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中的五行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中医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是传统文化在医学领域的延伸,必然也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而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哲学思维。仔细研读中国传统文化,其精髓或者说核心的内容,我们可以总结为三句话:回答人与自然的关系;回答人与人的关系;回答人自身身体的调摄。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如此言路“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医人与医国具有相同性。医国即通过政治途径、个人人格魅力达到平衡各方力量,使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医人即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借助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规律,调摄身体和脏腑之间的偏颇。因此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就是中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只是医家借鉴传统文化的哲学思维,来认识医学的问题。说到这里,我们建议为政者,在工作之余钻研点中医,对自己在治国齐家平天下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游刃有余,此外,也能学会调摄身体,做到医国与医人合二为一。在学会中医五行养生之前,我们首先来认识中医是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我们进一步准确把握五行养生方法具有很大的帮助。

一、 天地气交,合而成人

中医认为人是天地之气交合而成。天地气交,乃万物生化之源。人作为自然界的生物,自然也是由天地之气交合而成。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质疑,人怎能是天地之气交合而成的呢?其实这个问题用我们现代人的死亡火化情况就可以看出这点。尸体进行火化后转化为两样东西,其一是骨灰,其二是气体。有形之气为骨灰,无形之气为气体。这个时候人回归到自然中去,展现的就是他原始的状态,即天地之气。道家思想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统治宇宙一切运动的法则。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此外,老子还讲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

这些都在说明人是由天地之气交合而成。中医认为生命之体,是神机生化之器。所以说:“器者生化之宇”。在人这个具有生命的器皿内,依然运行着由天地之气化生而来的阴阳二气。他们有着自己规律的运行方式——升降出入,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阳气主升、主出,阴气主降、主入。如果违背了人身气的运动就会生病。“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人之气交,乃人处天地气交之中,上应天气下降于地,下应地气上升于天。人是天地之间的交合之气,自然也要顺应自然界的规律,这种规律就叫“道”,如果违背这个规律就会神机化灭、气立孤危,无以生长壮老已、无以生长化收藏。

人活着是生气主宰人身,生气中又有阴阳之分,即阳主外,阴主内。所以《内经》中说道:“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人身的阴阳二气与自然界的阴阳之气互相交通。关于人与自然相通,早在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就提出“天人感应”的思想,在他“罢黩百家独尊儒术”的倡导下,他的这一思想随着儒家文化的传播不断盛行,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道:“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因此,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生气相通的。说到这里我们有了一个清晰的脉络:人是由天地之气交合而成,因此,人与自然生气相通,我们宝命全形的关键就是要顺应天地之气的变化,延伸到人体就是要顺应气机的升降出入。

素问

春秋繁露

纵观现实世界,我们该如何理解天地之气交合而成人?其实这是说生命的产生是天地间物质与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地说“人以天地之气生”,是说人类的生命起源于天地日月,其中主要源于太阳和地球,特别是太阳的火和地球的水。万物生长靠太阳,一切生物,归根结底,依靠于太阳的光能和热,生命就才能发生和存在。恩格斯曾说过:“我们的地球本身也只是由于有太阳热才得以生存下来。”我们日常吃的食物,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植物,用的燃料也来源于植物,来源于其光合作用,其能量都是来自太阳。不仅如此,万物生长还要依赖于地球,因为这是生物活动的基地。中医学认为“天地气交,万物华实”。这就是说,即使有太阳之阳,地球之阴,但二者不相交转化,任何生命现象是不可能产生的。《内经》对此有高度的概括:“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这里的德流气薄,就是天地气交。只有如此,事物才有生化的可能。人虽然是最高等的动物,但也不过是“物之一种”,从万物群中分化出来,都来自“天地合气”。

