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概念题
1.比较优势[首都经贸大学2012研复试,南开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比较优势论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各国选择生产优势最大的那些产品进行生产,并通过自由贸易增进共同利益的国际贸易理论。其基本思想是:当一国在生产某种商品上拥有较低的机会成本或比较成本优势时,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该商品,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利。
2.里昂惕夫之谜(The Leontief Paradox)[北大2000研,北京工商大学2005研,首都经贸大学2007研]
答:按照H-O定理,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在这样的观点下,一般认为,美国是一个资本充足,但劳动力相对不足(高工资率)的国家,因此,美国在生产、出口机器设备等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应具有相对优势,进口的则应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进行经验检验,得出资本资源充裕的美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多于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又大于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个结论严重违背了要素禀赋理论,因此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3.提供曲线(Offer Curve)[北大2000研,武汉大学2004研,人大2005研]
答:提供曲线又称为相互需求曲线,表示一国想交换的进口商品数量与所愿意出口的本国商品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它表明一国进出口的贸易意向随着商品的相对价格(交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提供曲线是由生产可能性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簇以及可发生贸易的各种不同相对价格推导出来的。
4.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北师大2002研,对外经贸大学2002研,北京工商大学2005研,东北财大2007研]
答: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是指在国际贸易中,贸易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生产要素在各个国家的再配置,最终达成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虽然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但国际间商品的自由流动将会导致这两个国家的工人取得同等的实际工资、资本获得同样的利息、土地获得同等的地租。这是因为两国在实行分工和发生贸易之后,各自经常大量地使用本国丰裕要素进行生产,从而使这类要素价格日趋上涨;同时,由于各自不断进口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外国产品,将使本国这类要素价格不断下跌。这样,通过国际贸易导致了两国间的工资差异和利息差异的缩小,并使要素价格趋向均等化。
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具有两点重要意义:
①证明了各国要素存在差异,以及生产要素不能通过国际间自由流动来直接实现最佳配置的情况下,国际贸易替代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间接实现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最佳配置;
②说明了贸易利益在一国内部的分配问题,即说明国际贸易如何影响贸易国的收入分配格局。
不过,要素价格均等化要求各国生产技术和商品价格一样。由于运输等成本问题,价格差别实际是存在的,要素价格均等化也难以实现。但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理论还是具有意义的,它说明随着自由贸易的发展,世界的生产要素会实现最佳的配置,各国都会最终受益。
5.H-O定理[南开大学2015国际商务硕士,首都经贸大学2012研复试,东北大学2003研,北京工商大学2004研]
答:H-O定理又称要素禀赋理论,最早由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师生俩提出,后经萨缪尔森等人不断加以完善。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虽从生产成本的角度解释了两个国家进行国际分工的原因,但并没有解释这种生产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H-O定理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从各国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异解释了生产成本差异的原因,从而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本性原因,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奠定了基础。
该定理认为: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即如果一个国家劳动力丰裕,资本稀缺,则应出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劳动力稀缺,资本丰裕,则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
6.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中央财大2013研复试,人大2003研]
答: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根据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可以得出结论: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即国际贸易虽改善了一国整体的福利水平,但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因为国际贸易会对一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7.要素密集度逆转[中央财大2015、2011研复试,人大2002研]
答:要素密集度逆转是指同一种产品中要素的比例在不同的国家会有重大不同,如某些产品在落后国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却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要素密集度逆转原因在于当要素价格发生变化时,某种产品比另一种产品更容易进行要素替代。
图2-3
如图2-3所示,、两种产品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图中曲线是它们的等产量曲线。直线分别与等产量线相切,切线斜率表示劳动力价格与资产价格之比(),为所表示的直线斜率。可以看出,相对而言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当要素价格变为所表示的直线斜率时,变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为资本密集型产品,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发生了逆转。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一种产品的要素替代弹性有很大的差别,在等产量曲线上一种产品比另一种产品的弯曲程度要大得多,造成等产量曲线相交二次,出现两次均衡状态。
8.罗伯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首都经贸大学2012研复试,南京大学2004研,人大2006研]
答:罗伯津斯基定理(Rybezynski Theorem):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罗伯津斯基定理只适用于国际贸易中的“小国”。对于开放条件下的大国,如果一国某一要素增加,对方国家一切保持不变,那么要素增加后,在国际市场上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相对价格要下降。所以,若该商品是要素增加国家的出口商品,则该国贸易条件恶化,相应地,对方国家贸易条件改善;若该商品是要素增加国家的进口商品,则该国贸易条件改善,对方国家贸易条件恶化。
9.重商主义[北京工商大学2005研,西安交大2006研]
答:重商主义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出现的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重商主义经济学家认为,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对外贸易是获取财富的源泉。为了积累国内财富,他们主张国家必须干预对外贸易,扩大出口,限制进口。重商主义可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其中,早期重商主义主张绝对禁止贵金属外流,因此又被称为重金主义;晚期重商主义则主张追求有利的贸易差额,因此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10.荷兰病[中央财大2008、2010研]
