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50分,每题5分)
1.艺术家
答:艺术家是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创造者的总称。艺术家应当具备艺术的天赋和艺术的才能,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和技巧,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艺术的修养,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满足人们特殊的精神需要即审美需要。艺术家内部有多种多样的职业和分工;真正的艺术家往往具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艺术家应具有进步的世界观与深刻的见解,具有广博的文化素养,包括一般文化、姊妹艺术文化和本专业文化素养;丰厚的生活积累丰富曲折的人生阅历和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材料和前提条件;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能力,体现在敏锐的观察力与强烈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与独特的记忆力和卓越的创造力与精湛的技能技巧;不断优化艺术心理定势是艺术修养的最高目标。
2.造型艺术
答: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艺术。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造型艺术具有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现性与表现性的审美特征。
3.戏曲
答:“戏曲”一词是包含宋金杂剧、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至清代以来的各种地方戏在内的中国传统戏剧的通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艺术品种之一。戏曲艺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歌舞。它的孕育期很漫长,直到宋代才成为一种独立生存与发展的戏剧形态。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
4.语言艺术
答:语言艺术是指人们常说的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由于文学总是以语言为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语言作为艺术媒介和基本材料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们一般将文学称之为语言艺术。语言艺术具有间接性与广阔性、情感性与思想性、结构性与语言美等审美特征。
5.音乐
答: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表现生活感受的一种表现性时间艺术。音乐是一门声音艺术,但它采用的声音材料具有非语义性的特征;音乐还是一门非描绘性的艺术,它不可能描写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和场景,而是通过时间展开音响构成的各种要素,以直接激发和呼唤听者的情绪、情感和意志;音乐是一门形式的艺术,与文学和绘画等艺术相比,音乐艺术更注重严谨的形式和结构。一般来讲,人们常将音乐划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还可以细分为多种多样的乐种、样式和体裁。音乐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旋律、节奏、和声、复调、曲式、调式、调性等。
6.艺术创作过程三阶段
答:艺术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体验、构思、传达。体验主要是指艺术家通过长期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思考和感动,从而产生饱含感情的深刻的感受和难忘的记忆与思考,乃至萌发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构思是艺术创作者在对客观世界审美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融会主观的思想、情感、愿望、理想,在艺术家头脑中经过艺术创造形成审美意象的过程。传达是指艺术家借助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艺术构思活动形成的审美意象物态化,成为可供别人感知和欣赏的艺术形象。
7.抽象思维
答:抽象思维是运用一定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一种思维形式,属于艺术创作中构思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在艺术作品的体裁选择、主题提炼、结构安排、性格设计、表现手法等方面的选择上有着很大的作用。
8.艺术流派
答: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艺术家群体。一般而言,艺术流派的形成有三种类型:①由一批具有相同艺术主张的艺术家们,自觉结合而形成的艺术流派。②由一批艺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们,不自觉而形成的艺术流派。③艺术家们本身并没有形成流派的计划或意愿,甚至自己并没意识到属于某一流派,只是由于艺术风格的相似或相近,被后世人们归纳为特定的流派。
9.艺术语言
答:艺术语言,是指一门艺术具有的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这种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各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例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艺术语言更重要的作用是创造艺术形象。艺术语言是艺术形象的感性外观,属于艺术知觉的结构层次。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最先接触的是艺术语言,并通过艺术语言达到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只有了解艺术语言才能理解艺术。艺术语言具有两个最基本的功能,其一是塑造艺术形象、传达艺术内容;其二是审美的功能。这两方面的功能是否得以实现,或实现的状况如何,取决于艺术语言运用的质量和水平。高质量高水平的艺术语言具有准确、鲜明、生动、丰富、新颖等特点。
10.意境
答: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感与思想,又有来自客观现实中的境,情和境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境中有情,情中有境。
唐代诗人刘禹锡最早提出“境生于象外”,唐代司空图提出“韵味说”,宋代严羽提出“妙悟说”,清代王士祯提出“神韵说”,王国维提出“境界说”,这些都是一种令人沉吟玩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
意境的特点有: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有限到无限的超越美,不设不施的自然美。意境对中国传统艺术创作产生很大影响,中国的文学艺术,诗词赋,戏曲、绘画、书法、园林均重视创造意境,将意境作为艺术追求的极致,体现了中国艺术重表现、重写意的美学传统。
二、简答题(40分,每题10分)