在我们俗语中说“人争一口气,佛受一炷香。”这个一口气其实就是正气,因为人是天地之气交合成,换言之人是气在自然界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自然离不开气,更丢不起气。如果丢了这正气,人就变得涣散,变得畸形,过着苟且偷生或者蝇营狗苟的生活,形同行尸走肉。所以人活着就要争一口气,来补充天地之气的不足,让我们活得更有尊严,更有质量,自然心情愉悦,心悦则健康自来。人争得这一口气归结到人体的肺、肝、肾,因此这口气没有正常的争,反而损害我们的健康,中医称之为过犹不及。在我身边有个例子,有个女性朋友,年纪40岁左右,医学博士,作为引进人才进入医院,她来到医院后有着雄心抱负,抱着对医院发展的美好憧憬,对自身的发展前景也是充满了期望,就想要好好争口气,每天勤勤恳恳,像个拼命三郎似的,可是她的心太急,性子太直,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总是跟同事们处不好关系,和身边的人也很难处好关系。刚开始我很是同情她,可是等我真正了解了她之后,我认识到了她处于这种尴尬境地背后的缘由。她作为一个医院引进的高级人才,自有过人之处,用通俗的话说“有两把刷子”,正是因为“有两把刷子”她对自己的能力充分认可,枪打出头鸟,这种人往往容易受到排挤,因此,她在科室里自然就很难走到中心位置,再加上我国目前医院的患者对医院的信任依赖,由于她从外地来的自然老患者较少,而新患者对她又不熟悉,自然来找她看病的人很少,这导致她心里非常不平衡,她就想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来证实自己,争这口气,结果她的直性子和急性子让她过分争气,适得其反,整个科室的人都对她有意见,她这样就生活得很累。自然肝气郁结,肺肾气机的吸纳不调,她身体健康自然要打折,换言之,她的这种气的存在形式也在发生微小的变化,展现在她外表的是脸上的皱纹增多,提前步入更年期等等。

人从无到有,从天地之气交合,氤氲相媾,合而成形。这样一直在生长壮老已的过程,以一个细小的气团,在吸收大自然的光和热,雨和雾露不断,成长扩展,分化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其中最为精微的物质是肾气,即《内经》中的天癸,即“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坠。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坠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竭。八八,则齿发去。”这里的天癸就是气交而形成的精微部分,在人的生长壮老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其他各脏腑也在人的生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大概的意思:黄帝问道:我想听你谈一下人体六脏六腑这十二个器官的责任分工,高低贵贱是怎样的呢?岐伯回答说:你问的真详细呀!请让我谈谈这个问题。心,主宰全身,是君主之官,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由此而出。肺,是相傅之官,犹如相傅辅佐着君主,因主一身之气而调节全身的活动。肝,主怒,像将军一样的勇武,称为将军之官,谋略由此而出。膻中,维护着心而接受其命令,是臣使之官,心志的喜乐,靠它传布出来。脾和胃司饮食的受纳和布化,是仓廪之官,无味的阴阳靠它们的作用而得以消化、吸收和运输。大肠是传导之官,它能传送食物的糟粕,使其变化为粪便排出体外。小肠是受盛之官,它承受胃中下行的食物而进一步分化清浊。肾,是作强之官,它能够使人发挥强力而产生各种伎巧。三焦,是决渎之官,它能够通行水道。膀胱是州都之官,蓄藏津液,通过气化作用,方能排出尿液。以上这十二官,虽有分工,但其作用应该协调而不能相互脱节。

以上都说明人体内五脏六腑在生理上是互相为用的。中医另外一本典籍《金匮要略》又说:“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其实这句话告诉我们两个重要的信息:第一是脏腑之间在病理上是互相传变的,另外在治疗上我们要重视脏腑之间的这种传变关系实未生病的脏腑。此外,我们知道了以上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变化。这些变化的基础,就是人在秉受天地之气交合而成的过程中,天地自然也秉承了人自然的规律。这规律就是阴阳五行,互相平衡,相互制约。其中阴阳讲究的是二者的平衡,而五行讲究的五者之间的生克制化。

二、 人之气血,四时相副

古人讲“气聚则生,气散则亡”。用中国文化的观点来说:构建整个自然界的一切物体,构成自然界万事万物的最小物质就是气。在道观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气字,上面是一个“无”,下面是四个点,生命“气”是一种冥冥幽幽的东西。在中国文化里有“一”,但没有零。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按照《道德经》的观点,在地球、宇宙没有形成之前,是一种混沌未开的“一”的状态。这一点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太极图上可以看出有意思的地方,在太极图中没有画一条直线,而是画了一条等分的曲线,并且在白色部分有个黑点,黑色部分有个白点,这就是中医说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果把这个圈拉直就成了一,这就是我们祖先的智慧所在。人和自然界的万物就是这个一化生而来的。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时刻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前面我们提到人是天地之气交合而成,因此在养生的过程中首先要遵从天地自然的法则。所谓天地自然的法则,其实就是道家提出的“道”,人不能离开自然环境而生存,自然要顺应自然的法则。关于人对自然的依赖,从我们目前的天文学和航天学研究的结果就能看出来,为什么人不能在其他的星球上生存,在太空中存在那么多天体星球、日月星辰,而就目前所知,唯独只有地球能孕育人类,这就充分的反证了人的存在离不开相应的自然环境。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是一种互为主客体的关系,人与自然是和谐相处的。此外,人本身也是一个小自然环境,要想有健康、高质量的生命体验就要与自身的小环境和谐相处,在中医称其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

