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教育学原理》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六、论述题

1论述现代教学模式多样综合的必然性。[北京师范大学2005研]

答:现代教学模式由单一走向多样、由分化走向综合是必然的,是现代教学结构发展的规律。

(1)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是现代教育变革本性的表现

现代教学通过变革中世纪教学,建立了班级教学制度,确立了课堂讲授模式。此后,现代教学的任务要求与已有的教学模式的功能之间发生矛盾,现代教学通过不断调整、变革教学结构来适应教学的目的要求。这样,活动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暗示教学模式等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不断产生发展。

教学的任务要求与教学模式功能之间的矛盾,是教学结构不断变革的动力。它推动人们去改造不适应教学任务要求的教学结构,去创造适应新的要求的新的教学模式。

(2)当代教学任务复杂化需要多样综合的教学结构来适应

现代教学要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这个总目标分化为复杂的具体任务,包括德、智、体等多个方面。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具有如此全面的功能,都不能完成如此复杂繁重的任务。每种教学模式,都只具有一定的功能,都只能承担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某些任务。

课堂讲授模式最适宜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但在培养人的创造力、动手能力等方面有所不足。活动教学模式长于丰富个人直接经验、锻炼操作探索能力、培养主动精神等,但在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上难有作为。非指导性学习,可以有效地陶冶人的情感、澄清价值观、加强人际交往,但不适宜思维训练、知识传授等任务。

因此要全面完成现代教学任务,只有把各种教学模式联合起来综合应用。把不同的模式分别应用到它最适用的地方,发挥它的强项功能,通过分工合作,完成总体的教学任务。教学模式的多样综合,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客观需要。

(3)现代教学模式走向多样综合,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

宏观上,当代社会既分化又综合,各种科学互相渗透,综合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涌现,多样化、综合化已成为时代的特征。这种时代特征成为教学模式多样综合的思想背景。教学理论发展迅速、探讨问题的角度增多、理论基础多样化、各种教学流派相互论争,这为教学模式多样综合准备了教学理论条件、广泛地开展着教学改革实验,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结构,形成新的教学模式,这为教学结构多样综合提供了实践根据、实践条件。

(4)教学是动态发展的过程,不同教学模式相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学是一种特定的实践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教学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发展的。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因而具体的教学情境也是千变万化的。

一种教学模式作为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常常只能适应某一特定时间或空间内的教学,而无法单独地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基于教学活动的特性,多种教学模式之间必然要走向多样综合。

总之,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特点的教学活动结构。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指导思想、独特的方法结构和特定的教学功能。它们之间有差异,但也存在综合的条件。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恰当地选择、灵活地运用、创造性地发挥各种教学模式的作用,使它们彼此相互配合,使整体功能达到最优。

2试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华南师范大学2013研]

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先后掀起课程改革热潮,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也紧跟世界步伐,积极进行课程改革,2001年7月正式出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标志着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

(1)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参见本章考点归纳。

(2)当代课程改革的趋势

纵观十余年来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其发展轨迹多而丰富。就课程本身而言,其改革轨迹将继续沿着以下路径发展。

课程现代化

课程现代化就是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价值来统摄课程编制,更好地解决“社会需求”“知识体系”“儿童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使课程系统诸要素在结构性的联系中展现整体效应。课程现代化涉及课程观念、课程内容与结构、课程授受、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

a.课程观念上,建立开放性课程观,不仅仅是组织好的一门门学科,还要有更广泛的外延,课程的知识也不再仅仅是学术性知识,还应当包括与青少年发展密切相关的非学术性知识。

b.课程内容上,力求处理好现代与基础、世界与民族、综合与分科等诸种关系,使得课程内容体现基础性、现代性、综合性、民族性与结构性的完整统一。

c.课程评价上,关键是要用现代观念来指导评价。评价对象应当是课程编制的全过程;评价目标应是量化与非量化的统一;评价手段应是多样化的;评价主体应随着社会发展而相应扩大。

课程综合化

在学科设置上打破不同学科的界限,使之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出现了诸如合科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等综合类型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低年级设置了品德与生活、艺术,中高年级设置了品德与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艺术等综合课程。初中“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结合,积极倡导有条件的地方实施综合课程。

课程综合化的优势很多,主要有:

a.限制新科目的增加,避免各科教学内容的重叠和分量过重;

b.课程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某一专题为中心,教学的目的更明确,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c.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各科教学整合地进行,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整体观念。

课程生活化

课程改革加强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回归生活”“生活主题”成了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响亮口号,许多国家在设计课程内容时,都非常注重将其与学生实际生活基础联系起来,注意贴近学生当时的实际生活与已有经验。而只有那些与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其产生疑惑、兴趣的内容与问题,才能真正具有“可接受性”,才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努力学习。我国新课程方案正体现了这一特征,《纲要》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课程能力化

