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沈阳师范大学615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沈阳师范大学
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科目代码:615
科目名称:社会学理论
适用专业名称: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
考生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题签及草纸上无效。考试后本题签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5分,合计40分)
1.社会不平等
2.社会整合
3.社会化
4.社会流动
5.二元社会结构
6.社会动力学
7.理想类型
8.入世禁欲主义
二、简答(共6题,每题10分,合计60分)
1.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
2.斯梅尔塞的集合行为理论。
3.科层制的特征。
4.孔德的“社会静力学”。
5.米尔斯的权力精英理论。
6.马克斯·韦伯的价值中立原则。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5分,合计50分)
1.涂尔干在其社会学理论中是如何运用社会事实概念的?
2.试运用社会分层理论分析当下中国社会的富二代、官二代等“二代”现象。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5分,合计40分)
1.社会不平等
答:社会不平等是对垂直分化所产生的各阶级、各阶层之间关系的集中概括,是指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性。
阶级、阶层存在的必要前提是特定社会价值物的相对稀缺,人类社会中不平等现象长期、普遍存在的两个重要因素:①人类需求具有不断发展的潜能,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②人类需求具有社会性,许多人类追求的事物所包含的价值量,本身就取决于它的稀缺性,即只有借助社会比较及通过社会不平等状态显示出它的稀缺性时,其价值才能增加,才是值得人们追求的。
2.社会整合
答:社会整合,是指社会不同的因素、部分结合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社会整体的过程,亦称社会一体化。社会学常论及的社会整合有文化整合、制度整合、规范整合和功能整合。最先提出社会整合思想并致力于研究社会整合的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克姆,后来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进一步发挥了社会整合概念并将其纳入了自己的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体系。迪尔克姆的社会整合理论主要分析了社会整合形成的原因、社会整合与个人是什么关系、团体意识对社会和个人起什么作用等三个问题。他认为社会整合有两种基本类型:“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迪尔克姆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与社会整合程度的高低有密切关系。
3.社会化
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4.社会流动
答: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从个人角度看,广义的社会流动,是指个人社会地位结构的改变;狭义的社会流动,是指人的职业地位的改变。
5.二元社会结构
答: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面,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这种“二元社会”既表现为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又表现为发展水平上的差别。这种“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与“早发”国家和“迟发”国家不同的现代化起点和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
6.社会动力学
答:社会动力学,主要是运用关于人类智力发展三阶段的理论解释社会历史的进步。孔德认为,人类智力发展的三段律是:神学阶段(或虚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或抽象阶段);科学阶段(或实证阶段)。由于孔德认为智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所以,社会发展的阶段与人类智力发展的过程完全相适应,也同样经历了三个阶段或历史时期:远古时代的神学阶段、中世纪时期以来的形而上学阶段和18、19世纪之交开始逐步进入的科学阶段。
7.理想类型
答:理想类型是一种概念体系,研究者借助这种概念体系作为衡量现实的标准,审视现实与概念之间的差距,并对这种差距作出因果解释。理想类型并不是指道德理想,也不是指平均状态。理想类型包含着强调典型行动过程的意思。理想类型的特点表现为:①作为理智上的概念工具,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②为考察现实的概念工具,它又突出了经验事实中带有共性或规律性的特点。理想类型的建立,对社会学认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8.入世禁欲主义
答:韦伯在具体分析历史上各大宗教思想之前,根据各大宗教的特点进行了分类。他首先按照宗教对待世界的方式,将宗教分为“入世的”与“出世的”两种形式;又按照宗教行为的特点,将宗教分为“禁欲的”与“神秘的”两种形式。在此基础上,他对所有宗教的表现形式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建立了入世禁欲主义、出世禁欲主义、入世神秘主义和出世神秘主义几种理想类型,入世禁欲主义,它把在尘世的劳动看做是人的天职,努力而勤勉的工作被视为赎罪和获救的手段,甚至被看做是荣耀上帝的行为。新教便是这类宗教的代表。
二、简答(共6题,每题10分,合计60分)
1.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
答:初级群体,又称直接群体或首属群体,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其基本特点如下:
(1)成员有限。初级群体一般是指2人到30人的小群体。因为,只有在小的群体中,人们之间才可能进行比较深的交往,建立比较密切的感情联系。