答: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北海发现了丰富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从常理推测,这对北海沿岸那些长期依赖石油进口的工业化发达国家如荷兰、英国等不啻是一个“福音”。但出乎意料的是,荷兰越是开发生产天然气,其传统的出口制造部门就越萧条。这个怪圈被称为“荷兰病”。
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剖析荷兰病的根源:
(1)根据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罗伯津斯基定理,当天然气这一荷兰的稀缺生产要素增加时,会使得密集使用这一要素的进口替代部门的产量加速上升,但会使荷兰的传统出口部门产量萎缩,更高的油气产量挤出了出口工业制成品的生产。
(2)根据国际金融理论,由于天然气等原先需依赖进口的资源的开发,导致进口需求减少,从而造成对外汇的需求减少,因此本币相对于外币升值,这样造成以外币来衡量的本国出口产品价格上升,从而导致传统工业制成品行业上的国际比较优势丧失,出口下降。
二、简答题
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说明了什么?[首都经贸大学2015研复试]
答:(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含义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由巴拉萨于1965年提出的,通过计算一国某种产品出口值在该国出口总值中所占份额与该种产品的世界出口总值在世界全部出口产品总值中所占份额的比率,来确定该国该种产品比较优势状况,即具有国际竞争力状况的一种方法。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基本公式为:
RCAij=(xij/xit)/(Xwj/Xwt)
式中,RCAij表示i国第j种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Xij表示i国第j种产品的出口额,Xit表示i国全部产品的出口总额,Xwj表示世界第j种产品的出口额,Xwt表示世界所有商品的出口总额。
(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具体说明
①RCAij≥2.5,说明i国第j种商品具有强的竞争力;
②1.25≤RCAij<2.5,说明i国第j种商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③0.8≤RCAij<1.25,说明i国第j种商品具有一般的竞争力;
④RCAij<0.8,说明i国第j种商品具有弱竞争力。
RCAij反映的是一国某种产品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竞争强度和专业化水平,在计算中并不考虑国家为鼓励出口或限制进口对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产生的影响,因此这是一种静态的研究方法。
2.假定某一行业存在外部规模经济,在封闭条件下,这种产品将会在两个国家(假定世界只有两个国家)分别进行生产。而如果有了自由贸易(不考虑贸易成本),则这种产品的生产将会在某一国内来完成,这是为什么?这种贸易模式对两国都会有好处吗?[中央财经大学2015研复试]
答:(1)这种产品的生产将会在某一国完成的原因如下:
有了自由贸易后,由于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这种产品将会由具有比较优势的某一国来完成,也就是说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将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通过对外贸易,双方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商品,从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提升福利水平。且在这种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2)这种贸易模式对两国都会有好处,原因如下: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两国贸易后的福利水平都得到改善。具体如图2-4所示。在图2-4(a)中,由于国际均衡价格,所以贸易后,A国的生产均衡点在点,即A国完全专业化生产X,而消费均衡点则为点。比较贸易后的生产点和消费点,得知A国出口X,进口Y,图中称为贸易三角形。相类似,在图2-4(b)中,B国完全专业化生产Y,出口Y,进口X,贸易三角形为。从图2-4中可以看出,无论A国还是B国,贸易后社会无差异曲线均向上移动,因此,贸易改善了两国福利水平。
图2-4 贸易后的一般均衡
从整个行业来说,两个国家分别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整个行业的成本将下降,又由于这一行业本身就存在外部规模经济,整个行业规模的扩大,使单个企业成本又进一步下降,从而为两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3.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内主要理论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对外经贸大学2014国际商务硕士]
答:(1)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用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数量,大致划分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国际贸易理论。重商主义是十八世纪在欧洲受欢迎的政治经济体制;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包括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要素禀赋理论和里昂惕夫悖论;新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指二战结束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解释新的贸易现象而产生的一系列国际贸易理论学说。
(2)古典理论中,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从技术差异角度,分别强调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决定贸易模式。新古典理论中,最著名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从要素禀赋相对差异解释贸易。新古典理论的其他模型也从品味与偏好的差异和技术差异解释贸易的发生。
正统新古典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完全竞争、产品同质化和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而新贸易理论则放弃了这些假设,讨论垄断势力,或产品差异化,或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形。其中,产品同质化与产品差异化这一对不同的假设可以说明,基于产品同质化假设的理论适于解释初级产品贸易(包括资源密集型产品),而基于产品差异化假设的理论更适宜解释制成品贸易。同样道理,基于产品同质化假设的理论有能力解释产业间贸易,而基于产品差异化假设的理论则强于解释产业内贸易。新国际贸易理论也是在发达国家之间水平分工和贸易的不断增长以及产业内贸易的比重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产生的。
4.根据经典的要素禀赋理论分析框架,两国贸易的最终结果将导致两国间要素价格实现均等化,然而现实世界的情况却未必如此。请分析现实与理论不符可能的原因有哪些?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能否导致两国工资水平趋于一致?请简要回答。[中央财经大学2014研复试]
答: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认为,自由贸易不仅使两国的商品价格相等,而且使两国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以致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资本(或土地)都能获得同样的利润(或租金)报酬,而不管两国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模式如何。
(1)现实与理论不符的原因
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之上的,而这些假设往往将现实世界简单化、抽象化了。
首先,国际贸易并不完全自由。各种利益集团的存在,各国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之间的冲突造成许多贸易上的障碍,使得各国同类商品的价格不可能相同。其次,生产要素在各国国内也达不到自由流动。一国内同一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的收益也无法达到一样。最后,各国生产技术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发达国家工人工资的不断增长更多地来自于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因此,尽管国际贸易日益自由,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资差距仍然很大。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能导致两国工资水平趋于一致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不同。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一种产品的比较优势由该产品生产的相对成本(或相对劳动生产率)与两国的相对工资相比来确定。贸易会使得两国工人的工资水平逐渐趋于一致。如果一国相对工资率的提高超过产品相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该国就会在越来越多的产品上失去比较优势。
