同志来我校的时候,高度肯定了这个发展道路,他说:人大发展有自己的路子,走了一条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校园建设方面,以明德楼的建成为标志,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以知行楼群的建成投入使用为标志,极大改变了学生的住宿和生活条件;以世纪城时雨园的投入使用为标志,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职工的住房和生活条件。这几个硬件条件的改变使人民大学的外在面貌有了很大变化。

学科建设方面,在第三轮重点学科评审中,我校以33个重点二级学科、8个重点一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居于全国第一位。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年初公布的一级学科排名中,我校有7个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居于第一位。这两个评估、评审都是教育部有关单位组织和发布的,具有权威性。这两次评估和评审标志着人民大学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与此同时,人民大学在新世纪的发展过程当中服务社会、引领社会、贡献社会,还起到了三个排头兵的作用:一是呼吁全社会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成为发展和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的排头兵;二是重估国学价值,成为弘扬和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排头兵;三是抵制市场诱惑,反对教育产业化、市场化思潮,成为坚守大学使命、守护大学精神的排头兵。在这三个方面,人民大学为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这也是重塑人大形象的极其重要的方面。

由此可见,人民大学的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有了很大提升,对内凝聚力、对外影响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人大在新世纪重塑辉煌的努力应当说已经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九年来,我们“固本强基、全面提升、重塑形象”取得了很大成绩,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人民大学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的辉煌形象、作为知识殿堂的辉煌形象树立起来了。过去有些人并不太这样认为,而只是认为你是“培养干部的”,是“第二党校”,而不是学术殿堂,现在人们对于人民大学的认识有了根本性转变。过去九年的艰苦奋斗、重塑形象,为十年腾飞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对“十年腾飞”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家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怎样就算是“世界一流大学”了呢?前不久,常务副校长袁卫同志参加教育部关于讨论世界一流大学标准问题的会议。其中提到人文社会科学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准大概要有四个方面的标准:一是要努力在一些基本办学指标方面,接近或者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比如说生师比、人均学术论文发表情况、生均投入等。二是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任何一所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对本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我校高教研究室研究发现,美国一流大学不仅对国家,而且对所在社区也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人民大学这几年对北京市作出的贡献也是前所未有的,人文奥运研究就是对北京市作出的大贡献)。三是若干学科具有国际影响力,这一影响力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水平很高,另一方面是介绍出去让人家认识和认同。帮助国外同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那才叫国际影响力。人大应该说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我们有很多高水平成果,但没有介绍到国外去。四是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先进的管理水平,体现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大学文化。人民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管理水平应当说目前在国内还是比较先进的,在这方面我们当然还应该继续努力。我们应该把这四个方面作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当然可能还有第五、第六方面,这里的每一个方面也都要具体化。但从这四个主要方面来衡量,我认为大体上是恰当的。从这四个方面来看,我们学校都是有条件和能力冲击世界一流的。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人民大学现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

“天时”就是我们碰到了很好的时代。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确实要有我们的努力,但碰不到好时候,你能干事吗?“天时”就是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北京市对人民大学的关怀和强有力的支持:2002年江泽民同志考察人民大学,期望把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去年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大学作出了“发扬传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重要指示;去年10月,主管教育的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返回母校,提出人民大学要办成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示范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验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排头兵,这是基于国家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基于对人民大学的认可和信任。现在我们碰到了最好的时候,人民大学不再是处在边缘化的状态,而是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好形势为人民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舞台。从这两个方面看,“天时”非常好。

“地利”就是学校新世纪九年的发展为“十年腾飞”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天时”是时代的赋予,“地利”就是我们自己的状况。我们这些年事业发展的数据就不详细说了:相比2000年,学生总规模大致翻了一番,专职教师增长46%,固定资产增长6.5倍;新建的教学、科研和学生生活用房,则比前50年总和增长1.45倍。而且学校财务状况良好,没有外债,财务很安全。这几年,学校无论是思想政治工作还是各项制度建设,应当说都积累了新的经验,软环境状况相当不错。这些都是我们的“地利”。

“人和”就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反映了广大师生的热切期盼,反映了广大人大人的意志。广大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高度认同人大成就,高度认同人大目标,凝聚力很强,团结和谐,人气很旺,要建设“人民满意的世界一流大学”,可以说大家是“意气风发”。爱校荣校的自豪感、荣誉感、归属感空前高涨,办事干事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空前地迸发出来。有了这样一支团结奋斗的队伍,有了这么多师生员工的鼓励与支持,我们就有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学校“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氛围很浓郁,绝大部分人都想为人大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进程添砖加瓦,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我们吹响“十年腾飞”的号角,提出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这样一个目标是时候了。这里还有一个很大的背景:胡锦涛同志在视察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时,都提出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号召;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到2020年中国应该有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在我的印象中,提出具体时间要求,这是第一次,这肯定是中央在全面分析国内外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趋势的基础上定出的一个战略目标、战略决策。

有了这些年的积累和基础,有了“天时、地利、人和”,也有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可比较、可衡量的目标,我们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是有可能实现理想的,所以要奋力争取。我认为人民大学法学院现在差不多是世界一流法学院了,我到国外访问,人家都知道人大法学院很好。像这样的学院,人民大学再来几个,并且始终保持很好的发展态势,我看就可以实现我们的目标。以上是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提出吹响“十年腾飞”的号角。

二、进一步明确学科建设的规划和发展思路

十年腾飞,工夫还是要下在学科建设上。我再强调一下我们按照“三个意识、一个体系”的思路狠抓学科建设。“三个意识”即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特色意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主要基地的基地意识、中国一流并力争跻身世界一流的一流意识,“一个体系”即“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体系。我们同时坚持“巩固提升优势学科,大力发展应用学科,扶持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的工作方针,加大了资金投入和人才引进力度,加大了能力建设的强度,坚决而稳妥地整合了校内学科资源,所有这些都使我们的学科实力进一步增强,布局更加合理。我们还要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强化优势”的工作方针。我们这些年一直是按着这样的思路和方针来工作的,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除了工作思路和方针,这些年我们还一直抱着“居安思危、居危思危、自警不懈、自强不息”这样一种精神状态来搞学科建设,多次进行学科分析,重点查找问题。对所做的工作,我们总结为“四个持续”:一是持续千方百计地大力加强能力建设,包括师资队伍建设、硬件建设等;二是持续千方百计地大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包括重大学术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基础研究和对策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三是持续千方百计地大力开展国际学术文化交流;四是持续千方百计地大力创造有利于学科发展的制度环境,倡导学术自由,保障“双百”方针的正确贯彻执行,倡导“事业留人、机制留人、感情留人、正气留人”,鼓励出成果,“出精品、出上品、出传世之作”。

目前我校的学科发展状况如下:在全部12个学科门类中,我校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中有博士或者硕士学位授予权(只有农学、军事学没有学位授予权);我校现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一级学科涉及29个,其中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4个,全部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现有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104个(含目录外自主设置的24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157个(其中目录内116个,自主设置33个,专业学位8个)。还有9个一级学科下设硕士二级学科点但没有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

应当说,我们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优势非常明显,但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一是相对于一些优势学科,还有些学科与学校整体水平不相称。比如说外语学院整体比较弱,其中个别专业没有硕士点、没有博士点,甚至没有教授。在人大还有这样薄弱的学科,我们确实应该感到惭愧,感到责任没尽到。分管领导要重视这些问题。外语、艺术、数学这些学科门类都存在类似情况。我校艺术学院成立10年了,虽然能拿出像样的艺术品,这很重要,但至今缺少像样的学术论文,这恐怕是个遗憾。二是相对于我校的社会学科来讲,人文学科还需要大力加强。应当认为我校的中文、历史、哲学都有相当的实力,尤其是哲学现在全国排名第二,应该有实力把第一拿下来,历史要继续保持全国第五,中文大幅度提升则完全有可能。三是相对于排名相近的高校,我们部分学科在部分指标上并不存在优势,新闻学、社会学虽排名全国第一,但并不具有绝对优势,经济学、法学等优势大一些,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四是学术成果虽然数量上有明显优势,但是缺少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成果,国际性水平明显偏低,在质量水准上或者国际性上差距也不小。最近发生两件事情,我认为敲响了警钟:一是获得的社科基金面上项目数量在连续六年保持全国高校第一的情况下,今年一下滑到第四。一些重要学院这两年表现都不太好,有客观原因,但也要查主观原因,今后要奋力去争取。二是这次优秀博士论文评选,我们有6篇入围,只有1篇评上,比上年少了1篇。两件事同时发生,对我们是一个警示,很值得研究。

