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国际贸易传统理论
2.1 考点难点归纳
1.重商主义的对外贸易学说
(1)重商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重商主义产生和发展于16~18世纪欧洲原始资本积累时期,反映这个时期商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它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最初的理论考察。
15世纪末,西欧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瓦解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成长;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给商业、航海业、工业以极大的刺激;商业资本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促进各国国内市场的统一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商业资本加强的同时,西欧一些国家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随着商业资本的发展和国家支持商业资本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从理论上阐述这些经济政策的要求,逐渐形成了重商主义理论。
(2)重商主义的发展阶段
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段。其中,早期重商主义又被称为重金主义或货币差额论,即绝对禁止贵金属外流;晚期重商主义又称贸易差额论,主张减少对货币本身运动的限制,由管制金银进出口改为管制货物进出口,力主奖出限入,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
(3)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和经济思想
①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获取金银。除了开采金银矿以外,对外贸易是货币财富真正的来源。因此,要使国家变得富强,就应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因为贸易出超才会导致贵金属的净流入。一国拥有的贵金属越多,就会越富有、越强大。因此,政府应该竭力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品)进口。
②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参加国同时出超,而且任一时点上的金银总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国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即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
2.绝对优势理论
(1)理论概述
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又称绝对成本说,是最早的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创立。该理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
(2)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
②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③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对各国都会产生良好效果;
④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3)绝对优势理论简评
绝对优势理论深刻地指出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意义。各国之间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通过国际贸易使各国都能得利。该理论不足之处主要在于:绝对优势理论针对的只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例,无法回答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国家在各方面都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在各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这两个国家之间是否有必要开展国际贸易?
3.比较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暗含着一个前提假定,即贸易双方各有一种具有成本优势的商品能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但是,如果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优势,双方还会进行国际分工、发生国际贸易并能分享国际贸易利益吗?大卫·李嘉图(David Rioavdo)的比较优势理论回答了这一问题。
(1)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假设前提
①采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模型”进行分析,即假设世界是由两个国家组成,它们只生产两种产品;
②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能流动,且两国国内充分就业;
③自由贸易是在完全竞争下进行的,以物物交换为形式;
④交易双方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亦不考虑运输成本和保险费用,同时假定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⑤劳动决定商品价值,且所有劳动都是同质的;
⑥一国公民的相对收入水平不受自由贸易的影响。
(2)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李嘉图以上述假定为前提,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观点,他认为各国不一定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即绝对有利)的商品,而只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相对低(即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便可进行对外贸易,并能从中获益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因此,他认为国家应该按照“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前者应专门生产最为有利(即有利程度最大)的商品,后者应专门生产其不利程度最小的商品,通过对外贸易,双方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商品,从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给贸易双方都带来利益。
(3)比较优势理论简评
相对于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从更一般的意义上,论证了各国依据劳动成本的相对差异(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该理论不足之处主要在于:①该理论虽然解释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②该理论有一条重要的结论是: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将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但这一点与现实有较大的出入,现实中,恐怕难以找到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进行完全专业化生产。
4.相互需求理论
虽然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两国可以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贸易,但是不能说明双方都能接受的交换比例的变动范围、交换比例的确定及确定因素。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回答了这些问题,阿弗里德·马歇尔则用几何方法给予了简单、明了、清晰的表述。
(1)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年)是李嘉图的学生,是19世纪中期英国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其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原理》。他用相互需求理论对比较优势理论作了重要补充。
①国际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
穆勒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用两国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阐述了贸易双方获利范围的问题。举例如下:假设投入等量的劳动和资本,韩国和日本分别生产棉布和化纤布的数量如表2-1所示:
表2-1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韩国应该分工生产棉布,日本应该分工生产化纤布。容易得出结论:贸易双方棉布交换化纤布,不能等于或低于韩国国内的交换比例1∶1.5,也不能等于或高于日本国内的交换比例1∶2,只能在(1∶1.5)~(1∶2)之间(开区间而非闭区间)。即两国之间棉布和化纤布的交换比例,上限是1米棉布交换2米化纤布这个日本国内的交换比例,下限是1米棉布交换1.5米化纤布这个韩国国内的交换比例。
②贸易条件的决定及贸易利益的分配