1.简答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答:艺术本质论的两大潮流是再现论和表现论,这两种都把艺术看做是他物的附属,都是一种他律论观点,与此相对的便是自律论观点。具体如下:
(1)再现论
再现论主要体现为艺术是对外在世界的再现或者说是模仿。由于不同的思想家对外在世界本身之所指的理解不同,又由于艺术对外在世界的模仿程度不同,所以,即使是一个再现论思潮,也并非定论,而是呈现出不同的理解。它包括柏拉图的理式世界说、黑格尔的绝对理念说和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
(2)表现说
与再现论侧重对外在世界的反映不同,表现论则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个人的主观精神、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在表现。艺术在本质上是艺术家的心灵或心理活动的表现,如果将外部现实或自然作为自己的主题或题旨,那也得经由艺术家的心灵而变成内心经验,才能成为艺术。苏珊·朗格、克莱夫·贝尔和克罗齐也是表现说的主张者。
(3)自律说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就是艺术自身,不受外在世界或内心世界的控制。表现最为明显的是俄国的形式主义、奥地利的汉斯立克和中国的嵇康。
①汉斯立克认为表现特定的情感或激情完全不是音乐艺术的职能,音乐也不能表达特定的感情,强调了音乐本身的客观性,同时也否认了长期为人们所认同的音乐的感性特点。
②嵇康认为音乐与人的感情没有明显必然的内在联系。音乐之所以会引起人的感情变化,不是因为音乐自身有快乐或悲哀的情感,而是人本体所有的哀乐在听了音乐之后,会被激发出来而已。这种种感情本身已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音乐只是起了一个触动、激发的作用。
综上可见,对于艺术本质的观点,大体有三种说法:一是对外在世界的反映,二是对内心世界的表现,三是艺术的本质就是艺术形式的自身。
2.简答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
答: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之教化影响从而发生思想的变化。正因为艺术形象有着让人模仿的感染力,古今中外的思想家、艺术家、教育家都很重视艺术的教育功能。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具体如下:
(1)“以情感人”
从本质上面来看,艺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以情感人,由于艺术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在里面,会引起审美主题的情感运动,会让心灵对美和艺术产生一种激情。
(2)“潜移默化”
艺术和其他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艺术的审美价值,这是艺术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特征,艺术家通过艺术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意识和感受,欣赏者通过艺术的欣赏来获得感知,同时也获得了审美的需要,艺术教育是潜移默化的,通过艺术活动,欣赏者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的改变。
(3)“寓教于乐”
艺术教育的特点还在于寓教于乐,在艺术教育的指导下,通过艺术的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得到了满足,获得了精神的享受和审美愉悦心情,有了积极向上的想法。
3.简答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答: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设计艺术等。它与人们的衣、食、住、用等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精神上的审美需要,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物质上的实用需要。
(1)实用性与审美性
实用艺术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有机统一。实用性是审美性的前提和基础,审美性反过来也可以增强实用性,二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实用艺术最基本的原则和特征。实用艺术以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为基本特点;实用艺术与生产技术具有紧密的联系。
(2)表现性与形式美
在实用艺术中,表现性与形式美密不可分。形式美是表现性的外部体现,表现性是形式美的内在灵魂。实用艺术作为表现性空间艺术,不注重模仿客观事物的再现性,而是注重表现某种朦胧抽象的情调和意味。实用艺术的这种表现性,使得它比其他艺术更加偏重于形式美,通过各种形式因素的有规律的组合,从而形成某些共同的特征和法则,包括色彩、线条、形体等因素,也包括对称均衡、多样统一等形式法则。
(3)民族性与时代性
实用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实用艺术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实用艺术品既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民族特色,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时代风格。
4.简答中国画的特点。
答:中国画又称国画,古时称为丹青,我国传统绘画主要指以毛笔、墨、国画颜料等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中国画的特点具体如下:
(1)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
(2)中国画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3)中国画不受瞬时时态的约束,可通观以叙述性时序的描写。
(4)不受光影虚实空间客观的具体性约束,而达到以计白当黑,以虚为实的空白处理。把画面大片空间做空白处理,留给观众以想象的余地,使空白处产生多维层次的艺术感染力。
(5)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从根本上讲,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中国画总体上的美学追求,不在于将物象画得逼真、肖似,而是通过笔墨情趣抒发胸臆、寄托情思。画家往往只画山水的一个局部、花果的一枝一实,画中有大量的空白,都留给观众用想象来补充,为欣赏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三、简述题(30分,每题15分)
1.举例说明艺术的视觉、听觉、文学及综合形象的不同特性。
答:(1)视觉形象
视觉形象是指由人的眼睛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视觉形象的构成材料都是空间性的。例如,一幅绘画,一件雕塑,一幅书法作品,一座建筑物,一幅摄影作品,或者一件实用工艺品,这些艺术作品中的形象都是视觉形象。
①艺术中的视觉形象直接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感官,因而富有直观性和生动性。这类艺术形象常常带有明显的再现性,给人以逼真的感觉。
②作为艺术形象的一个种类,视觉形象同样凝聚着艺术家的思想感情。
例如我国五代时期的南唐著名画家顾闳中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全画共分为“听乐”“赏舞”“休息”“清吹”“散宴”等五段,韩熙载本人在画中共出现五次,但神色始终郁郁不乐,充分体现出画家传神的高超技巧。
(2)听觉形象
