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852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北京科技大学
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编号:852
试题名称:社会学理论
适用专业:科学技术史、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6小题共30分)
1.文化
2.社会互动
3.社会群体
4.社会组织
5.虚拟社区
6.社会现代化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请简述社会化的主要类型。
2.谈谈社会角色失调的一般状况。
3.请简述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特征。
4.请简述齐美尔(西美尔)关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基本观点。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西方社会学理论至今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请举出每个阶段的一位主要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延迟退休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6小题共30分)
1.文化
答:文化是指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成果。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社会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按照一定的文化逻辑来进行的。文化的主要特征包括:超生理性、超个人性、象征性、全括性、整体性、传递性与变迁性。
2.社会互动
答:社会互动,又称社会交往活动或社会交互作用,是指社会主体之间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发生的、以信息传播为基础而形成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从而在经济、政治、文化及心理等方面产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社会行动过程。社会互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①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主体(包括个体与群体)之间;②社会主体之间发生以信息交流为基础的相互依赖性关系和行为是社会互动的前提条件;③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借助媒介进行;④社会互动与特定的社会情境密切相关,并形成特定的互动模式;⑤社会互动不仅会影响互动关系,而且会对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结构产生影响。
3.社会群体
答:社会群体,又称社会团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的存在,不仅个人自己能够意识到,而且也被群体以外的人们所意识到。即群体成员有共同的认同及某种团结一致的感觉,对群体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相同而确定的目标和期望。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其主要特征包括:①有明确的成员关系;②有持续的相互交往;③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④有一定的分工协作;⑤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4.社会组织
答:社会组织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狭义上的社会组织,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一般由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5.虚拟社区
答:虚拟社区,是指由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它是与传统的实在社区相对而言的。它也具有实在社区的要素,比如有一定的活动区域;有一定数量固定的人群,人与人之间有着频繁的互动。虚拟社区存在于与日常经验的物理空间不同的电子网络空间,社区的居民为网民,他们在一定的网络空间内围绕共同的需要和兴趣进行交流和活动,并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和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6.社会现代化
答:社会现代化是指一种特殊的社会变迁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这是现代化变迁过程和非现代化变迁过程的本质区别。其要点包括:①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②社会现代化绝非“西方化”或“欧洲化”;③社会现代化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④社会现代化是社会结构体系协调发展的过程。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请简述社会化的主要类型。
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的基本类型有五种:
(1)初始社会化。初始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它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2)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是这样一种社会化形式: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比如,学生在大学里进行的大量学习都是为将来在工作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做准备,这种学习过程就是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3)发展社会化,又称继续社会化。发展社会化是相对初始社会化而言的,并且是在初始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对于角色新的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比如,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官员都要重新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这就是发展社会化。