“能力化”是指课程改革力求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会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特别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课程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我国在这次课程改革中,从小学中高年级开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这些正鲜明地反映了世界课程改革正在凸显并且将延续下去的重要特征。

3联系实际谈学科课程在实现学生主动发展中的得与失。[首都师范大学2007研]

答: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是指以学科为中心来编订的学校课程,即主要从各门基础科学领域中,选取认为应该学习的内容,组成不同学科,按分科设置的课程表进行教学。学科课程有其优缺点,在实现学生主动发展中既有得又有失。

(1)学科课程在实现学生主动发展中的得

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

从目的上讲,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种族经验的精华,突出基本概念和事物的内部联系,力图传授学生规律性的知识。学生可以间接地、快速地获取人类历史上所积累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个体的发展做准备。

有利于学生培养抽象的思维能力

从编排方式上讲,学科课程以各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组织课程内容,重视学科知识逻辑的系统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从教学方式上讲,学科课程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便于严格管理,使教学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由于学生的活动主要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强调整齐划一、团结协作、集体利益和团体荣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追求自我发展

从评价方式上讲,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的结果。可以以学习结果来激励学生奋发学习。在我国以升学为基础的教育体制中,学科课程是学习知识、进入高一级教育的一种好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2)学科课程在实现学生主动发展中的失

不利于学生自主地体验生活

学科课程过于偏重书本知识,忽视学生个体所特有的认知方式,忽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将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相脱离。

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学科课程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重视各学科内部的逻辑联系,知识的组织过细,其实施主要依靠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背诵,造成了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这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生主动性的发展,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过细划分学科会限制学生的发展,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科课程主要依靠教师进行班级授课,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和集体统一,过分偏重智育、学术性,忽略了课程同社会之间的关系,忽略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阶段,又使其缺乏社会的适应性,无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个别差异等,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

不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

学科课程对学生评价方式主要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为辅。它强调对学生外显行为的评价,评价的是学习内容中易于量化的方面,评价结果多以精确的百分制来体现,即重视学习的结果,轻视学习的过程。这种评价方式易使学生单纯地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知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试分析学校转型变革背景下教师的基本素养。[华东师范大学2010研]

【相关试题】试论当代教师素养的构成。[首都师范大学2012研]

答:新的学校变革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新的学校变革背景下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新的学校变革背景下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知识结构上也不同于今日教师,它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为此,教师应具备以下三个层面的知识:

(1)具备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工具性学科的扎实理论基础以及熟练运用教学工具的技能和技巧

这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第一个层面,也是要与充满好奇心、随时会提出各种问题的学生共处,并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胜任教育者角色的教师所必需的,同时还是需要随着时代、科学发展而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教师所必需的。每一个人,尤其是新的学校变革背景下的教师都将是终身学习者,是精神生活的富有者,他不仅应有强健的自然生命力,同时有旺盛的精神生命力——学习的需要、信心与能力。只有这样的教师才会从自己的生命体验中懂得终身学习的价值,努力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较强的学习能力。

(2)具备1~2门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

两门学科的性质可以是临近、相关的,也可以是相距甚远的,由学习者根据本人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这部分知识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知识。与非教师的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相比,教师有其特殊的专业要求,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应该对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技能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

教师要对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尤其是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有基本了解;

教师需要了解该学科发展历史和趋势,了解推动其发展的因素,了解该学科对于社会、人类发展的价值以及在人类生活实践中的多种表现形态;

教师需要掌握每一门学科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与方法,熟悉学科内科学家的创造发现过程和成功原因,在他们身上展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格力量。

上述四方面的要求都服务于教师教学的成功,使教师具有丰富的、扎实的知识底蕴,能在科学体系中把握自己讲授的学科,能使知识在教学中不只是以符号形式存在,以推理、结论方式出现,而且能展示知识本身发展的无限性和生命力,能把知识活化,在教学中真正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理论与实践、知识与人生的统一,充分发挥学科知识全面育人的价值。

(3)具备教育学科类的相关知识,由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构成

新的学校变革背景下教师要加强有关对象——人的认识、教育哲理的形成、管理策略、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方法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它们之必要都是由新的学校变革背景下教师承担的工作和角色的丰富化决定的,也是与要求教师不仅是实践者,而且是研究者,教师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能为教育事业和科学的发展作出创造性的贡献直接相关的。

上述三个方面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三个层次,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多层复合性,还体现在三层面知识的相互支撑、渗透与有机整合上,教师应具有复合的知识结构和在富有时代精神和科学性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实践中凝聚生成的教育智慧。

5论述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南京师范大学2010研]

