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
【基源】 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干燥块根。
【成分研究】
1.环烯醚萜苷类 梓醇、地黄苷D、地黄苷A等。
2.甾体及其苷类 麦角甾苷、β-谷甾醇等。
3.糖类 水苏糖、棉子糖、甘露三糖、地黄多糖A、地黄多糖B等。
4.氨基酸类。
【药理研究】
1.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生地黄具有止血、促进血细胞增殖作用,同时可以通过影响白细胞和血小板发挥抗炎作用。
2.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地黄苷A可能通过增强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促进溶血,增强免疫低下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
3.对肾脏的作用 生地黄水提取液能明显降低小鼠尿蛋白排泄,改善肾小球上皮细胞轴突融合等病理变化,有明显的肾缺血保护作用。
4.降血糖 地黄寡糖调节机体微生态平衡可能是其降血糖机制之一[1]。
5.其他 保护胃黏膜、抗衰老、抗骨质疏松等作用。
【性味归经】 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主治】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入营血,舌绛烦渴,血热妄行,斑疹吐衄;阴虚内热,骨蒸劳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临床应用】
1. 单方验方
(1)糖尿病性肾病 生黄芪30g,党参、生地黄、丹参、葛根各15g,枸杞子、川芎、苍术各10g,山茱萸6g,牡丹皮9g,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2]。
(2)更年期综合征 当归15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黄连6g、黄芩6g、黄柏6g、黄芪15g。水煎服,每日1剂[3]。
(3)免疫性不孕症 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炒当归、赤芍、柴胡各10g,白术、牡丹皮、茯苓各12g,五味子、甘草各6g。每天1剂,水煎,早晚分服,2个月为一个疗程[4]。
(4)急性眼部外伤 生地黄50g,高压蒸15min后,捣汁加蜂蜜10g外敷伤处,上午2次,下午2次,每次15min,晚上睡眠时外敷0.5h,连续3~5天[5]。
2.配伍应用
(1)用于清热凉血
生地黄配牡丹皮:凉血散瘀,清热宁络。用于急性热病,热入心营之神昏谵语;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等症;热病后期,邪热未尽,阴液已伤所致的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等症;肝肾阴亏,骨蒸劳热。
生地黄配知母、地骨皮:滋阴清热除骨蒸。用于阴虚内热,潮热骨蒸。如地黄膏(《古今医统大全》)。
生地黄配大黄:滋阴增液,通便泄热。用于心胃火炽,气火升腾,挟血上逆之吐血、衄血;热结便秘证。
生地黄配白茅根:清热,凉血,退热。用于热性病热邪入营所致的发热、口渴、舌绛、或身现斑疹等症;血热妄行,症见衄血、吐血、脉细数者;热病伤阴,低热不退者;手术后发热,及原因不明之低热。
生地黄配地榆:清热凉血止血。用于血热便血、尿血。如两地丹(《石室秘录》)。
生地黄配水牛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用于温热病之高热神昏,烦热口渴,斑疹,吐血、衄血等症;脑外伤后遗症;热痹;荨麻疹,证属风热为患者(《施今墨对药》)。
(2)用于生津养阴
生地黄配石斛:养阴清热,泄热除烦。用于热病后期,由于高热伤阴,以致口干舌燥、烦渴欲饮、津少纳呆、舌红少苔;温热病伤阴,阴虚内热,低热不退;胃病日久,阴液不足,胃口不开。
生地黄配熟地黄:滋阴补肾,益精填髓,补血生血,养阴凉血,清热除蒸。用于热病之伤阴、低热不退诸症;阴虚血亏,骨蒸潮热等症;肝肾不足,精亏血少,以致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月经稀少或崩漏等症;糖尿病,表现为中消者;胎漏下血诸症。如二黄散(《景岳全书》)。
生地黄配玄参: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入血分之神昏谵语,斑疹显露或吐血、衄血,舌绛苔少等症;热病后期,津液损伤,心烦口渴,大便秘结等症;肾阴亏损,虚火上炎之咽喉焮肿、口干舌燥等症。如增液汤(《温病条辨》)。
3.鉴别应用
(1)鲜地黄、干地黄 鲜地黄多汁,苦重于甘,清热凉血生津效佳,热甚伤津者多用。干地黄质润,甘重于苦,清热力稍差而长于滋阴,阴虚血热、骨蒸潮热多用。
(2)生地黄、熟地黄 生地黄是地黄的块根晒干而成,性寒凉,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作用,长于滋阴、凉血、润燥,但其滋阴之力不及熟地黄,适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证,热病后期低热不退及津伤口渴,消渴证,血热妄行之出血证等。熟地黄为生地黄加辅料炮制加工而成,性微温,长于滋养肝肾之阴,补益精血,适用于肝肾阴虚证及精血亏虚之证。
(3)生地黄、玄参 两者同属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甘寒偏入血分,凉血之功较玄参强,且能养血、止血,其治重在血分,适用于温热病后期或内伤之阴虚发热、消渴,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女子月经不调,邪热伤津或津液不足之大便秘结。玄参咸寒偏入阴分,降火解毒之功较胜,且能散结、清肺利咽,其治重在阴分,适用于阴虚发热,消渴证,温热病邪入营血之发斑发疹,咽喉肿痛,瘰疬瘿瘤等。
【用量用法】 水煎服,9~15g。鲜地黄用量加倍,或捣汁入药。
【不良反应】 少数患者有腹泻、腹痛、恶心、头晕、疲乏、心悸等不良反应,但均为一过性,继续服药数日内即消失;个别患者可出现肝功能轻度障碍,表现为血清谷丙转氨酶、脑磷脂胆固醇升高,TTT异常[6]。
【使用注意】 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服用。
参考文献
[1] 曾艳等.中成药,2006,28(4):609.