下面我讲一讲今后的发展思路:

(一)目前排名全国前三名的学科要考虑哪一些学科能跻身世界一流

我们的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工商管理等学科要冲击世界一流。冲击世界一流应该主要还是主流学科,我们的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法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新闻学院、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国学院、哲学院等要逐步建成世界一流学院。大家不要小看国学院,它的西域研究、汉藏佛学研究现在肯定已进入世界一流的行列,国学院(还包括加上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和相关学院的力量)成为世界一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也就是国外所讲的汉学研究中心,应该是有可能的。

下面我就几个排名第一的学科谈谈具体的看法,不讲优势和成绩,主要谈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值得注意的问题,请大家琢磨。

经济学存在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学科整体的国际性亟待提高,具有海外学术背景的学术骨干,特别是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依然偏少,特别是在著名国际学术机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担任相应学术职务的教师屈指可数,国际顶级成果发表数量偏少。比如,经济学院对在顶级刊物发文设有10万元大奖,但至今没有人能获得。二是在基础理论研究和治学咨政方面都需要加强,人民大学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是最强大的,相对于过去的辉煌,现在的基础研究似乎少了一些;在咨政方面,虽然我们的宏观经济论坛和资本市场论坛都已成为常设性论坛并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我们觉得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尤其是要大踏步走向国际。三是技术支撑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大,要进一步探索。

法学的问题主要是大力提升国际性的问题,学科国际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学术成就方面,教师在国内顶级学术期刊和国外学术期刊发表文章的数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人才梯队仍然存在不够合理的问题,主要是青年讲师人数过少;人均科研著作、论文数量目前也还不平衡,有的发表很多,有的发表很少。这些都制约着法学院的长远、持续发展。

社会学存在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师资力量优势不很明显,在此轮学位评估中心的评估中,我们社会学在此分项上仅有微弱优势。二是重要二级学科人类学明显处于劣势,与目前社会学排名第二的学校北京大学相比,我校的人类学在声誉、师资、科研成果等方面仍有较明显差距。三是在学术声誉方面还有欠缺,两轮评估中我校社会学在这一分项中都排在了第二。所以,“居危思危”,并非危言耸听。

政治学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在师资队伍上还要下大工夫,整体规模还不够大,有海外学历和学位的人员也还偏少,部分教师的研究领域也偏窄;二是各层次学生的国际交换项目偏少;三是科研相对说来并不是太强,获奖数相对较少,纵向和横向的各类科研项目的数量也有待进一步提升。政治学现在取得了与北大并列第一的成绩,将来要继续保住第一,任务艰巨。

新闻学的问题:教师队伍建设在多元化、年轻化和国际性这三个方面存在着结构性问题;科学研究存在高端不足、创新不足、协作不足三大问题。其次,教学工作也需要在全新环境中改革课程体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也是一个需要居安思危、“居危思危”的学科。

我相信,上述这些学科如果注意到了这样一些问题,并下大工夫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全国排名第一的地位就很有可能继续保持下去。

(二)其他学科怎么办

需要整体推进,但也需要重点突破。一是要采取切实措施,继续向人文学科倾斜,包括文、史、哲、国学、艺术、外语等等。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要进一步加强,首先是基础理论的研究,放在国际大背景和改革开放大背景中来加强基础研究。其次是加强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代表的当前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应该在基础理论上拿出更多高水平成果,包括哲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相关学院都要在这两方面加强。三是管理学方面,工商管理要在国际通行和中国特色这两方面同时下工夫,争取进入全国前两名(现在是第三名);公共管理领域的各有关学科也希望能够得到进一步加强,例如教育学,虽然大家很努力,但并没有达到预期水平,我们期待有更快更大的进步。四是加强理工和交叉学科建设,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化学、数学要有建成一流的志气。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同志前不久来人大时,对物理和化学的“小而精”、“高起点、高水平”建设方针给予了充分肯定。我校环境学科很有特点和特色,在国际上很有知名度,但要在凝练学科方向上作出更大的努力。计算机这一块也希望能在凝练和合理布局学科方向上下更大的工夫,并加强队伍建设,这是人大比较老的学科,希望有大的起色。

关于学科覆盖面,在未来十年要有总体考虑。初步设想,在未来五年,外语、物理、化学、教育学、艺术学、数学要设立博士点;未来十年,争取增加5~6个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达到19或者20个;未来十年,在现有21个人文社会科学一级学科中,我校要争取覆盖其中的19个学科(体育学和民族学覆不覆盖要再研究)。

(三)在学科建设上我们想搞几个方面的工程,也就是在各学院各自为战的基础上,提出学校层面上的综合性的几大工程

其一,在能力建设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大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力度;二是进一步加大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建设的力度,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调查数据平台建设、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建设等。尽管在这些方面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但仍需进一步充实、完善。

其二,在基础研究方面:要进一步重视基础研究,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二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三是经济学理论,四是哲学理论,在这几个基础研究方面要推出重大研究项目。

其三,在跨学科研究方面: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经济政策、中国传统文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秩序、可持续发展、社会福利、公共政策、人文北京等方面组织实施一系列重大跨学科的研究项目,进一步加大整合资源的力度。

这几个需要重点加强的方面,要以一定的名目或载体列入规划。具体是什么名称我们可以再讨论,但是这个工作思路要明确提出来,要长期坚持下来,列入“985工程”之列。

其四,在教材建设方面:新时期要有新的引人注目的成就,新编多少本、修订多少本,都要有一个具体的规划,也包括翻译多少本、引进多少本。例如国学院经典解读系列教材,就应该是项目之一。我们主张优秀教材主要不是新编,而应该重视修订;我们主张名教授编教材;我们还主张集体编写教材。这里讲的教材主要是本科教材,研究生的教材建设也要有明确的规划。总体来讲,要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十年腾飞”的要求制定出一个未来十年的教材建设规划。

各个项目要尽快确定主题,选好带头人,展开相关工作,力争在3~5年内推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所有这些均列入“985工程”建设。

(四)要继续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在规模上和结构上,继续在扩大和优化方面做文章。人民大学的生师比现在偏高,在未来五年争取降到16∶1乃至14∶1。有几个学院,生师比太高,更应该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它们这几年已经一直在引进教师,希望继续努力,如有什么具体问题,找人事处协商解决。要认识到,一流大学的教师队伍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教师结构问题主要涉及梯队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海外引进和国内选留,这些结构性问题要解决好。像刚才谈到的有些学科,人事处要做到填平补齐,像法语这样的专业,要在结构上和规模上同时做文章。

二是对顶尖级人才实行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针,大力提升高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结合国家的“千人计划”,加大海外人才的引进力度,现在我们有一位(蓝志勇教授),未来五年希望能引进5位左右。中组部和教育部刚刚发文件,指出列入“千人计划”的学者一并由国家颁发“国家特聘专家”聘书。最近国家对引进海外人才高度重视,如果不抓紧,人民大学就会错失机遇。我们在新世纪初提出的“百人工程”已经圆满实现,现在想提出“双百工程”,即未来十年引进高水平人才100名,海外引进主要是正教授或者是有希望成为正教授的中青年学者,国内引进则主要是正教授;同时人民大学自己培养100名高端人才,以副教授为起点。纳入这个工程之内的,学校要采取特殊措施。在科研经费等各个方面都要有一些政策性的倾斜措施。把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纳入学校“双百工程”之中。我们已有不少高端人才,再来个“双百工程”,那人大将来就更不一样了。

三是机制创新。在用人机制、考核机制、评价机制上创新,包括薪酬待遇,高端人才的薪酬待遇肯定还要进一步提升。当然,要坚持学术本位,要绩效挂钩,要弘扬正气。

(五)人才培养的创新问题

一是要在人才培养的国际性上下大工夫。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但学生参加国际交流的比重较低。这次国际小学期的经验要好好总结,争取越办越好。学生的国际交流在本科生阶段就应该加大,研究生阶段跟上;师资队伍建设要与此相适应,无论是在外语教学方面还是在专业教学方面,外籍教师的人数都要加大。二是本科教育要继续完善、加强通识教育,这是人才培养的极其重要的方面。有一些学院,应用性课程太多,应该适当砍掉一些,加大通识教育。要让学生多读经典、元典,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这对于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三是研究生实行分类培养的问题。要进一步细化分类培养方案,根据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硕士层次的学术性研究生数量要适当减少,职业性的专业学位学生规模相应扩大。四是继续加强和完善研究型教学和实践型教学,创新形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五是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博览群书;大学生不读书,问题会很大。六是大大加强招生工作,尤其是研究生招生工作要进一步优化生源结构。