答: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制约着教育效果的好坏。

(1)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

不同性质师生关系的形成往往受制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以及由此影响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在人类的教育发展历史上,师生关系的性质不断发生着变化,它体现了人们不断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不断追寻教育主体的过程。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教师中心的师生关系

这是传统社会中典型的师生关系。之所以形成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就在于传统社会把知识教学看作是教育的主要活动。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支配与从属、控制与服从、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学生的主体性被漠视,与此同时教师的主体性也丧失了,因为他们也同样被知识所奴役,丧失了自己的精神自由。

学生中心的师生关系

以儿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即学生成为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得到了极大的尊重,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然而在这一阶段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往往处于从属地位,一味顺应学生的自然发展。顺应的结果常常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放弃了教师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学生中心尽管是对教师中心的一种反叛,但它使师生关系从一种不平等又滑向了另一种不平等。没有教师主体地位的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将成为虚妄。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关系

这一阶段我国教育理论界又提出了建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关系,以及师生互为主客体的关系等学说。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关系,即作为社会的代表以及闻道在先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起主导作用,而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则是其自身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二者都不可偏废。师生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即教师既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主体,又是学生认识的客体;学生既是教师改造的客体,同时又是自身学习活动的主体,师生双方是主客体的统一。

(2)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的师生关系显然不利于双方的成长和发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关系学说力图打破以往“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的二元对立,在它们之间找到一种恰当的平衡。然而这种学说仍然没有跳出“主体与客体”的思维模式,仍然在认识论的范畴中将师生这两个完整生命之间丰富复杂的交往关系简化为单一的认识性关系。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交互关系,交互性是主体性教育视野中理想的师生关系,这种理想的师生关系从主客对立走向了交互主体,昭示了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和学习观等一系列教学理念的革新。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具有以下特点:

尊师爱生,相互配合:现代“尊师爱生”是师生交往与沟通的情感基础、道德基础。通过师生间的相互配合与合作使教育活动顺利开展。

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体现了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相互尊重人格和权利、相互开放、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等关系。它要求教师能向学生学习、理解学生,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并一视同仁地与所有学生交往,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也要求学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学会合作和共同学习。

共享共创,教学相长:共享共创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动态性和创造性,是师生关系的最高层次。其结果是师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学生的道德、思想、智慧、兴趣、人格等的全面生成,是教师专业自我的成熟过程。

6论述教师专业素养及其培养途径。[扬州大学2016研]

【相关试题】

结合各级各类《教师专业标准》谈谈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内容。[东北师范大学2017研]

论述教师的素养。[山东师范大学2018研;浙江师范大学2017研;华东师范大学2015研;上海师范大学2013研]

答:(1)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师从事专业活动必须具备的专业品质。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高尚的师德

a.教师的道德首先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上。热爱教育事业,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b.热爱教育事业必须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的教师绝不是一个好教师。

c.教师的道德还突出地表现在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上。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

现代人的素质

教育要促使人的现代化,取决于许多条件,其中教师自身个性品质的现代化,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教师自身个性品质的现代化,不仅是促使学生个性品质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自觉加强这方面的修养,抛弃积淀在自己头脑中的陈腐落后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跟上时代精神的步伐。

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a.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b.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师要能对某一学科的发展有所建树,同时,也应有对他人成果进行分析、鉴别并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

c.教师还应有比较广博的文化修养。因为各门学科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且教师面对的是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一代,兴趣广泛,求知欲强,所以,教师应该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d.教师还应具有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学校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该是这些活动的组织者和参加者。如果教师在文艺、体育和劳动技术方面有某种特长,就更有条件接近和深入学生,赢得更多的教育机会。

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

掌握教育科学,不仅可以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是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和提高教育能力所必须的。站在教育第一线的广大教育实际工作者应该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参加者,而且他们也最有条件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2)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途径

努力践行终身学习的习惯

今天的教师身处改革的浪潮中,面对不断更新的新知识、新技术,要在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坚持终身学习的习惯,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找准实现人生价值的坐标。不断学习,孜孜以求,学贯中西,提升文化修养,提高辨识能力。

在不断地学习中,才能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构建该学科的知识体系,在掌握本学科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科研成果时,加深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做好基本功,成为科学文化的传播者、学生知识的引领者。作为一名教师在专业的领域要优秀,在广泛的领域要通晓,才能有所专,有所长,有所精,用于教学才能使得知识不是死的、无生机的,而是活泼的、多样性的素材。

坚持做好反思

优秀的教师要善于反思,进行“教学的反思”和“反思的教学”“教学的反思”是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教学效果具有极大的启示,反思的深刻性决定教学的深度和高度。专业化的教师是反思的高手,在反思中提高,是成为专家型教师必经之路,是教师专业素养纵深发展的途径。“反思的教学”是全面探究教学的问题,由问及教,进行反思性的教学。