5.请简述要素禀赋学说的四个定理。[中央财经大学2013国际商务硕士]
答:要素禀赋学说由赫克歇尔首先提出基本论点,由俄林系统创立。它主要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进出口类型。
要素禀赋学说的四个定理是:H-O定理(赫克歇尔-俄林理论)、S-S定理(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H-O-S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R定理(罗伯津斯基定理)。
(1)H-O定理
H-O定理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不同生产函数对贸易产生的决定性作用。其内容是要素相对富裕度和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差异,而生产成本的差异又是导致了不同国家贸易前相对价格不同的原因。这种商品相对价格之间的差异可以转化为两国商品绝对价格的差异,而商品的绝对差异才是两国间发生贸易的直接原因。各国都倾向于生产其要素相对富裕的产品并且出口,并且进口其国内要素相对稀缺的产品。
(2)S-S定理(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S-S定理可表述为:如果一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提高,将提高这种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降低其他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即长期影响)。该定理是关于关税对国内生产要素价格或国内收入分配影响的一种西方经济学理论,被称之为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该定理证明了实行保护主义会提高一国相对稀缺要素的实际报酬。
(3)H-O-S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赫-俄-萨定理)可表述为:在满足要素禀赋论的全部假设条件下,自由的国际贸易通过商品相对价格的均等化,将使同种要素的绝对和相对报酬趋于均等。
国际贸易可能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论点是由赫克歇尔首先提出的。俄林则认为,虽然各国要素缺乏流动性是世界范围内要素价格相等的理想状态不能实现,但商品贸易可以部分替代要素流动,弥补缺乏流动性的不足,所以,国际贸易是要素价格呈现均等化趋势。萨缪尔逊论证了自由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这一理论被称为H-O-S理论,它研究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
(4)罗伯津斯基定理
罗伯津斯基定理是指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生产可进口商品生产要素的增加,将会减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从而使其贸易条件得到改善;而生产出口商品所需的生产要素的增加,将会增加出口商品的供给,从而导致其贸易条件恶化。关于这一点对出口导向型企业显得尤为重要。在增加出口的同时,更要关注可能对贸易条件产生的负面影响,要做到趋利避害。
6.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假设世界上有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他们分别用资本和劳动生产汽车;用土地和劳动生产小麦。相对于小麦而言,本国汽车的价格高于外国。如果允许两国进行国际贸易,贸易后假定小麦的价格上升而汽车的价格不变。请画图说明以下问题:
(1)假设工会或者政府采取某种政策措施阻碍劳动力在一国内不同部门间的自由流动,则此时贸易对生产小麦的工人和对生产汽车的工人的实际收入会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
(2)假设允许劳动力在一国内不同部门间自由流动,如果工人将他们的全部收入都花在汽车上,那么贸易能够使工人的生活变得更好还是更坏?如果工人将他们的全部收入都花在小麦上,那么贸易能够使工人的生活变得更好还是更坏?如果工人将他们的全部收入花在这两种产品上,那么贸易能够使工人的生活变得更好还是更坏?说明原因。[中央财经大学2013研复试]
答:(1)劳动力要素不流动时,贸易之后,生产小麦的工人的实际收入不变,生产汽车的工人的实际收入下降。
由题目条件,相对于小麦而言,本国汽车的价格高于外国,可见本国在生产小麦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开展贸易之后,本国应出口小麦,进口汽车。而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贸易后,本国出口(生产小麦)部门工人的工资将提高,进口(生产汽车)部门工人的工资将下降。
(2)假定劳动力可在部门间自由流动,贸易对小麦生产部门和汽车生产部门工人工资的影响如图2-5所示。
图2-5 特定要素模型
图2-5中,纵轴表示两个部门工人的工资,其中,为生产小麦的工人的工资,为生产汽车的工人的工资。横轴代表劳动要素在两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值,等于劳动要素投入数量与劳动的边际产量的乘积。图2-5中,最初生产小麦部门劳动的边际产值曲线与生产汽车部门劳动的边际产值曲线相交于E点,决定均衡的工资水平为。开展贸易后,小麦的价格上升,在劳动力不流动情形下迫使小麦生产部门工人的工资上涨到。但由于劳动力可在部门间流动,因此会有一部分劳动力从汽车生产部门转移到小麦生产部门,使小麦生产部门劳动力的投入量增加到。根据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过多的劳动与特定的土地要素相结合,会使小麦生产部门劳动的边际产量下降,从而最终工资率的上涨没能达到,而是在达到新均衡。新的均衡的工资水平为,低于。
如果工人将他们的全部收入都花在汽车上,由于工人的名义工资上涨(由上涨到),而汽车价格不变,那么贸易能够使工人的生活变得更好。如果工人将他们的全部收入都花在小麦上,由于工资上涨幅度低于小麦价格上涨幅度,工人的生活将变得更坏。如果工人将他们的全部收入花在这两种产品上,那么其福利状况则是不确定的,取决于工人的消费结构,即对这两种产品的消费比例。
7.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主要说明一个什么原理?[东北财大2002研;广东商学院2011研]
答: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观点,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应按由于地域、自然条件不同形成的商品成本绝对差异而形成分工,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发展了这个观点,他认为各国不一定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的商品,而只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相对低的商品,便可进行对外贸易,并能从中获益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因此,他认为国家应该按照“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前者应专门生产最为有利的商品,后者应专门生产其不利程度最小的商品,通过对外贸易,双方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产品,从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给贸易双方都带来利益。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强调自由贸易可以带来整个社会福利的增加。在自由贸易的体系下,每个国家都可以有自己的比较优势,通过分工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进口自己没有优势的产品,这样可以获得最大的贸易收益。从这个理论也可以看出李嘉图对世界国际分工非常重视。
8.简要说明里昂惕夫反论的要义和理论价值。[天津财经大学2006研]
答:(1)里昂惕夫反论的要义
按照H-O定理,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在这样的观点下,一般认为,美国是一个资本充足,但劳动力相对不足(高工资率)的国家,因此,美国在生产、出口机器设备等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应具有比较优势,进口的则应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进行经验检验,得出资本资源充裕的美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多于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又大于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个结论严重违背了要素禀赋理论,因此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2)里昂惕夫反论的理论价值
里昂惕夫发表其验证结论后,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反响,并掀起了一股验证、探讨里昂惕夫之谜的热潮。一些经济学家仿效里昂惕夫的做法对一些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状况进行验证,发现一些国家也存在着这个反论。