三、切实抓好学风建设

关于学风问题,这些年来,大家日益关注。教育部多次下发相关文件,还专门成立学风建设委员会,秘书处就设在人民大学。各个学校也很重视,发了很多文件。这既说明大家对学风问题的重视,也反映了学风问题的严重性。最近一段时间媒体上充斥着关于学术不端问题的各种报道。学术造假,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的抄袭剽窃行为,都可以说不是个别现象,大家都见怪不怪了。在当今网络媒体化的情况下,有关这类问题的炒作有时还成了不稳定因素,它可以严重损害一个学术单位的声誉,甚至造成严重的矛盾和不稳定的局面。最近我校研究生院引进了一个软件,通过该软件抽检,居然有不是个别的博士学位论文有“复制率”偏高的问题。评职称时也发现个别教师有学术不端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发现有个别教师不认为这是严重问题,甚至有老师认为七拼八凑并没有太大不正常,认为就是这样做学问的。我在2004年教育部学风建设的一个座谈会上的发言讲过:“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一个对我国学术研究有所关注和了解的人都会发现,像急功近利、浮躁、脱离实际,漠视和侵占他人成果,片面追求数量、粗制滥造,弄虚作假,学术批评庸俗化,一些学术评审的行政化,等等,已经成为极为普遍的现象。这些不良现象严重地损害了学术研究的环境,影响了学术的声誉,挫伤了广大研究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危及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这是就全国的情况讲的。我相信当前学风问题不仅人文社会学科存在,在理工农医学科也存在。如果学风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谈不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谈不上学科建设,当然也根本谈不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当前,要把扎扎实实地解决学风问题当作人民大学的一件大事来抓,当作实现“十年腾飞”,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应引起各位院长的高度重视。

当前突出的学风问题似可归纳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学术腐败。利用手中学术权力把资源当作资本来交换,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利益。这是违法行为,有的甚至是犯罪。

第二类是学术不端。学术不端指的是违背学术道德和学术良知,不尊重基本学术规范的行为。今年3月份教育部的通知把学术不端行为分为七类:一是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二是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三是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四是伪造注释;五是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六是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七是其他学术不端行为。学术不端虽然未必违反刑法或犯罪,但突破了学者的基本道德底线,侵犯了他人的学术权益,污染了学术空气,败坏了社会风气。这些学术不端行为,不能说人大都有,但是好几项人大都有个别存在。

第三类是学术庸俗化。以庸俗化和急功近利的态度对待学术。有的东抄西凑,粗制滥造,制造学术垃圾;有的个人山头主义,排除异己,“窝里斗”;有的食古不化,食洋不化,甚至拿国外二流、三流成果,冒充一流到中国。所有这些都是学术庸俗化的情形。

第四类是学术消极现象。缺乏学术理想和学术抱负,得过且过,人云亦云,不搞科研,不搞学术,随波逐流,从来不思考什么问题。说老实话,这些人很难算是学术界人士,这样的人在人大恐怕也不止一个或两个。

对上述这些情况和问题,我们应该严肃对待,对学术腐败和不端行为坚决查处,坚决抵制,对庸俗化和学术消极现象,我们应该追根溯源,正本清源,加强教育,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学术环境。学风的建设问题当前应是人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是我们的大敌。

学风问题的根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找:一个是外因,一个是内因。

外因是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也包括我们国家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受到较大的新自由主义影响造成的一些认识上的问题。市场化浪潮波及国家方方面面,教育领域市场化浪潮也是很盛行的:忽视教育的基本职能,把教育当作产业,不是为了学术而是为了赚钱,将学术的崇高使命置于脑后,物欲横流,金钱至上,这些不良思潮对高等教育确实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影响很大。甚至有把学校办成学店、教师成了老板、学生成了雇工之虞。这些问题,不仅在学校,在一些政府机构和领导那里也有这种思想和这种思维。那种思潮忘记了“公益”的概念,忘记了“为民”的宗旨,只有“功利”没有“主义”。如果处在这样的风气当中,学生怎么能健康成长?诚信丧失、没有理想,天不怕、地不怕、人不怕,没有敬畏之心,更没有感恩之心,只有个人为中心。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当然,大学是相对清净之地,还是有很多优秀人才聚集在这里。人大有很多优秀教师,主流是好的,但是我们的学风问题也已经到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程度。我记得80年代,在我们学校发现个别教师写论文时一个自然段(三行)抄了别人的,就要进行批评,要作深刻检查。现在情况可能远不是这样,问题要严重得多。内因就是一些教师、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道德、人格不完善,学术信仰迷失等等,一句话,是世界观、价值观出了问题。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果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学生在诚信问题上尚且如此,教师怎么可能成为一流的教师?学生怎么可能学到扎实有用的知识?我们的学校又怎么可能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所以,对于个别教师、个别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学校绝不会手软,一旦查实,不管是什么人、什么头衔,都得进行严肃处理。学者失掉了诚信,就不成其为学者;学术缺少诚信,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现在怎么办呢?我想我们不能说大环境不好我们就没有办法之类的话,我们不应当随波逐流,也不能说等到大环境好了小环境自然会好。不能有这样一种观念。要拿出勇气,想出实际的办法。在这个问题上人民大学应当走在社会的前列,努力克服和杜绝不良之风对校园的侵蚀。我们应当刻不容缓地把学风建设作为人民大学软环境建设一个最核心、最重要的问题,放上议事日程。

今年6月26日,在我校举行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09”上,我在发言中讲道:“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在有效配置资源的同时,伴随着市场经济而来的金钱至上、物欲横流、假冒伪劣、道德沦丧、精神空虚等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的现象也随之而来。我们如何建设一个有道德的而不是充满贪欲的市场经济?如何使市场经济中的参与者有一个道德底线,有一颗敬畏之心?如何在关注国民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关注其精神生活?如何通过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来重建精神家园?如何克服社会上所谓 ‘有金钱无知识,有知识无文化,有文化无审美,有审美无信仰’的现象?”我提了一系列问号,我们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不但自己要身正,还要引领风气,为营造一个清洁的学术环境贡献智慧。也只有自己身正,才能引领风气。人民大学应该在这方面贡献智慧,引领社会,与有识之士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加强学风建设,我想主要应从三个层面着手:

1.在教师和学生中弘扬正气,树立良好的学风。号召我们的教师培养“士志于道”的浩然之气,人文社会科学教师应更多一些人文主义情怀、理想主义情怀。

胡锦涛总书记在前年教师节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要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要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这些话看似老生常谈,其实切中时弊。学校在教师道德操守的规定方面要进一步完善,要制定清晰的教师道德守则。对违反教师道德的不端的学术行为,只要发现,一定严加惩处,决不手软。我们既要注重道德教育,也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并在必要时运用法律的手段。

2.加强院系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院系组织在学风建设当中的责任和作用,恢复一些良好的传统做法并将之上升到制度层面,鼓励团结、淳朴、共同进步的学风。

最近我校高教研究室在研究中找出了中国人民大学50年代初成仿吾老校长等人写的关于中国人民大学教研室的工作、系的工作和教师的工作等三篇文章,大家看了之后感慨很深,深受感动,认为50年代的时候,人民大学的学风是多么好、多么清新,人民大学不愧为一所名校,踏实严谨,团结协作,学术的尊严得到充分彰显。比如当时的系,也就是现在的学院,都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与完整的教育计划,每一个教研室有教研室的工作计划,每一个教师有自己完整的工作计划,非常严格规范。系里设有系委员会,那时也讲民主办学,教研室和系委员会经常开会,开会的内容都是关于怎样互相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在会议当中互相学习,提携新人,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其实这种良好纯正的学风,在80年代的人民大学仍得到了良好保持,我记得我当年在人民大学学习工作的时候,学风非常严谨朴实,学校很注重对年轻教师和学生理论素养的培养和训练。教研室一个星期开一次会,从不间断;要么讨论学科建设,要么讨论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要么有老师参加学术会议后回来汇报会议情况。问题出在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极端急功近利思想、“重理轻文”思潮带来的文科学者的焦虑浮躁情绪,使得这些良好的传统被一些人遗忘甚至抛弃。即便如此,我们的很多学者仍保持着严谨认真的学风。比如,人口学系在邬沧萍老师的带领下,就数十年如一日地保持教研室每周共同学习一次的好传统。这种周会制度,人大还有一些机构也坚持了下来,同事之间注重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现在人民大学教师和院系的工作条件得到了根本性改善,尤其是明德楼建成以后,每一位教授都有自己的工作室,松散的状况有所改进,不少学院改进得很明显。今后,这方面工作还要继续加强,要上升到制度层面。院、系组织要组织教师在教学、科研上多下一点集体的工夫,教研室或系完全有条件一周学习一次或聚在一起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这样的优良传统应该广泛恢复起来。

