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选择题(略)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5题,满分75分)
1.简述工作记忆的含义及其各成分的功能?
答:(1)工作记忆的含义
工作记忆是指信息加工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加工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巴德利等人主张用工作记忆的概念扩展短时记忆的概念。
(2)组成成分及功能
巴德利等人认为,工作记忆是由多个成分组成的加工系统,它包括语音环路、视觉空间模板、情景缓冲器和中央执行系统四个成分,不同的成分具有不同的功能。
①语音环路:用于处理以语音为基础的信息。语音环路又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为语音存储和发音复述过程。语音存储保存语音的信息,保持的时间非常短暂,大约两秒之内就会衰退。发音复述有助于不断加强要消退的记忆痕迹,使语音信息保持下来;也有助于把视觉形式的信息转化为听觉形式的语音信息,从而使其进入语音存储。
②视觉—空间模板:用于处理视觉的和空间的信息。信息可以直接进入视觉空间模板,也可以以表象的方式进入空间模板。
③中央执行系统:一个注意资源有限的控制系统,是工作记忆中最重要的成分。它的功能主要有:协调语音回路和视觉空间模板活动;注意资源的分配与控制;选择性的注意以及转换策略。
巴德利认为,情景缓冲器是一个用来整合视觉、空间和言语信息的一个成分。它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空间,用于整合来自语音环路和视觉空间模板的信息。情景缓冲器与长时记忆相连。
2.建立测验复本应满足哪些基本条件?
答:为增加实际的效用,一种测验有时需要有两个以上的等值型,即复本。复本越多,使用起来愈便利。测验的各份复本必须等值,所谓等值需符合下列几个条件:
(1)各份测验测量的是同一种心理特质;
(2)各份测验包含相同的内容范围,但题目不应有重复;
(3)各份测验题型相同,题目数量相等,并且有大体相同的难度分布。
3.请结合日常生活的实际例子,简述弗洛伊德理论中“三我”人格成分?
答: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这三者之间有各自的功能、性质、活动原则、动力结构,彼此联系且相互制约。
(1)本我
本我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和非组织性的结构,它是人出生时人格的唯一成分,也是建立人格的基础。本我是原始的潜意识的本能,是基本的驱力源,包括性、攻击等本我过程是潜意识的,是人格中模糊而不可及的部分。本我遵循快乐原则,以非理性的方式工作,发动冲动,寻求表达和直接满足而不考虑愿望是否有现实可能性、社会接受性和道德性。本我为人的整个心理活动提供能量,强烈地要求得到发泄的机会。例如一些儿童未长大前大人一旦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会大哭大闹。
(2)自我
自我从本我中分化而来,是人格中有组织的、合理的、现实取向的系统,也是意识的结构部分。自我是在本我的冲动与实现本我的环境条件之间的冲突中得到发展的一种心理组织,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遵循现实原则,是人格中现实性的一面。自我不能脱离本我而独立存在,但按照现实原则进行操作,现实地解除个体的紧张状态以满足其欲望。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决定着什么行动是合适的。例如学生想要获得奖励,不会再通过撒娇胡闹的方式,而是通过努力学习。
(3)超我
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道德化了的自我,处于人格的最高层。它是从儿童早期体验的奖赏和惩罚的内化模式中产生的,随着儿童对父母及其他成人规定的、针对不被社会接受行为的禁忌的内化,并在克服自我的要求中发展。超我代表着人的心理结构中道德和伦理的一面,作为一种外在规范和权威严格控制着人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期望的要求,是传统价值观和社会理想内化的结果。例如一个人拥有良好的道德准则,很少有犯罪行为,因为良心过意不去。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是在不断的冲突与平衡间转换的。三者具有不同的功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我与超我是势不两立的对立体,自我在其中要不断地调节二者的关系,以保持人格的平衡。人格结构中的三个成分各行其职,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力量相互之间形成了特定的人格动力关系。而一个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就是由这种动力关系来决定的。
