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的含义
(1)广义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主体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或理想设计,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2)狭义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教育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社会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首先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
2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教育目的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1)导向作用
教育目的具有指导并规范教育者的教育行为的作用,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以社会总的教育目的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来统筹、整合自己的从教目的、自己的教育理想等。
教育目的具有引导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制约受教育者的发展进程的作用,既为受教育者指明了一个发展的美好前景(方向),又提出了发展的要求(内容)。
(2)协调作用
教育目的具有保持教育作用的统一性与一贯性的作用,即在不同时间、地点进行的教育实践、具有师生双边性的教育活动,以及教育中起作用的因素要保证在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前后连贯、横向联合,并协调整合到一个方向上来。
(3)激励作用
目的反映人的需要和动机,是人们在一起共同活动的基础。因此,共同的目的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接受,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4)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具有评价教育质量的作用,作为对教育结果的预期,它可以作为评价教育结果和现实的教育过程的依据。
3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国家的教育目的
国家教育目的是关于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系列要求。它一般以成文的形式表现,通常是从哲学的高度提出的,只有进一步具体化才对教育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即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国家总教育目标和自身情况确定的将教育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设想。
(3)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彼此相关,但不能相互取代。
【真题链接】
【例1.5 辨析题】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同一概念。[2015年上半年真题]
答:错误。
理由: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并不是同一概念,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主要有:①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②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③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
1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述。
(1)1957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包含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国家的教育目的。
(2)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教育方针的表述:“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其中“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教育目的。
(3)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改通过的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是这一时期教育目的的一种表述。
(4)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所要培养的各类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精神”。
(5)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必须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6)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7)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8)1999年3月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9)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20世纪50年代的教育目的演化发展到现在,我国于各个不同历史时期表述的教育目的始终没有改变其共同精神——培养“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等)的人和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劳动者”“建设者”“接班人”等)。
2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被理解为目前我国的教育目的,其体现的基本精神是: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教育目的要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坚持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素质和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是我国教育目的社会价值取向(又称社会功能取向)的规定,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的价值与功能。这是由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目的要求培养对象在道德、才智、体质、审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同样要求自我发展能力的发展。全面发展是我国当前教育目的中关于人的素质的规定,它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①德育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其目的是:
a.通过德育,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对自身的意义与价值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b.通过德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获得一种道德判断能力、评价能力和控制能力,成为一个高尚的、有德行的人;
c.通过德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并有参与政治的意识与能力,真正投入到现代文明生活中去。
②智育
智育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受教育者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其目的是:
a.通过智育,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含生产过程中的基础原理)和基本技能(含生产技能);
b.通过智育,使学生对自己的认知特征与元认知策略有所了解,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风格,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更有效地进行知识更新;
c.通过智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认识能力,使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思维的,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
d.通过智育,为学生的继续发展和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③体育
体育是向受教育者传授健康的知识、技能,使其掌握增强体质的本领,培养自觉锻炼身体的能力与习惯的教育,其目的是:
a.通过体育,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知识,获得运动技能,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和身体机能的发展;
b.通过体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具有科学的运动卫生习惯及良好的心理卫生环境;
c.通过体育,使学生养成一种运动的意识与习惯,从而为更有效地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④美育
美育是指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美学教育,是运用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去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审美精神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
a.通过美育,传递审美知识,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不仅用感官去感知,亦是用生命去体验;
b.通过美育,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和审美的情趣,使学生在面对对象本身时能领悟其所表达的意蕴和意境;
c.通过美育,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有一种言说的冲动与能力,能够在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自觉地体现美,能通过艺术欣赏、艺术创作活动去发现美和追求美。
d.美育不仅是艺术教育,也不仅限于运用各种美去进行教育,更是指把一种美学精神渗透于整个教育、教学中去,使教育、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审美过程。
⑤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传授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是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动脑和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
总而言之,各育的相互关系是辩证的,它们之间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整体。
三、教育目的理论(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社会本位论
(1)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
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所以要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的指标。
(2)代表人物
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莱等。
(3)评价
①利
主张社会本位论的人,看到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强调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国家要承担国民教育的主要责任。这对保证教育的地位,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②弊
否定个体的兴趣、心理规律和个性特征对制定教育目的的作用,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也容易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
2个人本位论
(1)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
从个人本能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
(2)代表人物
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
(3)评价
①利
a.确立了儿童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强调尊重儿童的发展需要,促使其个性的发展,否定了传统教育对儿童的束缚和灌输等弊端,在文艺复兴时期有反对封建教育的进步意义。
b.提出了培养“自由的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健全人格的理论体系,倡导民主的教育观,对现代学校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②弊
a.以“人性”代替对社会的理性分析,忽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这是不现实和行不通的。
b.过于强调人性中的天生倾向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忽视了学习和社会影响的作用,导致自然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