对于里昂惕夫反论,西方经济学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里昂惕夫认为,美国工人具有其他国家工人3倍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应该用工人数乘以3,故美国是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持要素密集度逆转观点的人认为,某种商品在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在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则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另外,还有资本密集型产品需求偏好论、关税结构说和自然资源稀缺等理论。尽管争论并没有统一的结论,但是人们普遍认为,仅仅从两种要素出发探讨国际贸易的产生是不够的,应该考虑更多的因素才行。这些解释既促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探讨,又推动了贸易理论的发展,产生了诸如人力资本论、R&D学说等新的贸易理论。
9.“世界上一些最贫穷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出口。在这些国家里,没有一种资源是充裕的。不用谈资本,也不用说土地,在一些又小又穷的国家,甚至连劳动也不充裕”。请对这段话进行经济学评价。[天津财经学院2004研;南开大学2013国际商务硕士]
答:这个论点是错误的。原因如下:这个论点没有区分一国的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根据要素禀赋理论,重点不是在于要素的绝对丰裕度而在于其相对丰裕度。一国可以按照比较优势原理从事国际分工,进而进行国际贸易活动。一国是按照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来进行国际贸易。如果上面材料的论点是正确的,那么在现实中,小国应该完全不能参与国际分工,因而也就没有办法从事国际贸易活动。但事实证明这是不正确的,很多小国一方面出口某些商品,另一方面也进口一些商品,能够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
10.比尔·盖茨先生无论在编写软件还是打字速度上都强于他的秘书。比尔·盖茨先生编写软件的速度是秘书的倍,打字的速度是秘书的2倍。由于比尔·盖茨在编程和打字上都强于其秘书,他是否应该自己来完成全部的工作,以节省下每天付给秘书的20美元的薪水(据说比尔·盖茨如果掉了100美元,他是不会弯腰去捡的,因为弯腰的5秒钟会使他丧失1万美元)。试用学过的贸易理论来解释比尔·盖茨先生是否要自己做编写软件和打字的全部工作。[东北大学2004研]
答:比尔·盖茨先生不需要自己完成所有的工作,这点可以通过比较优势理论来加以解释。
(1)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
比较优势理论是由李嘉图提出的。李嘉图认为,各国不一定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即绝对有利)的产品,而只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相对低(即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产品,便可进行对外贸易,并能从中获益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因此,他认为国家间应该按照“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也不同。在此情况下,前者应专门生产最有利的产品,后者应专门生产其不利程度最小的产品,通过对外贸易,双方都能取得比自己的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产品,从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给贸易双方都带来利益。
(2)利用比较优势理论来分析此案例
①对比尔·盖茨来说,无论是编写软件的速度还是打字的速度都远远高于其秘书,可以说这两者他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编写软件的速度是其秘书的倍,打字的速度是秘书的2倍。
②对于秘书来说,无论是编写软件的速度还是打字的速度都远远低于他的老板,但是对于他而言,他却有比较优势,即打字。因为在打字方面,他的老板的优势并不像编写程序那样明显。
③通过对上面两者之间的分析,可以看出:比尔·盖茨在编写软件和打字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但是相对于打字而言,其编写程序的优势要大于打字。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他可以分工于编写程序;对于他的秘书而言,在编写软件和打字方面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是在打字方面其劣势要小于编写软件,所以他可以分工于打字。
通过这样的分工,可以达到比较优势理论所阐述的贸易利益的获得。
11.美国国内的工资水平存在巨大差异。例如,东南部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比西海岸地区同行的工资低20%。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为什么不能用来解释上述现象?[中南财大2004研]
答:(1)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的含义及假设条件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是指在国际贸易中,由于贸易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生产要素在各个国家的再配置,最终达成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虽然生产要素在地区间不能自由流动,但在地区间商品的自由流动将会导致这两个地区的工人取得同等的实际工资、资本获得同样的利息、土地获得同等的地租。这是因为两地在实行分工和发生贸易之后,各自经常大量的使用本地区丰裕要素进行生产,从而使这类要素价格日趋上涨;同时,由于各自不断进口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外国产品,将使本国这类要素价格不断下跌。这样,通过国际贸易导致了两地区间的工资差异和利息差异的缩小,并使要素价格趋向均等化。
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存在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它假设:①两个国家、两种生产要素、两种商品;②在所有市场上都有竞争;③每一种生产要素的供应量都是固定的,在各国之间没有生产要素的流动;④两种商品生产的技术水平完全一样,但要素密集度不一样,并且不发生生产要素密集度变换;⑤两个国家不论有无贸易都生产两种商品;⑥没有关税和运输成本,商品在国际间能完全自由流动。
(2)分析
之所以美国国内工资会存在巨大的差异,其原因在于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仅仅是从理论上来讨论价格均等化存在的可能性,但现实的环境可能并不能完全满足理论假定,这样的结果可能阻碍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这点可以从美国国内要素价格存在差异看出。
首先,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可能存在问题。虽然美国是世界上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并不意味着要素在国内流动就非常顺利,由于障碍的存在,导致了美国国内要素价格的差异。
其次,运输成本的存在阻碍了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事实上,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有一个重要的假设条件,即国际间商品流动的成本为零,但在现实中,这种假设是不存在的。就美国国内而言,也存在这种情况,即使同一种商品,由于运输问题,在不同的地域其价格也是不一样的,这就导致了要素价格的不一致。
最后,国际贸易利益在区域间的分配是不平衡的。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可以知道,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某种意义上看,是一种收入在不同国家的重新分配,但是在不同的地域,这种分配是不平衡的。例如以美国为例,美国出口和进口的商品较多采用西海岸的港口,这就导致了这些口岸成为全球重要的贸易金融口岸,这样在收入分配中,这些口岸的利润分配必然较高。东海岸由于贸易量较少,导致了收入分配的利润转移量必然较少。
12.简述比较优势陷阱,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首都经贸大学2013研复试,中国人民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
答:(1)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优势陷阱”。比较优势陷阱有两种。
①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它是指执行比较优势战略时,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机会成本的大小来确定本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运用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从而只能获得相对较低的附加值。并且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还会强化这种国际分工形式,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低附加值环节。由于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加上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下滑,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甚至出现贫困化增长的现象。