[2] 刘玉玲.陕西中医,2007,28(8):981.
[3] 袁杰等.山东中医杂志,2007,26(12):828.
[4] 王春霞等.新中医,2008,40(2):24.
[5] 苏南湘.湖南中医杂志,2002,18(6):59.
[6]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玄参
【异名】 元参,黑参。
【基源】 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干燥根。
【成分研究】
1.环烯醚萜类 哈帕苷、哈帕俄苷、6-O-甲基梓醇、8-O-阿魏酰基哈帕苷等。
2.苯丙素苷类 angroside C、ningprosides A、cistanoside F等。
3.有机酸类 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对甲氧基肉桂酸、熊果酸等。
4.其他 β-谷甾醇及其苷、多糖等。
【药理研究】
1.保肝 苯丙素苷能明显抑制模型肝细胞凋亡,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Fas/FasL的表达,具有抗肝损伤作用。
2.抗血小板聚集 angroside C能使血小板环腺苷酸(cAMP)含量显著升高,可以使血浆中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0(6-keto-PGF10)均有所下降,但TXB2下降更为明显[1]。
3.抗氧化 angroside C在0.1mmol/L时有显著的抗氧化能力。
4.其他 抗缺血、抗抑郁等作用。
【性味归经】 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主治】 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用于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热病伤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
【临床应用】
1.单方验方
(1)喉源性咳嗽 麦冬6g、玄参6g、桔梗4.5g、生甘草6g、五味子3g、百部6g、菊花6g、薄荷6g。以上诸药以清水漂洗1~ 2次除去浮灰,再用沸水冲泡后即可饮用;或将诸药先放入砂锅中稍加煮沸再倒入茶杯中饮用。以后再反复添加开水频服,至药汁清淡而弃。每日1剂[2]。
(2)脉管炎 玄参90g、金银花90g、当归60g、甘草30g、制乳香6g、制没药6g、黄柏(盐水炒)6g。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分服,6日为一个疗程,连续服药5个疗程[3]。
(3)放射性食管炎 玄参10g、生地黄10g、麦冬10g、沙参10g、石膏30g、桃仁10g、牡丹皮10g、连翘10g、金银花15g、白及20g、半枝莲10g、石上柏15g、延胡索10g、川楝子10g、八月札10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 剂[4]。
(4)肛肠病术后发热 玄参30g,麦冬、生地黄各25g,大黄9g,芒硝4.5g。腹胀者加枳实、厚朴;渴甚者加天花粉、黄连;呕吐者加竹茹。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3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禁食辛辣刺激之品[5]。
(5)治疗高血压病 玄参15g,生地黄15g,白芍10g,钩藤15g,夏枯草15g,牛膝10g,麦冬10g,菊花10g,丹参10g,泽泻10g。每天服中药1剂,15天为1个疗程[6]。
2.配伍应用
(1)用于清热凉血、养阴
玄参配苍术:益脾气,敛脾精,止淋浊,降低血糖。用于中气虚弱,清浊不分之尿浊膏淋等;雀目,夜盲;糖尿病,或伴有胆固醇增高者(《施今墨对药》)。
玄参配麦冬:养阴生津,润燥止渴。用于糖尿病,表现为津少口干、口渴多饮、舌红少苔等症者;虚劳诸症,以阴虚为主者。如增液汤(《温病条辨》)。
玄参配百合、生地黄:滋补肺肾之阴。用于肺肾阴虚,骨蒸劳嗽。如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
(2)用于解毒散结
玄参配牡蛎:泻火解毒,软坚散结。用于阴亏火旺,灼津成痰,痰火郁结,郁而不散所致的瘰疬、瘿瘤、痰核等。如消瘰丸(《医学心悟》)。
玄参配贝母: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用于肝肾阴虚,虚火内盛,灼津成痰,痰火凝结而成的瘰疬。
玄参配板蓝根、黄芩:清热泻火,解毒散结。用于瘟毒热盛,咽喉肿痛。如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
3.鉴别应用
