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晚期希腊哲学

从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逝世到公元52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关闭雅典所有的学园,这段时期在哲学史上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阶段,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

晚期希腊哲学有四个新的派别: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怀疑派和新柏拉图主义,老学派以柏拉图追随者组成的学园派和亚里士多德追随者组成的逍遥派为主。

这个时期的新学派区别于老学派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伦理化的倾向;从理论形态上看,原来属于哲学思辨范围的某些对象出于实用的需要,从哲学中分化出去。

一、伊壁鸠鲁派(花园派)

伊壁鸠鲁(Epicurus,公元前342~前270年)著有《格言集》和《学说要点》。

1原子论的自然观

(1)观点

伊壁鸠鲁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忠实继承者,坚决维护原子和虚空的真实性。同时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做了重要的补充。他认为,原子除有形状、次序和位置之外,还有重量这一性质。

(2)原子的运动原因

由于原子自身的重量,原子在无限的虚空中垂直下落。

由于原子相互碰撞,造成原子碰撞的原因是某些原子在下落运动时产生偏斜,碰撞沿另外垂直方向运动的原子,产生出横向和斜向的运动。原子相互碰撞组成了原子团,所有的事物都不过是大大小小的原子团,都是无序的碰撞造成的结果。

2快乐主义

(1)观点

伊壁鸠鲁的伦理学被称为快乐主义。

按照感觉主义的准则,快乐无可辩驳地具有崇高的价值:感觉证明了快乐为善、痛苦为恶这一常识的正确性。

把快乐与幸福相等同,但却坚决反对把快乐与享乐相等同。

(2)区分不同的快乐:

第一种区分

a.自然的和必需的,如食欲的满足;

b.自然的,但却不是必需的,如性欲的满足;

c.既不自然又不是必需的,如虚荣心、权力欲的满足。

第二种区分

a.强烈但不能持久的快乐;

b.平静而长久的快乐。

第三种区分

a.动态快乐:欲望的要求和满足,如娱乐和高兴;

b.静态快乐:痛苦的消除,如无饥无渴、无欲无求的轻松状态。

第一,静态快乐是指身体免遭痛苦和心灵不受干扰两个方面;或用肯定的方式表述,是指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宁静”的心态是静态快乐的主要特征。

第二,认为静态快乐高于动态快乐。理由是:最高的幸福是不可增减的,人们在动态快乐中得到的享受或强或弱,只有在静态快乐中才能处于平稳不变的幸福状态。

(3)总结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被曲解具有享乐主义或纵欲主义的因素有:

a.虽然区分了动态快乐和静态快乐,但并未否认动态快乐;

b.虽然强调心灵快乐高于身体快乐,但在不影响健康的条件下,并不排斥身体快乐,有时还容许把无害的尽情享受当作摆脱痛苦的手段。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的缺陷是它的个人主义倾向。

二、斯多亚派

1概论

斯多亚派的哲学体系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和伦理学三部分。伦理学是哲学的核心和目的,自然哲学是基础,逻辑学是手段。