(2)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在人数较少的初级群体中,人们可以直接地、面对面地交往,不需要什么中间环节。正是在直接交往中,成员对于彼此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非常熟悉,从而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联系。
(3)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在初级群体中,成员间并没有明确、严格的分工,不可能仅仅保持一种角色关系。一般说来,人们之间的关系由一种角色关系转变为多重角色关系,正是初级群体形成的一个标志。
(4)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在初级群体中,成员之间的交往不只停留在就事论事的表层关系上,而是富有“人情味”。每个成员都希望了解对方的内心,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成员间期望相互关心与安慰,有一种共同的心理维系。感情交流是成员间亲密关系的基础。
(5)成员难以替代。在初级群体中,成员间充满着富于感情色彩的多种角色关系,因而某个特定成员是不能随意由另外一个人来代替的。在这一点上,初级群体中成员间的关系具有特殊性。群体中任何一个成员的缺失,都会给其他成员造成很大的心理震动。
(6)群体整合程度高。初级群体中,成员彼此熟悉,关系极为复杂而且密切,利益休戚相关,因而其群体意识很强,群体整合程度高,尤其是在维护和争取群体利益与荣誉方面,所有成员在行动上往往表现出高度的一致。个别成员的偏离、背叛,会招致严厉的制裁。
(7)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在初级群体中,一般没有明确、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成员的行为、成员间的关系以及成员与群体的关系,主要靠习惯、风俗、伦理道德、群体意识等非正式的手段来控制、维持。
2.斯梅尔塞的集合行为理论。
答:在1962年出版的《集合行为理论》一书中,斯梅尔塞(N·J·Smelser)提出了值数累加理论。他认为,集体行为的发生同时受六个要素的影响:
(1)结构上的有利条件(structural conduciveness)。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结构特征,某些结构特征更有利于集体行为的产生,某些则否。
(2)结构性紧张(structural strain),即由特定条件和事件引发的结构上的不和谐、不安定。比如,自然灾害导致粮食供应紧张、食品价格飞涨、金融体系崩溃。
(3)概化信念的发生和扩散(growth and spread of generalized belief)。概化信念的功能在于,通过提供一个通用的、超越个人具体处境的概念框架,引导人们对当前形势的理解、评估和态度选择—当前的问题是什么、问题的根源是什么、谁应该负责、应该如何解决,等等。
(4)诱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s)。即使前面三个条件同时具备,也不一定会发生集体行为,而必须由某个偶然事件引爆,这个偶然事件就是诱发因素。
(5)动员参与者(mobilization of participants for action),即把那些受影响的人群发动起来,让他们投入行动。斯梅尔塞认为,这五个因素之间存在递进关系,只有在前一个因素已经具备的前提下,后一个因素才可能产生,并且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五个条件,集体行为才可能发生。这就像数学上做加法一样,每在前一个因素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因素,集体行为发生的风险值就增加一分。因此,斯梅尔塞将自己的理论命名为“值数累加理论”。
(6)除上述五个因素之外,还有第六个因素—“社会控制”,即动用社会力量阻止集体行为的发生。社会控制可以从上述五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入手。与其他五个因素的作用方向相反,这个因素的功能是促退而不是促进集体行为。
在斯梅尔塞看来,只有上述五个促进因素同时具备,并在与社会控制这个促退因素的角力中胜出之后,集体行为才有可能发生。
3.科层制的特征。
答:科层制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其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1)明确的分工。科层制把从事的活动以正式规定的职责形式固定落实到人,即明确每一个管理者的权力和责任,并把这些权力和责任与正式职位捆绑起来而使之合法化。
(2)明确的职权等级。组织中的职位权力遵循层序的原则,即下一级职务接受上一级职务的管理和监督。实际上,明确的职权等级是组织实行大规模责任制和协作必需的原则。
(3)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在任何情况下,组织成员都要遵循一整套抽象的规章制度,包括在具体情况下执行这些规章制度,其目的在于求得组织各部门之间活动的协调一致,也有利于公平合理、平等对待一切人和事。在这里,组织的规章制度是最高权威,它规定成员的权力、责任和活动程序等。
(4)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在处理公务时,成员应按规则办事,即本着严肃的非人格化精神,不掺杂个人的好恶爱憎,因而不带有情感和热情,保证工作按正式确定的方式进行。
(5)量才用人。科层制招聘人员按技术资格录用,并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承担某一职务的人员应保证其工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同时,科层组织内还有一套按年资、按工作表现或两者兼顾的提薪晋职制度。
(6)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个人。有职则有权,无职则无权。这就使组织管理者在更替过程中,并不影响组织的正常运转,保证了组织政策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4.孔德的“社会静力学”。
答:社会静力学是孔德提出来的,是指在关于人类自发秩序的一般理论指导下,研究各种社会的基本秩序、组织结构及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1)从静态方面看,在于考察社会行动和社会系统各个不同部分的反应规律,研究构成社会机体的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
(2)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地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