玄参、麦冬 两者均有滋阴清热功效,用于肺胃阴伤有热之证。然玄参清热解毒力强,尚有清热凉血功效,实火虚火皆可用之,如常用于温毒发斑、目赤咽痛、痈肿疮毒等病证。麦冬长于润肺益胃,生津滋阴,清心除烦,用于肺胃阴伤、咽干鼻燥、肠燥便秘、心烦失眠等。
【用量用法】 水煎服,9~15g。
【制剂与成药】 玄麦甘桔颗粒(冲剂):由玄参、麦冬、甘草、桔梗组成。用于虚火上灼,口鼻干燥,咽喉肿痛。开水冲服,每次10g,3次/天。小儿酌减。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
参考文献
[1] 黄雄等.中医药导报,2007,13(10):103.
[2] 谭薇.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2):1128.
[3] 张居伟等.青岛医药卫生,2001,33(1):61.
[4] 李茂钦.河北中医,2008,30(2):142.
[5] 梁靖华等.陕西中医,2006,27(3):303.
[6] 张水全.光明中医,2008,23(1):62.
牡丹皮
【异名】 丹皮。
【基源】 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
【成分研究】
1.丹皮酚及苷类 丹皮酚、芍药苷、丹皮酚苷、丹皮酚原苷等。
2.香豆素类 6-羟基香豆素等。
3.有机酸类 白桦脂酸、没食子酸等。
4.其他 甾醇、萜类、多糖、鞣质等。
【药理研究】
1.降血糖 发挥作用的主要是丹皮多糖。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丹皮酚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丹皮酚还具抗心律失常、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1]。
3.抗菌 丹皮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抗菌活性。
4.其他 抗超敏反应、抗肿瘤等作用。
【炮制研究】 牡丹皮中所含丹皮酚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丹皮酚具有水溶性和挥发性,并可随水蒸气蒸馏。因此,牡丹皮在切片前软化时,采用水淋法和抢水洗为宜,干燥时以阴干法为佳[2]。
【性味归经】 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主治】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血滞经闭,痛经,跌仆伤痛;痈肿疮毒。
【临床应用】
1.单方验方
(1)过敏性紫癜 大黄10g、牡丹皮10g、桃仁10g、冬瓜子10g、生槐花30g、茜草炭30g、金银花炭20g、蝉蜕6g。每日1 剂,水煎早晚2 次分服。15 日为一个疗程[3]。
(2)急性阑尾炎 大黄9~18g(后下)、牡丹皮9~12g、桃仁9~15g、红花9~15g、冬瓜仁15~30g、芒硝9~12g(分冲)。每日1剂,连服2日[4]。
(3)急性胆囊炎 大黄12g,牡丹皮、桃仁各12g,玄明粉10 g(分2次冲服),冬瓜子10g。每剂煎2 次,每6 h 服1次,7 天为一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5]。
(4)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 大黄30g、牡丹皮15g、桃仁12g、芒硝(冲)6g、蒲公英30g、丹参45g。水煎服,每天1~2剂,分早、晚2次服下[6]。
2.配伍应用
(1)用于清热凉血
牡丹皮配栀子:清热凉血,祛瘀化斑。用于温毒发斑。如牡丹汤(《圣济总录》)。
牡丹皮配赤芍:凉血活血。温热病热入营血之吐血、衄血、发斑;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月经过多等;瘀血经闭、痛经;疮痈肿痛。
牡丹皮配紫草:清热凉血,活血透疹。用于热病皮下出血,过敏性紫癜。
牡丹皮配地骨皮:凉血除蒸。用于阴虚血热所致的午后潮热、骨蒸等。
牡丹皮配生地黄:清热养阴,凉血止血。用于阴虚血热吐衄。如滋水清肝饮(《医宗己任编》)。
牡丹皮配丹参:凉血活血,清透邪热。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之吐血、衄血、发斑等;血热瘀滞,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腹中包块,产后少腹疼痛等。
(2)用于活血化瘀止痛
牡丹皮配桃仁、桂枝:活血祛瘀。用于血滞经闭、痛经。如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牡丹皮配大黄:清热散瘀消痈。用于肠痈初起,少腹肿痞;附件炎、盆腔炎等属里热实证者。如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