贸易条件是指国际间商品交换的数量比例,即一个单位甲产品能交换多少单位乙产品,比如,1米棉布交换1.6米化纤布。穆勒认为,贸易条件及其变动是由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强度决定的。在国际间商品交换比例上下限的范围内,对对方产品需求相对强烈的国家,它的产品交换对方产品的能力就要降低。因为它为了多取得对方国家的产品,要拿更多的本国产品去交换,从而使本国产品的交换能力降低,贸易条件就对它不利;相反,贸易条件就会对它有利。
国际贸易能给参加国带来利益,利益的大小决定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之间范围的大小。在双方分配贸易利益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比例越接近于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对本国越不利,分得的贸易利益就越少,因为越接近于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说明它从贸易中取得的产品量越接近于分工和交换前自己单独生产时的产品量;相反,则对对方国家不利。
③国际需求方程式
穆勒认为,国际间商品交换比例由两国间的相互需求强度决定。他假设两个国家生产和交换两种产品,这两种产品的交换比例必须等于双方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总量的比例,这样才能使两国贸易得到均衡,这就是国际需求方程式。
穆勒的结论是,在比较成本所决定的界限内,两国间的交换比例由两国对彼此商品的需求强度决定。
(2)阿弗里德·马歇尔的相互需求理论
在穆勒之后,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弗里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年)用几何方法对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和分析。他的经济学的理论核心是边际效用论和生产费用论相结合的均衡价格论。他认为边际效用决定商品的需求,生产成本决定商品的供给,供求均衡决定商品的价格。他用均衡价格论来解释描绘贸易条件的提供曲线。
①贸易条件的互利范围。穆勒已经论证了两国贸易条件互利的范围是在两国商品国内交换比例的上下限之间。马歇尔则用几何图形,对此作了进一步说明。以上表为例,可得出图2-1。
如图2-1所示,纵坐标表示棉布,横坐标表示化纤布。线斜率为1∶1.5,线斜率为1∶2,分别表示棉布换化纤布的下限和上限。线和线之间的开区间为双方的互利贸易范围。
②贸易利益的分配。图2-1中,从原点所引出的、通过开区间线段的任意点的斜率,都是互利贸易条件,且贸易条件越接近点,对韩国越不利,对日本越有利;相反,越接近点,对日本越不利,对韩国越有利。
图2-1
③提供曲线。提供曲线是表示一个国家贸易条件的曲线,它表示一国想交换的进口产品的数量与所愿出口的本国产品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2-2所示。
图2-2
提供曲线在图2-2中,横坐标表示化纤布,纵坐标表示棉布。因此,对日本来说,横坐标表示出口化纤布的数量,纵坐标表示进口韩国棉布的数量;相反,对韩国来说,纵坐标表示出口棉布的数量,横坐标表示进口日本化纤布的数量。曲线和曲线是两条提供曲线,分别表示日本和韩国的贸易条件。两条提供曲线弯曲的方向不同,都向自己进口的产品弯曲,表示的贸易条件都是对本国越来越有利。点表示两国的均衡贸易条件。若两国的相互需求发生变化,则提供曲线的斜率就会改变,比如,韩国对日本化纤布的需求不变,而日本对韩国棉布的需求增加,则日本的提供曲线斜率就会发生改变,均衡点会移至点。
5.要素禀赋理论
(1)要素禀赋理论概述
要素禀赋理论又称H-O定理,最早是由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F.Heckscher)和俄林(Bertil Ohlin)师生俩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等人不断加以完善。要素禀赋理论从要素禀赋相对差异出发,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贸易形态。要素禀赋理论无论是在理论分析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从20世纪前半叶到70年代末这段时期内,要素禀赋理论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典范,几乎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代名词。
(2)要素禀赋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研究视角的差异
①放宽比较优势理论第五项假设前提,即放松各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这一假设,从要素禀赋差异的角度探讨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影响;
②要素禀赋理论在进行供给面分析时,除劳动之外,引入了另外一个生产要素——资本。因此,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又称为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和两种生产要素);
③直观地看,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诸多因素,都可以成为各国要素禀赋差异的来源。这样,要素禀赋理论避免了古典贸易理论关于劳动生产率差异解释不清或过于含糊的窘境。
(3)要素禀赋理论基本假设
①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
②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
③规模收益不变;
④所有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⑤两国的生产要素供给是既定不变的;
⑥假设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⑦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流动;
⑧、的生产技术不同,其中假设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假设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⑨不存在运输成本或其他贸易障碍。
(4)H-O定理的结论
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即如果一个国家劳动力丰裕,资本稀缺,则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劳动力稀缺,资本丰裕,则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5)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①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的内容:在一些条件下,自由贸易不仅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使要素价格均等化,以致无论两国的要素供给和需求格局如何,两国工人将得到相同的工资,单位土地将得到相同的地租收入。即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均等化,会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而在世界范围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②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的局限性:
a.要素价格的均等是以商品价格的均等为先决条件的。现实中,由于运输成本和一些贸易壁垒的存在,各国的商品价格难以达到完全一致。
b.要素价格的均等要求各国的生产技术条件必须相同,这也是一个比较苛刻的条件。
6.里昂惕夫反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更显得脱离实际。在这种形势下,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力图用新的学说来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这个转折点就是里昂惕夫反论,或称里昂惕夫之谜。
按照H-O定理,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在这样的观点下,一般认为,美国是一个资本充足,但劳动力相对不足(高工资率)的国家,因此,美国在生产、出口机器设备等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应具有比较优势,进口的则应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W.W.Leontief)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商品进行具体计算,目的是对H-O定理进行验证。他把生产要素分为资本和劳动力两种,对200种商品进行分析,计算出每百万美元的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所使用的资本和劳动量,从而得出美国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中所含的资本和劳动的密集程度。其计算结果如表2-2所示。
表2-2 美国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对国内资本和劳动的需要量
从上表可以看出,1947年平均每人进口替代商品的资本量与出口商品的资本量相比是18 184∶13 991=1.30,即高出30%;而1951年的比率为1.06,即高出6%。尽管这两年的比率的具体数字不同,但结论基本相同,即这两个比率都说明美国出口商品与进口替代品相比,前者更为劳动密集型。据此显然可以认为美国出口商品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而进口替代商品更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这个验证结论正好与H-O定理相反。
里昂惕夫发表其验证结论后,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反响,并掀起了一股验证、探讨里昂惕夫之谜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