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环境
任何文化的生成与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下实现的,不同的地理环境是不同的文化类型出现和不同的文化特征形成的深厚物质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也同其他各国文化一样,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阶段,由于人们对自然的支配能力远低于自然对人的影响力,地理环境就成了制约人类文化生成的首要因素。地理环境,从广义来说,可以分为三类:“自然环境(或称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或称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23)。狭义的地理环境仅指“自然地理环境”。本章中探讨的地理环境即属后者。自然地理环境,主要指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总的来说,发展变化的速度较为缓慢,人们往往难以察觉。地理环境为塑造不同的文化类型和不同的文化特性提供了物质基础,决定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自然而然地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并最终决定了他们的文化特征。
一、中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四周天然阻隔、相对封闭
中国地处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除东南及东部面向海洋外,东北、北部、西北、西部、西南皆与欧亚大陆连接,但却被河流、沙漠或高原峻岭所阻隔,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具体来说,中国西部是被称为亚洲中轴的帕米尔高原,它向四方伸延出几条大山脉,把亚洲分为东亚、西亚、南亚和北亚。这里高山峻岭,山路崎岖,虽有一线可通,且汉代已开通了丝绸之路,然而这干寒荒凉之地,在古代却是难以逾越的。中国西南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它是中国与南亚的天然分界,难以逾越。另外,西南的横断山脉及其江河、热带丛林也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天然阻隔。中国北部是广漠无垠的草原和沙漠,地势起伏不大,在中国古代,从贝加尔湖到外兴安岭一线,南、北族人因严寒等原因又几无交往,形成了一个人文空间带。中国东部及东南是广阔的海岸线。
(二)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呈现出三大阶梯式的地形地貌
具体来说,第一阶梯是西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第二阶梯是青藏高原以北、以东,海拔在2000~1000米之间,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汾河谷地等相间分布,地形复杂多样;第三阶梯则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云贵高原东侧一线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海拔200米以下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江南红土盆地都分布在这一地区,滨海地带更低于50米。
(三)季风气候显著,各地干湿冷暖差别悬殊
就干湿度而言,中国大陆以距离海洋远近形成了从东南向西北由湿润、半干旱到干旱的逐渐递变。东部阶梯除华北以外一般湿润多雨,中部阶梯除云贵高原以外一般为半干旱、干旱气候,西北内陆则成为最干旱地区。就冷暖度而言,中国大陆由南向北以名山大川为天然分界,呈现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的渐次递变。具体说,台南、滇南一线以南为热带,以北至秦岭、淮河一线为亚热带,以北至长城一线为暖温带,长城以北、以西为中温带,大兴安岭、黑龙江一带为寒温带。
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也是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的。地形地貌方面,从辽东湾到杭州湾的大部分沿海地区都是最近两三千年陆续成为陆地的。许多大江大河都有过决口和改道的历史,尤以辽河、海河、黄河、淮河最为突出。许多湖泊的形状、面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甚至消亡,如洞庭湖、罗布泊、梁山泊等。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草原退化、沙漠扩大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西北地区,许多绿洲和繁华城市消失,如古楼兰文明。气候方面,西北内陆在地质史上曾经是温暖湿润的地方,猿人时期今华北一带也比现在要温暖湿润得多,那时森林茂密,河流纵横,沼泽四布,虎、豹等猛兽时常出没,马、牛、羊、鹿等食草动物成群结队。尧舜禹时期,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著名学者竺可桢指出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大势是由暖变冷。他将五千年的气候变化分为四个大的时期:温暖期(前3000—前1100)、寒暖交错期(前1100—1400)、寒冷时期(1400—1900)、“仪器观测期”(1900—)。他同时认为,近3000年来我国先后于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公元1200年和公元1700年出现了四次低温期(24)。
二、中国地理环境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元一体格局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泱泱大国,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复杂多样。中国的南北跨越30个纬度,东西跨越60个经度,南北温差相差近50℃,东西年降水相差几千毫米,山脉和河流都有各种走向,这种自然特点把中国大地分成大大小小的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性导致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就是明证。早在先秦就形成了各种区域文化,如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三秦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25)、巴蜀文化、岭南文化等,以后又有关东文化、草原文化、雪域文化、湖湘文化、闽南文化(26)等。这些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如中原文化人文渊薮、博大精深;燕赵文化多慷慨悲歌;荆楚文化轻灵精奇;湖湘文化朴质霸蛮;闽南文化重乡崇祖;岭南文化开放风气等。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理环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很不一样,衣食住行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各民族的文化是很不一样的。中国文化虽然存在巨大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但又具有统一性,形成了中国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各种文化共存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这正如《易经》所言“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这些风采各异的地域文化共同构成锦绣中华的历史画卷,成为世界民族文化的奇葩。
(二)文化的封闭性与自成一体