牡丹皮配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止痛。用于跌打伤痛。如牡丹皮散(《证治准绳》)。
3.鉴别应用
(1)牡丹皮、地骨皮 两者均能清退虚热、凉血,皆可用于骨蒸潮热。牡丹皮长于治疗无汗之骨蒸潮热,且具活血化瘀之功,可用于治疗血滞经闭、痛经、癥瘕、跌打损伤等瘀血病证,也可用于肠痈初起而未成脓者。地骨皮善治有汗之骨蒸潮热,且能清泄肺热,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喘。
(2)牡丹皮、赤芍 两者均能清热凉血、活血行瘀。赤芍活血散瘀之力较牡丹皮强,但其凉血清热之力不及牡丹皮,故适用于热入血分之实火,血热妄行或血瘀所致的出血实证,及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胸胁腹痛等。牡丹皮善清血热,既能清血分之实热,又能除阴分伏热,适用于热入营血斑疹吐衄,也可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
【用量用法】 水煎服,6~12g。
【使用注意】 血虚有寒,月经过多及孕妇不宜服用。
参考文献
[1] 张虹等.江苏中医药,2007,39(9):75.
[2] 薛德华.基层中药杂志,1995,9(2):11.
[3] 范华云.河北中医,2000,22(8):607.
[4] 周国芳.中医临床医生,2003,31(5):47.
[5] 曹金婷.河南中医,2008,28(2):16.
[6] 周中辰等.山东中医杂志,2000,19(15):280.
赤芍
【基源】 为毛茛科植物赤芍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 的干燥根。
【成分研究】
1.单萜及单萜苷类 包括具蒎烷结构的单萜及其苷类,具内酯结构的单萜及其苷类。
2.其他苷类 氧化芍药苷、芍药花苷、芍药苷元、没食子酰芍药苷等。
3.其他 环烯醚萜类、三萜类、甾醇及其苷类、鞣质、黄酮类、氨基酸、蛋白质等。
【药理研究】
1.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赤芍总苷能通过对凝血系统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产生抗血栓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赤芍有较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也能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冠脉流量而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保护缺血心肌,提高心肌对低氧的耐受性,降低肺血管阻力,减轻后负荷[1]。
3.对肿瘤细胞的作用 芍药苷能抑制肿瘤细胞膜上三磷腺苷酶的活性及升高腺苷酸环化酶活性。
4.对肝脏的作用 赤芍具有消退黄疸、抑制血浆中血栓素B2产生、抗肝纤维化、促进肝细胞再生等作用。
5.其他 抗炎、抗超敏反应、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等作用。
【性味归经】 苦,微寒。归肝经。
【功效主治】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仆损伤。
【临床应用】
1.单方验方
(1)肝性脑病 赤芍10~30g、厚朴20g、枳实20g、玄明粉(冲服)4~6g、生大黄(后下)15~20g。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100~150ml,每天2次[2]。
(2)重症急性胰腺炎 赤芍120g、丹参30g、柴胡15g、败酱草30g、生大黄15g、厚朴15g,开水150ml泡制,胃管内注入后夹闭胃管30~60min,每日2 次,必要时加以灌肠[3]。
(3)黄疸型肝炎 赤芍60g,茵陈、白花蛇舌草、车前草各30g,丹参20g,白术、茯苓、猪苓各15g,柴胡12g,生大黄10g。水煎,每日1剂,分3次口服,每次200ml,4周为一个疗程 [4]。
(4)肠痈 大黄(后下)15g、赤芍20g、重楼15g、蒲公英15g、大血藤15g、甘草6g。水煎2次,两煎液混合,每日2剂,每6h服药汁250ml [5]。
(5)淤胆型慢性乙型肝炎 赤芍45g、茵陈30g、栀子2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6]。
2.配伍应用
赤芍配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用于温病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如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赤芍配白芍:清热凉血。用于血虚兼有瘀滞之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血分有热,低热久久不退;阴虚津亏,余热未清之口干舌燥、目赤肿痛;肝郁血滞之胸胁疼痛、腹痛坚积。