反思沟通了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养成反思的习惯对教育教学信念的形成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格,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尤其是新教师,在由最初的适应成长阶段转变成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的成熟阶段,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提高,才能慢慢去领会教学的真知灼见,发展自己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善于质疑和记录

教师要有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经常对自己提问,这些问题包括学生可能产生的一系列疑问,目的在于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不至于讲解过难或过易。要适应现代化的教学,适应现代化教学下的教学对象。当教师学会质疑,才能带动学生去思考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师要勤于发问,要仔细思考前因后果,找出问题的关键,将问题归类,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不仅如此,在教学之余,教师要将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记录下来,常年累月,从量变到质变,加速自我的专业化成长。教研结合是一条不错的成长道路,在教学的同时,参与科学研究,将经验转化为可以推广的理论,提升专业层次,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科研之路不仅是教师不断体会成长的过程,也是加强自身知识层次的提高阶段。不断提升科研素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朝向名师发展的必经之路。

学会合作,体验职业幸福感

新课改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其实真正需要合作的是教师。会合作的教师,其教育方式中必然包括了合作学习的因素,成为学生学会合作的榜样。教师要学会合作,善于向老教师请教,善于和同事们交流,善于发现自身的问题,在集体中感受温暖,帮助他人的同时促进自身的提高。

职业幸福感来源于自己对所从事职业的热爱,在工作中不断取得激励自我前进的成绩,同时拥有良好的、健康的心态和信任他人的个性品质。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要靠自己不断维持,需要他人的支持、赞美、激励。在共同合作中体会温暖,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在共同的劳作中体会集体荣誉感,这些在客观上促进教师职业感的形成。

7论述教师角色冲突。[上海师范大学2015研]

答:“角色冲突”是社会学角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于个人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往往需要同时扮演若干个角色,当这些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取得一致时,就会出现角色冲突。人们普遍认为,教师职业是角色冲突的一种典型情境。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角色的多样化,教师同时要承担多种角色,每种角色都对教师的行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这就导致了教师角色的冲突。

(1)教师角色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互不相容的多种角色行为规范和角色期待产生的角色冲突。

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角色频频转换,常常扮演不同的角色。相对教育对象而言,教师是社会的代言人,是知识的传授者,是班集体的领导者,是社会的模范公民,是学生家长的代理人,是心理咨询者,是学生的知己和朋友;相对学校管理而言,教师是被领导者;相对同事而言,教师是合作者,也是竞争者。从教师扮演的角色中,我们会发现几种主要的互不相容的角色行为规范和角色期待:

a.教师既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教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代表着一定的权威,师生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制度化的支配与从属关系。如果教师在教育中没有任何职业权威,盲目追求学生友谊,成为学生的哥们、姐们,放弃应有的原则,教育效果是不能保证的。实际上,教师很难既是一个具有权威的严格的管理者,又是一个朋友般被学生喜爱和亲近的人。

b.教师既是被领导者,又是班级管理者。

教师站在校方立场发言,要传达、执行学校的各项制度、政策、规定。但是,学校的不少政策规定与学生意愿发生矛盾。教师处于校方与学生的中间,只能屈从于一方,结果往往是学生理解的要执行、学生不理解的也要执行,由此引发的师生矛盾使教师处于两难境地,从而产生角色冲突。

c.教师既是社会和学校的代言人,又是学生和家长的代理人。

社会代言人身份要求教师以社会的价值标准进行判断,站在社会的立场发言;而学生和家长代理人身份则要求教师站在学生和家长的角度看问题社会、家长经常对工作中的教师同时提出不同的角色期待,这种不同甚至是相反的角色期待引起的左有为难感,是教师在工作中普遍遇到的角色冲突。如:在对待学生的作业量、寒暑假补课、课余补习问题上,家长、社会、教育行政部门总是各持己见。

楷模角色与普通人的角色冲突

教师是倍受关注的社会角色,每天都受到学生的高度关注,再加之社会对教师的规范期待,使得教师的角色受到周围人的关注,特别是来自学生的约束。同时,教师也是倍受苛求的角色,社会、家长和学生期待教师不仅是经师,还应是人师;不仅要做学生的榜样,而且要做社会的榜样。一个称职的教师应该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无私奉献,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倾注全部的热情、爱心、才智。在个人行为的规范上,要求他们仪表整洁、衣着朴素、姿态优雅、态度安详、语言得体、行为端庄,等等。但是,教师又是一个个个性突出、情感复杂的自然人,在教育情境之外,教师更倾向于显露和表现真实的自我。有些行为表现在其他角色身上被社会视为当然,而表现在教师身上则会使人惊叹,被指责为“不合身份”。由此,不少教师深感当教师“活得太累”,没有真我,陷入模范公民与自由个体相冲突的境地。