②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由于初级产品出口的形势恶化,发展中国家开始以制成品来替代初级产品的出口,利用技术进步来促进产业升级。但由于自身基础薄弱,因此主要通过大量引进、模仿先进技术或接受技术外溢和改进型技术等手段来改善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这有可能使发展中国家进入高附加值环节。但是这种改良型的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度的依赖技术引进,使自主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无法发挥后发优势,只能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
(2)比较优势陷阱产生的原因
①比较优势理论所讲的比较优势产品是本国产品间的比较,而在一国国内具有优势的产品并不一定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才是产品通过市场检验的资格。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资本、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间流动,再加上技术的进步和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增加,推动了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新材料对资源的替代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数量不足的弥补,使得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再具有垄断优势,所以根据本国拥有的比较优势来参与国际分工,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贸易利益,但却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②不同的要素会带来不同的利益。各国的经验表明,制成品的出口比初级产品出口能带来更大的利益,而制成品中,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一般要比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带来更多的利益。这就是刘易斯所说的:“如果增长的引擎是较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品和欠发达国家的初级产品的出口,那么较发达国家的引擎就比欠发达国家的引擎转动的略微快一些。”
③现实中的国际贸易市场结构使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出现了问题。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国际贸易发生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条件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商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国际间商品价格的差异反映了一国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可以直接形成竞争优势并成为引发对外贸易的经济变量。而在现实中的国际贸易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的,商品价格大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不能如实地反映一国的比较优势,从而引起贸易福利的不均衡分配。规模经济、技术进步成为引发国际贸易的新经济变量,这使得仍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指导开展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家陷入了比较优势的陷阱。
13.简单说明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的关系,并根据生产可能性边界说明为什么当一国存在比较优势时,国际贸易具有使该国在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外消费的效应?[对外经贸大学2005研]
答:(1)比较优势是指一国在生产某种产品时所具有的相对成本优势。按照比较优势理论,一国决定生产哪种产品时所遵循的原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机会成本是指因一种选择而放弃的最优替代物或失去最好机会的价值。任何一种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和稀缺性是分析机会成本的前提。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可以这样解释比较优势:在一国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该国决定生产哪种产品取决于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大小。如果相比较而言,生产产品的机会成本比生产产品的机会成本小,即生产产品所放弃的价值较少,也就是说产品具有比较优势,那么该国生产产品是有利的。
(2)在封闭条件下,一国最多只能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消费。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该国将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专门生产,然后通过国际间贸易换取自己需要的产品。由于按照比较优势生产比在封闭条件下生产的机会成本低,即资源利用率高,从而能够从同样的资源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故当一国存在比较优势时,国际贸易使得该国能够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外进行消费,提高该国的福利水平。
三、计算分析题
1.假设世界上有4个国家,中国、美国、法国、泰国,4国都生产大米和小麦两种产品,各国大米/小麦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情况如表2-3所示。
表2-3 各国大米/小麦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1)计算各国大米的相对成本,并判断出哪个国家在大米生产上最具有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在小麦生产上最具有比较优势?(2)如果国际市场上大米的相对价格是3,那么,中国是否具有出口大米的比较优势?[东北大学2002研]
解:(1)美国大米的相对成本;
法国大米的相对成本;
中国大米的相对成本;
泰国大米的相对成本。
因此,从上面相对成本的计算可以看出,泰国在大米生产上最具有比较优势,美国在小麦生产上最具有比较优势。
(2)如果国际市场上大米的相对价格高于中国大米的相对成本,则中国具有出口大米的比较优势。
2.假设某一国家拥有20000个单位的劳动,、两种产品的单位产出所要求的劳动投入分别为5个单位和4个单位,的国际相对价格为2,进口为2000个单位。试确定该国的生产可能性方程和出口量,并在图中画出贸易三角。[东北大学2003研]
解:(1)该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如图2-6所示。
表示为:,即为生产可能性方程。
图2-6
(2)由于在国内,产品的相对价格为,则本国应出口,进口。设出口量为,可得:
,,即出口产品为1000单位。
(3)由于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为产品,因此,该国完全生产产品,进口产品,因此贸易三角形在图2-7可以表示为三角形。即用其所拥有的全部20000个单位的劳动力生产4000个单位的产品,其中3000个单位本国自用,1000个单位用于出口,即图中的。生产点和消费点之间的差别,就是国际贸易量,三点所组成的三角形为贸易三角。
图2-7
3.有A、B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劳动力一小时)如表2-4所示。
表2-4
假设分工前后两国对产品投入的劳动总量不变,分工后各自集中生产绝对优势产品,按1∶1的比例交换,其他条件符合绝对成本理论的假设条件。请分析和计算:
(1)各国的绝对优势产品是什么?分工后各自生产哪种产品?
(2)计算两国分工前后的生产和贸易情况,并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上海交大2002研]
解:(1)A国的绝对优势产品是产品,B国的绝对优势产品是产品。分工后,A国专门生产产品,B国专门生产产品。
(2)根据上一问可知,分工后,A国生产产品,数量为3.5;B国生产产品,数量为3。由于交换比例为1∶1,若A国以2单位交换2单位,则A国消费1.5单位,2单位,总消费量为3.5,比分工前多消费1.5单位;同理,B国消费2单位,1单位,总消费量为3,比分工前多消费1单位。具体情况如表2-5和表2-6所示。
表2-5 两国分工前后的生产量对比情况
表2-6 两国的贸易利益(分工后两国消费量)比较
4.表2-7为法国和德国分别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要的工作日数:
表2-7
(1)计算分工前各国的价格比。
(2)解释哪一国在生产计算机上有比较优势和哪一国在生产小麦上具有比较优势。
(3)如果两国进行分工后计算机与小麦的交换比例为,各国每进口1单位产品将节省多少个工作日?
