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艺术概论》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艺术活动的功能

(一)艺术活动的功能

艺术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对社会生活有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但归根结底,艺术活动是通过艺术创造——艺术作品——艺术欣赏这样一个艺术活动的全过程,来影响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最终对社会生活发生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的。具体而言,艺术活动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审美认知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娱乐功能。

1.审美认知功能

(1)概念

艺术活动的审美认知功能,指人通过艺术活动能够获得关于自然、社会的知识和信息。

(2)审美认知功能的两个方面

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知功能。

a.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历来重视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

恩格斯在谈到巴尔扎克的社会小说《人间喜剧》时,认为从这里所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b.列宁把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看成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c.除文学作品以外,其他艺术形式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审美认知作用,如电影、电视剧等。

艺术对于许多的自然现象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可以帮助人们增长多方面的科学知识。

以电视艺术为例,专门以传播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和探索频道等,之所以在全世界拥有大量观众,是因为它们充分调动了电视的先进手段与艺术手法,将上至宇宙天体、下至地理生物的广博内容,以形象生动、趣味隽永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广大电视观众,使人们在欣赏电视精美画面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学到许多科学文化知识。

(3)对艺术审美认知功能的评价

不足之处

艺术的认知功能在认识自然现象方面,比不上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在认识社会、历史方面,艺术也不可能像社会学、历史学那样完备翔实地占有资料。

优越之处

a.艺术具有其独特的认知功能——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它在帮助人们认识社会人生时,能够发挥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b.艺术的认知作用是以艺术的审美价值为基础的。在反映对象的本质特征时,表现出艺术家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和评价;在真实描绘生活细节时,揭示出生活的本质规律;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反映人的思想、情感、情绪、愿望等主观世界,使得艺术具有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同的特殊审美认知功能。

c.艺术作品将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通过现象揭示本质,通过偶然揭示必然,通过个别显示一般,通过客观显示主观,使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具有深刻的内涵。

2.审美教育功能

(1)概念

艺术活动的审美教育功能,主要是指人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实践上找到榜样,在认识上得到提高。艺术审美能够潜移默化地使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审美教育功能的重要性

中外古今的思想家、教育家、艺术家都十分重视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

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很重视艺术在道德修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孔子以“礼乐相济”的思想,创立了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体系,他以“六艺”(礼、乐、书、数、射、御)教授弟子,其中的乐就是诗、歌、舞、演、奏等的艺术综合体。孔子认为,乐能够陶冶人的性情和德行,通过艺术,可以把道德的境界和审美的境界统一起来。

西方美学史上,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强调美育与德育的结合。

a.柏拉图从奴隶主贵族的立场出发,认为《荷马史诗》以及悲剧、喜剧的影响都是坏的,原因是这些艺术作品使人的理智失去控制、情欲得到放纵,他提倡“理智”的艺术,特别强调音乐的教育作用。

b.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同样重视艺术的教育功能,并比柏拉图前进了一大步。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的人格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格,情感、欲望和理智一样,都是人性中固有的内容,同样有得到满足的权利,所以艺术应当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快感”,即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快感。

(3)艺术具备审美教育作用的原因

艺术之所以具有审美教育作用,是因为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展示生活的外观,而且能够表现生活的本质特征和本质规律。艺术作品又总是饱含着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蕴涵着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认识、评价和态度,渗透着艺术家的社会理想和审美理想,使欣赏者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4)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不同于其他类型教育的原因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不同于道德教育,更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教育形式,这是因为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的,具有美学的意义和艺术的魅力。

(5)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

以情感人

以情感人是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别。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

潜移默化

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心灵得到净化。在艺术作品这种长期潜移默化作用下而形成的思想情操,常常具有更强的稳固性和延续性,并成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强调应把思想教育融合到艺术审美娱乐之中。

3.审美娱乐功能

(1)含义

艺术活动的审美娱乐功能,是指人在艺术审美活动中,能够使身心得到调节,精神获得愉悦。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能够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的快感。

(2)艺术审美娱乐作用的重要性

重要性

艺术的审美娱乐性是艺术的独特之处,“艺术使人们得到快乐,并使人们参与艺术家的创造。古希腊人早就注意到一种特殊的、什么也不像的审美快乐,并把它区别于肉欲的快乐,这种特殊的快乐是一种伴随着艺术的所有功能,使其别具色彩的精神享受”。