(1)早期

时间

约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化时期

代表人物

a.创始人为芝诺(Zero,公元前336~前264年,他讲学的地方叫“斯多亚”)。

b.克里尼雪斯(Cleantlies,公元前331~前232年)。

c.克吕西甫(Chrisippus,公元前280~前206年)。

(2)中期

时间

罗马人征服希腊化地区之后的罗马共和国时期。

代表人物

a.塞涅卡(Seneca,公元前4~公元65年)。

b.爱比克泰德(Epictetus,55~135年)。

c.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121~180年)。

(3)晚期

晚期斯多亚派流行于罗马帝国时期,重要著作大多被完整地保留下来,都以拉丁文写成。

2物理学

斯多亚派物理学的基本原则是:有两种本原,一种是主动的,另一种是被动的,它们在不同的层次上构成世界万事万物。

(1)在微观的层次上

万事万物均由元素构成,并消解为元素。

主动的元素向上运动,被动的元素向下运动。

a.在圆球形的世界中,“向下”意味着向中心聚集,“向上”意味着向边缘扩散。

b.最初只有火元素,火在做向下运动时,依次生成出气、水和土元素,宇宙外层是由火构成的星球,其次是气和水,中央是大地。

c.当元素做向上运动时,按照土、水、气、火的次序,一切都复归为火。

d.只有火是永恒的,其余三种元素都从火元素产生,并且包含着火的活动力。水和土被当作被动的元素。

火与气这两种能动的元素构成精气,又被称作气息或“普纽玛”,是最富有火的能动性的热气。

(2)在可感的宏观层次上

被动的本原是质料,能动的本原是“逻各斯”或理性,两者结合为运动着的形体。

理性依自身能力的不同而被分为不同等级,理性所规定的形体也相应被排列成无生命物、植物、动物、人和神。

a.普纽玛

最低级、但却最普遍的理性是弥散于宇宙之间,渗入万物之中的气息或,“普纽玛”给予质料以“内聚力”,使之形成一个单一的整体。

b.种子理性

植物中的理性,有内聚力、生长力。它控制着生命的生长、扩大和繁殖的过程。

c.灵魂

动物的理性,有内聚力和生成力,还有自动和感觉的能力。

d.理智

人有灵魂、理智。理智是最高级的理性,是人与神共享的活动力。

认为神是“有智谋的火”,只有神才具有完全的理智。人介于神和动物之间,他与神分享理智,与动物分享灵魂。

(3)在宇宙观层次

认为宇宙本身就是一个活着的形体,即包含着千千万万个体的普遍形体。

“宇宙”一词的意思

a.事物的全部;

b.宇宙的秩序;

c.两者结合的整体。

宇宙具有整体的特性

a.宇宙整体是有理性的,宇宙的所有部分都受理性的秩序的支配,按照节律做循环运动。

b.宇宙的整体在空间是有限的,在时间上是有朽的,按照一定的秩序生成和毁灭,只有火才是永恒的、神圣的。

3按照自然生活

(1)自然是指世界的本性,即“逻各斯”“正确理性”或“共同法”。按照自然生活也就是按照理性生活,按照自然律生活。

(2)按照自然生活也就是服从命运。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人不能改变或控制命运。

(3)人不能控制和改变他的命运,但却可以控制他对待命运的态度。正确的态度是顺从命运,不顺应命运的态度是非理性的情感。

非理性的情感

a.忧伤是非理性的压抑;

b.恐惧是非理性的退缩;

c.欲求是非理性的扩展;

d.快乐是非理性的膨胀。

理性的态度的特点

“不动心”,不动心是斯多亚派所追求的幸福目标。

4命运和自由选择

(1)斯多亚派认为,一切都按照命运而发生。这是因为一切都被“逻各斯”“火”或“神”严格地决定着。

(2)斯多亚派的命运观是严格的决定论,但并不一定导致消极无为的宿命论。

(3)斯多亚派区别了“近因”和“主因”:

在物理世界,形体运动的近因是外力推动,主因是形体的内趋力;

在伦理领域,人的活动的近因是晕现在心灵中的表象,主因是心灵对表象的反应。

5世界城邦和自然法

(1)芝诺提出“世界城邦”和“世界公民”的思想。

芝诺根据理性统一性的宇宙图式,认为有理性的人类应当生活在统一的国家之中。

这是一个包括所有现存的国家和城邦的世界城邦,它的存在使得每一个人不再是这一或那一城邦的公民,而只是“世界公民”。

“世界城邦”的思想预示了后来兴起的大一统的罗马人统治的国家,客观上有助于希腊哲学和文化的传播。

(2)认为世界城邦遵循自然律或“自然法”。

“世界城邦”的法律是自然显现在人心的普遍有效的“正当律”。

自然律是宇宙理性或“逻各斯”的无声命令,无条件地被人类理性所接受。

三、怀疑派

怀疑派认为,真正的怀疑应该是不断的探究,不应该终结于某一个肯定的或否定的结论。代表人物:皮罗(Pyrrhon,约公元前365~前270年)

1不可知论

(1)皮罗主义者认为,关于事物的知识都是独断论,事物是不可知的。

皮罗主义者并不断定独断论是错误的,否则他们自己也会陷入独断论。

(2)人对事物做出判断的理由有一定的样式。

2悬搁判断

(1)“悬搁”(epoche)的意思是中止,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2)皮罗主张悬搁对事物的判断,其理由是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

(3)“悬搁判断”的理论意义是为了避免怀疑的悖论。

(4)“悬搁”不仅是一种认识论的态度,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皮罗的怀疑论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3不动心

(1)怀疑论的最终目的是寻求幸福,是要达到不动心或宁静的心境。

(2)“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而来的就是灵魂的安宁。”

(3)皮罗所说的“不动心”包括两种不同的情况:

是完全消极的状态,既无思想和情感的冲动,又无积极的作为。

“不动心”是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

四、新柏拉图主义

创始人普罗提诺(Plotinus,204~270年)生于埃及,28岁时师从阿曼纽斯(Ammonius)学习哲学。

1第一本体“太一”

