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学习观念
2.5.1 学习观念的定义
学习观念是指学习者具有的关于语言各个方面、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看法。由于研究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于学习观念的定义也各不相同,有些甚至比较模糊。例如,Arnold(1999:256)把学习观念视为“对现实的过滤”;Banya和Cheng(1997)则把它定义为个人对语言学习的看法;Cortazzi和Jin(1996)还把它看成一种学习文化。Wenden(1991:34)把学习观念定义为一种元认知知识,其中包括“学习者在各种情景下运用这些知识获取知识和技能时所得到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所有事实”。这一定义主要强调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认知策略和心理过程。在此之前,Wenden(1991)还给出了另外一个定义:学习观念是学习者对于语言学习各种因素(包括学习方法、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等)的知识。这一定义强调了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策略和语言交际的认知。相比而言,Borg(2001:186)的定义则比较全面合理,他认为学习观念是“一种学习者有意识或者潜意识地拥有的概念,它们具有评估性,被学习者认为是真实的,因此其中充满了情感因素,并被用来作为行动和思想的向导”。这一定义抓住了学习观念的主观特征、情感因素以及它对学习者思想和行动的指导功能。Yang(1999)认为学习观念包括四个部分:(1)自我效能信念,指学习者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动机性、努力的程度、思维过程以及情感过程;(2)学习本质观念,指对语言学习本质及其价值的看法;(3)语言学能观念,主要指对语言天赋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的认识;(4)对形式结构性学习的看法,指学习者对形式训练有效性的认知。Yang认为自我效能信念和学习本质观念构成了动机类信念,而语言学能观念和对形式结构性学习的看法则构成了元认知类信念。Horwitz(1988)认为,学习观念包括对语言学能、语言学习难度、语言学习本质、学习和交际策略的看法、以及语言学习的动机等五个方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上述分类方式有许多共同之处,可以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学习观念的核心要素:动机已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因此可以首先从学习观念中排除动机这一因素;另外,对于形式训练有效性的看法过于单一,其实形式训练只不过是众多学习策略中的一个,它也可以被归入学习策略观念这一项。这样,我们可以得出,学习观念的核心要素包括:自我效能信念、学习本质观念、语言学能观念、学习难度观念以及学习策略观念等五个部分。
2.5.2 学习观念的测量
对于学习观念的测量有多种工具,有的工具专门针对其中的某一部分,例如,德国心理学家Schwarzer和Jerusalem(1995)编制了“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Perceived Self-Efficacy Scale),该量表共有10个项目,受试应答分为5个等级,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目前采用最多的是Horwitz(1987)设计的“语言学习观念量表”(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Inventory, BALLI),该量表包含32个项目,内容测试包括五个方面:(1)语言学能观念,共九项,主要包括“小孩学外语比成年人容易”“有些人有学外语的天赋”等。(2)学习难度观念,共六项,主要包括“一些语言学起来比另一些语言容易”“英语学习的难度”等。(3)学习本质观念,共五项,主要包括“学外语最重要的是学习词汇、学外语最重要的是学习语法”等。(4)对学习和交际策略的看法,共八项,主要包括“在你不能准确无误地讲英语之前不应该开口说英语”“学英语重复和多练习是很重要的”等。(5)动机和期望,共四项,主要包括“一旦我能说好英语,我就会有很多机会使用它”“学好英语有利于我找份好工作”等。这一量表在国内外的语言学习观念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其信度和效度在绝大多数研究中得到了证明(Horwitz, 1988; Horwitz, 1999; Nikitina & Furuoka,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