3.在学校层面,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校要提倡探索,尊重探索,鼓励探索;坚决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学者的学术自由,提倡积极健康的学术争鸣和学术批评。研究生院、教务处、科研处和人事处要进一步研究完善教学科研管理制度、人才激励制度和人才培养制度,在调动大家积极性的情况下,保证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质量导向。人民大学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特色的大学,应该在健全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上作出自己的贡献。比如,要坚决摒弃简单的量化管理方式和手段,量化手段是要的,但简单量化是不行的,要着重看科研成果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包括同行的评价和介绍、学术界的引用率以及政府、企业的采用情况等,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对原创性优秀成果加大奖励力度;还要注重分类指导,充分体现不同学科、成果的特点,理工科和文科不一样,文科里面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也不一样,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很注重论文,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人文学科注重专著,过去的考核重视论文,对专著的重视可能不够,对这样的问题要分类考虑。在这方面,我们要学习国内外大学一些好的做法。据我所知,美国不少大学对各个学科的考核也是分类进行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对社会科学的成果评价就比较注重项目和论文,对人文学科则比较注重专著。这些注重分类的科学做法我们都可以借鉴。

总之,学风建设,是我们今后“十年腾飞”的一个战略重点。

四、进一步提升国际性

提升国际性是今后“十年腾飞”中的又一个战略重点。我们在提升国际性方面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我们认为,没有国际性的提升,就不可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要建成“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提升国际性就是要狠抓的战略性问题。我们去年院长工作会议的主题就是全面提升国际性,会议讨论了《中国人民大学全面提升国际性行动计划纲要》,规划了学校未来5~10年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生培养、教师队伍、管理干部、国际伙伴、海外存在及校园文化等多方面的国际发展目标,标志着学校正式将提升国际性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目前,学校正在积极完善《<中国人民大学全面提升国际性行动计划纲要>实施细则》,但由于各单位重视程度不一致,协调推进的力度不够,《实施细则》还没有正式发布。这一次院长会上我们要重新审视《实施细则》,结合一年来的新情况,认真讨论,会后加以完善,然后正式发布实施。

1.国际合作方面。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新签校际协议6个,续签校际协议3个。至今,我校有合作伙伴学校165个,其中港澳台15个,国外150个,分布在五大洲41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6月,我校与沙特阿拉伯阿布杜拉阿齐兹国王大学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标志着我校与世界主要文明之一伊斯兰世界的重要代表国家沙特阿拉伯建立了合作关系。

2.国际会议方面。

2009年4月,学校举办了亚太国际教育协会(APAIE)2009年年会,来自33个国家的345所大学和教育机构的684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亚太国际教育协会第一次在中国举办年会,当时教育部郝平副部长来参加会议,他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学校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教育会议之一,会议涉及国家和地区之多、高校范围之广和层次之高以及国际化的与会模式在国内均属首创。这是人民大学提升国际性方面的一个重要成就。

3.队伍建设方面。

过去一年里,我校共引进了24名海外教师;为开展国际小学期,我校邀请了44名海外教师前来任教;同时我们还选派了61名教师出国作长期研修。我们依托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在提升教师队伍国际性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4.国际发文方面。

2008年较2007年国际发文数量继续提高,六大索引收录我校论文总数量有较大提高。但是我告诉大家,虽然我们国际发文的数量有所增长,但在国内高校的位次又向后退了。这就说明,其他大学在国际发表方面进步更快,人大相对位置在后退,确实让人忧心。

5.人才培养方面。

过去的一年里,我校派出学生赴国外交流共326人,派出学生赴港澳台交流共206人。我校留学生人数也在稳步增长,截至2009年6月,共有留学生1557人,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21个学院,其中,学历生的比例占80%以上。人才培养方面的大事情,是今年我们首次开设了“国际小学期”,现在看来效果很好。海外存在方面,截至目前,我校共参与了海外10家孔子学院的建设,其中欧洲5家、北美2家、中美1家、亚洲1家、非洲1家。过去的一年里,新建孔子学院3家,分别为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孔子学院、哥斯达黎加大学孔子学院、美国密歇根大学孔子学院,都具某种代表性。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提升国际性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总体来说,我们的学科整体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不足,缺乏若干有能力引领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学科;科研整体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有限,缺乏一批达到国际学术前沿水平并为国际所认识的标志性学术成果;教师队伍整体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偏低,缺乏一批具有多元学科背景和国际影响的教师;人才培养体系国际性不够,缺乏一种具备国际战略眼光、国际先进理念的本国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国际性的制度保障体系的科学性、先进性不足,缺乏一整套迈向世界一流、成熟完备的制度设计和相关的配套机制,等等。“五个不足、五个缺乏”,这些不能适应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教师队伍方面,我们现在具有国际交流能力、能够独立出席国际会议进行学术交流的专业教师大概只有200多人,占全校教师人数的13%左右,人数实在太少,比例太低。行政教辅人员队伍中有海外学习经历的人数更少,比例更低。

今后拟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要进一步加强国际性人才引进,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性。

一方面,要在高层次、国际型人才引进问题上下真工夫,要采取超常规措施,打破体制、机制、组织等方面的束缚,为引进人才创造条件。继续以“985工程”的实施为契机,以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等学术特区和一批新的研究机构为增长点和新的平台,利用好国家“千人计划”等相关海外人才引进政策,以高标准、高要求聘请有欧美名校留学背景的高层次人才,以不同形式补充、改善、丰富我校师资队伍结构。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引进外籍教师,除了语言教师外,还必须加大聘请外籍专业教师的力度,既可以聘任国外大学的博士毕业生来校工作,也可以吸引国外教师来校以学术休假的方式短期执教。英文学报也需要聘请专职外籍工作人员,加强国际发行,加强刊物的国际影响力。

另一方面,要在培养自身队伍上下工夫。人才队伍建设的立足点还是要以我为主。要在继续保证常规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提升国际性的力度,如外派教师出国研修,严格年轻教师的选留制度和支持鼓励出国短期讲学项目等。管理队伍的国际性也是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组织部门要认真研究学院领导班子的搭配问题,尤其是国际性强的学科、专业,要重点培养一批有留学、访学背景,能够熟练地运用外语交流的后备干部。有关部门要组织实施好《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干部海外培训计划》,继续办好行政管理干部的英语培训班。

2.要进一步加强课程、教材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性。

我们要及时总结国际小学期的工作经验,深入探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期制度的改革思路,为学校提升国际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我们要把国际性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作为提升人才培养国际性的基础,加大各学院本科生课堂采用英语教学的力度,教务处要检查、抽查双语教学课堂的落实情况。出版社、书报资料中心要在进一步引进国外经典原版教材、刊物杂志的基础上,加强我们自身学术成果的翻译出版工作。

要在巩固现有留学生规模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改善生源结构。要深入了解外国学生的需要,通过进一步研究全英文项目的结构,使我们现有的多个项目办成汇聚人才的项目,在招生、住宿、餐饮等方面也要做好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工作。同时,还要开设更多的全英文课程。我们还要切实提高留学生毕业时的质量,不应照顾、不应降格,留学生和中国学生要统一标准,一视同仁。

要以多种方式大力加强我校学生与海外著名大学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创造条件鼓励我校学生赴海外著名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认真策划学生的对外交流项目,使人大的毕业生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更加具有国际竞争力。

3.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发表,提升科学研究的国际性。

要充分认识这一问题对我国形象、对学术发展、对高校声誉的重要作用。现在,各个学院在促进国际发表上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比如经济学院,对国际发表的文章,根据刊物不同级别给予不同奖励,在国际排名前五位的经济类杂志发表一篇文章奖励10万,在SCI杂志上发表一篇奖励5万,在SSCI杂志上发表一篇奖励2万。其他学院也有采取类似办法的。国际发表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一个组织策划问题,建议由研究生院确定若干个重点发展的学科,帮助教师提高按照国际学术规范发表论文的能力。还要努力把我校英文杂志办成能够进入SSCI目录的英文刊物。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发表,提升科学研究的国际性。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发表,另一方面,要把人民大学自己办的杂志尽快推出去,争取进入国际学术界认可的行列。