社会静力学核心的范畴是“秩序”,逻辑上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人性结构和社会性质结构。
5.米尔斯的权力精英理论。
答:米尔斯对冲突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是他提出了“权力精英”理论。他指出,社会中那些经济、军事和政治机构中占据高位的财阀、军阀和政客组成了或多或少结合在一起的、或统一起来的权力精英,他们的重要决策决定了社会的基本结构和趋向,左右着社会中下层人民的生活。权力精英们的决策反映了他们维护自己统治的利益,而不是普通公民的利益。米尔斯看到,一方面精英巨头集权力、财富和声望于一身;另一方面街头的普通大众被剥夺了对公共事务的一切影响力,被迫依附于他们所不能控制的各种力量。普通大众处在一个被各种大规模组织所控制下的异化了的世界中,他们却没有能力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真正位置。米尔斯就以这样的战斗精神和理论观点促进了其它社会冲突理论的诞生。
6.马克斯·韦伯的价值中立原则。
答:价值中立,又称价值无涉,是由韦伯提出来的,科学研究等工作不使用价值判断,只采用逻辑判断,即客观地说明“事实是什么”,“事物是如何变化的”。
(1)1904年,韦伯发表《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的“客观性”》一文;1914年,在“社会政策学会”的一次内部会议上,韦伯就新历史学派在经济领域推行伦理价值判断的观点发表《“价值中立”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中的意义》一文。上述两篇文章都围绕着一个基本问题,即在什么意义上说与社会和文化现象相关的那些学科中也存在一般的“客观有效真理”。即在涉及主观意义现象的专业学科中(如社会学),客观研究如何在逻辑上是可能的。为解决这个问题,韦伯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法,即“价值中立”和“理想类型”。
(2)价值中立原则有两个含义:
①一旦社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定了研究课题,他就必须停止使用自己的或他人的价值观念,遵从他所发现的资料的指引。无论研究的结果对他有利或是不利,他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资料,他必须严格地以客观和中立的态度来从事研究,目的是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②要区分“事实领域”和“价值领域”。科学家可以估量行为的可能后果,但不能做出价值判断。
(3)对价值中立的理解还可以通过它的对立面即价值判断得到更好的把握。
①价值判断是从伦理、文化和哲学观点中推演出来的实际价值判断,即实践判断;
②科学中价值中立或价值自由就是在研究过程中要摆脱价值判断,或者不作价值判断、暂停价值判断;
③价值判断是科学领域之外的问题,不能依靠科学来解决。
韦伯的价值中立是一种学术研究的规范原则,而不是学术本身的一种构成原则。价值中立不是要求学者没有或不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而是要求他们应弄清在什么地方要诉诸于分析的理解,在什么地方要诉诸于情感,告诫他们不要把关于事实的科学分析与关于事实的评论相混淆。
(4)价值中立是研究过程所要求的,研究过程中如果有价值判断,那么科学就没有客观性可言。但是,研究课题的选择和确立离不开价值的指导,如果没有研究者的价值观,那么课题的选择就失去了原则,关于具体的实在也失去了有意义的知识。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5分,合计50分)
1.涂尔干在其社会学理论中是如何运用社会事实概念的?
答:社会事实,是指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的一个概念。涂尔干的这一界定包含了社会事实区别于个体(或心理)现象的三个突出特征:社会事实对于个人来说是外在的,即它具有客观性;社会事实对个人具有约束力;社会事实具有普遍性。
涂尔干运用社会事实概念,进行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如下:
(1)观察社会事实的原则: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
①必须始终如一地摆脱一切预断。因为预断观念(或通俗观念)是“摆在我们与物之间的隔膜”,妨碍我们客观地观察社会现象,所以,必须祛除它。
②对研究对象进行操作定义且使操作定义符合客观准确的要求。
③应当尽量采用具有足够客观性的感性材料,这就要求“社会学家在研究某一类社会事实时,必须努力从社会事实脱离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而独立存在的侧面进行考察”。
(2)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
普遍性是正常现象区别于病态现象的重要标志,具有最普遍形态的事实为正常现象,称其它事实为病态现象或病理现象。
(3)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
涂尔干的社会分类标准是社会结构的简单或复杂程度。他将初民社会划分为简单的单环节社会、简单合成的多环节社会和双重合成的多环节社会等三种类型,并指出每一高级社会类型都是通过最靠近它的低级社会的再现而形成的。
(4)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则
某一社会事实的存在必须根据别的社会事实来解释。对社会事实的完整解释必须包括因果考察和功能分析。
2.试运用社会分层理论分析当下中国社会的富二代、官二代等“二代”现象。
答: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社会分层体现着社会不平等。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是:以马克思阶级理论为渊源的理论传统;以马克斯·韦伯三位一体分层论为渊源的理论传统。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所处的历史条件出发,详尽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这一理论不仅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平等现象的根源、表现、影响及发展趋势,更多地强调了社会冲突的方面,主要有以下要点:
①指明阶级的含义,并指出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地位,特别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②说明阶级产生的条件。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前提;阶级的产生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相联系,私有制使得对剩余产品的剥夺和占有成为可能。