付出投入多与低社会支持的冲突

教育在社会、人的发展中的价值与作用,决定了教师及其职业应当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而且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价值一般有较高的估价,有较强的自尊。但是,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经济收入的增长一直“举步维艰”,加上或明或暗的学校内部教师与行政人员的不平等性,以及教师职业所获得的社会评价的偏颇与悖谬等,均意味着社会并没有真正形成与教师职业价值相称的尊师重教的现实。教师付出的劳动不能为自己和家人带来世俗看重的所谓的权势、地位和金钱,甚至被戏称为“三无阶级”(无钱、无权、无用)。面对这种高付出与低回报的大落差的现实,教师会产生不公平的失落感,导致角色冲突加大。

职业成果模糊与个人成就需要的冲突

教师的工作无论在时间、空间上都具有连续不断地扩张的性质,具有“无边界性”的特征。大多数教师或多或少都模糊地感觉到他们的工作是一个无底洞。教师的劳动成果具有隐含性和延时性。在教师职业中升迁机会非常少,教师为工作付出的精力与汗水、创造的价值需要很长时间才见分晓。比如:教师在改变学生兴趣、行为习惯、人生态度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教育成果都不是立竿见影的。这样,教师个人希望看到自己角色扮演的成果的需要与角色扮演中许多成果的无形性之间产生了矛盾。教师陷入角色成果模糊与自我价值难以实现的矛盾冲突中。

现实的角色行为水平与理想的角色要求之间的冲突

教师角色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能力水平和多方面的才能。但是,每个教师个体总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如面对一个班风很差的集体,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高的教育艺术,有足够的耐力。不少教师虽然主观上很努力工作,也积极热情,但常带不好班,面对“后进生”往往束手无策,这种个人能力与角色需求之问的冲突导致教师内心的冲突和不安。

(2)教师角色冲突的解决办法:

社会应为教师创造宽松的环境。社会转型时期教师角色冲突的加剧,既与教师角色活动的外部环境,包括社会大环境与学校小环境的急剧变化有关,也与教师自身的角色认识不清及角色行为失范有关。因此,要缓解教师角色冲突,必须从社会、学校与教师自身等三方面同时着手。

从社会方面讲,缓解教师角色冲突,要通过相应的社会改革,为教师角色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创造良好的外部大环境。充分理解、合理评价、切实尊重教师的角色活动,增强教师角色行为的光荣感,其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与社会地位。

加强教师角色的社会调适。通过多种途径指导人们正确认识教师角色的特定职能,营造支持教师职业威望的社会心理氛围;不过分夸大教师的作用而对教师产生过多的不切实际的角色期望。通过提高教师的实际社会地位,尤其是提高教师的劳动报酬,正视教师劳动的价值,以缓解由此而引起的教师心理冲突。

学校方面应减轻教师的角色负担。从学校方面讲,教育管理者要为教师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角色活动环境。对教学不横加干涉,不在学生面前公开指责、批评教师,让教师有教育教学的自主权。这有利于减轻教师由此而产生的角色冲突。

抓好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引导机制,强化激励机制,实现科学管理;通过组织调整教师的角色关系,减轻教师过重的角色负担,消除教师的角色紧张。其核心是为教师的自我实现营造一个最佳的学校氛围。关于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冲突解决,我们认为,课程改革的程度要符合教师的成长规律,同时,要创造环境,增强教师的心理适应性。引导教师开展有组织的专题研究,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和自我发展能力。

教师方面要增强角色适应能力。从教师本身讲,缓解角色冲突的关键在于主观努力,重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角色适应能力;重视角色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角色认知水平;建立角色系统,合理调整自己的角色行为;培养角色精神,有效抵制非本质角色行为的诱惑。

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调适。教师角色调适一般是指人为地缩小教师角色差距,协调教师的期望角色、领悟角色与实践角色三者之间关系的过程,包括自我调适与社会调适两方面。这是对教师的一种内在要求,也是教师对角色的一种真正适应。积极的角色自我调适,能从根本上缓解角色心理冲突。

8什么是良好的师生关系?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华东理工大学2006研]

【相关试题】

结合一个案例论述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重要性。[首都师范大学2018研]

如何构建健康的师生关系?[河南大学2018研]

试述师生关系的类型有哪些,并说说你心中的理想师生关系是怎样的。[南京师范大学2018研]

答: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教育系统中两个最基本的要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和教育目标完成的基本保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又是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

(1)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主体间关系的优化,从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结果来看,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的师生关系才称得上良好的师生关系:

