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一、生平和著作
1生平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前322年)17岁去雅典学园,师从柏拉图二十年,公元前343年成为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公元前335年回到雅典建立吕克昂学园。人们通常把亚里士多德开创的学派称为逍遥派(peripatetic)。
2著作
(1)著作共分五类:
①逻辑学著作
《工具篇》,包括《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正位篇》《辩谬篇》六篇论文。
②形而上学著作
《形而上学》,由不同时期的讲稿合成,因被安德罗尼科编排在物理学著作之后而得名。“形而上二学”(meta-physics)一词的希腊文意思是“物理学之后”,中文译名系据《周易·系辞》中“形而上者渭之道”一句意译而来。
③自然哲学著作
《物理学》《论灵魂》《论天》《论生灭》《气象学》《动物史》《论动物的部分》《论动物的行进》《论动物的繁殖》《自然小著作》。
④伦理学著作
《大伦理学》《尼各马可伦理学》《尤苔谟伦理学》《政治学》和1891年才被发现的《城邦政制总汇》。
⑤美学著作
《修辞学》和《诗学》。
3哲学体系
(1)理论科学
理论科学又被分为第一哲学(即后人所谓的形而上学)、数学和物理学,以及作为理论科学导论和方法论的逻辑学。
(2)实践科学
实践科学包括指导个人实践的伦理学和指导公共实践的政治学。
(3)艺术
艺术是指包括制造工艺在内的一切技艺,亚里士多德专门研究了使用文字所创作的文学艺术。
二、物理学
1“自然”的概念
(1)“自然”的含义
自然特指自然物的本性,即它们运动变化的原因和依照的原则。
(2)“物理学”的含义
物理学即自然哲学,研究的是运动着的事物之中的形式和形态。
(3)事物分为两类:
①依自身本性而存在。事物是自然物,包括动物、植物和气、水、火、土、以太等元素,自然物是“自身具有运动来源的事物”。
②依其他原因而存在。这主要指人工产品。
2三本原说
(1)三本原
①形式
形式决定运动的事物所处的状态。
②缺乏
缺乏(privation)决定运动所朝向的状态;缺乏也是一种形式,即事物应该有、但尚未有的形式。一旦事物拥有它所缺乏的形式,它便完成了从一个形式向另一个形式的变化,即完成了一个运动过程。
③质料
质料是运动的载体,它在运动中保持不变。总的来说,一事物的运动就是在不变载体的基础上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的变化。
(2)现实与潜在
亚里士多德还把运动定义为“潜在的现实化”。潜在性相当于“缺乏”,是应该有、但尚未实现的形式。现实性则是事物已有的形式。从潜在到现实的转化也就是缺乏的形式转变为实际具有的形式。他强调:
①缺乏不但决定了运动的朝向,而且是朝着这一方向运动的潜能;事物内部就是实现自身目的的能力。
②潜在的现实化是暂时的,一个潜在的形式被实现后,另一个潜在的形式又出现,由此构成了运动的连续性。
③潜在的现实化是相对的,每一阶段的运动都不可能完全实现潜在因素。
④潜在又相当于不变的质料;载体是不能被现实化的潜在,因而它在运动全过程中保持不变。
3四因说
(1)内容
①质料因
事物在运动中继续存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由不变的质料构成,解释运动的载体。
②形式因
事物会以某一种特定的方式运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各有特定的形式,表述本质的定义。
③动力因
事物会开始或停止运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受到推动或作用,解释运动的推动者或作用者。
④目的因
事物运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都朝向各自的目的,解释运动朝向目标的理由。
(2)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通常是一致的”
①形式因是事物的本质,而一个事物在运动中朝向的目的就是它所缺乏的形式,所应该有的本质;
②一事物只能接受与它本质相同的东西的作用。
因此,形式因、目的因和动力因都属于形式,或者说,统一于“形式”这一概念。
(3)总结
①亚里士多德强调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是为了把“四因”最终归结为质料与形式的区分。