③认为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是私有制条件下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④认为阶级现象最终将随着私有制的铲除,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而消亡,阶级消亡意味着人类最终能够消灭社会不平等。
⑤阶层分析是阶级分析的具体化。阶层是依据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之外的属性划分的,它或者存在于阶级内部,或者是与阶级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特殊群体。进行阶层分析要以阶级观点为指导。
⑥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结论。资本的私人占有及以此为核心形成的各种生产关系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最深刻根源,因而也是社会冲突的主要根源。以资本主义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一旦消灭私有制就有可能大大缩小整个社会的不平等差距,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对平等。
(2)马克斯·韦伯创立了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方法,主要内容包括:
①主张从经济、声誉、权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
a.韦伯将根据经济因素划分的地位群体视为阶级,认为阶级是指一批在经济状态和变化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人群。其阶级差别主要是货币量的差别,与马克思的阶级概念不同。
b.声誉地位是由社会公认的评价体系确定的,社会的评价从肯定到否定构成了高低有序的阶梯,声誉地位即指人们在这一阶梯中所处的位置。
c.权力地位则是依据人们是否拥有权力以及权力的大小确定的。权力是指为实现自身意志,无视他人意愿而支配他人的能力。权力分层反映了政治领域的不平等。
②三个标准之间的关系:
a.在一定条件下,三个标准可能相互强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b.每一个都可以单独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它们之间并不必然地存在因果决定关系;
c.三者重要性不一样,特定社会情势常常将某一个属性推到突出地位上。
③韦伯分层模式的特点:
韦伯的分层方法和以往社会学家的分层方法的区别是:
a.采用多元分层标准;
b.采用了具有连续性的定量标准;
c.引进了主观分层标准。
(3)对我国富二代、官二代等“二代”现象的解读
①社会资源主要是经济资源、组织资源和文化资源。在国外,三种资源往往是统一在某些少数群体手上,收入、权力、声望,一般都是一致的,三者统一。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三种资源是不统一的:干部有权,但他的经济收入和文化资源相对较少;知识分子原来是有声望有文化,社会名声不错,但权太小,钱太少;老板有钱,但是声望和权力资源匮乏。
对于“富二代”、“官二代”而言,他们大多数于上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出生,父辈的努力将他们推上金字塔尖,成为没有经历过自我打拼而进入社会上流的“精英”和“强势群体”。表现在他们不需要经过努力就可以坐享其成,拥有大量物质财富,或是取得高官厚禄,与一般人相比,他们的成功更容易、更轻松。二代现象,即指中国在市场转型时期所日益出现的子女继承父辈的身份、职位、财富、机会等资源禀赋,从而复制父辈阶级地位的社会结构分化现象。
②社会阶层的划分是一种动态的,一方面这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处境,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各种主观的和客观的因素导致陷入困境。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如今的社会已经渡过了剧烈变化期,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层开始走向稳定。但同时,社会的剩余的提供的资源和向上流动的机会在减少,流动的成本在增加,“官二代”和“富二代”等“二代”现象就是社会结构开始趋向稳定和阶层固化的表现。
韦伯认为,各个社会集团都试图将获得资源和机会的可能性归属到具有某种资格的小圈子里,通过设定相应的资格规定,排挤限制某些人加入,或者某些符合条件的人才可以加入,以达到自身获益最大化的过程。官僚阶层的结构固化和封闭性意味着掌握公共权力和资源的官僚系统不对外开放,而是陷入了一种自我服务的内在循环,在当下中国,官僚阶层的固化和封闭性主要表现为,由于公共权力和资源的高度集中,官僚系统的公共价值发生了扭曲,权力的公共性降格为私人性的物品,官员不仅可以随意支配权力,而且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授予“自己人”,“一代”官僚所在阶层的结构固化与封闭化直接为其后代圈定了无形的势力范围,为“官二代”成为优势阶层奠定了先天的基础,阻塞了其他阶层流入优势阶层的渠道,从而使社会流动的空间受到挤压,许多人没有进入优势阶层的机会。
③中国二代现象之所以引发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某些处于优势地位的人将自身的财富、权力与地位以不正当的方式转移给下一代,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例如,一些高层政府官员和国企领导人利用转型期的体制性漏洞,或以职权之便敛聚大量财富,并将这些非法财产迅速向下转移给自身子女;或通过权力的非正式运作,将其子女安置在官僚体制与垄断行业之内,以破坏公平正义为代价,实现了优势资源的不正当传递,导致了官二代与垄二代阶层的形成。
④中国的二代现象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政治资本在代际间的继承传递模式和格局,形成精英的内部循环与底层社会的再生产,从而呈现出类似于戈德索普论证的美国社会的“三点流动”式的封闭性特征,然而,中国的这种封闭式流动更为集中地体现为精英阶层与非精英阶层间流动的封闭与断裂,结果是精英的子女始终占有精英的地位,非精英子女则难以跨入精英统治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