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会计要素
根据刚才阅读的两张财务会计报表,进一步解释涉及的会计术语,即这两张表涉及的六个名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它们就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界定的六个会计要素。财务会计报告按照这六个要素进行分类计算和处理,从而形成会计信息处理的基础。那么,这些会计要素究竟有什么含义呢?
以货币形式为主、其他形式为辅计量的企业经济活动是一种资金运动。会计工作所加工处理的对象正是这种资金运动。在一个企业中,资金运动表现得极为复杂。例如我们的服装批发公司,资金投入后常见的是货币资金形态,采购服装后便形成了成品资金形态,在销售完服装以后获得资金回笼,因此又变回货币资金形态,从而可以再进行资金分配或退出。如果发生了赊购和赊销行为,货币资金形态由结算资金形态表现。如果企业形式换成制造业、建筑业等企业,以货币资金购买的原材料等物资形成储备资金状态,在经过加工制造过程的生产资金状态后,才能到达产成品形成后的成品资金状态。这些状态不断循环交替,反映出一个企业的资金投入和退出的日常运动状态,如图2.2所示。
图2.2 资金运动的过程
按照经济特征对上述复杂的资金运动(会计的对象)加以分类便形成了会计要素。因此会计要素就是会计对象的具体表现,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它帮助会计人员将纷乱繁杂的经济业务以分类和汇总的方式加工成全面而系统的信息。在分别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中,六个会计要素就是基本组成部分。因此,会计要素又被称为财务报告要素。对会计要素的规定,各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分别定义了五个和十个会计要素。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吸纳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界定特点,设置了六个会计要素,要素的定义接近国际会计准则标准。在这六个要素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属于静态要素,反映一个时点的静态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属于动态要素,反映一个时段里的动态成果。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来确定会计要素。理解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是掌握会计语言的基础,也是区分和处理具体业务问题的依据,对于学习本书后面的内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1 资产
2.2.1.1 定义和特征
资产是会计要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是所有会计要素内在有机联系的核心。会计学上的“资产”在经济学上是“经济资源”的概念,正因为有了这些资源,才会有资源的所有权问题,才会有这些资源的流入与流出问题,也才会有所有者权益、负债、收入、费用等问题。
资产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定义是:“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是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在内的经济资源。一些资产具有实物形态,比如房屋建筑物、商品、运输工具和机器设备,一些资产并没有有形的形态,比如客户应该付给企业的款项、专利权或者土地使用权等。但不论是以哪种形态存在的资产,都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这意味着会计记录和报告的是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比如已经发生的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者其他交易或事项。能够使企业获得经济利益、控制别人获得这种利益的交易或其他事项必须是已经发生的。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所以将可能要发生并可能获得的资产进行提前确认是不被允许的。只有当资产上的风险和报酬转移到企业后,才能考虑确认为资产。
(2)资产是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这意味着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控制。比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虽然企业没有所有权,但是企业可以实际控制和支配这些资产,因此,如果这些资产仍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和其他特征,在资产负债表上就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3)资产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意味着资产具有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强调了资产的有用性或者盈利性。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但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未必都是资产,未来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就不是资产。有些资源原来是可以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但由于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比如一项专有技术被另外的新技术取代,没有了转让价值,就不能再被确认为资产。如果一幢建筑物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说明可以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减少了,就需要提取减值准备。
2.2.1.2 确认条件
资源在满足上述三个特征以后,还必须具有以下两个确认条件才可以被列入资产负债表。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比如已经签订购买合同的商品,虽然销售商还没有将其运出仓库或没有送到购买方企业所在地,但是由于所有权已经转移给购买方企业,商品上所含的经济利益(比如涨价后的得益)已流入购买方企业,所以应将其视作购买方的资产。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可靠计量是指必须取得确凿、可靠的证据,并且具有可验证性。
对于符合资产的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在会计报告附注中进行相关披露。
2.2.1.3 主要内容
资产的构成内容相对比较多,分类方法也有很多。我们使用最多的是按照流动性进行的分类。所谓资产的流动性,就是指在不需要大幅度价格让步的情况下,资产转换为现金、出售或者耗用的速度,以此表现资产带来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按照流动性不同,资产主要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如图2.3所示。
图2.3 资产的主要内容
1.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主要以交易目的而持有的,或者预计能够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变现、出售或者耗用的资产。正常营业周期是指企业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期间。正常营业周期通常短于一年。生产周期较长等导致正常营业周期长于一年的,尽管相关资产往往超过一年才变现、出售或耗用,但其仍应当划归为流动资产。正常营业周期不能确定的,应当以一年作为正常营业周期。流动资产具有形态改变快、周转快和流动性强的特点,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等。图2.3中所列示的只是几个重要项目,并没有列举全部资产项目。
(1)库存现金:主要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
(2)银行存款:核算企业存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存款;
(3)应收账款: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收取的款项;
(4)预付账款:核算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货单位的款项;