(1)“太一”(to en/the One)是指无所不包的统一性。

(2)太一有肯定和否定两重规定性。

肯定地说,太一是善本身。它的善不是伦理之善,而是本体的完善和圆满,或者说,它是生命之源、力量之源。

否定地说,太一不是一个东西,也不是万物的总和,而是先于万物的源泉。

(3)普罗提诺特别强调太一的否定特征,以此说明它超越了“是者”所指示的存在和本质,是“是者”的前提和基础。

(4)他同意柏拉图把善作为最高原则,而不同意亚里士多德把“是者”作为最高原则。

2流溢说

太一生成其他本体的过程被喻为“流溢”。“流溢”的内涵有:

(1)太一的生成并不是主动的创造,创造是一种外求的活动,但太一却是完满自足的,流溢是善的自然流露。

(2)流溢是无损于自身的生成,太一的生成是完善的本性所在,是自满自足、产生外物而又无损于自身。

3第二本体“理智”

理智或心灵是最先从太一中流溢出来的本体,被产生的本体不再保持原初的绝对统一性,它包含着一些原初的区分,因而具有肯定性质,可用最一般的范畴表示它。

(1)理智是一和多的统一。用柏拉图的语言来说,理智本体是理念型相的领域。

(2)普罗提诺还进一步说明了适用于理智的范畴,它们是:思想和存在、异和同、动和静。以上六范畴基本取自柏拉图的“通种论”。

(3)认为通种只适用于第二本体“理智”,通种表示的三组区分是最高的理智区分,是区分一切可感物的前提。

4第三本体“灵魂”

(1)灵魂从理智中流溢出来。普罗提诺说,理智的流溢是对太一的流溢的模仿。

(2)作为第三本体的灵魂即柏拉图所说的世界灵魂,它是一种能动力量。它的能动性表现在变动不居,活跃于各个领域,既可以作用于和自己本性相一致的理智和太一,也可以作用于和自己本性不一致的低级对象。

(3)灵魂既是一,又是多。当它与理智和太一相通时,它复归于原初的统一,因而是一;当它被分割在个别事物之中时,作为推动事物变化的内部动力,它是多。

(4)太一、理智和灵魂是三个本体,但又是同一个最高的神,三个本体为同一位神。

5可感世界

(1)普罗提诺承认在三大本体之外,还有质料。质料不是“虚无”,而是“非是者”、非存在。

(2)质料和太一是对立的两端,由太一发端的流溢终止于质料,灵魂以其活跃的能力,却能与质料相结合,产生出个别的、可感的事物,它们的总和就是可感世界。

6人的灵魂

(1)人生活在充满灵魂的可感世界,人的灵魂与周围的灵魂相通,普罗提诺称之为“同情”。这种作用力虽然是无形的,但却是一种物理(自然)的力量,推动着人的活动。

(2)普罗提诺承认人有自主的能力,因为影响人的灵魂的“灵魂”本体处于中间地位:一方面可以上升到最高本体,另一方面可以下降到可感世界。

(3)灵魂无自我完善的能力,不可避免地受外部力量的影响。

7灵魂的上升

人的灵魂被禁锢在肉体之中,人的灵魂朝向本体或神的上升活动是摆脱肉体的唯一途径,具有趋善避恶的伦理价值。神人合一的思想是普罗提诺给柏拉图主义注入的新内容。

(1)普罗提诺要求通过德性的修养,净化灵魂,经过对神的沉思,最后达到观照神的最高境界。

(2)观照使人达到迷狂境界。迷狂是比幸福更强烈、更充实的生命体验,是灵魂出窍、舍弃躯体与至善的太一合一的不可名状、无与伦比的神秘状态。

(3)观照只见光线,不见对象。

8希腊哲学的衰落

(1)象征性事件

公元529年关闭雅典的哲学学校。

(2)衰落原因

内部原因

a.希腊哲学的纯理性思辨自身不能克服内部争论和冲突;

b.伦理化的哲学一旦不能满足民众的道德追求,丧失了自身存在价值。

外部原因

基督教的兴起。基督教以其素朴的信仰取代繁芜的思辨和论辩,用新的伦理化宗教的理想满足了人们的道德追求。

(3)罗马后期结局

学园派和怀疑派的思辨和争辩否定规范和标准,破坏了理论基础,从内部阻止希腊哲学发展。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被歪曲为纵欲主义,唯物主义被庸俗化为物质利益至上,成为贵族和富人放纵无度的享乐生活的辩解和安慰。

斯多亚派堕落为一种“官方哲学”。丧失了道德哲学所必需的实践性和说服力,成为贵族们寄托精神的清谈和空想。

新柏拉图主义、神秘主义的修行方式流为迷信和巫术,和各种荒诞的偶像崇拜相掺杂,也不能为哲学理论发展提供动力。

事实表明,希腊哲学已丧失了自身的活力,不能作为积极的意识形态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