②认为形式因高于质料因,潜在与现实分别表现为质料与形式。
③运动的三本原也可以归结为质料与形式(缺乏也是一种形式)的区分,潜在与现实也分别表现为质料与形式。运动的本原、原因和本质就都可以用质料与形式的关系加以说明了。
4目的论
(1)主张把自然看作有目的的活动。
①亚里士多德并不认为自然能够像人那样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目的,更不认为自然必须满足人的目的。
②目的是事物实现自己本性的自然倾向。并且,这种倾向会因受到阻碍而中止,因而出现偏差。
③有目的之自然倾向受到阻碍也是自发性和偶然巧合的原因。
(2)把“自发性”和“目的性”当作两个矛盾的概念使用,又把“必然性”和“目的性”当作两个相近的概念使用。认为自然在一种意义上是有目的之活动,在另一种意义上是有必然性的活动。
5位移运动
(1)运动的分类
①性质的。
②数量的。
③位置的即“位移”。
(2)位移运动
①移动只是在一事物受到外力的推动、被迫离开自然位置,进入另一事物的位置时才发生。每一事物都不会丧失位置,每一位置都不会不被一个事物所占据。
②最初的移动虽然是由外力造成的,但处于移动之中的事物内部也有朝向自己的自然位置移动的力量,事物背离自己的自然位置移动总是外力大于内在自然力的结果。事物在朝向自然位置移动时做加速运动;反之,它们在背离自然位置时做减速运动。
(3)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
①如果直线运动也是连续的,那么它势必在永恒的时间里无限延伸,宇宙的体积将变得无限大;根据无限大体积的不可能性,他否认了直线运动的连续性。
②只有圆周运动可以在有限的区域做永恒的、连续不断的运动;并且,圆周运动是平面运动,圆周上没有上下之分,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不会朝向或偏离自己的自然位置;因此,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
(4)从亚里士多德的位移运动观中可引申出一些重要推论:
①宇宙整体的位置是球形。
②宇宙没有虚空,即后人常说的“自然害怕真空”。
亚里士多德的位置观念后来成为阻碍近代物理学的羁绊。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亚里士多德的位置观以及相关的移动运动观是一个自满自足的理论体系,在近二千年的时间里长久地主导着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6时间
(1)定义
“依先后而定的运动的数目。”
①“依先后而定”是指均匀计数的方式。
②“运动的数目”是指按此方式衡量运动所得到的一个个数目,即“现在”的系列。
(2)特点
时间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①时间的间断性表现在“现在”的前后之分。
②连续性表现为“现在”的均匀延续。
(3)意义
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把时间的单元分析为“现在”,把时间解释为由“现在”所构成的连续系列。这种以“现在”为基础的时间观,比较完满地解释了时间的均匀流动性、前后不可逆性、可分割的间断性和不停驻的连续性等特点,成为长期统治西方人思想的经典时间学说。另据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说法,这种时间学说与传统的“在场”的形而上学有着密切联系。
7连续性和无限性
(1)连续性
连续性是与位置和时间相关的一种性质。连续性有三种情况:
①体积不可能无限扩展,但却可能无限地分割,或者说,有最大的体积,但却不可能有最小的体积;因此,宇宙的体积是有限的,它的体积不可能无限大。
②数目可以无限扩展,但却不可能无限地被分割,或者说,有最小的数目,但却没有最大的数目。这里所说的数目指自然数,以1为最小单位。
③时间既可以无限地伸展,又可以无限地被分割,或者说,既没有最长的时间,又没有最短的时间。
(2)无限性
①如果想象一个无限系列而不陷入任何矛盾,便可以肯定这个无限系列。这种意义上的无限性只是一种潜在的无限性。
②如果把无限性当作独立的、可感的存在,那就会得到“恶无限”,即造成恶性循环的错误。
8天界与地界的区分
(1)含义
①地界即地球的位置,被气、火、水、土四种元素所占据。
a.四元素朝向或偏离自己自然位置的移动是直线运动。因此,它们所构成的事物按照本性做直线运动。
b.直线运动是断续的、暂时的,这些事物也是可朽的。
②天界
即地球之外的位置,被称为“以太”的第五种元素充满天界。