赤芍配大黄:泄热逐瘀,和营止痛。用于肠痈初起,少腹疼痛;瘀血经闭、痛经;急慢性盆腔炎所致下腹疼痛等实热证。如神明度命丸(《备急千金要方》)。
赤芍配当归尾:化瘀止痛。用于瘀血所致痛经、闭经、癥瘕、产后腹痛;风湿痹痛。
赤芍配赤茯苓:利水消肿,凉血活血。用于血热挟瘀之小便不利、水肿、尿血,血热所致的衄血、吐血等证(《施今墨对药》)。
赤芍配川芎:行血化瘀破滞。用于瘀血经闭、痛经及月经不调;血痹;痈疮肿痛。
赤芍配柴胡、牡丹皮:疏肝解郁,活血止痛。用于肝郁血滞之胁痛。
3.鉴别应用
赤芍、白芍:《神农本草经》不分赤芍、白芍,通称芍药。唐末宋初将两者区分。两者虽同出一物,均为芍药的根,但赤芍多为野生芍药,药材表皮色赤,直接入药;白芍多为人工栽培,多去栓皮加工后入药。赤芍功偏泻、散,以凉血活血、散瘀止痛为主,适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证,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胸胁腹痛及跌仆损伤。白芍功偏补、收,以养血敛阴、缓急止痛为主,兼能平抑肝阳,适用于血虚肝旺所致的眩晕、耳鸣,阴血亏虚所致的月经不调、闭经、崩漏下血,肝脾不和之胸胁腹痛,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所致的四肢挛急、麻木不仁及营卫不和之症。
【用量用法】 水煎服,6~12g。
【不良反应】 有过敏反应报道 [7]。
【使用注意】 血寒经闭者不宜服用。
参考文献
[1] 杨媛媛等.医药导报,2008,27(1):67.
[2] 樊宏伟等.国医论坛,2006,21(4):34.
[3] 张敏等.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6):569.
[4] 柳锋等.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16(5):23.
[5] 邹招初.中国中医急症,2001,10(5):272.
[6] 袁年.山西中医,2002,18(4):43.
[7] 杨东海等.中医药学报,1991,4(3):31.
紫草
【基源】 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或内蒙紫草Arnebia guttata Bunge的干燥根。
【成分研究】
1.萘醌类 紫草素、乙酰紫草素、2,3-二甲基戊烯酰紫草素等。
2.多糖类 紫草多糖A、紫草多糖B、紫草多糖C等。
【药理研究】
1.抗炎 紫草素为主要活性成分,对小鼠皮下注射巴豆油耳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抗肿瘤 紫草素1-OH位置上引入不同的酰基得到的衍生物,对DNA拓扑异构酶Ⅰ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新疆紫草能够有效地诱导大肠癌细胞CCL229凋亡[1]。
3.抗生育 紫草乙醇提取物能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人绒毛组织分泌HCG的功能,破坏绒毛组织结构,甚至使其坏死。
4.保肝 紫草水提物具有抗CCl4所致动物肝细胞损伤的作用。
5.其他 抗甲状腺、抗免疫缺陷、抗凝血、抗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等作用。
【性味归经】 甘、咸,寒。归心、肝经。
【功效主治】 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温病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临床应用】
1.单方验方
(1)过敏性紫癜 紫草、柴胡、赤芍、牡丹皮各10g,丹参9g,生地黄、蝉蜕各10g,地骨皮15g。每日1 剂,早晚分服,2 周为一个疗程[2]。
(2)玫瑰糠疹 紫草15~30g,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3]。或紫草15g,板蓝根30g,煎汤内服(《实用中医外科学》)。
(3)结节性红斑 紫草、茜草、川牛膝、木瓜、黄柏各10g,防己、鸡血藤、赤芍、伸筋草各15g,红花6g。水煎服每日1 剂,7天 为一个疗程 [4]。
(4)烧伤、烫伤 紫草、忍冬藤、白芷各30g,冰片2g,麻油适量。熬成紫草油外用[5]。
(5)带状疱疹 以紫草油外敷,每日换药1次[6]。
2.配伍应用
(1)用于清热凉血
紫草配茜草、墨旱莲:凉血化瘀止血,解毒清热。用于治疗血热或血有瘀热之过敏性疾病。
(2)用于解毒透疹