还要办好学术特区。办几个国际人才聚集的学术特区,特别是要重视特聘专家的作用,以特聘专家为核心形成一个学术特区,形成一个团队。要通过办好学术特区来提升国际性。

总之,希望人民大学的全体同志对提高国际性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迫切需要国际性的人才,提升国际性要从国家发展的大局来考虑问题。从人民大学的战略出发来说也需要这么做,因为我们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希望提升国际性能够引起大家进一步的重视,这是今后“十年腾飞”的一个战略重点。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收录于纪宝成:《大学的探索》(第一卷)。)

附3:在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本文根据录音整理。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纪宝成(2009年11月6日)

同志们:

这次管理工作会议是我们学校新世纪以来召开的第二次管理工作会议。第一次管理工作会议前后的八九年时间,我校“十年基础”、“固本强基,重塑形象”的战略目标基本完成,那次会议为“十年基础”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从现在开始,我们正在着手规划“十年腾飞”。这次管理工作会议是在我们学校发展进程中的又一个关键时刻召开的会议,它将服务于学校“十年腾飞”目标的实现。

刚才袁卫同志作了非常系统、高水平、高质量的报告,总结了前一段我校管理工作的成就,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工作的重点和思路。报告不长,但内容非常充实,希望各个单位认真地研究、学习,结合本单位的情况考虑今后进一步把管理工作做好。刚才伊志宏同志、李素萍同志的发言都从具体的工作单位和工作岗位介绍了管理工作的情况和她们的心得体会,我认为十分宝贵。人民大学的管理工作成就是非常卓著的,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后勤管理等各种各样的管理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没有这些管理的成绩,人民大学不可能有今天。没有很好的软环境,就不可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我们要感谢在广大管理岗位上奋斗的同志们,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一、认清管理工作的重大作用和意义

(一)深刻认识高校管理的本质

管理是一个组织体的软实力,是组织体的核心竞争力极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组织体的组织、协调、规范、评价、指挥等这些活动都属于管理活动。管理工作最本质的是要营造出这个组织体顺畅运行和良性发展的软环境。“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在本质上是创造这个软环境的,特别是制度环境。有机组织体分成各个部处、各个学院,学院里面人员怎么组织,这个工作很复杂,包括很多方面。一是规范。要有各种各样的纪律、标准、质量要求。二是评价。能不能当教授,能不能立项,能不能提拔,某种程度上都是评价范围的事情,包括对个人的评价,对工作的评价。三是指挥。管理工作不可能没有指挥,没有指挥就不能叫管理。所有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就是为了创造这个软环境,使得组织在这种环境中能顺畅运行,并且得到发展。这些就是管理的本质。

(二)充分认识管理的使命

只有明白我们的使命、定位,才能知道我们的管理是服务于什么。人民大学是一个学术机构,是一个学术殿堂,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不是企业,不是政府机构,不是科研单位。社会给我们定位的角色,是人才培养的学术机构。因此,我们的本位是学术。学术工作的核心是教学与科研,主体活动是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所有的管理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围绕这个本位来进行。离开了这个本位,离开了这样一个核心的东西,管理就会出大问题。这些年来教育领域乱象丛生,一些学校把自己的使命搞混淆了,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了。搞好管理工作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使命,认清自己的职责,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我们一定要明确,管理工作是为了学术的繁荣发展,是为了人才的培养。这个学术是指广义的,包括学术机构。脱离了这个总的目标,管理工作就不可能把人民大学这样一个学校带上正确的轨道,我们就不可能对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全面认识为什么要加强管理

管理没有穷尽,就如同科研没有穷尽、学习没有穷尽一样。从我们自己来讲,要不断思考管理工作如何服务于“十年腾飞”、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这样一个总的奋斗目标。人民大学的管理水平在全国高校当中绝对不是中下等水平,应该说是管理水平比较高的一所大学。但是我们应该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应该追求卓越、追求一流,要有一流意识,有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对待管理工作。另外,从客观角度来讲,社会在迅速地发展变化,管理工作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对动态变化的环境作出正确的反应,这是管理工作一个极其重要的责任。我们目前在跟上时代发展、跟上环境变化方面差距很大。我们自己的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差距,存在着很多疏漏。我们必须持续不断地加强管理工作,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

(四)正确认识管理上的几个误区

1.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

把学校里面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对立起来,这不是一个真正的命题。我讲的学术权力是“power”, “力量”的“力”,学术权力“power”跟学术权利“right”,有点联系但是两回事情。学术权利是天生拥有的,我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学术权力有一种强制性关系在里面,它一定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它带有强制性,带有执行与服从的关系在里面。我们学术机构怎么样保障广大的教师、学生的学术权利,这是管理工作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我们要尊重这种学术权利,要保护这种学术权利,要让每一位教授、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行使自己的学术权利。那么我们的学术权力呢?一旦谈到学术权力,它能够形成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强制与服从的关系,那就带有行政色彩了。它一旦成了权力必然是行政的,没有什么不叫行政的权力,哪有这样的权力?这里指的是广义的行政。要么通过制度、法制体现出来,要么通过组织权威体现出来。当然教师个人也有学术权力,他也要行使权力,但是作为教师行使权力并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代表一个组织,代表一个岗位,一种职责。比如判定成绩合格不合格的是教师,但是教师的这一条权力要通过组织才能体现出来,这就成了行政权力了。所以学术权力实际上是学术行政权力,它包含评价的权力、学术规范的权力、学术资源配置的权力。学生能不能毕业,能不能授予学位,教师能不能评讲师,能不能评教授,科研能不能立项,这都是学术评价的权力。什么样的情况下本科生可以毕业,什么情况下研究生可以毕业,都要有规范,要有标准,这是学术规范的权力。学术资源配置的权力不需要解释了。所以,学术权力并不只是教授行使的,并不只是教学人员行使的,为教学、为学术服务的行政人员同样也要行使。也不光学校行使,跟学术机构有关的政府有关管理部门也要行使。所以,把学术权力跟行政权力完全对立起来,认为评奖评了一个院长、书记就说“学术权力行政化”了,这是不客观的。什么叫“行政化”?我希望教授们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要让一个伪命题搅乱了我们的脑子,把“权力”和“权利”分清楚。把“权利”权力化,或者把“权力”权利化都会造成很多问题。这是一个误区,对提升管理水平、管理工作是会造成障碍的。前不久,我看到一个关于评奖的报道,说“把院长、校长、教研室主任除开以后,只有10%是没有职务的,你看看这完全是行政化”。我就很纳闷,像人民大学这样的学校,教研室主任历来是属于最优秀的、在这个领域当中很权威的学者来担任,最起码也是中上等水平,他就不是学者?!像这样一种胡乱的划分造成的问题是很大的,所以思想认识上首先要搞清楚。

2.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都讲管理就是服务,这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个服务并不仅仅是说你来了让座、让凳子给你,来了倒一杯茶、倒一杯水。之所以说管理就是服务,最重要的是它要营造出确保组织顺畅运行和良性发展的软环境。这个营造就是一种服务,当然也是一种管理。高水平的管理就是认真地调查研究,围绕学术本位,使教学、科研工作顺畅地进行,大家心情愉快地工作,把环境营造出来了,就是最大的服务。提倡“微笑服务”,本质上应该热情周到接待,不能“门难进,脸难看”,而要做到热情周到,以人为本,好好服务工作对象。作为人民大学这样的学校,我们最终还要在营造很好的环境上下工夫,在这方面做到位了,那就是服务到位了。

3.管理的规范化和人性化

以人为本当然是人性化的管理,但人性化管理不能与规范化管理对立起来,规范化的管理要充分考虑到人性化的要求,但是人性化的要求并不是说不考虑别人。人民大学要理清这些问题并不困难,那么多大教授,那么多年轻的富有作为的学者,那么多水平层次很高的管理干部,想过这些问题没有?研究过没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认识水平就能够有新的提高。认识水平有了新的飞跃、新的提升,管理水平就一定会有大的提升。