a.以太做匀速圆周运动,因此,天界以及由以太构成的天体都是球形。
b.天体的运动是连续的、永恒的,因此,天体也是不朽的。
c.天界的圆周运动需要一个推动者才能开始运动,并且这是一个“第一推动者”。这个不动的第一推动者又被称为神,是形而上学的最高原则。
三、形而上学
1对理念论的批判
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哲学家都在寻求世界的本原和原因,但他们都未能达到第一哲学的高度。他对柏拉图的批判集中于“分离学说”,其要点如下:
(1)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理念型相是无用的设定。
①不能解释个别事物具有共同本质或普遍性质的原因,不符合第一哲学宁简毋繁的主张。
②在他看来,柏拉图的理念是与个别事物分离开的,在许多问题上对个别事物不能予以满意的说明:
a.理念自身不变不动,不能解释个别事物的运动变化;
b.理念与可感事物相分离,不能解释可感的性质;
c.理念是与个体不同的存在,不能解释个体对它们的依存。
(2)设立分离的理念型相的理由是难以成立的。
认识内容与认识对象并无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
(3)设定两种认识对象相分离,还会造成“第三者”的逻辑悖谬。
“第三者”是指为了解释两个概念的相似性而设定第三个概念的无限倒退。
2形而上学的对象
(1)形而上学的含义
“一门研究是者自身以及出于它的本性的属性的科学。”亚里士多德称之为第一哲学。
(2)研究对象
亚里士多德明确地把第一哲学的对象归结为“是者”。
①“是者”范围最广,地位最高。
②其他科学只研究“是者”的某个部分或性质,只有第一哲学才研究“是者”自身和本质属性。
3系词“是”的逻辑功能
(1)判断的联结词
指称判断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判断,其形式是“S是P”。S是主词,P是谓词,需要系词“是”的联结才能成为判断。
(2)指称主词自身
“S是”在希腊文中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示主词S是自身。
(3)表示被定义的概念与定义的等同
定义的形式是“S是Df”。定义与判断不同,判断的谓词表述主词,被表述的词与表述词的位置不能互换,但被定义的同与定义的位置却可以互换而意义不变,“是”在这里表示的是等同关系。
4“是者”的实体意义
“是者”的哲学意义是“实体”,而“实体”的每一种意义都可以通过对系词“是”的逻辑功能的分析而得到。
(1)实体与属性
按照逻辑区分,主词和谓词分属两类逻辑范畴:主词所属的范畴是“实体”,谓词所属的范畴是属性。
①实体的含义
实体在最真实、最原初和最确切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表述,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
②九个属于实体的属性的范畴:数量、性质、关系、位置、时间、状态、活动、受动。
③实体与属性的关系
a.“实体在定义上、认识顺序上、时间上都在先。”
“定义上优先”是指实体是本质,而属性是偶性,“是者”的定义首先必须包括关于实体的定义;
“认识顺序上优先”是指认识“是者”的认识过程首先是指出它是某一个东西,然后进一步认识这个东西有什么属性;
“时间上优先”是指“是者”表示的存在首先是实体,其次才是依赖于实体而存在的属性。
b.实体是独立存在,不依赖其他东西而存在;属性必须依附于实体才能存在。
(2)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
认为个体事物是第一实体,而种和属是第二实体,又提出了形式或本质是第一实体。
(3)第一实体与定义
①定义是其所是的表达,其所是在完全的、首要的和无条件的意义上被归诸实体。“S是Df”是定义的逻辑形式,其中的“是”,表达出主词与定义之间的等同关系。
②如果被定义的主词是一个实体,那么定义表达的本质就是实体本身。就是说,第一实体是本质。
(4)两种关于第一实体的理论
亚里士多德有时说第一实体是个别事物,有时说第一实体是形式。
①首先应该肯定,没有逻辑矛盾。按照分析,这两种说法有不同的逻辑根据,分别与“S是自身”和“S是Df”这两种逻辑形式相对应。
②不容否定,确有矛盾。
a.第一实体到底是个别的还是普遍的?
第一,本质(“其所是”)、定义和形式对于亚里士多德是同义词,“本质和形式是等同的”;并且,他所说的“形式”表示普遍性。
第二,如果第一实体是“这一个”,那么它就是个别事物。
第三,如果第一实体是“其所是”,那么它就是普遍的形式。
b.第一实体到底是事物的存在还是本质?