(5)存货:在服装批发公司这样的商业企业中,存货包括库存商品、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在制造业企业中,流动资产还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等。
2.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是指除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它具有形态相对稳定、周转慢和流动性较弱等特点。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等。下面简单介绍其中两个重要项目。
(1)固定资产: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有形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和运输工具等;
(2)无形资产: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和土地使用权等。
除了按照流动性分类,还可以依据其他标准将资产划分为核心资产和非核心资产、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等。
2.2.2 负债
2.2.2.1 定义和特征
负债的定义和资产的定义相呼应。《企业会计准则》将负债定义为:“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是企业的一种经济义务或者经济责任,代表了债权人对借款人的资产的要求权,它具有以下特征。
(1)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在将来要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可能产生的债务不能作为负债。
(2)负债是企业现时的义务,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而不是潜在的义务。这些义务包括法定义务和推定义务。
(3)清偿债务将会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企业往往会在将来把本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产或劳务转移给对方以清偿债务,也可以通过转化为所有者权益的方式来清偿债务。不论什么方式的偿还,最终都表现为含有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减少。这是和资产相对应的特征。
2.2.2.2 确认条件
一项义务在符合负债定义的同时,还必须满足以下两个确认条件才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负债列示。这些确认条件也是与资产的确认条件相对应的。
(1)与该义务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2.2.2.3 主要内容
负债一般根据偿还期限的长短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如图2.4所示。
1.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主要为交易而持有的,或者将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它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股利、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等。下面简单介绍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
(1)短期借款:核算企业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及一年以内的各种借款;
(2)应付账款: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3)预收账款: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
2.非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等。
一项长期借款如果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后的一年内到期,则应当在流动负债中列示。下面简单介绍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
图2.4 负债的主要内容
(1)长期借款:核算企业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
(2)应付债券:核算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方式募集资金所需要归还的债务。这和企业拥有闲余资金、对外进行投资、购买其他公司发行的债券等是不同的。前者是一项负债,后者则作为企业的资产,根据时间长短可以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等。
2.2.3 所有者权益
2.2.3.1 定义和特征
所有者权益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定义为:“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被称为股东权益。
权益是资产所有者对其资产享有或可以主张的权利。债权人在企业中拥有的权益通过企业的负债要素来体现;企业所有者的权益,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所有者权益要素来体现。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个要素共同反映企业的权益。
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
(1)所有者权益的余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是由资产和负债的差额决定的,所以又被称为净资产。
(2)所有者权益是一种“剩余权益”。这里的“权益”表明:虽然所有者权益从形式上等于资产减去负债,但是所有者权益并不是这个差额本身,而是指对这个差额所拥有的权益,即投资人对投入的资本及其运用所产生的结果享有的所有权、占用权、处置权、分配权等要求权。“剩余”则说明该权益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是在负债之后的。企业对债权人同样负有经济责任,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从法律角度上优先于投资人。所以所有者享有的是剩余资产的要求权。表2.1中服装批发公司的资产是7185806元,负债是819446元,所有者权益一定等于6366360元(6366360=7185806-819446)。
(3)在企业持续经营的情况下,所有者投入的资金一般不能收回。所有者可以享受长期的权益,直到企业破产清算后结束。所有者可以获得的分红没有确定的金额。而债权人的权益却有着明确的时限和金额。同样是权益,所有者和债权人在企业享受着不同的权益内容,这是由他们一开始选定的。通过债转股等方式,他们可以选择转换角色,比如从债权人身份转换成所有者身份。
2.2.3.2 来源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留存收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很容易理解。留存收益是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者形成的留存于企业内部的积累,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利润。留存收益是投资者的原始投资在企业内部滋生并留存下来的部分。
利得和损失是区别于收入和费用的两个概念,它们是指企业边缘性或偶发性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这里,能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其中,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是指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则是指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2.2.3.3 主要内容
所有者权益主要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组成,如图2.5所示。
图2.5 所有者权益的主要内容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作为资本投入到企业中的各种资产的价值。股份有限公司对股东投入资本用“股本”来核算。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可以是现金、其他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比如货币、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或者股权等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其中非货币财产需要通过评估作价。