二、重点做好几个方面的实际工作

(一)加强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我们的薄弱环节,战略管理就是人民大学对国家、对世界变化的环境如何作出正确的反应。我们有时候不够敏感,研究得不是很够,跟得不是很快。举一个例子。我们国家从90年代后期进行大规模扩招,大规模扩招以后对成人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是什么?一个学校应当作出什么样的反应?清华大学的反应是不办了!它只搞培训,不办学历教育。我们学校研究过这个问题,因为人民大学是函授教育的创始者,新中国的成人教育是从人民大学起步的,我们这样的学校不办好像有问题。但是人民大学现在保持12000人的成人教育学生规模,星期六、星期日大规模占用学校教室,汽车停得满院都是。行还是不行?这就是战略性规划的问题。

更大的规划就是人民大学这块地方是瓶颈,限制着我们,我们究竟采取什么态度?怎么样进一步发展人民大学?所以加强战略管理问题,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战略管理方面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探讨,比如苏州研究院成立就是人大加强战略管理的典型案例。但是苏州研究院的成立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将来怎样还要取决于我们的战略管理能力和具体管理的能力。应该进一步地认识我们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根据教育的宏观形势变化来发展我们自己。在战略规划之外,还有新学科的设置。我们办理学院,人民大学办精干的理工学科是战略上的重大调整,这个路子怎么样?怎么发展好?这是战略层面要好好考虑的问题。

(二)加强基础管理、日常管理

如果说我们学校管理工作存在什么问题的话,日常管理薄弱、基础管理薄弱是最大的问题之一。学校现在重大活动的管理搞得有声有色,重大活动当然要搞,我们也很重视,书记、校长亲自过问,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应该这样做。日常管理呢,没有什么表现,默默无闻,也看不出什么政绩,但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问题我曾经多次讲过,一个单位的基础管理、日常管理搞不好的话,时间长了会造成深深的“内伤”,还不是擦破一点皮,五脏六腑可能会出问题的。

(三)加强管理创新

我们对新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时候不够敏感。比如,现在的独生子女已经占了这么大的比重,城市出生的孩子已经占了这么大的比重,女学生的数量已经占了这么大的比重,过去完全不是这个状况。招生部门应该研究一下有没有办法解决?如果没有办法解决,我们的教学、后勤管理、基建、学生工作部门等各方面怎样跟上这个情况?还有一个并不是应对新情况,就是开拓创新。为了提高管理水平,要进行创新管理,这个更大量地存在,是更高的要求。所以怎样加强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应对新的情况,应对新的问题,加强管理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保持敏感,才能应对新情况,才能创新,才能把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四)加强统筹协调

一个单位,一个学校,总是有各种部门,有各种组织机构,各自按照自己的职能要进行分工,履行职责。但是分工必须要协作,协作是几个单位之间的主动行为,自动地进行协作。统筹协调是组织各机构进行协作,是管理工作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办成一件事情往往需要多个部门,怎样加强统筹协调,也是当前管理工作当中非常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现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既可以说是战略管理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说是加强基础管理方面的问题,就是人民大学一方面资源非常紧缺,另外一方面资源有很多的闲置,这就是统筹协调不够。

(五)注重总结经验

人民大学是文科为主的高等院校,管理工作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即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我们虽然做了一些,但做得不够。有一些单位管理工作做得很好,要表彰他们。科研方面、教学方面都有很多很好的、很生动的事例,我们要总结经验,树立典型,进行激励。

(六)注重队伍建设

在队伍建设当中,除了老中青梯队建设等等这些以外,有几个意识要强调。一是大局意识,对于管理干部,大局意识很重要;二是质量意识,追求卓越、追求一流的质量意识;三是效率意识,行政管理过程中要讲究效率。大局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这是一类。还有一类就是服务意识、团队意识、学习意识。前三个是对工作的要求,后三个是对个人的要求。当然可能还有第七个、第八个意识,但这六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学校领导也要在这些意识上努力地去锤炼自己。没有大局意识,没有很好的质量意识,没有很好的效率意识,是不成熟的;没有服务意识,没有团队意识,没有学习意识,很容易掉队,也是不成熟的。所以我提出这六个意识来与同志们共勉。

谢谢大家!

附4:《中国人民大学全面提升国际性规划纲要》实施细则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全面提升国际性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及其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2008—2015)的工作部署,制定本细则。

第一部分 具体目标和主要措施

一、提升学科的国际性

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巩固优势、强化特色”的学科发展方针,以优势建一流,以特色创一流,以全力扶持一批重点学科率先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为战略重点,大力推动学校学科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迅速提升。

到2015年,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学、哲学、工商管理等学科成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一流学科。

(一)实施学科分类指导战略,以进入世界一流为目标,优先建设一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学科

遵循学科规律与特点,把握学科发展趋势与现状,对我校不同种类、不同发展阶段学科的国际性提升实施分类指导。国际通行的、在我国已经处于领先地位的优势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要大力挖掘潜力,大幅提升质量与水平,尽快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学科;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在我国已经处于前列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要大步走向世界,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早日建成世界认可的高水平一流学科;正在积极发展的“精干的”理工学科要具备国际视野、进入国际前沿,在争创中国一流的同时争创世界一流。

(二)实施“学科特区”战略,以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为对象,实行“特区特办”的特殊政策,发挥特区示范效应,推动学科整体国际性水平的迅速提升

设立3~5个学科特区作为冲击世界一流学科的排头兵。学科特区在创新团队建设、资源配置、管理自主性等方面执行特殊政策,学校对学科特区予以特殊扶持,在人才引进、科研发表、教师考核与职务聘任、薪酬管理等方面给予特殊管理、特殊机制和特殊要求。

二、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影响力

按照增量和存量区别对待的原则,在工作要求和薪酬待遇上实行“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一方面大力提升现有中青年教师的国际交流和国际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对新聘教师的国际交流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并据此加大人才引进工作的力度。

(一)实施教师国际化培训计划,加强针对性评价,大幅度提高教师的国际影响力

继续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建立健全教师发展制度,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实施以下措施,到2015年,使65%以上的中青年教师(45岁以下)有海外一流大学半年以上学术研修经历;所有中青年教师具备出国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的能力;学科带头人能够熟练运用外语独立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教师国际研修项目。资助一批工作业绩优秀、具有国际开拓能力的教师到海外进行半年以上的学术研修,使他们开阔学术视野,拓展国际学术资源,掌握先进的教学、科研方法。该项目包括学术带头人国际研修项目和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培训项目两个层次。计划未来六年,通过与国家留学基金委11配套、学校全额资助、校际合作项目等渠道,年均派遣约100名中青年教师赴海外长期研修。

——国际学术会议资助项目。加大对教师参加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的支持力度,鼓励教师参加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并在会议上宣读论文,扩大学术影响,增强学术交流能力、与国际同行建立联系。计划未来六年,年均资助约60~80名教师参加各类国际重要学术会议。

——国际学科前沿教师培训项目。支持学院(系)邀请国际著名专家和海外优秀华人学者来校提供培训,通过授课、指导、论坛等形式,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国际学术交往能力,使我校教师不断开拓学术视野、扩展学术领域、紧跟国际学术前沿,不断加强与海外学术界的沟通和交流。计划未来六年,每年举办约30次国际学科前沿讲座。

——公共外语教师集中培训项目。在国际知名大学的支持下,邀请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外籍教师,对学校公共外语教师进行短期封闭式集训,并配合短期出国考察,提高公共外语教师的教学质量。

——教师教学、科研方法培训项目。邀请一批在国际上有学术影响力和丰富教学科研经验的教师来校,就教学方法、科研方法等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师资英语培训等外语培训项目。通过聘请一批专业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外籍教师,开展英语课堂教学及论文国际发表系统培训,进一步培养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计划每年组织4个班次共60名左右教师参训。

——将国际性要求纳入教师考核评聘体系。鼓励教师出国研修、国际发表。在教师选拔、职务评聘时,在同等条件下对国际性水平较高者予以优先考虑。在核定工作量时,向用英文授课和有国际发表的教师适当倾斜。

(二)实施英才引进计划,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力争到2015年,从海外一流大学引进20名左右优秀学者;在海外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5%;全职与至少教授一门课程的外籍教师人数与全校专任教师总数间的比例达到10%,且专业分布合理。

——国家重大人才项目。积极争取资源,依托国家重大人才项目,采取超常规的力度和措施,在学校确定的重点建设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薄弱学科加大引进海外优秀人才的力度,争取引进一批在海外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担任正教授及相当职位、取得重大成就、有志于报效祖国的华人学者来校工作。