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尊师就是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和教师的人格与尊严,对教师要有礼貌,了解和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理解教师的意愿和心情,主动支持和协助教师工作,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尊师是学生对教师正确的认识、情感和行为的综合体现,是人类的美德。得到学生尊重是教师最大的需要和满足。

爱生就是爱护学生,它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重要体现,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感情基础,是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热爱他人、热爱集体的道德情感基础。爱生包括“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尊重和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并公正地对待学生。

现代“尊师爱生”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是师生交往与沟通的情感基础、道德基础,其目的主要是促进师生之间相互配合与合作,顺利开展教育活动。

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体现了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尊重人格和权利、相互开放、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等关系。它要求教师能向学生学习、理解学生,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并一视同仁地与所有学生交往,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也要求学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学会合作和共同学习。

民主平等是师生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形成的。共同参与,意味着教师和学生以不同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进入实际的教育生活,形成需要、智能、个性等方面的互补,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民主平等、共同参与的结果是师生的融洽、协调。和谐亲密体现了师生的人际亲和力、心理融洽度。

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共享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和分享教育中的欢乐、成功、失望与不安,它是师生情感交流深化的表现。共创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相互适应的基础上,相互启发,使师生的认识不断深化,共同生活的质量不断跃进。共享共创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动态性和创造性,是师生关系的最高层次。共享共创的结果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学生的道德、思想、智慧、兴趣、人格等的全面生成,是教师专业自我的成熟过程。

(2)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就教育内部而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双方共同努力。教师在师生关系建立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所以要建立民主、和谐亲密、充满活力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来说,有以下几种策略:

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师要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了解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兴趣、需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个性特点、身体状况和班集体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了解和研究学生存在于教师教育生活的每一时空。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及其态度与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正确的学生观包括: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学生的不成熟性具有成长价值;学生具有主体性,特别是创造性;学生是责权主体,有正当的权利和利益;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正确的学生观来自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来自教师向学生的学习和对自我的反思。

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包括热爱所有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经常走到学生之中,忌讳挖苦、讽刺学生、粗暴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避免师生对立。教师处理问题必须公正无私,使学生心悦诚服。

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师生关系一般要经历生疏、接触、亲近、依赖、协调、默契阶段。在师生交往的初期,往往出现不和谐因素,如因为不了解而不敢交往或因误解而造成冲突等,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沟通与交往的主动性,经常与学生保持接触、交心;同时,教师还要掌握与学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如寻找共同的兴趣或话题、一起参加活动、邀请学生到家做客、通信联系等。

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能力、教育态度、个性心理品质无不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要使师生关系和谐,就必须通过自己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多方面的爱好与兴趣等来吸引学生。为此,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和研究,使自己更加智慧;经常进行自我反思,正确评价自己,克服个人的偏见和定势;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学会自我控制,培养耐心、豁达、宽容、理解等个性品质。

9论述教学原则及其要求。[东北师范大学2018研]

答: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1)启发性原则

含义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

启发性原则看似强调教师的启发,实则更重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究,重学生的领悟、融会贯通与觉醒,让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智能与品性的全面发展。故这个原则亦可称探究性原则,或启发与探究相结合原则,更能反映时代的精神。

基本要求

a.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b.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c.注重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启发学生获取知识;

d.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

e.发扬教学民主。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含义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将理论运用于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发展动脑、动手能力,并理解知识的含义,领悟知识的价值。

基本要求

a.注重联系实际学好理论;

b.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知识;

c.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d.面向生活现实,培养学生的对策思维。

(3)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含义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核心价值观教育。

基本要求

a.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b.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c.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

d.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4)直观性原则

含义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绘,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

基本要求

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c.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

d.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5)循序渐进原则

含义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逐步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基本要求

a.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b.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

c.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d.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6)巩固性原则

含义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以便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卓有成效地运用。

基本要求

a.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b.把握巩固的度;

c.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d.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7)发展性原则

含义

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既要适合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基本要求

a.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b.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8)因材施教原则

含义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a.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b.采取灵活多样的举措,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0试论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理念、目标及发展趋势。[华南师范大学2013研]

【相关试题】

简答题: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与特点。[首都师范大学2010研]

简述新一轮课改的的六大目标。[东北师范大学2017、2015研;陕西师范大学2016研]

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体目标。[海河大学2018研]

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当年9月1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国际背景

a.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终身学习成为一种必然;信息化为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提供全新的方式和理念;全球化为终身教育提出了学习的主题。因此,能否构成终身学习体系,及具有终身学习能力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共识。

b.课程改革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各国通过教育改革提高本国劳动者的素质,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国内背景

a.顺应国际课程改革大趋势的客观必然,避免落后于世界潮流;

b.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c.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2)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注重基础学力的养成和信息素养的提高,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和开放性的养成,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对不平等发展、畸形发展和不自由发展的彻底否定。

