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成熟了,孩子就成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对孩子高要求、高期待,总满足、总包办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宽严有度,对才华能力的要求要宽,对德行与责任的要求要严。遗憾的是,大多数父母正好将两者弄反了。

父母对我“低”要求、“低”期待

我因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没有玩伴,提前上了小学。记得一年级第一个学期,我在班上50名同学中排第38名。当我把成绩单交给父亲时,他看后很高兴,还夸我学习不错。有了父亲的夸奖,我很开心,有了自信,又努力学习。父母在家中传递给我的都是肯定、鼓励、夸奖等正能量的信息,所以我个性阳光、开朗、乐观、进取。后来我越来越进步,小学毕业时是全班第12名,中学毕业时是班上第9名,高中毕业时是班上第3名,后来以第一志愿成功进入台湾地区最好的大学——台湾大学。现在回想这些往事,真的非常感谢父母对我的“低”要求、“低”期待,让我很容易达到,因而对自己产生信心,又全力以赴地做自己责任内应做的事,才有了现在的我。

◆ “差生”于智博的故事就更有代表性了。他9岁时父母离异,学习不开窍,小学就留级,中学排名一直倒数……这些条件累加起来,人们很难相信这个孩子会获得命运的垂青。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输”在起跑线上、缺失完整家庭的孩子,因为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有着良好的自我认同,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后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联想集团的总裁高级助理。

当父母离异时,于智博情绪非常低落,成绩一度下滑。父亲为了鼓励儿子,经常对他的优点给予表扬。因为有老爸频频给自己“戴高帽”,于智博一直很自信乐观,虽然成绩不好,但性格阳光、心态很好。初中毕业时,老师出人意料地推荐于智博代表班级在毕业晚会上发言。于智博说:“我是一名普通的学生,没有别的同学那样值得炫耀的成绩,但这并不影响让我活得快乐……我的父母总是告诉我慢慢来,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才能走好未来的每一步。”

16岁,于智博只身前往美国。在他读书的那个小镇上,只有他一个中国人。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他没有半点畏惧和排斥,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对待自己和他人,很快交到一大批朋友,融入了当地的同龄人群体。半年后选大学,于智博自主选了一所“物美价廉”的大学。两年后,在实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他又申请转入一所名牌大学。最终,他被哈佛大学商学院录取。毕业后进入花旗银行,成为10名“全球领袖计划成员”之一。于智博说:“人生其实有许多个起跑线,也许我开始落后于人,但并不见得会永远落后于人。只要不服输,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佳匹配,早晚有一天会成才。”这正是:蜗牛只要能够爬到山顶,和雄鹰所看到的景色就是一样的。

于智博的父母从未对他高期待,而是无条件接纳孩子、欣赏孩子与别人的不同。虽然于智博的父母离了婚,却从未让孩子感到爱的缺失。此外,父母不包办,让于智博自己选择道路,使得他从小就有担当,具备了超出同龄人的责任感和决断力,为他将来的领导和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

大多数父母以孩子能否进入好大学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成才的唯一标准。成绩在中国父母心中的分量太重了。他们认为“考不好就没希望”“进不了大学人生就失败”,这些狭隘的观念除了为自己和孩子设限,产生不了任何积极的影响。很多孩子因此受到抑制和打压。因为达不到所谓的“标准”,一些孩子被贴上了“坏孩子”“玩物丧志”“没上进心”“没出息”等标签。很多孩子由于感觉不到自我的价值,逐渐丧失了自信心和进取心。有些人一生都会受到这些否定和挫败的影响,真是令人惋惜和担忧。

做父母的绝不能以孩子学习不好为由阻止孩子的发展。人群中只有10%是精英。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目标定得太高,客观上不容易实现,容易打击孩子的信心,夺走孩子追寻梦想过程中的快乐。大人不要拿孩子的弱势跟其他孩子的优势比较,父母不必急于望子成“龙”或成“凤”,望子成“人”就好。首先让孩子长大后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能够自食其力,再协助孩子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德行和责任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我们对孩子的德行和责任要求必须要严,因为道德能弥补智力的缺陷,但智力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责任是分内的事情,即自己的事一定要按时负责完成。但许多父母搞反了,为了让孩子多些时间用在学习上,其他事情全部由父母包办,等孩子长大了,日常生活的事都不能自理,全要靠别人。