——国家各类政策支持和人才项目。充分利用长江学者项目、创新引智基地项目、海外名师项目、引进海外高层次文教专家重点支持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海外)、学校特色项目等,面向海外,形成辐射,吸引一批有重要学术影响、年富力强的优秀海外学者来校任教或从事高水平合作研究。

——外籍教师选聘项目。面向全球招聘国际教师,突破机制、体制阻碍,整合各种资源,以优厚待遇大胆选聘外籍教师,丰富教师队伍来源,促进队伍国际性的提升。

——吸引优秀海外留学博士项目。创造条件,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评价体系,积极吸引在海外一流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已取得突出业绩、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计划未来六年,以年均30名左右的规模引进海外一流大学优秀博士来校任教。

——课程教师项目。按照“柔性流动”思路,采取短期聘用的办法,在海外一流大学、研究机构或者国际组织中聘请一批教师来校,在国际通设学科开设前沿课程。

——海外校友兼职聘任项目。充分利用海外校友的学术资源,聘请100名左右已取得突出学术成就的校友担任兼职教师。

——海外留学博士来校讲学等项目。邀请海外华人学者来校工作,构筑引进海外优秀学者的信息渠道,为全时引进奠定基础、创造机会。

三、提升科学研究的国际性

科学研究国际性的提升,一是通过科研能力提升等措施提高现有教师的国际发表能力;二是通过特殊的激励措施鼓励、引导教师发表高质量国际论文。通过上述措施,计划达到以下目标:

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SSCI、A&HCI期刊及其他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超过100篇,自然科学领域以国际发表为主要考核指标。

2015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SSCI、A&HCI期刊及其他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达到CSSCI期刊发表论文数的10%,其中在影响因子较高的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达到30%,自然科学领域部分国际发表的论文取得重大影响。

到2015年,有1~2种我校主办的学术刊物被纳入国际科学引文体系(ISI)。

(一)实施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

——每学期定期举办“使用Web of Knowledge帮助科研工作”的讲座。面向全体教师及研究生,帮助他们掌握与认识国际索引这一科研辅助工具。

——每年暑假用1~2周时间举办科研方法培训班。面向全校师生,邀请一批在国际上有学术影响的学者及主要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来校,就科研方法进行授课与研讨。拟按学部学科片或学科群组织培训,如管理学科、经济学科、法学科等。

——鼓励国际合作研究。通过教师与国外著名学者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真正提升其科研能力,开拓学术视野,并共同发表高水平成果。

(二)鼓励国际发表

——实施奖励计划。重点奖励教师发表高质量国际论文。对在《自然》(Nature)或《科学》(Science)上发表论文者,给予特别奖励;对在SCI、SSCI及A&HCI中排名本学科或本领域前五名的期刊上发表论文者,在SCI、SSCI及A&HCI中排名本学科或本领域前十名的期刊上发表论文者,以及在本领域引用率排前列的国际论文作者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

——实施学术期刊质量提升计划。办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英文版)》及其他基础较好的学术期刊,增加国际编委,聘请外籍人士为专职编辑,对稿件实行匿名评审制度,争取5年后1~2种学术期刊成为被SSCI或A&HCI收录的刊物。

——鼓励并支持举办重大国际学术会议。继续办好世界汉学大会、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中欧社会论坛等品牌性国际会议。继续创办1~2个高层次国际会议。支持各学院(系)申办本学科重要国际学术会议。

——优秀科研成果的英文翻译工作。对一些优秀的中文论文,按国际范式修改后翻译成英文,向国际刊物投稿。我校举办的国际会议,会后出版英文的会议论文集。将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翻译成英文发表。

——对部分学科及研究机构明确国际发文要求。对重点学科及校属研究机构提出国际发表指标,如每年有3~5篇论文国际发表。

——对专业外籍教师明确国际发文要求。对于各学院(系)或研究机构聘请的外籍教师(客座教授、长江学者、兼职研究人员等),聘任协议中须明确其在人民大学工作期间发表的××篇论文应署名“中国人民大学××学院(系)”或“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机构”。

四、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性

(一)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

——双语教学课程和全外文课程建设项目

2009年,在现有常态化开设的双语教学和全外文教学课程基础上,启动学校双语教学课程和全外文教学课程项目建设立项,结合教育部质量工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推进我校双语教学课程和全外文教学课程建设工作。2010年,开设双语教学和全外文教学课程150门;到2015年,力争达到400门以上,占全校教学课程的10%,其中全英文教学课程占到30%。

加大经费投入,进行双语教学和全外文教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重点资助有条件的教师开设双语教学和全外文教学课程,并依托精品课程建设,健全课程网站,丰富教学资源。

学校制定相关政策,在工作量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提高开设双语教学和全外文教学课程教师的积极性。

利用学校海外博士回国讲座项目,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双语教学和全外文教学课程,不断扩大学校双语教学和全外文教学课程的数量。

结合“暑期学校(国际小学期)”,有计划地聘请海外专家、学者来我校,面向本科生开设双语教学课程或全外文教学课程。

为更好地配合人才培养国际性的提升,保障全英文教学课程的数量和质量,积极申请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全英文教学课程资源开发中心”。

——国际化教学资源建设

2009年,以专业主干课程为中心,着力进行双语教学和全外文教学课程大纲、必读文献资源、教材及其他教学辅助资源的建设,并实现上述资源使用的信息化。拟分两个阶段推进,到2010年实现50门课程的建设目标;到2015年达到100门课程的建设目标。

结合“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学教学改革行动计划”,以专业主干课(专业必修课)为中心,积极推进本科必读文献制度和课程教学大纲建设工作,从2010年开始,逐步实现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必读文献及课程大纲的网上发布;在考虑本科、研究生教学管理制度相互衔接的基础上,规范课程名称及课程代码,统一教学课程的英文译名。

到2015年,20%的专业主干本科课程应具有内容丰富、运行高效、充分满足教学需要的国际化和信息化教学资源。

——“暑期学校(国际小学期)”项目

从2009年起,每年7月份开设为期四周的“暑期学校(国际小学期)”。暑期学校打造并推出具有我校特色、反映出我校学科优势的全英文精品课程,计划重点建设20门左右中国系列研究课程,包括中国政治、中国经济、中国法律、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等几个系列课程,聘请国际一流大学师资及我校具有海外一流大学留学经历的教师开设全英文课程40~60门。2015年,计划招收国际学生达到500人,与我校学生同堂上课。

鼓励各学院(系)与海外一流大学开办暑期学校对接项目,增加学生对外交流的机会。

(二)加强学生国际交流

从2010年开始,我校签署执行的学生交流项目应达到100个,每年出国(境)学习交流的学生达到600人;2015年起,上述两个指标分别达到300个和2500人,每年海外学习交流的学生人数占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达到10%。

——启动优秀本科生奖励计划。每年全额资助1%的本科生,即约20名优秀本科生到国外交换学习。

——开展研究生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和联合培养。充分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北京市的各种留学资助项目,2008—2015年每年公派研究生人数不断增长,到2015年公派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超过50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超过100人。

——支持学生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08—2015年每年资助30名有国际发表能力的学生赴海内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设立学生创新基金,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国际竞赛活动。每年派出不超过5个团组参加国际各类学术科技竞赛,资金来源以学校拨付为主,企业赞助为辅。

——推进暑期海外学习计划。每年利用假期时间组织5个学生团组(每团20个学生,2名带队老师,共100名学生),分赴欧洲、美国、日本等国的协议院校进行短期文化交流和课程学习,给予一定课程学分或实习学分。

五、改善留学生结构,提高培养质量

适当扩大留学生规模,到2010年学历生和长期学生总规模控制在1800人;到2015年总规模控制在2500人左右,占我校学生总数的10%。改善留学生国别结构,在稳定东亚国家留学生人数的同时,努力增加欧洲、美洲、东南亚、非洲国家的留学生人数。大力提高留学生中的研究生比例,到2015年,留学生中的研究生人数达到400人,比例达到20%左右。实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并轨管理,严格培养要求,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

到2010年,接收来校进行课程学习的协议交换学生达到150人,2015年达到300人以上。

——探索留学研究生招生的新办法,大幅度增加留学生中的研究生。第一,积极在国内外知名大学的非中国籍优秀本科毕业生中招收推荐免试硕士生。第二,探索留学研究生招生考试方式的改革,设置公正、多元、灵活的招生考试制度,逐步过渡到以面试为主的考试选拔制度,全面考察申请人的素质。第三,在若干具有国际吸引力的优势学科领域设立全英文硕士研究生项目,面向欧美国家招收留学硕士研究生,按照国际惯例招生,全英文授课,以吸引高素质的国际学生来我校攻读硕士学位。第四,在国内外知名大学的非中国籍优秀硕士毕业生中招收博士生,包括全英文博士生。