(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具体目标

a.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b.改变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d.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e.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f.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4)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就课程本身而言,其改革轨迹将继续沿着以下路径发展。

课程现代化

课程现代化就是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价值来统摄课程编制,更好地解决“社会需求”“知识体系”和“儿童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使课程系统诸要素在结构性的联系中展现整体效应。课程现代化涉及课程观念、课程内容与结构、课程授受、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

a.课程观念上,建立开放性课程观,不仅仅是组织好的一门门学科,还要有更广泛的外延,课程的知识也不再仅仅是学术性知识,还应当包括与青少年发展密切相关的非学术性知识。

b.课程内容上,力求处理好现代与基础、世界与民族、综合与分科等多种关系,使得课程内容体现基础性、现代性、综合性、民族性与结构性的完整统一。

c.课程评价上,关键是要用现代观念来指导评价。评价对象应当是课程编制的全过程;评价目标应是量化与非量化的统一;评价手段应是多样化的;评价主体应随着社会发展而相应扩大。

课程综合化

在学科设置上打破不同学科的界限,使之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出现了诸如合科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等综合类型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纲要》指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低年级设置了品德与生活、艺术,中高年级设置了品德与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艺术等综合课程。初中“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结合,积极倡导有条件的地方实施综合课程。课程综合化有如下优势:

a.限制新科目的增加,避免各科教学内容的重叠和分量过重;

b.课程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某一专题为中心,教学的目的更明确,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c.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各科教学整合的进行,有利于学生抓住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整体观念。但是课程综合化并不是万能的,综合课程不能完全取代分科课程。

课程生活化

课程改革加强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回归生活”“生活主题”成了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响亮口号,许多国家在设计课程内容时,都非常注重将其与学生实际生活基础联系起来,注意贴近学生当时的实际生活与已有经验。而只有那些与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其产生疑惑、兴趣的内容与问题,才能真正具有“可接受性”,才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努力学习。我国新课程方案正体现了这一特征,《纲要》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课程能力化

“课程能力化”是指课程改革力求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学会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特别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课程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我国在这次课程改革中,从小学中高年级开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这些正鲜明地反映了世界课程改革正在凸显并且将延续下去的重要特征。

11试从教育评价的角度分析我国目前的高考制度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的办法。[中山大学2007研]

答: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或教育目标,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自我和教育决策提供可靠信息的过程。

(1)从教育评价的角度分析我国目前的高考制度的优缺点

我国目前高考制度的优点:我国的高考制度自1977年恢复以来,作为我国选拔人才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也相对最为严肃、最为公正的考试,高考为高校、为社会输送了数以亿计的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正客观地讲,高考制度是现在唯一的、最公正的、又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拔制度,要彻底取消高考制度是不可能的事。而且它的公正性、严肃性,也早就为社会各界所公认。高考制度最大的优点就是相对公平,即以考生的分数而不是考生的家庭出身、血统、背景、关系、金钱等作为录取标准。

我国目前高考制度的缺点:

a.我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单一,造成高考制度的不堪重负和应试的火热。目前我国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主要方法就是高考。任何一种选拔制度都有弱点,高考也不例外。高考主要是通过笔试的方式依照分数的高低来选拔人才,这就必定有其局限性,不能对人才有全面的测试。

b.我国目前的高考观片面地夸大了其选拔功能,高考成了争取高等教育这一社会资源的工具。以升学为直接目标、迷信甚至崇拜升学率的高考工具主义在学校和社会得以泛滥,最终导致中等教育走上“应试”之路。因此,作为一种检测和评价手段,高考“为考而考”,误解了对于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本来使命。由于过分强调高考的选拔性,而高考又作为当前通往大学教育的唯一途径,高考成了一切教育教学的指挥棒。由于高等教育资源仍属社会稀缺资源,且现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又具有“一考定终身”的特征,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在这种招考体制下,教育评价、学校评估等也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左右,升学率、考生本科上线比重、重点本科上线比重等成为硬性评价指标。

c.现有的高考录取制度“以考为纲”,高考成了高校招生选拔的唯一途径。而高考又“以分为纲”,实行“一考定终身”,兵败“独木桥”下的不乏众多优秀学生,甚至是“天才”学生,以及一批“偏才”“怪才”,高考一役使他们丧失了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这与科学考核观下的综合性、全面性与经常性原则是相悖的。