(4)逆向社会化。逆向社会化是指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在传统社会中,逆向社会化很少见。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变迁速度快,知识更新速度也快,一些成年人往往跟不上形势,他们要想不落伍,就必须接受逆向社会化。
(5)再社会化。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虽然着眼于人的改造,但它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和强制性的。改造罪犯,让罪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是再社会化,是负面的、强制性的。而其它某些形式的再社会化,比如,新兵入伍后要全盘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这虽然是强制性的,但却不是负面的;一个移民到了新的国家和文化环境以后,可能也要全盘放弃原来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这种再社会化既不是强制性的,也不是负面的,反而可能是主动的、正面的。
2.谈谈社会角色失调的一般状况。
答:角色失调,是指人们对社会角色的扮演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像社会的运行常会产生不协调因素一样,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也常会产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遭到失败。
角色扮演过程中的失调现象主要有角色距离、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和角色失败五种情况:
(1)角色距离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赋予某种角色的规范与角色扮演者的实际表现常常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角色期待与角色表现之间不相匹配的情况为角色距离。
(2)角色冲突
①一个人承担的多种角色之间的矛盾一般称之为角色冲突。如一位妇女作为经理可能忙于事业,但作为妻子和母亲的社会角色期望她在家庭生活上应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
②不同的人所扮演的相对角色之间的矛盾称为角色冲突,如丈夫与妻子、父母与子女、邻居之间、顾客与服务员、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冲突等。
③一个人承担同一角色时存在的矛盾,一般称之为角色紧张。如一名学生,按照角色要求应该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但可能又因为不想让别的同学感觉难堪而不积极表现,这时他(她)就会经历角色紧张。角色紧张往往与角色规范或价值观密切相关。
(3)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在社会变迁中,当一种新角色初次来到社会上时,社会还没有来得及对它的权利义务做出明确规定,角色承担者本人不清楚,其他人的看法也有分歧,角色不清便由此产生。只有通过长期互动,当社会为它规定了明确的规范后,这种角色不清才能清除。
例如,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中国青年、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发生很大变化。在传统上,一个优秀的青年、大学生应该是艰苦朴素、不重衣着打扮、听老师和领导的话、循规蹈矩等等。然而,现在的很多青年注重衣着、仪表、穿牛仔裤、跳“迪斯科”、交际广、不那么温顺等等。这样,对于什么是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应有的形象的讨论便兴起了。这种讨论无疑会有助于逐步澄清上述社会角色。
(4)角色中断
角色中断,是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人们在一生中随着年龄和多方面条件的变化,总会依次承担多种角色。角色中断的发生是由于人们在承担前一种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或前一种角色所具有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后来的新角色所要求的行为直接冲突。
例如,一位一心渴望能上大学的青年学生,因高考分数不够,突然成为待业青年,这是他过去万万没有料到的。一方面,他没有做任何准备,不知道一个待业青年还可以做哪些积极的、有意义的事情;另一方面,待业青年的角色与他原来的“高中学生”的角色在社会声望、行为规范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有些甚至是冲突的,这些都在这位青年的心理上造成压力。这便是角色中断。
(5)角色失败
角色失败,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
按照角色失败的结果,通常可将角色失败分为两种情况:
①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例如,夫妻双方的矛盾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双方无法共同生活,最后以离婚告终,离婚后,双方的夫妻角色便停止了。
②虽然还处在某种角色的位置上,但其表现已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如父母的角色是负有教育子女的义务的,当某一对父母的子女不但没有好学上进,反而堕落为犯罪分子时,这对父母虽然仍处在父母的角色上,但他们的表演已被证明是不成功的。
3.请简述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特征。
答: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特征包括:
(1)在研究层次上,结构功能主义通过强调“系统”范畴而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把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上。这一特征使它同符号互动理论和交换理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2)在研究方向上,结构功能主义代表着一种与历史进化论和传统因果论不同的研究取向。在解释社会现象时,结构功能主义强调和侧重的是社会系统的现存结构(而不是其产生的历史过程)及其在维持系统生存中所发挥的社会效果(而不是决定论意义上的原因)。
(3)在研究主题上,结构功能主义致力于回答的最基本问题就是:一个社会系统为了维持其存在,有哪些基本条件必须得到满足以及这些条件是如何得到满足的?结构功能主义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正如这一学派的名称所提示的:任何现存社会都具有一些基本的制度模式(结构),而这些制度模式之间发生着相互支持的关系(功能),从而保证了社会系统的生存。这意味着,在结构功能主义立场上,社会系统的存在具有首要意义。