听觉形象是指由人的耳朵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听觉形象的构成材料是时间性的。
①艺术中的听觉形象主要是指音乐作品的形象。音乐作为声音的艺术,有着自己的特点,它通过音响在时间上的流动,再通过有规律的变化与组合,最后构成使人们的听觉感官能够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
②听觉形象具有空灵性和抽象性的特点,使得人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主要依靠情感的体验来把握音乐形象,也使得音乐形象具有不确定性、多义性和朦胧性,这既是音乐的局限,也是音乐的长处,能够为欣赏者的联想、想象与情感体验留下更多自由的空间。
例如肖邦著名的钢琴曲《一分钟圆舞曲》,就是在简练的音乐中表现出丰富细腻的内容。
(3)文学形象
文学形象是指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依靠语言作为媒介来塑造的形象,具有最大的自由,可以多方面地展示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
①文学形象最鲜明的特征是间接性。它要通过语言的引导,凭借想象来把握。它需要读者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呈现出活生生的形象画面,这就是文学形象的间接性。
②作为语言艺术,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描绘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而且可以描绘人的嗅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不仅可以描绘静态形象,而且可以描绘动态形象;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不仅可以从外部描写人的肖像、动作和语言,而且也可以从内部去描写人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
(4)综合形象
综合形象是指话剧、戏曲、电影、电视等综合艺术中的艺术形象,既有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还有文学形象。它们综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这些门类中的艺术形象,可以统称为综合形象。
①综合形象与众不同的特点是它往往是通过演员在舞台、银幕或荧屏上同观众见面来完成,因此表演艺术在综合形象的塑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②综合形象常常是集体创作的结晶,虽然戏剧影视演员在综合形象的创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离不开各个部门的配合。
例如,银幕上的综合形象,既需要演员精湛的表演,同时也需要编剧、导演、摄影、美工、化装等多个部门配合。
2.请简述如何实现艺术修养与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答: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必然对鉴赏主体提出了相应的条件和要求,需要鉴赏者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艺术修养与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涉及许多方面,尤其表现在以下几点:
(1)艺术修养和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大量优秀作品的鉴赏实践
艺术鉴赏的实践非常重要,尤其是大量地、经常地鉴赏优秀的艺术作品,直接有助于人们艺术修养与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只有在具体的艺术欣赏活动中,才能不断提高。
(2)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艺术修养包括对一般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初步了解,也包括对各个艺术门类和体裁的艺术特征、美学特征和艺术语言的熟悉和了解。
(3)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
文化知识水平对艺术鉴赏有很大影响,广泛的历史、文化知识十分重要。每个人的艺术修养既是这个人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直接受益于文化修养的广博精深。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修养较高的人,他的艺术鉴赏力也有相当水平。
(4)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相应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
艺术创作离不开社会生活,艺术鉴赏也同样离不开社会生活。鉴赏主体总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感受,体验和理解艺术作品,鉴赏者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越深刻,越有助于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
(5)美育与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美育与艺术教育作为一个独立或专门的领域,是要通过培养与提高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审美的理解力,从而使人们形成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美育与艺术教育不但重视培养提高鉴赏者个体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而且重视培养提高全社会群体的艺术鉴赏水平,提高广大群众的艺术鉴赏力。
四、鉴赏题(30分)
请结合某一具体的文学或艺术或影视作品谈谈该作品的艺术风格特征并做出评析。
(答题要求:要求概述全面,感念准确,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答:《悲惨世界》是由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所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其艺术风格特点具体如下:
(1)人物关系和情节充满奇遇和巧合
如冉阿让、沙威、德那第和后来的马吕斯等各个人物的命运随着故事情节经常纠缠在一起,如冉阿让带着珂赛特逃离修道院时正好遇到了他过去曾经救助过的割风老人,再如冉阿让在巴黎下水道救马吕斯出来时碰到的人正好是德那第等情节。
(2)表现人物奇迹般的行为
如冉阿让一次次凭着自己超人的体魄和勇气救人。
(3)作者喜欢展示人物之间强烈的善恶对比关系
雨果将人物类型化、符号化,来增强人物之间的善恶对比。如冉阿让是善和爱的化身,德那第是恶的代表,珂赛特是体现少女童贞美的天使等。最后,对于所爱的人物,作者不惜使用充满热情和富于抒情性的语言来热情讴歌。
正是作者在故事情节上采设计了不太实际的巧合、将人物神圣化,以及鲜明的故事人物形象,体现了浪漫主义作家的共同特点,在人物塑造上主要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
(4)较多的议论与抒情
为了追求宏大的叙事效果和史诗般的风格,雨果大胆地宕开笔墨进行了大量的处于游离状态的叙述、议论与抒情。雨果大量的滔滔不绝的议论和抒情给读者制造了许多不便,但正是这样的议论与抒情,能把作者的思想、见解更巧妙地熔铸到作品中去。雨果的议论和抒情其实也很耐读,有趣,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