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理论和临床是中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中医历经沧桑,一枝独秀,自立于世界医学之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其卓越的临床疗效。疗效是检验医学真理的唯一标准,认真总结临床医疗中的经验与得失,对于提高疗效,深化认识,创新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们应当努力做好的工作,也是每个中医人的历史使命。
从古至今,中医因其整体观念的认识论、辨证施治的方法论及其所处环境条件的需要,凡中医执业者,除少数专科者外,大多为全科医生。本人从事中医临床已逾半个世纪,不少病家,治历三代。病者千万,名目繁多,内、外、妇、儿及五官各科,无不涉及,其中不乏能够反映中医特殊疗效的典型案例。耄耋之年,始将这些年来的临证记录及治疗感悟详加整理,遴选其具有代表性、范例性、能够反映中医特色和优势的部分案例(包括已陆续在有关医学期刊报道及本人专著中涉及的部分案例)编纂成册,名为《急难重症中医临证思辨录》,供业内人士中医临床及学术研究参考。
案例的选择,悉遵精、难、验、实的原则。精,是不泛、不杂、精专、典范,选择具有代表性、能给人以启迪、获益或警示、防范的典型案例;难,是较多的选择危急重症及疑难病例,其中不少是属于现代难治性疾病,如扩张型心肌病、颅脑术后持续昏迷抽搐、IgA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特发性脱髓鞘性球后视神经炎、无精症等;验,是疗效显著,着重选择一些业经多种治疗方法而未能取得疗效或效果不佳的案例;实,即真实,所选案例必须是自己亲身经治的病例,其病情诊断、治疗经过、治疗结果务必真实。全书共选医案100例。其中外感发热病证7例;内科疾病45例;外科疾病6例;妇科、男科疾病11例;儿科疾病5例;五官科疾病26例。
案例分类除第1篇外感发热疾病为中医内科病名外,其余各篇悉以西医疾病名称按系统大致分类,并在西医病名后,列有中医相关病名及证候。外感发热疾病为中医内科病证名,是指患有某种或多种内科疾病,又复感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而出现以高热持续不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西医则将其发热作为一种伴发症状或体征,归类于相关疾病之中。这种发热,特别是高热持续不退,因其可致神昏、谵语、抽搐、厥脱等多种危候,为中医内科急证。治疗必须及时有效,防止变生他证,故历代医家对此极为重视。从《内经》《伤寒论》到明清之疫病、温热,各家学说,异彩缤纷,流派纷呈,因此,热病治疗是中医学中理论研究最为深入、临床疗效最为显著的一朵奇葩。故单列此篇,选案数则,以示中医治疗发热性疾病的特殊优势和巨大潜力。
每则病案的内容均有病名诊断(含中医、西医病名)、中医辨证、治疗经过、治疗结果(包括治疗后随访)及按语分析。西医的病名诊断除少数为本人及本院的检查外,大多为其在省内外三甲医院的检查结果。按语分析中,对其病例大多做了中、西医对该病的概述,重点是对所选案例进行辨证分析,突出中医治疗的思辨过程。遵循以证为据、辨证施治的原则,对同一疾病的治疗,往往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异,没有固定的治疗方药,这就是中医临床的个体化治疗特色。
书后跋语,是本人在编写此书时的感言及其对中医临床面临诸多问题的思考,冀能有助于中医学术的研究和临床经验的传承。让那些被西化了的中医人回归中医,把中医发扬光大,造福人类。
在编写过程中,本书有幸得到四川省中医药学会会长、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杨殿兴教授的鼓励和指导,并为本书作序;承蒙湖北中医药大学成肇仁教授赐序;幸获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陈可冀教授题辞鼓励;更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领导的大力支持,使本书能及时出版;华中健主任编审的精心策划和审改,为提高本书质量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对上述领导和专家的诚挚帮助,谨此表示由衷感谢。限于学识所及,谬误在所难免,亟盼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张玉龙
2015年8月3日于四川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