学者对“艺术审美娱乐性”的论述

a.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本能、情感和欲望有得到正当满足的权利,艺术应当使人得到快感。

b.继亚里士多德之后,古罗马美学家贺拉斯更是明确提出艺术应当“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贺拉斯认为诗仅仅具有美感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魅力,戏剧也应当具有趣味,才能吸引观众。

(3)艺术审美娱乐作用的内涵

艺术作品之所以受人欢迎,在于它能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精神需要有时甚至比人的物质需要更加强烈。

艺术审美娱乐功能使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更好地投入工作。

a.人无论是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需要在紧张的劳动之余,通过休息和娱乐来消除疲劳。艺术欣赏是一种令人陶醉的积极的休息方式,具有畅神益智的功能,艺术的这种功能甚至逐渐被运用到医疗方面。

b.20世纪50年代以来,音乐疗法逐渐引起各国医学界和音乐工作者的兴趣和重视,美、英等国先后创办了各种音乐医疗的刊物,运用音乐手段来治疗某些病症,并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工作,美国某些高等院校还专门设立了艺术疗法的学位。

c.西方现当代心理学的许多流派,都十分重视艺术对欣赏者深层心理的宣泄作用或净化作用,认为艺术可以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压抑或无法实现的情绪、愿望、期待、理想,通过艺术创造的想象世界或梦幻世界得到完成和满足。

d.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1908~1970)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一种“高峰体验”,在这一时刻里,人会感受到强烈的幸福、狂喜、顿悟、完美。他认为,“高峰体验”尤其存在于人的高级精神活动之中,即人处在最佳状态的时候感受到最高快乐的实现。

艺术审美娱乐功能还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a.通过艺术欣赏,人们不仅可以满足精神上的审美需要,身心得到积极的休息,而且还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b.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要做到“以情感人”和“潜移默化”,就必须通过“寓教于乐”来激励人、感染人,将艺术的思想性寓于审美娱乐性之中。

4.三种功能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审美认知作用和审美娱乐功能三者密不可分,是一个有机整体。尤其是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要做到“以情感人”和“潜移默化”,就必须通过“寓教于乐”来激励人、感染人,将艺术的思想性寓于审美娱乐性之中。所以,我们应当把艺术的教育功能、认知功能、娱乐功能统一起来认识和理解,因为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都是建立在艺术审美价值的统一基础之上的。

(二)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和西方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注意到了艺术教育。当今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日益提高,艺术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受到了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

1.概念

(1)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被理解为对于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正是如此,戏剧学院培养出编剧、导演和演员,音乐学院培养出作曲家、歌唱演员和器乐演奏员等。

(2)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

(3)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对人们道德的完善和智力的开发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发展人的感知力,加深人的理解力,增强人的创造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美育与艺术教育

(1)美育的提出

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包括“美育”(即“审美教育”)概念,源于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

(2)“美育”的发展

席勒《美育书简》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系统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

我国“美育”的发展

a.我国最早公开将美育与德育、智育相提并论来提倡美育的是清末学者王国维。

b.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更是大力倡导美育,把美育确定为其新式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美育实施设想,对美育的本质、内容、作用和实施途径做了较系统的研究和阐述。

c.蔡元培还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认为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他把西方康德、席勒的思想和中国古代美育传统糅合到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美育思想。

(3)美育的核心

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

虽然美学理论关于美的形态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划分,实施美育的途径又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区分,但普遍认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

由于艺术具有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所以才使得艺术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

艺术美作为美的集中表现形态,对提高人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培养人的审美理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体表现为:

(1)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当代社会中几乎人人都离不开艺术,但要真正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就需要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在艺术欣赏中不断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把欣赏中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

(2)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艺术教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有着特殊地位与作用,是因为它可以培育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

艺术活动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能够极大地促进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这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中,人的创造力也得到充分的发挥。

(3)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完美的人格。

由于艺术是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历来的思想家、艺术家们,都强调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人们美好、和谐的情感和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手段,正是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方法,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使人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这既是一个人获得全面发展的保证,也是社会实现全面进步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