紫草配牛蒡子、山豆根、连翘:解毒透疹。用于麻疹紫暗,疹出不畅,兼有咽喉肿痛。如紫草消毒饮(《张氏医通》)。
紫草配黄芪、升麻:益气解毒透疹。用于麻疹气虚,疹出不畅。如紫草解肌汤(《证治准绳》)。
紫草配赤芍、蝉蜕:清热解毒,凉血透疹。用于温毒发斑,血热毒盛,斑疹紫黑者。如紫草快斑汤(《张氏医通》)。
(3)其他
紫草配当归、白芷、血竭:解毒生肌敛疮。用于疮疡久溃不敛。如生肌玉红膏(《外科正宗》)。
紫草配黄连、黄柏、漏芦:清热燥湿。用于湿疹。如紫草膏(《仁斋直指方论》)。
【用量用法】 水煎服,5~10g。外用适量,熬膏或用植物油浸泡涂擦。
【制剂与成药】
1.紫草片:由紫草、甘草等组成,每片相当于生药2g。用于热毒斑疹,麻疹欲出不畅。口服,每次3片,3次/天。
2.复方紫桉软膏:紫草100g,桉叶油40ml,石蜡60g,凡士林适量。用于脓疱疮、皮肤过敏、蚊虫叮咬等。外涂,每天1次。
【使用注意】 本品性寒而滑,有轻泻作用,脾虚便溏者忌服。
参考文献
[1] 严松柏等.时珍国医国药,2003,14(2):103.
[2] 吴文霞.陕西中医,2008,29(8):1025.
[3] 刘军.中医中药,2006,28(4):28.
[4] 侯新安.陕西中医,2006,27(12):1512.
[5] 张本寿.江苏中医,1987,(7):40.
[6] 王丽新等.吉林中医药,2007,27(12):33.
水牛角
【基源】 为牛科动物水牛Bubalus bubalis Linnaeus的角。
【成分研究】 各类氨基酸,铁、锌、铜、锰、钴等微量元素。
【药理研究】
1.抗内毒素 水牛角浓缩粉水煎液能明显降低大肠杆菌内毒素所致小鼠死亡率。
2.止血 水牛角浓缩粉水煎液能缩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模型大鼠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升高血小板数[1]。
3.镇静 水牛角浓缩粉水煎液能协同戊巴比妥钠延长小鼠睡眠时间。
4.其他 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
【性味归经】 苦,寒。归心、肝经。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用于温病高热,神昏谵语,发斑发疹,吐血衄血,惊风,癫狂。
【临床应用】
1.单方验方
(1)高血压病 水牛角30g、法半夏10g、陈皮10g、朱茯神12g、胆南星6g、竹沥20g、石菖蒲6g、天麻6g、石决明12g、党参10g、牡丹皮6g、郁金6g。水煎,分2次服用,连服6周[2]。
(2)过敏性紫癜 金银花15g、水牛角粉12g(先煎)、连翘12g、生地黄12g、牡丹皮12g、紫草10g、白茅根10g、茜草10g、蝉蜕9g。水煎服,每日1剂。7 天为一个疗程[3]。
(3)急性脑出血 水牛角30g、大黄6g、生地黄30g、丹参15g、赤芍10g、焦栀子6g、石菖蒲6g、川牛膝10g、吴茱萸5g、泽兰20g。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4]。
(4)肾性血尿 生侧柏叶、白茅根、薏苡仁各30g,水牛角(先煎)、土茯苓、女贞子、太子参、墨旱莲各15g,生地黄、侧柏炭、川牛膝各10g,三七粉(冲服)3g。每日1 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5]。
2.配伍应用
水牛角配牛黄:清热开窍,解毒豁痰。用于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脑卒中昏迷,小儿惊厥。如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
水牛角配赤芍:解毒散瘀,凉血止血。用于温热病热入血分,高热不退,斑疹,神昏谵语等症;热痹,关节红肿疼痛,口渴烦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等。
水牛角配山羊角:清心镇痉,化瘀清脑。用于小儿惊风、癫狂等。
水牛角配玳瑁:清热凉血,解毒定惊。用于温病热入营血,神昏谵语,动风抽搐等。
【用量用法】 镑片或粗粉,水煎服,15~30g,宜先煎3h以上。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用。
参考文献
[1] 陈赤.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4):72.
[2] 郑静峡.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4):49.
[3] 朱红军.四川中医,2007,25(12):99.
[4] 陆海芬.吉林中医药,2008,28(10):718.
[5] 邵燕燕等.陕西中医,2008,29(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