一面临海三面环山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文化相对封闭、独立的特性。中国的文化基本上是在本土上独立成长的,如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道教等。这些思想和宗教流派在世界上自成一体,影响深远。又如汉字,汉字完全是中国人创造的,从伏羲画卦、仓颉造字到秦始皇书同文,中国人始终使用象形文字符号体系,不像其他的文字,如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印度文、阿拉伯文等,基本上都是来自腓尼基文字。又如中国的书画艺术,更是中国人的独创。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也是由中国人独立创造的。其他的中国文化也是如此。虽然也有外来文化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比如佛教,但佛教自它传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就一直是在按照中国文化发展的需要宣传自己的理论,当时的中国人是把它看作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来处理的。经过中国化的佛教已经不是印度经院哲学的佛教,而是中国人自己引申发挥的,与印度本土的佛教大不一样。宗教是这样,其他的思想学说也是如此。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自我状态独立地向前发展。
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加上中国发达的农业文明以及中华先民的勤劳智慧,古代中国在西方近代文明兴起之前,长期成为世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最强盛的国度,因而产生了“天朝上国”的自我陶醉、自我封闭观念。尤其是明清两朝基本上奉行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影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这是直接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屈辱历史的原因之一。
(三)典型的农耕文明与南北差异
人类的生命活动与水息息相关,中华文化从产生开始就呈现以河谷型文化为主的文化形态,中华民族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繁衍生息,创造辉煌灿烂的中国早期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
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和温带,非常适宜人类居住,其次东部地势平坦,大多是冲积平原,土地肥沃,还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提供了农业灌溉和航运的便利。适宜的降水量和热量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优越自然地理条件为发达的农业文明奠定了优越的物质基础,也锻造了中国人基于农耕文明的民族文化性格。长期以来,由于绝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地理环境相对优越的中原、东南农耕区域,因而造成了人口增长与土地面积不足的矛盾,人们只能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集约经营,对土地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时日积久,便养成了中国人安土重迁、安分守己、乐天知命的民族性格,并由此培养了中华民族对乡土的眷恋和对故国的深切情怀,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但同时,由于长期的农耕生活和对土地的过分依赖,又限制了中国人的视野,影响了对外的扩展与开放。
中国文化中的地域性差别是非常大的,对这种差别最简单的划分是把中国划分为南北或东南和西北两大块。按照自然地理,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而按照文化地理,明清以来以长江为界。
1933年,我国学者胡焕庸就提出北起黑龙江瑷珲、南达云南腾冲划一条直线,把中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两个迥然不同的自然和人文地域,这便是国际学术界著名的“胡焕庸线”。首先由于中国自然地理的一大特点是东部低平而湿润,西部高亢而干寒,中国古代就形成了东南、中原以农耕为主,而西北以畜牧为主的人文生产景观。这与欧洲农牧相间结合、亦农亦牧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同时由于从南到北温度和干湿度的变化,决定了淮河、秦岭以南的中国南方产业结构以稻作农业为主,淮河、秦岭以北至长城的中国北方以粟作农业为主,而长城以北则以游牧业为主。自然地理造成长期性的文化基因传承和沉淀,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农耕与游牧文明构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主体。一般来说,农耕民族依恋土地,重农轻商,居安思危,保守平和;游牧民族迁徙不定,重牧轻农,勇猛好斗。在中国历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有过长期的对垒,如军事上有长城的建筑、战争的对立,文化观念上如中原与周边、内地与边疆、蛮荒之地与礼仪之邦等的对立。但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通过迁徙、聚合、战争、和亲、互市等途径达到彼此交流,互相融合。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便积极推展大规模的汉化运动,“禁胡服”“断北语”“通婚姻”“改姓氏”“重文教”。由于这些政策的推行,胡人的生活形态有了很大的转变,胡、汉的血统彻底混合,彼此之间的隔阂逐渐消弭。
【知识小贴士】
胡焕庸线:即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此线北起黑龙江瑷珲、南达云南腾冲,划分中国人口分布为两个密度特征区。该线大致为倾斜45°基本直线,东南方36%国土居住着96%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为游牧民族的天下。在地理学以及人口学上,该线具有重大意义,一直为国内外学者和地理学者所承认和引用。
三、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
(一)行政区划的定义
行政区划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性组织系统,是将地理与人口面貌政治化的一种措施。
(二)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
秦以前,《尚书·禹贡》记载,古代中国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不过,九州在当时并非一个确定的行政区划,真正的行政区划设置,当从秦朝实行郡县制起始。
从秦汉到隋代,大体实行“郡县制”:它形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秦汉。春秋以后,诸侯国之间的征战、兼并不断,领土属地变化极快。国君为了集中权力,在征战中夺得的土地不再分封给属下,而设置县、郡,直接掌握在自己手中。直辖地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命和控制,职位不得世袭。到了战国后期,这种郡县制行政区划形态基本形成。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正式标志着在全国范围内政区建制的开始。
从唐宋到辽金,主要实行“道路制”: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以山川形势和自然地理,把全国分成10道,道不设长官,随时派员进行巡视。道之下设州,州辖县。到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全国共设10道、358州、41个都督府、1551个县。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改“道”为“路”,全国被分成15路。到徽宗时,全国已设26路,路之下设府、州及军、监,地方行政区划实行路、府(州、军、监)、县(军、监)三级制。
元明清基本实行“行省制”:元代实行行省制度,包括1个中书省和11个行中书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形成了四级地方行政制度。明代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同时废“路”,省以下设府和直隶州,再下设散州和县,为地方三级行政体制。明朝地方基本上是三权分立的,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省民政和财政,都指挥使司主管军队,提刑按察使司主管刑法。清代为省、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三级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省行政长官称为巡抚,有些省还设总督。总督有兼管数省者,也有只管一省者。巡抚主管一省民政,总督则主管军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