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屈光矫正适应证与局限性
屈光矫正可以改善、提高人眼的视觉分辨力,使某些视力不好的人获得良好的矫正视力。但是,屈光矫正并非万能的东西,它也有自设的适应证和局限性。
一、屈光矫正的适应证
从对屈光不正的矫正效果看,屈光矫正有即刻可以显现明确效果的,也有不能即刻发生明显效果却会发生延续效果的。
1.各种屈光不正
各种类型的屈光不正是屈光矫正的绝对适应证。屈光不正包括:远视眼、近视眼、散光眼,以及各类型的复性屈光不正。就屈光矫正效果而言,大致有以下规律:
①近视眼的矫正效果一般会优于远视眼;
②高度屈光不正的矫正效果比低、中度屈光不正要差,超过10.00D屈光不正的矫正效果都会相对较差;
③不规则散光的矫正效果比规则散光矫正的效果要差;
④年轻人的矫正效果要比老年人更好;
⑤对中度及以上屈光不正者,有戴镜经验的矫正效果要优于没有戴镜经验的人,这种差异在老年人最为明显。
2.少年儿童弱视
一般来说,少年儿童弱视大多是中、高度远视引起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弱视,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终生的视觉残疾。这是当前需要引起广泛认识的一种情况:针对少年、儿童由中、高度远视眼导致的弱视眼,各种训练设备层出不穷,各种矫治机构也如雨后春笋,但矫治的效果不容乐观。应当说,目前少年、儿童弱视眼的矫治与视觉训练亟待规范。
3.眼的调节功能异常
因各种因素导致的调节功能的异常,都是屈光矫正的适应证。
例如老视眼,这是一种因年龄原因发生的晶状体硬化所导致的调节功能下降,其具体表现就是视近易疲劳,以至视近困难,这无疑是屈光矫正的适应证。
因各种因素导致自身眼的生理机能异常而发生的调节弛缓、调节超前、调节滞后,均为屈光矫正的适应证。
4.双眼视功能异常
隐斜视、轻度斜视,集合功能异常所引起的双眼视功能问题,都可以通过单光镜片结合三棱镜来处理。
5.视功能训练
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视功能障碍,只要进行视觉训练就一定要解决屈光矫正的问题。倘若不能得到良好屈光矫正,视觉训练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前,在少年、儿童弱视的矫治中,经过以年做计算单位的“规范”视觉训练却“效果不明显”的情况并不鲜见。之所以“训练”了却“无效”,有两种原因值得我们关注:
①屈光矫正不到位,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儿童,正镜度矫正不足则是极为普遍的。
②视觉训练不到位,例如训练中孩子会用触觉不由自主地去弥补视觉功能的不足,这等于训练中“视功能训练”被忽视了。这大多是视觉训练人员指导不够造成的。
二、屈光矫正的局限性
屈光矫正并非一种解决视力不良状况的万应灵药,它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大致上说,屈光矫正效果受到五种因素的制约。
1.眼自身的生理功能
屈光矫正是否有效、效果是否明显,与被测眼的生理功能状况密切相关。倘若被测者眼睛仅是单纯性屈光不正的问题,屈光矫正都会获得比较满意的矫正效果。倘若被测眼的组织结构已经破坏而导致视力低下,要想通过屈光矫正恢复正常的矫正视力,可以说这是办不到的。这也就是说,被测眼自身眼的视觉生理的现实状态、潜在的视功能潜力,是决定矫正效果优劣的重要条件。
2.当前科技水平的限制
屈光矫正的效果也要受现实的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例如当前用于屈光矫正的眼镜片其镜度递进值为0.25DS和0.25DC,显然人眼的度数变化要比这个递进值精细的多。但是,这是现实的科学技术水平,而且这一递进值又是眼视光学普遍认可的科学标准。因此,对一些个别希望矫正到2.0的想法,我们只能说:只能碰运气(而且这种运气的概率很小)。
3.年龄
年龄也是影响屈光矫正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屈光矫正后获得的矫正效果也就会越好,老年人获得的屈光矫正效果比年轻人要差一些。以视力检查为为指标,少年儿童、成年人经过屈光矫正获得1.0的矫正视力不是难事。但是,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要想达到这样的矫正效果是困难的,因此对于年龄较大的被测者是不能刻意追求1.0的矫正视力的。
对弱视眼的矫治,年龄对矫治效果的影响是很大的。倘若是学龄前的儿童,视力的提高是可以以周来计算的;倘若是中、小学生,其视力的提高则需要用月来考量;超过12岁,弱视的矫治则是极为困难的;25岁以后,弱视没有再进行矫治的意义。
但是,25岁以后的弱视,尽管弱视矫治没有实际意义,但是接受屈光矫正还是非常必要的。有一部分验光师对这种情况,习惯上在矫正中给予患眼平光镜的配制,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尽管对弱视眼即便是完全正确的矫正,矫正视力也不能得到明显提高,但是经验告诉我们:这样的被测者,戴上屈光矫正眼镜,立体视觉、距离感觉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戴用,虽然矫正视力没有明显的提高,但其精细辨识能力都会有相应的提高。
4.戴镜经历
是否戴用过屈光矫正眼镜,也会对现实的屈光矫正存在着一定的潜在的影响作用。这种影响有两个方面:
(1)正向影响作用
有过戴镜经验的被测者,在接受屈光矫正时,一般不会发生明显的不适应。特别是原戴眼镜配制的质量较高的,只要验光不发生偏差、眼镜调整到位,对新眼镜的接受都不会发生问题。这就是有戴眼镜经历对新眼镜的正向影响。
(2)负向影响作用
但是,也有不少戴眼镜的人会说,只要配一副新眼镜,都要适应很长时间。这种情况,大多是由验光偏差、眼镜架挑选不适宜、眼镜装配不当等因素造成的。这些戴镜的不舒适,就会对新配的眼镜发生负向的影响。
应当说,了解被测者的戴眼镜的经历,是制定屈光矫正方案的重要的参考信息。例如:有戴眼镜经历的近视眼,在并发老视时,推荐使用渐进眼镜,一般都会很快适应。但是,对于没有戴眼镜经历的远视眼,在并发老视时,推荐使用渐进眼镜就不是最好的矫正方案,因为这样的人,很难保证舒适的戴用感觉,这样的人在经过戴用远用、近用眼镜一段时间后,再配用渐进眼镜舒适程度将会明显提高。
5.验光师的学识与技能水平
以上关于屈光矫正的局限性问题均属于验光师需要面对的客观因素,而验光师自身的学识与技能水平才是屈光矫正中的主观因素。就目前而言,屈光矫正中的一些问题的发生绝大部分是由这种因素引起的,例如:在散光矫正中将高度散光肆意做等效球镜处理的案例时有发生。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无法使被测者得到最佳的矫正视力,而且会导致视觉疲劳长期得不到应有的解决。再如,对于眼位的认识,这应当是处在屈光矫正一线的弱项,对于非正交潜在的隐斜视几乎缺乏认识,一旦遇到这样的被测者就不可能得出科学、合理的矫正方案。因此,对于验光师来说,学习、学习、再学习是终生的追求,否则就无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和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