——努力扩大来校交换学生规模。开设一批英语课程,提供部分学生宿舍用于接收协议交换学生,争取吸纳更多世界一流大学的协议交换生,改善我校留学生来源结构。

——开设全英文暑期班。在若干有条件的学科设立全英文暑期班,吸引华裔学生和外国学生暑期来校学习3~4周。

——进一步严格对留学生培养质量的要求。在培养上留学生与中国学生按同样标准要求,严格培养管理,提高培养质量。

——进一步扩大留学生奖学金的种类、受奖比例和额度。条件适宜时可考虑设置高额留学生奖学金以吸引国际一流学生来我校学习。

六、提升管理工作的国际性

增强管理干部的国际意识、创新意识、拓展意识、服务意识和国际交流能力,到2015年,力争对15%以上的管理干部进行国际培训,每个主要业务部处能用外语进行工作交流且有三个月以上国际经历的干部达到3名以上,各学院(系)领导班子成员80%以上能用外语进行工作交流。

——设立专项资金实施干部海外培训计划。通过赴世界一流大学的“短期进修项目”、“海外挂职项目”、“重点考察项目”和“攻读学位项目”,实现对管理干部分层次、有侧重的培训。培训工作的重点对象是校内各单位正职负责人、45岁以下中层干部以及35岁以下中层后备干部,同时兼顾工作业绩突出的普通管理干部。

——实施“管理干部外语强化培训项目”和“国际教育管理理念及方法培训计划”。一方面,聘请外籍教师,采取分批分阶段形式对各单位中层干部和青年业务骨干进行英语交流集中培训。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邀请海外高校知名教育管理专家对管理骨干进行培训,介绍国外高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按照国际一流大学的标准,修改完善中国人民大学职员行为规范。

七、拓展国际交流,建立全球合作伙伴关系

到2015年,根据合作的范围、领域、层次和重点,建立紧密与松散相结合、学校级与学院级相结合,覆盖世界各主要文明、各大洲主要国家和重要地区的层级性的全球合作网络。

——优化合作网络。全面梳理已建立交流关系的国外大学与科研机构,根据合作的范围、领域、层次和重点,科学规划,建立紧密与松散相结合、学校级与学院级相结合的层级性的全球合作网络。

——重视实质合作。以推动实质性的国际合作项目为重心,加强并巩固与20所世界一流大学长期、稳定、实质性的合作伙伴关系。

——拓宽合作范围。进一步开拓与代表世界主要文明、各大洲主要国家和重要地区知名大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展新的国际合作伙伴关系。

——加强多边合作。积极参与多边高等教育国际组织与合作联盟,策划并实施与政府机构和著名跨国企业的国际合作项目。

——鼓励和支持各学院及相关机构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关系。

八、扩大海外存在,提升国际形象

——积极探索海外合作办学和科学研究。实现学校学术影响的海外拓展与提升。

——加强对海外孔子学院的支持。根据协议要求,不断培养和选派优秀的孔子学院教师和中方院长,在待遇上给予支持。将孔子学院建设成为我校国际交流的海外平台,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进行当代中国研究的平台。

——积极发挥现有学术资源与品牌的作用。加强学校出版社与书报资料中心等学术资源与品牌的国际性,多种渠道提升学校的海外影响。

——积极邀请世界各国政要、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顶尖企业负责人、一流大学校长及知名学者来校访问并演讲;积极推进授予上述人士名誉博士或聘请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工作。

——加强海外校友会的建设。到2015年,海外校友组织数量达到30个。建立完整、动态管理的海外校友数据库。各院系和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积极搜集海外校友信息,加强与海外校友的联系。积极邀请海外校友返校讲学,组织出版海外校友优秀著作和优秀论文集,协调推动海内外校友会之间及校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充分发挥海外校友在学校人才引进、教学科研国际合作、海外宣传推介、海外招生等方面的作用。

——切实加强国际宣传。充分利用现有各种宣传载体,积极参加各种国际宣传活动,进一步挖掘宣传渠道,大力提升学校国际形象。建立健全宣传部门、外事部门、校友联络部门的新闻外宣合作机制,大力加强外宣力量。进一步加强学校和学院(系)两级的英文网页建设工作。积极做好我校师生文学艺术作品的海外推介工作,推动学生艺术团等优秀学生社团的海外交流。

九、提升校园文化国际性

——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国际意识,营造提升国际氛围,为学校全面提升国际性创造广泛的群众基础。启动提升国际性校园宣传行动,广泛宣传提升国际性的意义、目的、举措,创造良好舆论环境;鼓励学生组织、教职工组织开展以提升国际性为内容的文化活动,使提升国际性战略深入人心。

——进一步加强优秀国际文化传播,加强师生文化品牌活动的国际性,构建特色鲜明、兼容并蓄的校园环境。继续办好国际文化节;规范引导并切实支持学生自发形成的英语角。鼓励中外学生加强交流,营造汇聚中外学术、开放性的校园环境,不断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

——进一步加强学校形象识别系统的国际认可度。加强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中英文规范表述及全球推广,提高学校愿景、使命、办学理念、办学传统、培养目标及校训、校标、校歌等的国际认同度,积极在国际范围内提升学校美誉度。

第二部分 保障条件

一、组织保障

——成立中国人民大学提升国际性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主要领导和相关部处主要负责人组成,定期召开专题办公会,对学校全面提升国际性进行决策;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际交流处,协调和推动各部门落实专题会议达成的各项措施。

——建立并完善与全面提升国际性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各院系、部处“一把手”是所在院系、部处提升国际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积极推进本院系、部处提升国际性工作,监督各项任务的落实,确保目标实现。学校切实加强校级外事机构的力量,配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工作队伍;大力提升主要业务部处的国际交流能力,配备负责提升国际性工作的主管领导和管理干部;各学院应安排专门领导负责国际交流工作,指派专人担任国际交流事务秘书。

——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促进委员会。聘请国际交流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责任感强的教师和管理干部组成该委员会,致力于促进学校的国际学术交流。设立若干地区分委员会,专门负责推动学校与所负责地区的国际学术交流。

——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顾问委员会。聘请国际知名学者、教育家、企业家等为我校国际顾问,组成国际顾问委员会,为学校全面提升国际性提出意见和建议。

——提高海外知名人士和校友在学校相关组织中的比例。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会、董事会和校友会理事会的组成人员中,适当提高海外校友和知名人士的比例,对学校国际性发展提供咨询和支持。

二、制度保障

——学校在制定各项发展规划时,应根据提升国际性的目标,充分考虑提升国际性的要求,增加相关内容。

——针对提升国际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修改完善现有规章制度,为提升国际性工作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修改完善工作应注重可操作性,建立标准,细化目标,确保落实到全校各项具体工作中去。

——各院系、部处及直(附)属单位应根据学校全面提升国际性的总体要求、重点项目及分解指标,制定各自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学期)工作计划。明确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实施路径、监督措施等,将学校提升国际性实施细则有关指标逐一落实到位。

——按照提升国际性的要求着力修改完善学校现有评价考核体系,各项考核制度均应将提升国际性水平作为其重要内容。按照提升国际性的要求着力修改完善学校现有评价考核体系,各项考核制度均应将提升国际性水平作为其重要内容。学校按考核体系,认真组织对各部处、学院领导班子的任期考核和对教师的教学、科研考核,强化国际交流工作主管领导及管理干部的岗位职责,并加强对其履职情况的考核。同时不定期组织针对具体工作的专项检查,发布检查结果,确保提升国际性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学校对于在提升国际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于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视情况给予告诫或批评,并限期整改。

三、资源保障

——确保提升国际性的资金需求。学校设立专项经费,确保全面提升国际性的资金需求。“985工程”、“211工程”等重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全面提升国际性的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多渠道大力筹集资金,作为提升国际性资金的重要补充。

——加强公共设施和条件保障。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校史馆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国际性建设;图书馆建立全英文索引,开辟外语服务专区,增强涉外服务能力;校内导向系统、宣传橱窗、公用电话系统、信息服务系统提供人性化的多语言服务;改善外国专家和国际学生居住条件,在餐饮、住宿、校园生活等方面达到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