4.什么是集中量数?平均数、中数、众数分别如何计算?它们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集中量数是指对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就是确定描述一组数据这种特点的代表性的统计量。用于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包括算术平均数、中数、众数、加权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等。
(1)平均数
平均数是全组数据的重心。平均数一般用字母M表示。如果平均数是由X变量计算的,就记为(读作X杠或X拔),若由Y变量求得,则记为。只有在与其他几种平均数,如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相区别的时候,才把它叫做算术平均数。
①公式
当一组数据未进行统计分类时,若想描述其典型情况,找出其代表值,可计算算术平均数,公式为:
(表示原始分数的总和,N表示分数的个数)
②优点
a.反应灵敏,计算严密又简单。
b.平均数概念简明易解,适合于进一步用代数方法演算。
c.较少受抽样变动的影响。
③缺点
a.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b.若出现模糊不清的数据时,无法计算平均数。
④应用范围
a.同质性原则:平均数只有在总体是由同类数据所组成且有足够多的数据单位时,才具有科学价值和认识意义。
b.平均数与个体数值相结合的原则
平均数是用一个抽象的代表数值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水平,切不要忘记结合个体数值予以参考。
c.平均数与标准差、方差相结合原则:标准差和方差反映总体的离中趋势,标准差越大,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小;反之,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大。
(2)中数
中数符号为Md或Mdn。中数是按顺序排列在一起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即在这组数据中,有一半的数据比它大,有一半的数据比它小。这个数可能是数据中的某一个,也可能根本不是原有的数。
①公式
根据中数的概念,首先将数据依其取值大小排序,然后找出位于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数。通常有以下计算公式:
a.数据个数为奇数,则中数为位置的那个数。
b.数据个数为偶数,则中数为居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数,即第与第(+1)位置的两个数据相加除以2。
②优点
计算简单、容易理解、概念简单明白。
③缺点
a.中数的计算不是每个数据都加入,其大小不受制于全体数据;
b.反应不够灵敏,极端值的变化对中数不产生影响;中数受抽样影响较大,不如平均数稳定;
c.计算时需要对数据先排列大小;
d.中数乘以总数与数据的总和不相等(中数等于平均数时例外);中数不能作进一步代数运算等。
④应用范围
a.当一组观测结果中出现极端数目时。只能用中数作为该被试的代表值,这样做,并不影响进一步的统计分析。
b.当次数分布的两端数据或个别数据不清楚时,只能取中数作为集中趋势的代表值。
c.当需要快速估计一组数据的代表值时,也常用中数。
(3)众数
众数常用符号Mo表示。众数是指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的数值。它也是一种集中量数,也可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①公式
直接观察求众数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就是众数,或者利用公式:计算求得。
②优点
a.众数的概念简单明了,容易理解,但它不稳定,受分组影响,亦受样本变动影响;
b.计算时不需每一个数据都加入,因而较少受极端数目的影响。
③缺点
a.反应不够灵敏;
b.用观察法得到的众数,不是经过严格计算而来,用公式计算所得众数亦只是一个估计值。
c.众数不能作进一步代数运算。
d.总数乘以众数,与数据的总和不相等。
e.不稳定,受分组和样本变动的影响。
④应用范围
a.当需要快速而粗略地寻求一组数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据的代表值时;
b.当一组数据出现不同质的情况时,可用众数表示典型情况,如工资收入、学生成绩等常以次数最多者为代表值;
c.当次数分布中有两极端的数目时,除了一般用中数外,有时也用众数;
d.当粗略估计次数分布的形态时,有时用平均数与众数之差,作为表示次数分布是否偏态的指标。另外,当一组数据中同时有两个数值的次数都比较多时,即次数分布中出现双众数时,也多用众数来表示数据分布形态。
5.从众是常见的社会行为,请举例说明那些因素会让从众更多的发生?
