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屈光不正的分类方法
之所以要分类,就是要使众多的相关对象及其相关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以便使人们更容易地学习、传播和应用相关知识。对屈光不正进行分类也是出于这样的一种目的。那么,用什么方法对屈光不正进行分类呢?笔者阅读了王超廷、崔国义主编的《眼科大词典》,徐宝萃、徐国旭编著的《眼屈光学》,徐广第主编的《眼科屈光学(第四版)》,李凤鸣主编的《中华眼科学(第二版)》等眼屈光学的经典著作与相关章节,当前对屈光不正进行分类的方法基本上有三类。第一类是根据眼屈光元件的位置进行分类;第二类是以屈光不正发生的特征进行分类;第三类是根据屈光不正的性质进行分类。
一、屈光元件的性质
这种分类方法是在演屈光不正分类上最为精细的方法。这种分类方法的最大优势在于将屈光不正与眼的各种结构的相互关系紧密相连,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各种屈光不正与眼解剖状态的有机性关联。应用这种分类方法,一般是从眼屈光元件的位置、表面状况、屈光率、偏斜和缺失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1.屈光元件的位置
(1)屈光系统总的位置
屈光系统各个元件位置的改变,将会表现为眼屈光系统总体间距的改变,而总体间距的大小,是造成眼屈光异常的最为常见的原因。
①总体间距过于紧密:具体将会表现为眼的前后轴缩短,由于这样的原因造成的屈光不正,就被称为轴性远视眼。
②总体间距过于疏松:这种改变必然会导致眼的前后轴增大,这种屈光不正因是由前后轴增大所致,因此就叫做轴性近视眼。
(2)屈光元件单体位置的改变
在眼的前后轴并无异常,但是眼屈光系统中单个元件异位,也会影响眼的屈光状态。这种异位一般是指晶状体位置的改变。
当晶状体向前方移位时,就会成为近视眼,我们不妨称其为移位性近视眼;而晶状体向后移位时,又会成为远视眼,也可以称其为移位性远视眼。
2.屈光表面状况
屈光面的表面状况与眼的屈光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里所说的表面状况是指屈光元件表面的光滑程度和形式。而光滑程度强调的是表面是否规则,形式强调的则是表面的形态。
(1)规则屈光面
屈光面的光滑程度一般分成两个档次。表面光滑的称为规则,表面不光滑的则称为不规则。规则的屈光面又可以分为球面与柱面两种。
①屈光面呈球面:因球面的曲率半径异常所导致的屈光不正,就叫做曲率性屈光不正,俗称球面屈光不正。导致曲率性屈光不正的主要因素是角膜曲率的改变,其次是晶状体。
——屈光面曲率半径过大(弯曲度过小)所导致的屈光不正,叫做曲率性远视眼。
——屈光面曲率半径过小(弯曲度过大)所导致的屈光不正,叫做曲率性近视眼。
②屈光面呈柱面:屈光表面尚属规则,但在不同子午线方向上却存在曲率上的差异,这种眼就叫做散光眼。规则屈光面的散光又分为以下两种:
——规则散光:表现曲率差异最大的两条子午线呈正交状态的散光眼,就叫做规则散光眼,俗称规则散光。这种散光根据成焦后焦线的所在位置,又可分为单纯近视散光、复性近视散光、单纯远视散光、复性远视散光和混合散光五种。
——斜交散光:倘若表现曲率差异最大的两条子午线不呈正交状态,这种散光就叫做斜交散光,或称为双-斜散光。
(2)不规则屈光面
假如屈光面不光滑,就会在各条子午线上无规律可循,既不呈正交也不成斜交,这种眼就被称为不规则散光。这种散光用普通眼镜或软性隐形眼镜进行屈光矫正一般都很难取得满意的矫正效果。
3.屈光成分屈光率
当屈光成分的屈光率(俗称屈光指数)异常时,也会使入眼的光线发生位移,从而使眼的屈光状态发生改变。这种屈光异常,就被称为曲率性屈光不正,或指数性屈光不正。
①屈光力增大:造成近视眼,称为指数性近视眼;
②屈光力减小:造成远视眼,称为指数性远视眼。
4.屈光成分的偏斜
人眼屈光系统中可以发生偏斜的只有晶状体和视网膜,不管是哪一种成分偏斜产生屈光不正形式都将是散光。但是两者因各自的位置不同,在形式上的表现并不完全相同。
①晶状体偏斜:一般会引起复性远视散光或复性近视散光。
②视网膜偏斜:通常多发生于高度近视眼,因此视网膜偏斜引起的散光眼多为高度近视性散光。
5.屈光元件的缺失
屈光元件的缺失最常见的、影响又较大的就是晶状体的缺失。当晶状体缺失时,屈光系统对光的屈折力将明显减小而成为高度远视眼。
二、根据发生的特点
人们还可以根据屈光不正发生的特点进行划分,了解这种划分可以帮助我们对屈光不正进行相关特征的定性,对屈光不正的矫正方法的选择、矫正效果及其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原发性屈光不正与继发性屈光不正
根据屈光不正发生的状况,可以将屈光不正分为两类。对没有明显诱因而发生的屈光不正,就叫做原发性屈光不正;对由于全身疾病或其他眼病诱发的屈光不正,就叫做继发性屈光不正。两者进行比较,后者屈光不正的程度更深,屈光度更不稳定、进展较快。
2.先天性屈光不正与后天性屈光不正
根据屈光不正发生的时间,可以把屈光不正分为两类:
(1)先天性屈光不正