(4)如果两国的交换比例为,各国每进口1单位产品将节省多少个工作日?
(5)根据(3)和(4)的计算结果分析两国的贸易利益分配情况。[上海理工大学2002研]
解:(1)在分工之前:
法国与德国生产计算机的价格比;
法国与德国生产小麦的价格比。
(2)根据上一问可知,德国生产计算机具有比较优势,法国生产小麦具有比较优势。
(3)如果两国进行分工后,计算机与小麦的交换比例是,则对于法国来说,由于专门生产小麦,将会进口计算机,以前需要放弃单位小麦生产才能换来1单位计算机,而现在只需要22个单位的小麦即可,因此共节省了3个单位小麦的生产,可以节省个工作日。
对于德国来说,由于专门生产计算机,放弃1台计算机的生产可以获得20单位小麦,但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多获得2个单位的小麦的消费,可以节省个工作日。
(4)如果两国的交换比例为,对于法国来说,可以节约1单位小麦生产时间,即个工作日。
对于德国来说,可以多获得4单位小麦生产时间,即个工作日。
(5)综合(3)、(4)可以看出,交换比例越高,法国的贸易利得就越少,德国的贸易利得就越多;交换比例越低,法国的贸易利得就越多,德国的贸易利得越少。
5.假定本国有1000单位劳动,外国有1200单位劳动,均用来生产自行车和滑板两种产品。本国生产自行车的单位劳动投入为5,生产滑板的单位劳动投入为2;外国生产自行车和滑板的单位劳动投入均为3。
(1)画出本国和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2)在没有贸易的时候,本国和外国用滑板表示的自行车的相对价格是多少?
(3)贸易通过增加消费者可选择的消费组合的范围而使各贸易国均受益。比较在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与外国的消费可能性。画出扩展后的消费可能性曲线。自由贸易下用自行车表示的滑板的价格为4/5。
解:(1)本国的生产可能性条件为:,由此得出本国生产可能性边界如图2-8所示。
图2-8
同理,外国条件为:,由此得出外国生产可能性边界如图2-9所示。
图2-9
(2)自行车的相对价格可由自行车与滑板的劳动生产率比率得到。于是,本国和外国自行车的相对价格分别为:;。
(3)消费可能性曲线为:
图2-10
图2-11
6.假定本国与外国均生产和消费以下4种产品,每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如下:
(1)本国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优势?在哪种产品上生产优势最低?
(2)假如本国工资是外国工资的8倍,本国将生产哪些产品?外国将生产哪些产品?
(3)说明专业化生产及由此产生的贸易是怎样使两国获益的?
(4)假如本国工资是外国工资的6倍,专业化模式与贸易模式是否会改变?新的模式是怎样的?
(5)为什么在实际生活中,专业化分工并不完全像题(2)的答案那样进行?[复旦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1)在A产品的生产中,本国与外国的劳动投入比为1:12;
在B产品的生产中,本国与外国的劳动投入比为2:18,即1:9;
在C产品的生产中,本国与外国的劳动投入比为4:24,即1:6;
在D产品的生产中,本国与外国的劳动投入比为15:30,即1:2。
由于1/12<1/9<1/6<1/2,所以,本国在A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优势,在D产品上拥有的生产优势最低。
(2)如果本国工资是外国工资的8倍,2<6<8<9<12,因此,本国在A、B产品上仍有比较优势,所以本国将专业课生产A、B产品。外国在C、D产品上有比较优势,所以外国将专业化生产C、D产品。
(3)各国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使得本国生产比较劣势的产品成本变小。例如,对本国来说,生产1单位C商品需要4单位劳动,外国生产则需要24单位劳动,但本国工资率是外国工资率的8倍,将其转换成本国劳动即相当于3单位劳动,这样通过专业化生产,本国可以用3单位劳动来获取原来需要4单位劳动生产的1单位C产品。
(4)专业化生产模式、贸易模式都会改变。因为假如本国工资变成外国工资的6倍,2<6=6<9<12,所以本国在A、B产品上有比较优势可以专业化生产A、B产品,外国在D产品上有比较优势可以专业化生产D产品,两国在C产品上所用的劳动成本一样,所以两国可以同时生产C产品。
(5)在实际生活中,多种因素的存在减弱了专业化分工的趋势,比如说,运输费用的存在使一些国家不得不在某些部门实现自给自足,即使国外生产某类产品的价格较低,但是加上运费,价格也许会变高。另外,有的国家为了发展本国产业,虽然该国生产该类产品成本较高,但仍然坚持国内生产,因而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专业化分工并不如理论中设想的那样进行。
7.某国有400单位的劳动与600单位的土地,用于生产酒和奶酪。生产1单位酒需要10单位劳动和5单位土地,生产1单位奶酪需要4单位劳动和8单位土地。
(1)奶酪和酒的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分别是什么?
(2)该国是否可用本国拥有的资源来生产90单位酒和50单位奶酪?为什么?
(3)画图表示土地和劳动对该国生产的约束。
(4)假如劳动供给增加100单位,题(3)中的约束有何变化?
解:(1),,。所以,酒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是劳动;奶酪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是土地。
(2),。所以,该国不可能用本国拥有的资源生产出这些产品。
(3)可以用图2-12表示土地和劳动对该国生产的约束。
图2-12
(4)劳动供给增加100单位,那么的限制外移,生产可能性扩大,可供人们消费的商品增加。
8.一国禁止贸易时,该国居民的消费可能性局限于本国生产的产品数量。展开贸易后,一个最基本的得益即是该国的消费可能性增加。现在假设该国是土地稀缺而资本丰裕的国家(不能从其他国家获得资源),它生产100单位食品和300单位制成品。该国对制成品的需求缺乏弹性,不论制成品价格如何,该国需求均为150单位。
(1)利用开放经济的预算约束,计算当制成品与食品的相对价时,该国进口多少食品?
