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3 考研真题和强化习题详解

一、填空题

声波的频率、强度和波形基本上决定了听觉的________、响度和________。[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6研]

【答案】音高 音色

【解析】人们所听到的声音具有三个属性,称为感觉特性,即响度、音高和音色。音强是指声音的大小,由声波的物理特性振幅,即振动时与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所决定。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声波的物理特性频率,即每秒振动次数决定。由单一频率的正弦波引起的声音是纯音,但大多数声音是许多频率与振幅的混合物。混合音的复合程序与组成形式构成声音的质量特征,称音色。音色是人能够区分发自不同声源的同一个音高的主要依据,如男声、女声、钢琴声、小提琴声表演同一个曲调,听起来各不相同。音色的不同由发生物体本身决定。

二、单项选择题

1.在阳光照射下,红花与蓝花可能显得同样亮;而当夜幕降临时,蓝花似乎比红花更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统考2015研]

A.棒体细胞是夜视细胞,对波长较短的光具有较高感受性

B.棒体细胞是明视细胞,对波长较长的光具有较高感受性

C.锥体细胞是夜视细胞,对波长较长的光具有较高感受性

D.锥体细胞是明视细胞,对波长较短的光具有较高感受性

【答案】A

【解析】棒体细胞是夜视器官,对波长较短的光具有很高的感受性,它们在昏暗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和轮廓;锥体细胞是昼视器官,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明度不同的变化,这也称作普肯耶现象。当夜晚降临,蓝色(波长短)比红色(波长长)更能够刺激棒体细胞,因此蓝花比红花更亮。

2.在声音传导的过程中,中耳三块听小骨把声音最终传递到(  )。[统考2016研]

A.科蒂氏器

B.正圆窗

C.卵圆窗 

D.前庭器官

【答案】C

【解析】中耳由鼓膜、三块听小骨、卵圆窗和正圆窗组成。当声音从外耳道传入鼓膜时,引起鼓膜的机械振动,鼓膜的运动带动三块听小骨,把声音传至卵圆窗,引起内耳淋巴液的振动。

3.大部分患有色盲的人不能够区分的颜色是(  )。[统考2012研]

A.红和青 

B.红和黄 

C.红和蓝 

D.红和绿

【答案】D

【解析】色盲分全色盲和局部色盲两类。患全色盲的人只能看到灰色和白色,丧失了对颜色的感受性,这种病人很少见,在人口中只占0.001%。而局部色盲中最常见的是红绿色盲。

4.甜蜜的嗓音、温暖的色彩这种感觉现象是(  )。[统考2011研]

A.适应

B.对比

C.后像

D.联觉

【答案】D

【解析】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被称为“联觉”。

5.向远方直线延伸的两条平行铁轨看起来逐渐聚合,个体据此判断距离。他所依赖的单眼线索是(  )。[统考2010研]

A.视轴辐合

B.线条透视

C.运动视差

D.运动透视

【答案】B

【解析】线条透视是指两条向远方伸延的平行线看来趋于接近的印象。A项,视轴辐合属于双眼线索;C项,运动视差是指近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快,方向相反,远处物体移动得慢,方向相同的印象;D项,运动透视是指近处物体视角大,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大,而远处物体视角小,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小,因而产生不同速度的现象。

6.感受性提高的感觉适应现象是(  )。[统考2012研]

A.触觉适应

B.嗅觉适应 

C.暗适应 

D.明适应

【答案】C

【解析】视觉适应主要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7.下图所示的是两条长度相等的线段,但b线段显得比a线段长,这种现象是(  )。[统考2015研]

A.缪勒—莱耶错觉

B.贾斯特罗错觉

C.波根多夫错觉

D.多尔波尔夫错觉

【答案】A

【解析】缪勒—莱耶错觉又称箭形错觉。有两条长度相等的直线,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端加上向外的两条斜线,另一条直线的两端加上向内的两条斜线,那么前者就显得比后者长得多。

8.根据听觉位置理论观点,高音区在耳蜗的(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顶部

B.中部

C.上部

D.底部

【答案】D

【解析】位置理论也称为共鸣理论,由赫尔姆霍茨提出,强调基底膜振动部位对产生音调听觉的作用。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声音的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基底膜的振动引起听觉细胞的兴奋,因而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