盘古开天辟地

人秉承天地之气而生,呼吸吐纳又与自然息息相通。人从无到有的过程始终贯穿着这一特征。当在精子与卵子时期,由父母双方各自进行着呼吸吐纳。从受精卵形成后,形成胚胎到出生的过程,人是“九窍不通一窍通”。这时期人通过脐带与母亲联系在一起,这时候的我们与自然的相通是母亲代替我们在做,所以说到这里我们应该感谢母亲的伟大,想想我们的母亲在十月怀胎的时候,不仅她要实现自己的生命体验,还要代替我们做生命体验。人出生后是“一窍不通九窍通”,从呱呱坠地后,人就开始九窍与自然相通。

人的这种生命体验,依赖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来源于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中医认为气能生血,气能载血。因此气是人赖以生存最重要的物质。俗话说“人活一口气”,没有了这口气人的生命体验也就结束了。而人的这一口气包含了三种成分:元气,这是先天父母秉赋我们的;谷气,这是我们进食水谷精微转化而来的;清气,这是我们呼吸自然界的天然空气而来。其实这三种气都是可以归结为自然之气,元气是来自父母双方,而父母双方也都是依赖于呼吸吐纳的自然之气而生存。谷气,是来自我们的饮食物,而饮食物也是呼吸自然之气而生长。清气本来就是自然之气。所以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人是依赖于自然之气而生存的。人呼吸吐纳完成气血运行。人又与自然以九窍相通。正所谓“人与自然生气相通”,人的呼吸吐纳受自然的影响,同样自然也受人的呼吸吐纳的影响。关于这一点蝴蝶效应就是一个最好的印证。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两周后在美国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用现代医学解释人的呼吸吐纳主要是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人吸进去的是氧气,经过肺的换气,氧气进入血液由红细胞承载,同时经过换气,把人体代谢产物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人在一呼一吸之间与大自然进行了生气交换。在《黄帝内经》中说道:“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就是说包括自然界六合九州,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都和天气相通。正因为人的气血与自然息息相关,因此人也必然受到自然界四时气候影响。春天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万物开始生长。人的阳气也顺应自然升发之势外展。夏天阳气隆盛,人的阳气也处于饱满之势。秋天阳气开始收敛,人的阳气也开始内藏。冬天阳气封藏,人的阳气也蛰伏体内。因此《黄帝内经》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中医认为外界气候变化对人体气血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如《素问·八正神明论》里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意思是说,在天热时则气血畅通易行,天寒时则气血凝滞沉涩。气血行于经脉之中,故气候对气血运行的变化会进一步引起脉象的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里说:四时的脉象,春脉浮而滑利,好像鱼儿游在水波之中;夏脉则在皮肤之上,脉象盛满如同万物茂盛繁荣;秋脉则在皮肤之下,好像蛰虫将要伏藏的样子;冬脉则沉浮在骨,犹如蛰虫藏伏得很固密,又如冬季人们避寒深居室内。这些充分说明了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对人体气血经脉的影响是显著的。若气候的变化超出了人体适应的范围,则会使气血的运行发生障碍,如《黄帝内经》里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猝然而痛。”这里的“泣而不行”,就是寒邪侵袭于脉外,使血脉流行不畅;若寒邪侵入脉中,则血病影响及气,脉气不能畅通,就会突然发生疼痛。所以养生的关键是要充分认识人的气血随四时变化的规律,顺从这一规律就会身体健康直到终老。

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大家都知道,南方人性格比较温柔细腻,而北方人比较豪放直爽,造就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南北方的环境不同。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日子,尤其在小农时代体现更为明显。正是这种吃山吃水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区域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和体质偏颇。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大致分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造成东西南北口味差异的原因是跟气候和环境有关的。各地气候不同,人们只有通过调整日常饮食来应对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气候。如,广东人的靓汤很出名,因为广东有夏无冬,一年四季人们就像常绿植物一样,只有足够的营养,才能维持生命的平衡。事实上,这正是由于不同的环境造成了不同的体质。所谓“一方水土产一方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在什么地方住着,就要吃什么地方的食物,按照这个地方的基本环境和气候去调养身体,这样才能达到体质的平衡。大家都知道,四川、湖南一带的人爱吃辣椒,他们之所以爱吃辣,其实这跟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我们知道四川、湖南一带多雨,气候比较潮湿,而寒、湿属于六淫,是致病的一个因素,所以得想办法把体内的寒湿排出来。辣椒味辛性热,能除寒湿、逐冷痹,为了适应多寒多湿这种自然环境,身体就会产生一种祛寒湿的欲望,于人表现出来的就是爱吃辣椒。而北方气候寒冷,降水少,比较干燥,所以北方人就不如南方人那样爱吃辣,而且也不能吃太多的辣椒,否则就会上火长痘。虽然是这样,但是很多人还是没有辣椒吃不下饭,这在中医上的解释,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脾胃功能越来越弱了,对味道的感觉越来越弱,所以要用浓的东西来调出自己的肾经,用味道厚重的东西帮助自己把元气调上来,帮助运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现在人压力太大,心情太郁闷了,因为厚重的东西有通窜力,而吃辣椒就能让人胸中的淤滞散开一些。这也正说明了,只要特别想吃味浓的东西,就说明你的身体虚了。