(2)画图表示当均衡价格为时,该国的预算约束、生产和消费选择。
(3)当时,题(2)的结果有何改变?讨论结论背后的直觉解释。
(4)当时,题(2)的结果有何改变?与题(3)的直觉解释进行比较。
解:(1)进口食品。(其中,表示制成品产量,表示制成品国内需求量。)
(2)如图2-13所示。
图2-13
(3)如果提高到4时,制成品的出口国得益并能够进口更多数量的食品。虽然出口数量保持不变(150单位),但它的价值提高了。由于食品的进口价格未变,同样数量的制造品可换取更多的食品,进口的食品数量增加到600单位。
(4)如果价格比例下降为,制造业部门受到损害。在这一价格下,,因此进口食品量变为150单位,出口的制成品也是150单位。
四、论述题
1.你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在当今能否作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指导思想?说明理由。[中央财经大学2012研复试]
答:比较优势理论在当今能作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指导思想,但是理论的应用不能“一刀切”,而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1)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
比较优势理论是指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占据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相对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相对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该理论可以概括为:“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2)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指导
①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指导思想,正是比较优势理论的运用才促成了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比较优势理论从全球角度考虑,认为一个国家只要按照比较成本原则分工,就会增加自身福利,并提高世界范围的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水平。
②运用比较优势理论指导我国对外经贸发展时,需认识到比较优势是动态变化的,可将比较优势理论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相结合来指导我国对外经贸的发展。由于现实中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增长”的现象,导致“比较优势陷阱”出现,一些学者倡导中国应该发展竞争优势,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促进我国贸易和经济的良性发展。
一方面,根据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开放型经济背景下,一国产业结构状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各国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和可选择性,固有的比较优势不应成为谋求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障碍。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创新机制,取决于企业的后天努力和进取精神,只要敢于创新、积极竞争,一个后进的国家也有可能成为有竞争优势的国家。而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初始条件,这些初始条件或来自自然原因,或来自历史原因,如一个国家由于历史原因而经济落后、开发不足、技术低下,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分工,只能生产和出口矿产品、农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较低层次。相比于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更具有创新精神,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对经济结构改革也提出新的要求,我国在现阶段只依靠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专业化生产劳动密集型的低产值、低科技含量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此时更该结合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着力营造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良好氛围。
另一方面,考虑到我国地区广阔,又存在着区域的二元经济结构,既有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省市,又有经济落后的中西部省份。因此,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运用不应该“一刀切”,而应该分地区实行。对于东部发达地区主要推行竞争优势战略,辅以比较优势;对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着重推行比较优势战略,辅以竞争优势,甚至专一采取比较优势战略。
2.试解释和说明比较优势原理,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存在比较优势陷阱吗?试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该采取的对策。[天津商业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
答:(1)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存在比较优势陷阱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利益陷阱”。第一种是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第二种类型是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
(2)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服务贸易发展滞后,规模偏小,整体水平差,结构不合理,法律法规不健全,服务管理体制落后。
②技术性贸易壁垒严重阻碍我国商品的出口。我国有60%以上的出口企业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已经从生产流通领域扩展到生产加工领域,不仅包括货物商品,还延伸到金融、信息等服务领域,已经成为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
③贸易摩擦增多,使得外贸风险加大。贸易摩擦给我国出口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导致我国产品在出口市场受到挤压,对我国产品的出口造成不利的影响。
(3)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
①服务贸易方面。国家应建立各部门密切配合、中央和地方互动、政府和企业紧密联系的全国服务贸易协调管理机制;积极进行服务产品结构的调整,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完善服务贸易相关法规,建立服务贸易法律体系。
②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政府建立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保护前置化;制定优惠措施,发展循环经济,扶持“绿色”企业发展;企业应强化标准化意识,采用合理适用的国际标准,严格执行标准;要注重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
③对外贸易摩擦方面。我国政府充分利用WT0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加强与外国的交涉;建立和完善反倾销应诉机制,完善我国反倾销预警机制网络。企业应调整战略,实行国际化经营;要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产品的科技产量;企业在反倾销的过程中,应当熟悉国际惯例,依法应对反倾销,使自己由被动化为主动。
3.请简要介绍和评述西方国际分工的主要理论。[中南财大2002研]
答:西方国际分工学说主要由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以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比例说”组成。
(1)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十分强调分工的利益。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家的财富。原因在于: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②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以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③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
在亚当·斯密看来,适用于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分工的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他认为,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也是他的全部国际贸易理论所追求的目标。因此,他认为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各国按照各自的有利的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
(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应按由于地域、自然条件不同形成的商品成本绝对差异而形成分工,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发展了这个观点,他认为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利益,而是比较利益(比较成本),并且把“比较成本说”作为国际分工的理论基础。他还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可使劳动力配置更加合理,可增加生产总额,对贸易各国均有利。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
(3)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比例说”