资本公积是指由投资者或其他人(或单位)投入,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但不构成实收资本的那部分资本或者资产,也即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它的来源主要有所有者投入的超出法定资本份额的部分或者应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资本公积是不能用于弥补公司亏损的,它是一种资本的储备形式。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盈余公积可以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两类。盈余公积可以用于弥补亏损和转增资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简称《公司法》)的规定,企业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需要提取利润的10%作为企业的法定盈余公积。当法定盈余公积金累计额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后,可以不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所留存的法定盈余公积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结存利润。企业的留存收益中,没有指定用途、可以留待以后年度分配或者转为再投资的部分,就是未分配利润。它和盈余公积一起合称为留存收益,构成企业内部的积累资金。
2.2.4 收入
2.2.4.1 定义和特征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收入的定义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就是企业向客户出售商品、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得到的资源。收入具有以下特征。
(1)收入是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例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业企业销售商品、保险公司签发保单、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软件企业为客户开发软件、安装公司提供安装服务、商业银行对外贷款、租赁公司出租资产等,均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这就将收入和利得区分开来了。并不是除了投资者投资之外,企业所有增加的经济利益都是收入。产生收入的经营活动具有经常性、重复性和可预见性。企业在边缘性或偶发业务中取得或者是没有预期获得的收益,就是利得,而不是收入,比如企业罚款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或非流动资产处置时的净收益等。
(2)收入是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这说明收入的表现形式是经济资源的流入。经济利益的流入有时是所有者投入资本引起的,这就是所有者权益中的内容,而非收入范畴。收入的经济利益流入具体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最终体现为净资产的增加。比如销售10000元商品确认收入时,就是增加了资产10000元(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应收账款等形式)或者抵消了负债10000元(预收账款等)。如果企业为客户代收款项,比如增值税、利息税和押金等,增加企业资产(库存现金等)的同时增加了企业的负债(应交税费等),并不会形成所有者权益的增加,经济利益也没有流入本企业,所以就不是企业的收入。
2.2.4.2 确认条件
收入只有在符合定义、特征和以下两个确认条件以后,才能列入利润表。收入的确认条件是:
(1)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
(2)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2.2.4.3 确认标准
在确认收入时,还涉及确认标准,其影响了确认收入的时间。应该在什么时候确认收入?是在收到货款时,还是在签订合同、发出货物时确认收入?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解释,会影响不同时间段里确认的收入金额,从而导致各个时间段的利润总额发生变动。
目前比较通行的确认标准有两种: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这两种方法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依据不同的标准,从而影响了企业经营业绩的各期计量结果。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我国目前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收入的基础,并以现金流量表做补充。
权责发生制又被称为应收应付制、应计制,是指凡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处理;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这意味着,如果现在提供商品给客户,但是客户下个月才将货款补上,在权责发生制下,应该算是这个月的收入,而非收款当月即下个月的收入。
收付实现制又被称为现金收付制、现金制,是指凡当期实际收到或支付的款项,不论收入或费用是否在本期实现或发生,都视作本期的收入或费用;凡当期没有实际收到或支付的款项,即使收入或费用在本期实现或发生,都不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用。这意味着,如果现在提供商品给客户,客户下个月才付款,那么在收到款项的当月款项才能作为收入被确认入账。
有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内容,本书第6章有更为详细的说明。
2.2.4.4 主要内容
对于不同企业而言,收入的构成可能不尽相同。比如: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可能是利息收入和手续费收入,保险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保费收入。因此收入的内容有很多。本书主要讨论的是商品流通企业和制造业企业。这些企业收入的来源一般由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组成。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要指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包括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和商品、销售材料、用材料进行非货币性交换或债务重组等实现的收入。
2.2.5 费用
2.2.5.1 定义和特征
费用的定义是与收入相对的,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具有以下特征。
(1)费用是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其与损失的区别是:损失是企业由于除主要的经营活动以外的或偶然发生的交易所导致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是被动的、边缘性的、管理者难以控制的,如企业罚款支出或者非流动资产处置的净损失等。而费用是经常性的主动行为。广义的费用包括损失,我国使用的是相对狭义的费用定义,和相对狭义的收入定义相匹配,接近于美国FASB的费用定义,区别于国际会计准则的费用定义。
(2)费用是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的发生代表了经济资源的减少或牺牲,这种减少或牺牲表现为资产的减少、负债的增加或者兼而有之,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比如:用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支付水电费,减少了资产,如果积欠没有支付,则增加了负债。
2.2.5.2 确认条件
费用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才能在利润表中确认:
(1)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
(2)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2.2.5.3 确认标准
费用的确认受到三个标准的影响:权责发生制、配比性以及划分资本性和收益性支出。