“这一个”所指称的不是任何属性,而是事物的存在,而“其所是”表示的不是个别的存在,而是本质属性。
③亚里士多德试图调和实体的个别性和普遍性、存在和本质之间的对立,探讨所谓的实体的个别化原则的问题。他试图把本质个别化,把个别化的本质作为第一实体。但是,在亚里士多德的体系中,本质是不能被个别化的。
5具体实体
(1)区分实体与具体实体
“实体是内在的形式,形式和质料在一起是所谓具体实体的来源。”
①实体是指完全逻辑意义上的实体,即定义所表达的形式;
②具体实体是指现实意义上的实体,即经验世界的运动着的事物。
(2)具体实体
①具体实体既然处于运动之中,它就要有现实性和潜在性,是由质料和形式共同构成的。
②根据形式与质料、实在与潜在所占的不同比重,具体实体被分为由下到上的等级;实体的质料或潜在性越多,则形式或现实性越少,所处的等级也就越低;反之则处在较高的等级。三类等级分别是:
a.可朽的运动实体,是地界的个体。
b.是永恒的运动实体,是天体。
c.是永恒的、不动的实体,是个别的,但却不是感觉对象,也没有质料;它不属于经验世界,而是神学研究的神圣实体,亚里士多德称之为“神”。
6神学
(1)神的概念
①不动的推动者或第一推动者;
②纯形式或纯活动;
③纯思想或思想的思想。
(2)意义
①“神”实际上是形而上学的最高原则和首要原因的代名词,是为了解释可感的物理实体的合理性而做出的理论设定。
②亚里士多德之所以称之为神,是为了强调最高实体依然是个别实体。
四、灵魂学说
亚里士多德把自然哲学、形而上学和认识论融会在灵魂学说之中。
1灵魂的性质
(1)批评两种倾向:
①倾向于把灵魂当作独立的运动实体的柏拉图观点;
②把灵魂和身体看成两个分离的实体的二元论观点。
(2)灵魂的涵义
“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形体的形式”。
(3)灵魂是生命的现实性原则
按照他的定义,生命是靠自身摄取营养和生灭变化的运动过程。和一切运动过程一样,生命有潜能和现实两个方面,潜能即身体的潜在能力,灵魂使身体的潜能转变为现实的生命活动。灵魂在身体内部推动生命活动,是身体生灭和运动的原因。
2灵魂的功能和类别
(1)分类
①植物灵魂。
②动物灵魂:感性灵魂。
③人类灵魂:理性灵魂。
(2)排列
三大灵魂在逻辑上按照种和属的顺序排列,在事实上则被排列为由低到高的等级。
a.植物灵魂是灵魂的最普遍的种,包含在一切灵魂的定义之中。
b.动物灵魂是植物灵魂的属,它的定义由植物灵魂(种)和感性功能(属差)构成。
c.人类灵魂是动物灵魂的属,它的定义由动物灵魂(种)和理性功能(属差)构成。
(3)功能
较高一级的灵魂具有较低级灵魂的功能。灵魂不是一个复合体,灵魂以及它的构成因素是无形的。
①植物灵魂的功能是消化繁殖,这是生命活动最普遍的特征。
②动物灵魂除了具有植物灵魂的功能之外,还执行着感觉、欲望和位移的功能。感性活动是动物的最普遍的特征。
③人类灵魂除了具有植物灵魂和动物灵魂的功能之外,还有理性思维的特殊功能。
3灵魂的感觉活动
(1)感觉的性质
①从活动方面来区分,感觉可分为触觉、味觉、视觉、听觉和嗅觉五类简单活动,每一类活动都与一个感官相对应,感觉就是感官的运动。
②设想存在着一种通觉。简单感觉是相通的,必定有一种活动把它们统一起来。通觉伴随着每一种简单感觉。心脏是与通觉相应的感官。
(2)“蜡块”比喻
①内容
把灵魂比作蜡块,蜡块接受的是图章的印迹,而撇开金或铜这些构成图章的质料。
②“蜡块”比喻暗示着两个观点:
a.感觉是一种消极的接受能力;
b.在外在对象作用之前,没有任何关于这些对象的感觉。
(3)可感形式
①感觉接受的是可感形式,而不是可感事物
a.感觉内容是外在的可感事物作用于感官的结果,可感事物质料是不可知的,它对感官质料的作用也是不可感的,可感的只是作用于感官形式的外来形式,即压在灵魂上的印象。
b.“可感形式”既不是可感事物本身,又不是可感事物的本质,不是定义所表达的形式。
②可感形式的特征
a.可感形式虽然脱离质料,但总是关于可感性质的印象,而本质形式却进一步脱离了可感性质。
b.可感形式与可感事物相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c.可感形式虽然被感觉所接受,但却被想象所贮留。
4灵魂的理性认识
(1)理智的内涵
理智是理性灵魂的特殊功能、活动和内容,是人类灵魂除去动物灵魂所执行的那些功能之后所剩余的核心要素。
(2)理智的对象是可知形式
(3)理智的性质
理智是一种主动的能力。或者说,理智活动的原因在理智自身,不像感觉活动那样,来自外部事物的作用。
(4)认识的三个阶段
①感觉接受可感形式,可感形式同时包含了可知形式,只是此时理智尚未发生作用,故对可知形式毫无认识。
②想象对个别的可感形式加以比较、归类,把相似的可感形式想象为一个印象,可知形式开始显露。
③理智作用于想象的印象,把可知形式从可感形式中完全抽象出来,产生出理性的概念。
五、实践科学
实践就是以善为目的与导向的行为。实践科学有两个主要分支:研究个人之善的伦理学和研究公众或国家之善的政治学,伦理学“在某种意义上是政治科学”。
