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一、概述
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又称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施的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概况
1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
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西周时期,周天子建立了小学,这种小学设在官府。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并形成了一种风气,其中以孔子办的私学规模为最大。此后,各朝代不但有官办的小学,也有私办的小学。
2我国近现代的小学教育
(1)近代小学教育的开端
①1878年,张焕纶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1882年改名梅溪书院,1902年正名为梅溪学堂,1912年后又改称梅溪小学)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②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③1898年5月,清政府下令,命各省府州县设学堂,并将各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这是清政府下决心推行现代小学的开始。
④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奠定了小学教育在“新学制”中的法律地位。
(2)中华民国的小学教育
①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教育部公布小学校令。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分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初等小学校招收6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4年。
②1919年,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小学教育有了较大的变化。小学教育机构统称为小学校,招收6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6年,前4年为初级,可单独设立,后2年为高级,这一学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义务教育年限为4年,但各地方可以视实际情况适当延长。
(3)近现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
1840年以后,我国的小学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其基本特征是:
①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
②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采用修业年限为6年的“4+2”学制;
③逐步明确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的教育;
④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了公立和私立两类。
3新中国成立以后小学教育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小学教育的发展,使我国的小学教育从各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小学教育的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1)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
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小学教育的普及率稳步上升。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小学阶段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①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②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再次明确强调在小学阶段必须实施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③2006年6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表明素质教育上升为国家意志。
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
①199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它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②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再次强调,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同年12月12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认为教师资格标志着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品德、知识和能力。
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4)办学体制走向多样化
①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地规定,发展基础教育要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根据要求合理地设置小学,使小学生就近入学。小学教育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
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5)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①2001年,国务院批准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通过改革,确立了三维目标,开设了综合化课程,实行弹性课程管理,开发地方课程等。通过课程改革,极大地促进了课程的管理方式、评价方式、教学观念和行为等的转变。
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
图1-1 我国小学教育的特点
三、我国小学教育的特点
1基础性
(1)概述
我国学校的教育体系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阶段所构成,其中小学教育属于初等教育,它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础。
(2)主要表现
①小学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小学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儿童、少年,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②小学教育为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③小学教育为儿童、少年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儿童、少年接受基础教育的年龄阶段,是人生历程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关键期。
2全民性
(1)定义
①从广义上说,全民性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扫除文盲,从整体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②从狭义上讲,全民性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适龄儿童。
(2)重要性
小学教育的全民性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几乎所有国家的教育都在努力创造条件,确保每个人接受初等教育的权利。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大会确定了“争取全民基础教育”计划,要求最大限度地扫除文盲和普及初等教育。
3义务性
(1)定义
小学教育面向全体适龄儿童,任何未成年的公民,不分其种族、民族、性别、肤色、语言、社会经济地位等的差异,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都必须接受小学教育。
(2)重要性
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具有义务教育的性质,对于每个公民来说,教育机会是均等的。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它具有强制性。
4全面性
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它是面向全体儿童实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愿望、学习的情感和态度等全方面打基础的教育。
5活动性
活动对于小学儿童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活动可以保证儿童身体健康发育,它是促进小学儿童基本心理机能发展的必要条件。小学阶段的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会化水平等心理机能上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也是处于不断向前发展的比较关键的时期。
6趣味性
对小学教育而言,一方面,仍然存在着激发和培育儿童对教育上有价值的事物的有趣、乐趣的心理倾向;另一方面,要具有发展的观点,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向志趣方向发展。
7启蒙性
从个体人生发展历程来看,小学阶段是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小学生好奇心强、记忆力强、模仿力强,这些特点表明,小学的基础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和成长,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