三、多项选择题

1.动觉感受器分布的部位有(  )。[统考2013研]

A.半规管 

B.关节

C.肌腱

D.肌肉

【答案】BCD

【解析】动觉是对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和运动状况的感觉,其感受器主要分布在人体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中,如肌梭、腱梭、关节小体等。A项,半规管属于平衡觉感受器分布的部分。

2.声音的听觉属性有(  )。[统考2009研]

A.音频

B.音调

C.音响

D.音色

【答案】BCD

【解析】空气振动传导的声波作用于人的耳朵产生了听觉。人们所听到的声音具有三个属性,称为感觉特性,即响度、音高和音色。

3.下列选项中,属于似动现象的有(  )。[统考2008研]

A.火车的行驶 

B.时针的转动

C.活动的电影画面 

D.动感的霓虹灯广告

【答案】CD

【解析】似动现象是指将没有发生位移或没有发生连续位移的物体知觉为发生了位移的现象。AB两项是真动现象的表现。

四、概念题

1.绝对感觉阈限[首都师范大学2014研;华东师范大学2013研;苏州大学2011研]

答: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它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在不同的条件下,同一感觉的绝对阈限可能不同。人的活动的性质,刺激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个体的注意、态度和年龄等,都会影响阈限的大小。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绝对感觉阈限越大,感受性就越小,反之,则相反。

2.双眼视差[华东师范大学2014研]

答:双眼视差是指人们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当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时,人们看到单一的物体;当视像落在网膜非对应部位而差别不大时,人们将看到深度与距离。

3.感觉[首都师范大学2015、2012研;苏州大学2013、2011研]

答: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具有直接性的特点。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和一切心理现象一样,具有反射的性质。不仅包含了感受器的活动,还包含了效应器的活动。

4.感觉剥夺实验[北京师范大学2011研]

答:感觉剥夺实验是指要求被试安静地躺在实验室的一张舒适的床上,室内非常安静,听不到一点声音;一片漆黑,看不见任何东西;两只手戴上手套,并用纸卡卡住。被试的吃喝都由主试事先安排好,不用被试移动手脚。即对被试而言,来自外界的刺激几乎都被“剥夺”了。

五、简答题

1.根据感觉相互作用的现象,说明为什么重感冒患者往往会感到食而无味。[统考2010研]

答: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对其他感觉器官的感受性造成影响,使其感受性提高或降低,这种现象称为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一般而言,在适当的条件下,不同感觉之间多少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常是:对此感觉的弱刺激会提高另一感觉的感受性,而强刺激会降低这种感受性。

(2)味道不完全取决于味觉,也受嗅觉的影响。味觉和嗅觉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相互作用。味觉受到食物气味的影响,当感冒时,人们不能感觉到食物的气味,就会食而无味。

2.简述感觉对人类的生活与工作有什么意义。[北京科技大学2006研]

答: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属性,如颜色、气味、温度和硬度等,感觉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也反映有机体本身的活动状态,如身体姿势等,但感觉并不反映客观事物全貌,而只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一切高级、复杂的心理活动,如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等,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进行的。感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人只有通过感觉,才能逐步认识世界。感觉具有以下特点:

(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具有直接性特点,因此记忆中再现的事物的各个属性的映象不是感觉。

(2)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而非整体,并不知道事物的意义,对事物的整体反映以及对其意义的揭露是比感觉更高级的心理过程的机能。

(3)感觉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感觉以客观事物为源泉,以主观映象为方式,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重要渠道。

感觉是人的认识过程的初步阶段,是人认识世界的开始,也是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成分。通过感觉,人们从外界获得信息,这些信息在感觉系统的不同水平上加工处理,并与存储的信息进行对照、补充,从而产生对外界事物基本属性的反映。可见,只有在感觉所获得的信息的基础上,其他高级、复杂的心理活动才能得到产生与发展,感觉所提供的人类生存的重要线索或依据,为人们及时把握客观环境及其产生新的认识,为维护身心健康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