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创作,不接受定制作品
——记象山根雕艺人吴晓华
根雕艺人吴晓华
一个精瘦的男人,皮肤白皙,戴着黑框眼镜,穿着一件中式外套。面对着一张古色古香的茶几,他切下一块普洱茶饼,按照步骤有条不紊地泡着。
这个泡茶的男人就是象山黄避岙乡的竹根雕艺人——吴晓华。在他背后的陈列窗里,除了各种精巧的竹根雕作品,最醒目的要数几乎占据了半个陈列空间的获奖证书和奖杯。其中光是中国工艺美术的最高奖项百花奖,他就得了3个,分别是1金2银。
“我第一次获奖是1996年,那个时候我还只有19岁,正在做学徒,”吴回忆道,“是宁波工艺美术展览会颁的奖,我还清晰地记得自己兴奋得睡不着。自己的作品受到了肯定,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时至今日,20年过去,39岁的吴晓华对自己的作品显然要自信多了。他向我们展示了自己最得意的作品《老子携学童》。
“竹根雕讲究的是‘七分形,三分雕’,我根据原材料本身的纹理形状,雕了老子和学童,这完全是灵光乍现。”
吴晓华根雕作品
然而并不是每次都有灵光乍现的好运气。
有一块很好的原材料,他苦思冥想就是想不出完美的雕刻方案。这一想就是十来年。直到有一次,他到某地度假,看见一个老翁歪着脑袋在湖边垂钓,有了想法,回去立马创作了《歪脖老汉欲垂钓》。该作品现已被收藏家收藏。
制作竹根雕不仅构思不容易,原材料的选择也很费功夫。
“一座山,能用的材料也许只有两节。一段原材料从挖出来到上手雕刻,平均需要两三年。”当被问及原材料选择的时候,吴晓华这样说道。
每年立冬到冬至这段时间,吴晓华会带着工人上山寻找合适的材料。他们会选山北面的山坳里的竹子,因为这里的竹子受紫外线照射少,不容易长斑点。
吴晓华自小喜欢画画。10多岁的时候,跟着表哥学习竹根雕艺术。母亲一直很支持他,但是父亲很反对,觉得做这些玩意儿就是不务正业,赚不到钱。
好在反对归反对,父亲却没有干涉过吴晓华的选择。
当学徒是一段苦日子,特别是那种旧式的师徒关系,整整三个月,他都只能做一些粗活,没有练习的机会。
不仅仅是这样,在生活中也要学会看师父的脸色行事。师父酒喝完了要立马满上,饭吃完了要立马添上,在外要给足师父面子。
终于,他的勤奋和机灵得到了回报。师父给他一块废料,让他练手。
第一次,他雕了一个观音,得到了师父的认可。后来他才知道,原来观音是最难雕的,因为观音家喻户晓,她作为一个女性的形象是美的,并且还充满了佛性和慈悲。要表现这两点非常困难。
“我的第一个作品没有卖,打算一直保存着。可后来找不到了,但是我知道它一直是在的。”
出师后的吴晓华后来去了上海,在古玩市场开了一个门面。在都市的日子他认识了很多收藏者。生意越做越好了。
可是快节奏的生活和上海浓重的商业气息让他变得浮躁。虽然看似赚的钱比较多,但是处处都要用钱,房租、店面租金,再加上孩子的读书问题等,种种压力每天都困扰着他。
再加之人脉越来越广,应酬的时间越来越多,创作的时间越来越少,自然而然地,他的创作进入了瓶颈期。
2015年,吴晓华离开上海,毅然决然选择回象山老家。
吴晓华在雕刻作品
现在的他每天六点钟开始工作,偶尔晚上加加班。空闲的时候就画画,写字,种种花草,养养鸟。
生活宛如一个隐士。
因为手艺好,经常有人慕名前来寻求作品,有些人会指定他怎么做。
吴晓华表示:“我不喜欢被人控制自己的思路,你可以给我一个主题,但我不接受指手画脚。我用思想雕刻,不仅仅用手雕刻。如果想要我的作品,那就相信我。”
这个外表精瘦随和的男人,其实内心却有着艺术家的执着。
他给自己取了一个艺名“润土”,他说只有滋润土地,才能长出竹子。
当问及象山竹根雕的未来的时候,吴晓华表示了他的担忧。
目前在象山,这个产业的从业者也就五六十个人。再加之近来经济不景气,艺术品市场受到的打击更大,外贸和内需都减少了。而同行之间又打价格战,恶性竞争之下,整个产业颓势更显。
“整个行业是与经济大环境相关的,希望经济能景气起来,政府也可以多宣传宣传……”话刚说到这,吴晓华的儿子蹦跳着进了我们正在采访的房间。小孩儿大约三四岁,虎头虎脑的,问父亲把桃子藏在哪儿了。
他打发走了儿子,回头谈起了儿子:“平时我在工作,他就经常捣乱。有时烦了就让他出去,后来给了他一把钝掉的刻刀,他竟也拿着它煞有介事地刻起来。”
“那您想要他从事这一行吗?”笔者问。
“看他个人意愿吧,反正现在还那么小。当然,我内心深处还是希望子承父业,可也不能给他压力。况且我不是也没有遵从父亲的意愿么。”
文/应志鹏
图/杨婷伊
指导老师/史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