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四川藏区民众对于城墙的态度

藏羌地区聚落的特点往往以土司官寨、寺庙为中心,据高临险,以碉群、自然山势为防守,聚落从不出现用城墙围护的形态。

1.藏族聚落以宗教场所为中心展开,获取安全感的方式与中原不同

四川藏族地区处在一个独特的地理环境,周围有高山作为屏障,长期以来中断了其对外部的交流,恶劣多变的高原气候使得藏族的集体潜意识敬畏自然,敬畏支配自然的众多神灵。随时降临的各种自然灾难使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聚落形态中一般意义上的物质实体不足以抵挡这种压力,即使是汉地文化中的城墙也无以消解这种压力。因此必须在聚居环境中通过文化的手段来对抗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也是为什么藏族宗教文化的力量在凝聚聚落群体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它让人们在真实生活世界中获得被神佑护的精神慰藉,调节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使人们从中获得安全感。

2.藏族聚落在居住环境中发展出了更为精致复杂的防卫机制

藏区聚落一般属于分散式聚落,这类聚落多散布在河谷山川里,几户或十几户组成一个小的组团,各组团看似没有地理几何意义上的中心,外围也没有诸如围墙、土壕、栅栏等明显的物理边界及其形成的强烈围合感。然而,这样的聚落实际上是一个边缘清楚的空间单元,这个空间即存在于自然空间,通过聚落周围的河流、草场、山脉使聚落成为与外在世界隔绝的独立空间。同时这个边缘存在于神灵世界,每个藏族聚落都供养有各自的山神或地方神,即地域独特的保护神,如丹巴的墨尔多神山。保护神产生于当地乡土社会传说或历史,具有民间信仰的强烈本土色彩,成为聚落对抗外部世界威胁的心理依靠,使村民形成了有所仰仗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参考文献[24].因此,在藏族聚落中没有像农业村庄文化一样发育出围墙,不依存于通过围护的方式来获取安全感,区别边界的构筑方式在四川藏区聚落是自然边界和心理边界。

3.寺庙建筑的防御性不在军事上依赖于城墙

民国时期的藏区观察者已注意到,藏区的村落或寺庙都选择山坡或居高临下的地方,交通或汲水不便在所不计,数百年来的不断争战使他们在择址时以防御地势为最佳选择。参考文献[25].在政治上,部族社会体制使他们一直没有形成过统一政权,隔绝的自然环境使他们各自依河谷高山据险而居,使成分散的聚落,围绕着寺庙,“环寺而居,商贾骈集,交易货物,又俨以寺庙为市肆。参考文献[26]:424.“喇嘛寺不仅是藏区大批壮男集结之所在,也是藏区财富积聚最多的地方”这些据险而居的喇嘛庙,利用当地材料栗钙土筑起高大坚固的泥墙,自身就等于一座城堡,“因此藏区各地都没有城垣”。参考文献[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