1善和幸福
(1)亚里士多德认为,善有不同的等级,较低级的善服从较高级的善,并以较高级的善为目的。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
(2)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自然倾向,幸福以自身为目的,同时又是其他一切目的之目的。这种以幸福为伦理活动终极目的的观点被称作幸福主义。
(3)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把“幸福”等同于“有德性”,快乐也是幸福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4)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力图在快乐的生活和道德追求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①强调德性是幸福的本质;
②指出快乐是幸福的外在条件。
2有意与无意的行为
(1)他认为无知或者被迫的行为都是无意的行为,无意的行为没有道德属性。
(2)针对苏格拉底把德性与知识相等同的原则,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有意和无意的区分:
①有意行为是受意志支配的行为,无意行为不受意志支配,但受理性之外的力量支配。
②无意行为没有伦理价值,既不善,也不恶。只有有意行为才有善恶之分。亚里士多德不赞成“无人有意作恶”的说法。
3实践智慧
(1)实践智慧的含义
道德行为是有意地实现道德目的之活动,可被分析为“目的”和“手段”两个构成因素。“德性确保目的正确,实践智慧确保实现目的之手段”“德性显示目的,实践智慧使我们去做受目的所支配的事情”。
(2)“实践智慧”与“理智”或“理论智慧”(一般简称为“智慧”)的区别:
①实践智慧只考虑具体环境和事实,理论智慧却追寻事实的原因;
②实践智慧的对象是个别的事件,理论智慧的对象却是普遍的本质;
③实践智慧乃是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年轻人所能获得的只是像数学这样的理论智慧。
(3)实践智慧的明显特征
①思虑(deliberation)是对达到既定目的之最佳手段的思考,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手段与后果,对它们加以审慎的比较,瞻前顾后,深思熟虑,不同于思辨的推理过程。
②选择(choice)是思虑的结果,通过思虑,选择出最佳手段。
4中道学说
(1)中道
①实践智慧选择德性的标准被亚里士多德概括为“中道”。
②中道是相对于人的情感和行为而言的适中,由实践智慧规定。
(2)德行与两个邪恶极端
①德性是相对于两个邪恶的极端而言的中道,但相对于各种不同程度的恶而言,德性本身也是一个极端,即善。
②德性与“主动的恶”和“被动的恶”的区别不是程度的区别,德性不是程度上的适中,它是与一切邪恶相分离的善。
③各种邪恶情感和行为没有中道,或者说,程度适中的邪恶仍然是邪恶。
5城邦国家
(1)国家的起源
①从时间的顺序上说,国家是家庭和村落的延续。
②从自然顺序上说,国家先于其他一切社会组织形式。这是因为国家出自人的政治属性,“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2)国家的功能
个人只有在公共的政治生活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德性,达到最高的幸福。为了公民的幸福生活,国家至少应有下列一些功能:
①国家必须保持适当疆域,以便提供足够的资源;
②国家必须维持社会等级制度;
③国家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教育。
(3)论政体
①政体形式上的区分
a.认为在理论上是好的政体:君主制、贵族制、立宪制。
b.认为在理论上是不好的政体:暴君制、寡头制、民族制。
亚里士多德并不认为统治者人数的多寡决定政体的优劣,统治者的德性和目的才是决定性因素。每一类坏政体都是由相应的好政体蜕变而来的。
②现实中最佳政体
认为现实中最好的政体是立宪制,是“中道”的政体。
a.立宪制的优越性在于稳定、持久。它是由中等阶级统治的政体,它是由少数富人统治的寡头制和由多数贫民统治的民主制的中道。
b.如果中等阶级的力量超过富人和贫民力量的总和,或者至少超过其中之一,就会阻止坏的政体出现,防止社会变动和革命。
③反对革命
亚里士多德不赞成用革命的手段改变政体,认为革命的原因是坏政体的极端做法,结果是相反的极端,永远不会达到符合中道的好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