(1)我国使用权责发生制作为确认、计量和报告费用的标准。所以,当期已经发生或者应当负担的耗费,不论有没有支付款项,都作为当期的费用处理;而不属于当期发生的耗费,即使当期支付了款项,也不作为当期的费用处理,比如这个月支付的上个月的电费,就不属于这个月的费用。
(2)我国根据流转过程收入理论强调费用与收入之间形成配比关系。也就是说,为取得当期收入而付出的代价,作为当期的费用确认。
根据权责发生制和配比性要求,费用确认的时点是根据相关支出的效用发挥时点来确定的,而非支出发生时点。因此,依据受益期确认费用。比如现在一次性支付明年一年的店面租金12000元,受益的时间是明年,明年的每个月都获得了使用店面的效用。因此明年的每个月确认租金费用为1000元,而不是在支付租金款项的现在确认12000元费用。费用和当期实现的收入存在着因果的“期间配比”关系。
(3)费用和资产之间的界限由划分收益性和资本性支出标准来界定。
解释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之前,先明确支出的概念。支出,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做出的支付行为导致的资源流出,发生于获得资产、清偿债务、交纳税金、分配利润等经常性业务中。和“支出”相对的就是企业没有付出努力而发生利益纯扣减的“损失”。企业资源减少有两种方式:支出和损失。
支出都是由特定目的形成的,根据其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偿债性支出、权益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偿债性支出和权益性支出是企业为了偿还债务、交纳税金、分配利润等而导致的资源流出,有时可以合称为偿付支出。这些支出是否划分为费用,要依具体情况而定,比如用银行账户里的存款支付的本期企业所得税,是本期费用;但是用银行存款偿还的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债务,就不是本期费用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是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支出。如果一项支出能给企业带来超过一个会计期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的效益,则称其为资本性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计入资产,在后续期间中再从资产转入费用,影响转入时期的损益。如果一项支出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只作用于当期,则称其为收益性支出,记作费用,算入当期损益。比如:企业购买的生产设备可以使用五年,超过一个会计期间,所以我们将它资本化处理,计入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将其转入费用;企业支付的行政部门水电费等办公经费,效益作用于经费发生的该月,所以我们将其作为当月费用确认,形成当月利润的扣减项。
《企业会计准则》还规定了一些情况下的费用确定,如:“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可见不构成资产的支出作为费用确认。“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2.2.5.4 主要内容
费用是一定期间所发生的全部收益性支出,是按期间归集的耗费,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当期营业活动应承担的营业成本和税金,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和“税金及附加”来核算;第二部分虽然不直接产生收入,但也是为获取当期收入而发生的经济利益总流出,如工会经费、利息净支出、展览费、行政人员的办公经费等,称为期间费用,主要指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直接计入损益的各项费用;第三部分是资产减值损失等企业为计提坏账准备等发生的损失(见图2.6)。
图2.6 费用的主要内容
其中,期间费用又可以分成三个项目:①管理费用。管理费用主要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公司经费、无形资产摊销、劳动保险费等。公司经费主要是指企业总部管理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等。②销售费用。销售费用主要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包括销售过程中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广告费和展览费,以及销售机构职工工资、福利费等经常性费用。③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主要是指企业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等。
2.2.5.5 费用和成本的区别与联系
费用和成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很容易混淆。费用是和特定会计期间实现的收入相配比的耗费,比如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办公费,销售中发生的广告费、运输费、包装费等。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资源耗费或转移,是针对特定对象(如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而归集和计算的经济资源的耗费,比如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耗费和车间人员薪酬等。企业要获得一项资源,必然要以牺牲另一项资源为代价。可以说,成本是为了获得一项资产或某种服务而付出的代价。成本是企业资源转化的量度。企业发生成本,并没有发生经济利益的净流出。只是企业资源从一种形态转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企业的总资源并未发生变化,因而不会减少所有者权益。这是成本与费用的根本区别。成本不能抵减收入,只能以资产的形式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而费用则冲减当期的收入,反映在利润表中。但是成本通过转化为存货成本,最终可以转化为费用。
2.2.6 利润
2.2.6.1 定义和特征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这是《企业会计准则》中利润的定义。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这意味着利润是经济利益的净增加额。我国利润要素的定义类似于美国FASB倡导的“全面收益”要素,并不仅仅等于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还包括利得和损失的部分。收入和费用之间形成因果的配比关系,利得和损失之间没有这种配比关系。利润的定义体现了这种相关性,用收入扣减相关的费用,再计算彼此不相关的利得和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利得和损失只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利润的计量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2.2.6.2 主要内容
按照利润和企业经营活动关系的不同,利润可以分为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支两个部分。
营业利润主要是企业通过日常经营活动主动获得的。这些利润的产生过程是企业自己筹划、安排和管理的,通常表现为生产产品、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进行投资等。因而营业利润由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和税金、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再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形成。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减去发生的投资损失和计提的投资减值准备后的净额,是投资净收益的意思。营业外收支主要是企业无法控制的非日常经营活动引起的盈亏,如利得和损失,通常表现为企业遭受意外灾害引起的财产损失、资产的减值、非流动资产的处置或者非货币性交易收益等。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利得-损失=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是指扣减了所得税之后的利润净额。其等于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利润各层次的关系如图2.7所示。
图2.7 利润各层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