有个妈妈给上大学的儿子买了30双袜子,每天穿一双,月底回家统一交给她洗。上大学的人连双袜子都不会洗,真是可笑可叹!“慈母多败儿”,中国城市里的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不忍心让他们从小体验生活的艰辛,结果导致孩子一辈子艰难,一辈子向长辈索取。这样的父母,将来很可能得不到为人父母应得的那份尊重。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到一位老太太讲起她年轻时候的故事追悔莫及。

◆ 改革开放后,她是中国第一批成功的女民营企业家。1985年,她已拥有2000多万元的财富,后因当时规定“倒买倒卖”犯法,进了监狱。原本被判死刑,她经过疏通关系减为无期徒刑。她42岁才生下一个女儿,当作掌上明珠,从小娇生惯养,有求必应。在她被关押期间,她将女儿托付给一位远方的大伯,并要求所有人隐瞒实情,所以,孩子并不知道母亲在服刑。这个孩子被宠坏了,不懂事,经常把音响声音开得震耳欲聋。大伯多次要求她调低音量,她不听,最后双方争吵起来。女孩说:“等我妈回来,我才不住你们家呢!”老先生气不过地说:“你妈再也回不来了,你妈被判了无期徒刑。”女儿得知真相后大受刺激:自己什么都不会,妈妈又不在身边,怎么活下去啊!当晚,女儿就服毒自杀了。亲友们不忍心把这个噩耗告诉尚在狱中的母亲,直到两年后她才知道。她欲哭无泪,自责道:“是我把女儿害死了,因为我以前过度宠她,让她什么都不需要做,所以她什么都不会,才没有独立生活下去的勇气。”

包办父母“偷走”孩子责任心

父母“越俎代庖”“包办一切”,却把孩子的责任心都给偷走了。孩子不需要为自己负责,不需要付出努力就可以得到一切,因此也体会不到自我的价值,很难为自己的未来付出努力,也感受不到被人需要的幸福。没有责任感就找不到存在的意义,这样的孩子怎么会快乐?眼里怎么会有他人?怎么懂得人生的真谛,又怎么会成才?

在一次夏令营中,一对父母在课后找到我,母亲眼泪汪汪地说:“李老师,我们就是您所说的‘包办’父母,现在终于吃到苦果了。”原来,他们的儿子已经18岁了,不好好念书,天天打游戏,根本不把高考当回事。每当他俩苦口婆心地劝他,儿子的眼神就会充满不耐烦,甚至露出敌意,简直把父母当成了仇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他们夫妇两个什么都包办,孩子什么都不会。所以,孩子和朋友一起时就显得特别幼稚,别人会的他不会,别人懂的他不知道,总感觉自己没用。回到家就会埋怨他俩,认为一切都是父母害的。

很多“包办”父母是出于不信任孩子,对孩子不放心。比如孩子不想让父母开车送上学,想自己坐公交车去,但父母担心路上不安全;孩子想帮忙洗碗,父母说算了吧,别把碗摔了……孩子无论想做什么,父母都觉得孩子做不好。久而久之,孩子也懒得承担责任了,反正父母也不相信自己,干脆依赖他们。

我一个朋友的儿子才2岁多,正是自我意识逐渐形成的时候。他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总会跃跃欲试:为了帮助奶奶擦地,他打翻了整盆水;为了练习自己洗脸,他弄湿了一身衣服;为了自己吃饭,他把饭菜弄得满脸满身满地都是……老人怕孩子把衣服弄脏,把家里搞乱,总是阻止他自己动手,小男孩因此又哭又闹表示抗议。于是,我这个朋友的家里总会出现这样一幕,每天她下班回家,婆婆就会向她告状,让她好好管教孩子。但是她从来都站在儿子一边,顶多就是轻轻说一句:“下次做要小心一些。”我对她的做法很赞赏。很多大人殷勤地照顾孩子,其实是怕孩子做不好,自己收拾起来更麻烦。这剥夺了孩子练习的机会,影响了孩子的顺利成长。

当孩子有了自我意识,父母就应尽量尊重他们的选择和意愿,不过度保护、过多干涉。包办型父母养出来的孩子能力弱、自私、爱虚荣享乐,感觉不到人生的价值和追求,甚至成为“寄生虫”或“啃老族”。生孩子是本能,教育孩子却需要技巧和智慧。我们需要从自然型父母蜕变为智慧型父母。父母对孩子光有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会爱。会爱的父母帮助孩子构建自我,会爱的父母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会爱的父母让孩子有一颗乐观积极的心。这些爱的期望会真的被孩子接受、内化,最后成为孩子成才必不可少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