(2)改进办法

改革高考内容,这是高考改革的重点。现有的高考内容不仅远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与现有的教育课程体系也是脱轨的。由于片面强调考试的选拔性,高考内容力求“繁、难、偏、怪”,以“考倒”考生为宗旨,认为这样的考试才能选拔出优秀人才。殊不知在这样的高考观与应试观下的考生成了考试的机器,赢得了高分,却丧失了探索的精神、创新的能力,得不偿失。因此,在高考改革中,考试内容要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吻合,与基础教育内容相衔接,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相对接。在内容设置上体现出不同学科知识的互补性,考察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大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的应用问题测验,以考察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适当降低难度,而适度拓宽考察知识点的广博度;增设不同学科、不同角度、不同性质的自选题目,以检测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水平,尤其是考察学生在相关领域的发展潜力。

实行分层、分类考试。教育系统内部具有层次性、多样性,不同类型与层次的院校对于生源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高考分层、分类,主要是指职业类院校系统与普通院校系统根据培养目标和对生源的不同要求设置不同的考试标准和考试内容。在职业类院校系统中,实行基本知识考核,重在实践操作的考察。在普通院校内部,按照培养规格实行分层,首先是普通水平考试,通过考试者具有相当于现行高考第二、三批录取考生的水平,他们具有进入大专和一般地方性院校学习的资格;其次是选拔性考试,即通过普通水平考试者根据自己的实力参加第二次考试,成绩优秀者可进入重点院校学习。同时,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院校可以单独举行考试等。分层分类考试有利于中学因材施教以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兴趣、志向和发展的适应度;有利于中学多样化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增强评价体系的自由度。

高校录取标准实行多样化,与自主招生相结合。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录取标准是极其单一的,即高考作为大学招生录取的唯一途径。“一考定终身”不仅有违个体发展与教育的内在规律,而且极不利于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我国高考改革应该适当降低高考成绩在大学招生录取中的权重,实行高考成绩、专长证明、社会实践与课外活动情况、学校推荐信函以及个人申请等多重标准共同发挥效应的招录制度。目前,我国积极试行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使一批“偏才”“怪才”凭借在某个领域的特长获得了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就很好地体现了招生录取标准多样化的精神。多样化的录取标准与教育评价的目标及课程实施是相适应的,有利于学生自由发展和挖掘学生潜力,体现了对不同发展类型学生的公平。

高考与经常性考核相结合。教育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对个体素质的塑造也是循序渐进的。“百年树人”的道理就体现在此。所以,任何一次独立的教育考核都不应该以定性的方式对学生作出结论,而是要在“经常性”原则指导下综合评定学生的一贯表现成绩。目前的招生录取制度仅仅将一次性的高考成绩作为大学的准入标准,显然是有失公平的。经常性原则下招生录取制度不应只看一次高考成绩,还应关注考生在前期教育阶段的综合表现,包括历次测验成绩、学习进步情况、学习的规划性、选修课程的目的性等。尤其是学生学习状态的稳定性和学习进步情况,因为两者能更好地说明学生的发展潜力。

总之,上述改进办法的提出,有利于我国在全面性、综合性和经常性原则的指导下加快高考制度改革的步伐,建立科学化的高考制度。

12试述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首都师范大学2014研]

答: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共同活动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师生为传承知识而相互作用的认识活动是教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最突出、最基本的特点。

教学过程要受认识论的一般规律所制约,但它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即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

a.间接性,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现实世界;

b.引导性,需要在老师引导下进行认识,而不能独立完成;

c.简捷性,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

教学过程只有既遵循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又充分注意学生认识的特点,才能科学而有成效地组织和进行。

(2)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

教学活动不是孤立的个体认识活动,而是社会群体性的有目的有组织的认识活动。它离不开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往、互动,离不开人们的共同生活。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来往、交际、沟通、交流等。其实交往即为社会交往,实为人们的生存与生活方式。

教学过程以社会交往为背景

个体的学习与认识活动都是通过交往进行的,有目的地进行的教学也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并通过社会交往与联系社会生活来帮助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与社会价值。教学在任何时候亦不应脱离社会交往与共同生活。

教学以交往、沟通、交流为重要手段和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运用交往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进行认知,而且运用交往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沟通、感染与培养。教学中,应当注意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思想情趣的坦诚沟通,以便激起师生在认识与情感上的共鸣,智慧与志趣的共享,从而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上培养和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质。

(3)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世界、进行交往,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并追寻与实现价值增殖目标的过程。其中,引导学生通过掌握知识、进行认识和交往的活动是教学的基本与基础的活动;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其价值目标的实现则是在这个认识及交往活动过程中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其对价值目标的追寻活动,并不只是与教学过程相联系,还与其他教育活动甚至学生的全部生活过程相联系。只有抓好教学特有而主要的活动,将教学中的知识通过交往与认识活动,才能把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智能、情感和品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