另外,每个地区因气候、地理位置的不同会长着不同的食物,最明显的就是炎热之地多盛产寒冷性质的水果,如香蕉、甘蔗等,而寒冷地区多生长洋葱、大蒜、大葱等性平温的食物,这是老天爷给人们准备好了的,是完全适合身体本身的东西,那么我们就要接受自然界给我们的这份礼物,因时、因地地选择食物,这样我们才能不生病或者少生病。

南方水土

内蒙古草原

祖国医学其实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不同环境孕育体质偏颇的记载:“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

中医有同病异治之说,比如一个东北人和一个广州人患同一种病,中医处方可能不一样。因为两个人体质不同,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人的体质与他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其饮食结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存环境,都会影响到个体体质。我国东部地区湿热体质较多;南部地区湿热体质和血瘀体质者较多;西部地区气虚体质、阴虚体质者较多,阳虚体质较少;华北地区湿热体质者较多;东北地区气虚体质、阳虚体质者较多。气虚体质者在西部和东北较多,可能与西部高海拔地区低气压、低氧分压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东北冬季长、春秋气温比较低有关。阴虚体质者在西部较多,可能与西部地区多风、干燥、强紫外线辐射等特殊气候环境有关。湿热体质者在南部和东部较多,可能与南部和东部地区高温多雨,易酿生湿热,且经济发达,老百姓生活相对富裕,常吃热量大的饮食有关。注意了上述因素,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可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

我们大家都知道“水土”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不管在哪里哪个地方,都离不开“水和土”,水土(五行)实际上是生态环境的代名词。

大家都知道,我国地大物博,什么样的土质都有,从颜色上来讲,有黄色土壤、红色土壤、黑色土壤等等。从酸碱性来讲,有酸性土壤,有碱性土壤,有盐碱土壤,有中性土壤。土壤与人有直接关系,与植物也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地榆,如果它长在田埂上或者水沟旁边,你挖出来把它折断后,它的断面是白色,而且还有臭气,而在红土或者黄土山上挖的地榆就不同了,它的断面呈红色,而且是“菊花心”(像菊花开放时的那种纹理),呈芳香气,同样的植物,长在不同的环境,不仅它的外观变了,而且由于土壤所含的化学成分不同,它的成分也随之改变。因此它的疗效也在变化,地榆的功效只要学中医的都知道它的用途,炮炙歌诀上说:“地榆本止血、连梢不住红”,充分说明了它的功能。中药中有“道地药材”之说,就是指中药材的产地和它的原生态、气候对药物的功效有直接的影响。再来讲讲“水”,水是人们的“终身伴侣”,比任何东西都重要,那么什么样的水养什么样的人,乍一听有点玄乎,实际上是千真万确的事。北方干旱地区降水量少,粉尘、沙尘就多,而南方水乡水多湿度大,湿气就重,这是自然之理。水按它的来路分:有山溪水(山泉水)、井水、雨水、河水等,按它的水质来分,有浑水、清水等等。如果大家平时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可以发现那些喝清水长大的人讲话语音清脆,音质悦耳动听,如果吃的是长流水(源远流长)的清水的话,讲话时还喜欢拖长音,如果是吃浑水长大的人,讲话语音就重浊而低沉(如长江水,但现在的自来水不能算),音质淳美。就人的性格而言,吃清水长大的人是不能吃亏的,因为水太清容不得任何东西。吃浑水长大的人心胸相对广阔一点,能包容人。吃清水的人身材比较苗条,而吃浑水的人就身材魁梧一点,因为清水它的矿物质的成分必定有限,而浑水含的各种成分就多一些,所以有的山区人容易得地方病,而吃浑水的人反而矿物质多一些,微量元素相对来讲也要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