按照各国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丰缺状况,生产和出口商品,参与国际分工,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提出来的。在《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俄林阐述了这一学说。其要点如下:
①每个区域或国家用相对丰裕的生产诸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用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因此,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体系中应生产和输出前面那些种类的商品,输入后面那些种类的商品。
②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然而,各国间同一种商品的价格差别主要是成本的差别。所以,成本的国际绝对差是国际贸易发生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则是在两国国内各种商品的成本比例不同,也即比较成本差异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条件。不同国家不同的成本比例是因为各国国内的生产诸要素的价格比例不同,而每种不同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由供求决定的,进而两国生产要素价格的比例关系不同也是因为两国诸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存在着不同的比例关系。但是,各国在生产要素的供给方面是不相同的,即各国所赋有的各种要素的数量、种类和质量是不同的。国际贸易就是建立在各个国家各种生产要素的多寡不同和价格的高低不同的基础上的。另外,即使生产诸要素的供给比例是相同的,对这些生产要素不同的需求也会产生生产诸要素的不同的价格比例,从而为国际贸易提供一个基础。
③商品贸易一般趋向于(即使是部分地)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进一步地讲,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利益使各国能更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在国际分工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的最有效利用将会比在闭关自守的情况下得到更多的社会总产品。
这个理论具有诸多的积极方面:它比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深入和全面,正确地指出了生产要素在各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应该说开创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意见。
4.论证斯托尔珀-萨谬尔森定理。[华东理工大学2003研]
(提示:假定条件为一国生产劳动密集型的布和土地密集型的小麦,两要素供给既定并可以在部门间自由流动、两要素已被充分利用。)
答: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在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基础上提出,其分析和成立必须满足H-O定理的全部假设条件,同时还假设两种商品都是最终产品。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价格由其边际生产力决定(Marginal Productivity),按照表现形式有三种:产品形式为边际物质产品;收益形式为边际收益产品价,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即边际产品与产品的价格之积。在均衡状态时,生产要素在所有部门的报酬相等。
现假定用表示劳动,表示土地,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布,产品为土地密集型产品小麦。
假定、表示、产品部门中劳动要素的边际产出,、表示、产品部门中土地要素的边际产出,则在均衡状态下:
劳动的价格为
土地的价格为
如果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则该部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与产品部门不相等,生产要素将从要素报酬低的部门向报酬高的部门转移。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土地密集型,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和土地的配合比例不同,。因此在生产过程中,Y产品部门释放的劳动供给不能满足产品部门生产对劳动的需求(超额需求),而产品部门释放的土地供给超过了产品部门对土地的需求(超额供给)。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在要素市场上,劳动的价格将上涨,土地的价格将下跌。由于土地和劳动的价格发生变化,各部门生产的土地-劳动的比例也会随之调整。即厂商将采用便宜的要素替代更昂贵的要素。因此,一种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会导致其密集使用的要素名义价格同方向变化,而另一要素的名义价格发生相反同方向变化。
由上述等式有:,
;
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或实际价格取决于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上述等式表明要素的实际报酬等于其边际生产力。
若生产函数规模收益不变,
则有:
令
因此,在规模收益不变的条件下,边际生产力取决于两要素投入的相对比例(土地-劳动的比率),与要素投入的绝对量无关。产品的相对价格变化对生产要素实际报酬的影响,仅仅取决于产品中投入的要素比例的变化。当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时,在生产调整过程中厂商改变要素组合,两部门的土地-劳动比率都下降。按照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土地-劳动比率下降,土地的边际生产力上升,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下降。即土地的实际报酬、上升,而劳动的实际报酬、下降。
结论: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对古典贸易中只有自由贸易才能产生福利的观点提出了置疑,认为在一国国内要素自由流动条件下,该国对其使用相对稀缺要素的生产部门进行关税保护,可以明显提高稀缺要素的收入。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的基本思想是:关税提高受保护产品的相对价格,将增加该受保护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的收入。如果关税保护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劳动要素的收入趋于增加;如果关税保护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则资本要素的收入趋于增加。这一结论表明,国际贸易虽然能提高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但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有利,一部分人在收入增加的同时,另一部分人的收入却减少了。国际贸易会对一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也恰恰是为什么有人反对自由贸易的原因。
5.在经济学中,有一种奇怪的现象,经济学家称之为“资源劫难”,指那些拥有大量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它们的经济发展反而不如那些相对来说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比如,委内瑞拉拥有拉丁美洲最大的石油储量,但其人口的2/3都生活在贫困中;非洲塞拉利昂盛产钻石,但过去30年这个国家却陷入了国内纠纷之中;而韩国、日本的经济对这个现象却是一个更好的正面教材。请你对此现象进行评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2006研]
答:(1)对“资源劫难”的解释
“资源劫难”是指那些拥有大量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它们的经济发展反而不如那些相对来说资源较不丰富的国家。但是,的确有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其他国家发展迅速,而且其中某些国家已经相当富裕。为什么同是资源丰富,却给有的国家带来劫难,有的国家带来好运呢?
关于一些拥有大量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经济发展不景气的现象,有如下三种解释:
①对财富的渴求使得一些政府官员不再想把蛋糕做大,而是想如何分到蛋糕中更大的一份。这种争夺财富的结果通常是战争,或者有时是在局外人的帮助和怂恿之下政府官员简单的寻租行为。毕竟贿赂政府官员,让他们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资源,要比投资和开发一个工业的成本低得多,因此某些公司、企业屈服于这种诱惑(贿赂政府官员)也并不令人惊奇。
②自然资源的价格具有波动性,而对于这种波动性的管理又十分困难。投资者总是在时局很好的时候投入资金,而当时局不好时,比如说,能源的价格骤跌时,他们又会撤回资金。经济活动因此比商品的价格具有更强的波动性,繁荣时期所获得的收益正好可以抵消紧接下来的经济衰退。
③石油和其他一些自然资源,也许可以创造财富,但这些资源本身却不能创造就业机会。而且不幸的是,这些资源的存在还会对其他经济部门产生挤出作用,出现一种称作“荷兰病”的经济现象。
(2)自然资源丰裕程度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资源劫难”说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于强调自然资源禀赋丰裕并不一定是支持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
自然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的丰裕程度只是提供了潜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自然资源对一个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力正在减弱,自然资源只是“初始有利条件”。在经济增长中,自然资源只是形成生产力的初始禀赋要素之一,而且发挥作用受种种条件的约束。比如,政府管理能力决定它的开发效果;人力资本禀赋条件决定它能否得到充分利用等。如果一国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不能处理好资源开发产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资源开发收入的管理等相关问题,资源开发的负价值就会随之产生,短期的经济增长难以为继,国民生活质量不能相应得以提高。
归根到底,自然资源只是一个地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原材料”。在世界经济日益国际化的今天,自然资源可以在国际市场自由流动,资源开发虽可带来财富,但并不能自动地推动国民经济长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