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序
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巴蜀自古出名医,产中药。
经过特殊的自然、社会、文化的长期浸染和积淀,四川历朝历代名医辈出,学术繁荣,医派纷呈,源远流长。以汉代涪翁为开端的蜀医名家,奠定了古蜀针灸学派。涪翁曾撰著《针经》,郭玉为涪翁弟子,曾任汉代太医丞。唐代,昝殷的《经效产宝》,是我国最早的妇产科学专著,加之北宋时期杨子建的《十产论》等,奠定了巴蜀妇产学派的基石。宋代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陈承的《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孟昶、韩保昇的《蜀本草》等,丰富发展了本草学说。四川成都著名医家史崧献出了家藏的《灵枢》,为中医学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因为没有史崧的奉献,就没有完整的《黄帝内经》。宋代政和进士史堪,其著作《史载之方》,为宋代重要的名家方书之一。清末,四川邛崃人郑钦安提出了中医扶阳理论,他的《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为其奠基之作,开创了以运用附、姜、桂为重点药物的温阳学派。清代,西学东进,四川成都著名医家唐宗海以敏锐的目光捕捉西学之长,融汇中西,撰著了《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成为以“中西汇通”命名的第一部完整著作,也是后来人们将主张中西医兼融思想的医家称为“中西医汇通派”的由来。
新中国成立后,巴蜀医家有了更大的发展及发挥的舞台,以锐不可当之势迅猛发展。继四川国医学院之后,以李斯炽、邓绍先、凌一揆等为代表的四川名家于1956年在全国建立了第一批中医学院;以蒲辅周、任应秋、杜自明、冉雪峰、王伯岳、方药中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四川名医北上进京,尽展巴蜀名家之才华,可谓影响深远。
四川巴中,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自古就以其秀丽的山川和悠久的历史闻名遐迩。汉高祖刘邦在南江大坝建牟阳城、筑巴峪关,萧何月下追韩信至截贤岭,张飞夜袭巴郡智擒严颜,魏武帝曹操与张飞交战汉水等,尽显巴中的人文历史。巴中又有“红军之乡”称号,红四方面军总医院于20世纪30年代就诞生于此,其前身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医院。1932年冬,红四方面军到达川北后,抽调人员,成立了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医院。由于缺医少药,曾用漂白粉和白酒混合,蒸馏成名为“哥乐方”的麻醉剂;组织采药队,负责中草药采集,使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总医院在救治红军伤员、保存壮大红军实力、扩大根据地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军事医学史上留下了人人皆知的辉煌与骄傲。
江山代有才人出,四川名医张玉龙主任中医师,四川巴中人,国家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医50年,学验俱丰。对仲景学说、《内经》及其玄府理论有较深的研究,在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方面均有所建树。临床擅用经方治大病,在一些疑难病证、慢性病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著有《中医理论临床纵横谈》。书中探讨了有关《伤寒论》中辨证论治及病证结合的治疗方法、刘河间的玄府理论、李东垣的脾胃论思想、朱丹溪“百病生于郁”的观点等,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将理论认知灵活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今天,玉龙主任中医师又将自己多年来的临证记录及治疗感悟进行了详细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范例性,能够反映中医特色和优势的部分治疗案例汇集成册,名为《急难重症中医临证思辨录--全国名老中医张玉龙百例典型验案全解析》。
全书计有76个病种,100个精彩的成功治疗案例,涉及内、外、妇、儿、男科及五官各科。每则案例均有病名诊断(包括中西医病名)、中医辨证、治疗经过、治疗结果(包括治疗后的随访)及按语分析。病案精彩纷呈,其中饱含了玉龙医师的真知灼见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病案中不乏危急重症和疑难病症,如其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颅脑术后持续昏迷抽搐、IgA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充分反映了玉龙主任中医师高超的医疗技术和新颖的学术观点。
欣喜是书即将付梓,这是一本难得的中医临床经验集,书中所列病例,精、难、验、实,给人以启迪,示人以规矩,可法可师。祝贺之余,乐于推荐,是书出版不仅是玉龙主任中医师的经验总结和无私奉献,更是广大医生和患者的福音,它必将嘉惠于医道同仁。
有感于此,爰为之序。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会长 杨殿兴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
2015年7月于成都雅兴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