(4)统一结构功能主义流派的基本特征与其说是一些共有的概念范畴和理论模式,不如说是一种共有的功能分析方法。这一流派对当代社会学发展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它提供了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范畴和宏观的理论框架,而且,更重要的还体现在它为考察社会现象提供了新颖的观察角度,发展了一种全新的系统分析方法。功能分析方法对现代系统论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4.请简述齐美尔(西美尔)关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基本观点。
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帝国主义时期,文化层次上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主要包括客观性与个性的矛盾以及社会与个人的矛盾。
(1)客观性与个性的矛盾
齐美尔认为,资本主义文化的根本矛盾,是文化的客观性与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之间的矛盾。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实现人类的目的,创造了物质产品、政治和经济制度、各种意识形态及包括科学、艺术和宗教等的文化形态。但文化一经被人们创造出来,就获得一种客观性的特征,即它摒弃一切主观性和个体感受性,代之以纯粹的逻辑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自由要求相对立。
(2)社会与个人的矛盾
由货币集中体现的现代文化矛盾的影响下,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业表现为一种双重关系。个人必须在社会中生活而不能与它脱离,但同时又与社会相对立。个人在社会中生活,必然要处于社会关系的网络之中,结成一定的群体,直至组成国家。现代组织和社会需要的是协调一致的目的和行动,但是这种集中和专门化是以牺牲个人的丰富性为代价的。个人只有在社会联系之外,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而这又是不可能的。因此,个人在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体系中地位的特征是对社会的疏远和异化。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西方社会学理论至今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请举出每个阶段的一位主要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答:(1)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阶段
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历史,从奥古斯特·孔德提出社会学到20世纪70年代末,在约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从l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是社会学的奠基时期,以提倡实证主义,主张“普遍的和谐”,试图建立资产阶级人道教的法国学者孔德和信奉进化论、有机论思想的英国思想家赫伯特·斯宾塞为代表。
②第二阶段:从l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是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以主张社会唯实论和集体主义论的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克姆和主张社会唯名论、提倡建立“理解社会学”的德国理论家马克斯·韦伯为代表。
③第三阶段:以l937年《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的出版为始点直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是社会学理论史上著名的“帕森斯王朝”试图综合杜尔克姆、韦伯、马克思、弗洛伊德等人在内的多家理论于一体、强调均衡与稳定的结构功能主义独霸天下的时期。至此阶段,社会学理论的中心已从欧洲转移到美国。
④第四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直至70年代末,是社会学理论发展史上的“群雄割据”时代。在此阶段中,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社会发生的急剧变动(如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反越战浪潮、校园骚乱等),使帕森斯理论固有的不足更加暴露,于是符号互动论、交换论、常人方法学、戏剧论、冲突论、文化社会学等纷纷向帕森斯理论发起挑战,使帕氏王朝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⑤第五阶段:进入20世纪80年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又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会学理论新的综合尝试。越来越多的理论家,特别是年轻一代理论家,开始意识到理论分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帕森斯之后的任何理论都无法单独解释日益复杂的社会现象,因为每种理论既有其所长也有其局限性。因此,他们试图将各种理论中的优点结合起来,对社会现象采取一种多维的思考,那些被划归某一阵营的理论家,也纷纷尝试着对自己的传统进行重新解释、修正,甚至重构,吸收其他理论传统中的合理成分,构造一种综合的、多维的理论。这种新的理论综合,不同于帕森斯的第一次综合,它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和形成一种完整的综合理论,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学理论发展的这种综合趋势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来。
(2)西方社会学理论各发展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①第一阶段:以斯宾塞为例
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是西方社会学史上著名的早期社会学家、实证主义者、英国社会学的奠基人。他以社会有机体学说而著称,所以,人们通常把他的社会学理论称为社会有机论。其主要观点有:
a.斯宾塞把物质进化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无机体进化、有机体进化和超有机体(或称后有机体)进化。物质发展的每个水平(或秩序)都是平稳的、渐进的,由它的先前阶段发展而来的,阶段与阶段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特别是超有机体,是从有机体的形式,经过了若干无感知(情感)阶段的过渡。斯宾塞这里所说的超有机体(后有机体),即社会机体,是指社会现象。而社会现象是以许许多多相互配合的个体的活动为前提的,或者说,社会现象是无数个体相互协调和作用的结果。
b.人类社会通过其生长、结构、功能和结果表现出超有机体发展的专门形式,一方面它是物质进化的最高级和最复杂的阶段,另一方面又通过因果链条同低级阶段的现象联系起来。
c.社会现象也是自然因果关系链条中的一环,由此,社会学也是自然科学。
d.人们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构成了社会学的对象领域。每一个属于这一对象领域和进入研究视野的具体现象,都置于因果联系之中,其现状和过去的每一个时段状态,都是由其先前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决定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第二阶段:以马克思·韦伯为例
马克斯·韦伯(1864~1920)是杰出的德国社会学家,被公认为西方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由于他将社会学建立在对社会行动作“解释性的理解和因果性的说明”之上,因而人们称他的社会学为“理解社会学”。其主要观点有:
a.社会生活领域的独特性就在于,人的行动由行动者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这些意义由于行动者不断的行动而构成了一个联系的系列。“理解”行动者行动的意义便是社会学的任务。要使科学成为科学,就必须放弃那种只研究主体的内心体验和感受的方法,找出外在表现出来的、可以客观地加以说明的主观意义之间的逻辑。因为只有这种以概念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东西才具有普遍意义。
b.严格区分科学研究的价值相关性与价值中立性两方面的区别,是韦伯社会学方法论的又一重要特点。
价值相关性,是指在研究工作开始之前,研究者在选题和收集材料上所表现的主观兴趣,同时,又指在研究工作得出结论之后,研究者在实际应用结论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目的性。
价值中立性,是指研究者在选定了研究对象之后,必须放弃任何主观的价值观念,严格以客观的、中立的态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此外,价值中立性还包括另一层含义,即事实领域与价值领域、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严格区分。
③第三阶段:以帕森斯为例
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塔尔科特·帕森斯于1945年首先提出来的。在他的倡导下,结构功能主义在美国得到广泛的传播,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其主要观点有:
a.帕森斯把对社会行动的研究作为全部理论研究的出发点。行动的最基本特征具有意志性和目标导向,行动是主体朝向目标的动作。由于帕森斯强调行动的目的性、意志性和主体性,他的行动理论又被称为“自觉行动理论”。
b.帕森斯深入考察了构成行动的各个要素。任何行动单元都可以分解为以下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行动的目标,即行动者希望达到的预期状态。
第二个要素称之为状态,即行动者置身其中、影响其实现目标的那些环境因素,状态要素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手段,指环境状态中行动者可以控制和利用的那些促成其实现目标的工具性要素;条件,指状态中行动者无法控制和改变的那些阻碍其实现目标的客观要素。条件不仅仅指自然物质条件,同时也包括社会条件。
第三个要素是规范取向,规范是指行动者在确立目标、选择手段、克服障碍时所遵循的社会标准,合乎规范的范围就叫做规范取向。
c.行动的最终目标来源于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价值观念是一群人共享的信仰,它构成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一种非理性因素,不仅不能用理性对之作出判断,而且它本身还构成一切理性判断的基础和背景。在行动理论中引进了价值观念,就能圆满地解释最终行动目标的一致或差异。
④第四阶段:以库利的“镜中我”为例
查尔斯·霍顿·库利是美国早期具有社会心理学倾向的社会学家。其主要观点有:
a.提出了“镜中我”概念。他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这样,每个人都是对方的一面镜子,反映出对方的情况。
b.“镜中我”概念是由三重含义或三个阶段构成的:
第一,我们所想象的我们在别人面前的形象,就是感觉阶段,是我们设想的他人的感觉;
第二,我们所想象的别人对我们这种形象的评价,这是解释或定义的阶段,即我们想象的他人的判断;
第三,由上述想象中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如自豪、屈辱等,这是自我反应的阶段。
2.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延迟退休的看法。
答:延迟退休,又称延迟退休年龄,简称延退,是指国家结合国外有些国家在讨论或者已经决定要提高退休的年龄来综合考虑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就业的情况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龄或延迟退休的制度。
个人对延迟退休的看法如下:
(1)可以考虑延迟退休年龄的做法,但是反对一刀切,在操作的最初三到五年,采取按照原来的退休制度规定的50、55、60这几档不同人群、不同性别的年龄段的基础上,后延半年到一年再正式办理退休,这样即将退休的人员可能会比较平稳地接受,问题的关键是虽然仅后延半年或一年时间退休,却会使社会养老金缺口问题得到缓解,半年或一年所缴纳的养老保险金数目是非常可观的。
(2)提高单位部分养老保险金提取比例,适当调整分配比率,个人的提取比率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或适当提高,这样,当退休后领取养老金个人部分不会出现大的波动,而社会养老金总额却在增大,这个数目也是比较可观的。如果提取比率的提高涉及到国家财政政策、财政法规、财政制度等,可以从政策制度方面着手研究是否可操作。
(3)国家公务员应当纳入养老保险金范畴,尽管政府部门是国家政权机构,是国家预算单位,但是如果纳入养老保险金范围,预算资金通过这个渠道可以部分转变为国家的养老保险金。
(4)对于国家控股的国有股份制企业、能源行业及高利润行业等,国家可以考虑采取强制性措施提高单位那部分养老金的提取比率,因为员工在法定的工作年龄段内,是在单位领取劳动报酬,但是,当这些企业的员工退休后的退休养老金是要从社会养老金中支付,所以这些带有国有性质的行业应该责无旁贷,保证养老金这个蓄水池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