在胚胎发育和出生前后,因遗传因素或眼的发育异常所导致的屈光不正,就叫做先天性屈光不正。先天性屈光不正,多表现为轴性屈光不正,其次为曲率性屈光不正。这类屈光不正,常会伴有其他先天性缺陷,如早产儿的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营养不良、小眼球小角膜、球形晶状体、葡萄膜缺损等。这种屈光不正被发现的一般都比较晚,矫治效果往往不是十分理想。
(2)后天性屈光不正
后天性屈光不正是指出生后因发育、疾病和用眼习惯问题所引发的屈光不正。这类屈光不正从发生的年龄上又可以分成两种:
①早发性屈光不正:这种屈光不正,又叫做发育期屈光不正、调节性屈光不正、学生性屈光不正、学校性屈光不正,还被称为生理性屈光不正、静止性屈光不正。
这种屈光不正大多是由发育过程中眼的结构发生变异所致。这种屈光不正的矫正镜度一般发展平稳,通常情况下,每年最大的正镜度的递减量<0.75D(即负镜度的递增值<-0.75D),而≥1.00D的相对较少。通常在20岁以前,正镜度的递减总量不大于3.00D。当然,在当前过度使用手机和过度用眼的情况下,近视每年增加-1.00DS以上者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应当说,这是眼-视光学工作者所面对的最广大的服务对象。
这种屈光不正对光学矫正的适应状况相对比较理想,除高度远视眼外,通过合理验光配镜都可以使矫正视力达到(或超过)1.0。
②成人(或迟发)性屈光不正:这种屈光不正是指人的生长发育进入相对静止的发展时期后所新发生的屈光不正。导致这种屈光不正的原因大多与职业工作、注视习惯等高强度近距离用眼有关。这种屈光不正眼最多见的就是成年性近视眼,其眼轴稍长,矫正镜度一般较低,可以单眼发生,光学矫正效果良好。
3.生理性屈光不正与病理性屈光不正
眼-视光学又根据屈光不正的程度与发展速度分成两种,一种叫做生理性屈光不正,另一种叫做病理性屈光不正。
(1)生理性屈光不正
生理性屈光不正这种称谓,通常只适用于远视眼与散光眼。
①生理性远视眼:因年龄较小,眼球尚未发育到正常大小所伴有的远视性屈光不正,就叫做生理性屈光不正。初生儿的眼所具有的+2.50~+3.00D的屈光矫正镜度,就是生理性屈光不正。这种屈光不正的屈光矫正镜度,绝大部分人会在眼球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发育的过程中逐渐降低,并最终在眼球的发育中被抵消。
也有一部分人,到成年以后仍有不同程度的远视屈光矫正镜度,这可能是因被测者出生时远视屈光矫正镜度较大,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非生理性远视成分,生长发育过程只能将其中的一部分抵消掉。未被抵消掉的远视屈光矫正镜度,应视其为生理残余性远视。
②生理性散光:生理性散光有以下两种,一种叫做牵拉性生理散光,另一种叫做固有性生理散光。在实际屈光检测中提到的生理散光大多指的是后者。
a.牵拉性生理散光:这种散光大多是指眼外肌强力收缩,眼外肌腱牵拉巩膜所致。这种散光成分,通常表现为是一过性的。当较长时间高强度使用集合力时,散光可能就会出现,只要眼稍事休息,散光就可以得到缓解。
b.固有性生理散光:固有性生理散光一般是在两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第一,眼睑自身的牵张力对角膜的持续压迫作用;第二,角膜自身水平径>垂直径所导致的正交屈光差异。
牵拉性生理散光无需处理,应建议其注意合理用眼及使用助视工具。对于固有性生理散光,需要根据散光的程度来进行处置,对于0.50DC在屈光矫正中可以考虑使用等效球镜予以解决,而对于等于和高于0.75DC的散光则需用圆柱面镜予以矫正。
(2)病理性屈光不正
只要是近视眼,不管屈光度大小,一律不作生理性的定性。当高度近视眼伴有视网膜、脉络膜的退行性变,甚至存在失明危险性的近视眼,就叫做病理性近视眼,又叫做变性近视眼、变态近视眼、进行性近视眼,也称为恶性近视眼。
病理性近视眼的特征为:前房深、瞳孔大、反应慢、锯齿缘囊样变性;睫状肌因无调节刺激而萎缩,后部巩膜因牵拉而变长、变薄;晶状体因营养不良而有混浊;玻璃体因退行性变而发生液化;视网膜弧形斑较大,豹纹状眼底,巩膜后葡萄肿。光学屈光矫正效果一般较差。
三、屈光不正的性质
按眼的屈光性质进行分类,则是眼-视光学最为常见的一种屈光不正的分类。这种分类一般是以平行光线进入无调节眼后成焦所在的位置来确定屈光不正的名称。
1.近视眼
在近视眼中根据有没有散光可分为两种。合并有散光的就称为复性近视眼,对没有散光的就称为单纯性近视眼。
2.远视眼
远视眼的分类也可以根据有没有散光分成两种。合并有散光的就称为复性远视眼,对没有散光的就称为单纯性远视眼。
3.散光眼
散光眼根据两条焦线所在的位置,可以分为五种(图1-6)。
图1-6 散光眼的分类示意图
(1)单纯近视散光
一条焦线(+)在视网膜上,另一条焦线(□)在视网膜之前的眼就叫做单纯近视散光[图1-6ⓑ]。
(2)复性近视散光
两条焦线(♡)均在视网膜之前的眼,就叫做复性近视散光[图1-6ⓐ]。
(3)单纯远视散光
一条焦线(+)在视网膜上,另一条焦线(△)在视网膜之后,就叫做单纯远视散光[图1-6ⓒ]。
(4)复性远视散光
两条焦线(△)均在视网膜之后的眼,就叫做复性远视散光[图1-6ⓓ]。
(5)混合散光
一条焦线(♡)在视网膜之前,一条焦线(◇)在视网膜之后的散光眼,就叫做混合散光[图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