答: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实际的群体和想象上假设的群体,会对人的行为造成压力,使人选择与设想的多数人倾向相一致的行为。群体的压力可以在人们意识和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人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的行动。
影响从众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群体的一致性
群体自身的一致性是构成群体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对群体一致性的任何破坏,都会导致从众率的显著下降。例如篮球队的集体精神越强,他们就越趋向于集体作战赢得比赛。
(2)群体的规模
大量实证研究证明,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是随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上升的。最高的从众率出现后,即使一致性的群体规模再大也不再导致从众率的增加。例如心理学家米尔格莱姆等人的社会感染现场实验的发现,也很好地证明了群体规模与从众率的关系。
(3)肯定程度与个性特征
判断涉及的事物客观标准越明确,人们对自我判断的肯定程度也越高,相应的行为从众率也越低。而随着问题的模糊性增加,人们会由于自身的判断失去明确的参照而倾向于从众。例如路人看到很多人在排队,虽然不知道他们为什们排队,但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跟他们一起排队。
(4)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
一种意见一旦被表达出来,对于个人自己,人们会更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已经选择了某种态度。如果由于群体压力,迫使人们做出与多数人相同,而与原来选择不同的态度,人们也会明确知道自己屈服于群体压力而使态度发生改变。随着自我卷入水平的增加,人们保持自己最后行为与原先判断相一致的倾向也越来越强烈,因而从众的比率也越来越小。
(5)文化差异
文化对于人们从众性的影响,已经为大量的实验研究所确定。米尔格莱姆的研究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问题以及不同的实验情境,挪威人的从众性总是高于法国人,而费拉格的研究发现,日本学生明显比美国学生更具有不从众性。社会心理学家加巴里诺对不同国家的12岁少年所作的系统比较研究则发现,不同国家的少年对习俗道德标准的遵从有着显著的差异。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题,满分90分)
1.论述心理学诞生之初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各个学派观点之争如何促进了心理学发展?
答:心理学诞生之初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兴起的学派有内容心理学,构造心理学,意动心理学,机能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学派等,它们在心理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思想观点上的差异极大地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
(1)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之争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开创了一种不同于冯特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冯特只是简单地模仿自然科学,最终是要把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像物理学一样的规范科学。所以,冯特所开创的是以自然科学(物理学、生物学等)为模板的科学主义心理学研究取向。而布伦塔诺强调心理学的人文价值和意义,他所开创的是以人文科学为模板的人文主义心理学研究取向。自此,心理学的历史便是两种不同研究取向心理学的相对独立发展的历史。布伦塔诺提出来的心理活动(意动)与心理内容相对立的思想,对20世纪心理学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他的意动心理学成了后来不满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的推动力。在一定意义上说,冯特的心理学观点成为后继者反对或叛逆的目标,而布伦塔诺的心理学观点则是后继者继承或呼应的目标。
(2)构造主义与功能主义之争
构造主义认为,一切心理经验的内容都具有一种复合性的特征,因此作为研究“直接经验科学”的心理学,要把经验内容分析为不可再分的、绝对简单的心理元素心理元素是心理现象最基本的成分,也是分析和抽象的产物。为了反对冯特和铁钦纳元素主义者将意识分解为心理元素的做法,詹姆斯提出了另外一种描述意识状态的方法,即整体地看待意识。他认为意识既是一个不可分解的整体,同时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流动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意识流也可称为思想流或主观生活流。芝加哥学派是在与构造心理学相互对立和攻讦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学派。它在心理学的科学观、对象论、方法学以及身心关系论等方面都有自己明确的主张。芝加哥机能心理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杜威开创了机能心理学;第二阶段,安吉尔将机能心理学发展和壮大,并作为代言人与构造主义进行了论战:第三阶段,机能心理学已停止了与构造心理学的论战。在该阶段卡尔提出了系统的机能心理学学说,使芝加哥机能心理学达到了它的顶峰。
(3)行为主义与内容心理学之争
华生指出,正是由于传统心理学以意识为研究对象、采用内省的方法,才使得心理学无法成为一门自然科学。他甚至批评说,心理学家们多年来一直在维护着由冯特所创建的伪科学。在他看来,冯特及其学生所完成的一切工作,不过是用“意识”一词取代了“灵魂”。他主张抛弃一切主观的术语,诸如感觉、知觉、意象、愿望、意念,甚至被主观界定的思维和情绪。华生曾宣称,要么放弃心理学,要么使它成为一门自然科学。在他看来,作为自然科学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生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主张把行为分析为刺激和反应,将反应又分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行为主义关注机体的行为,甚至希望能够控制人类的行为。正是在这种自然科学观的指导下,华生彻底颠覆了传统心理学的概念,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问题上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创立里行为主义者的研究领域,使行为主义在后期成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
2.论述阐述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社会因素,谈谈减少儿童攻击行为的措施?
答:(1)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社会因素
①温度与侵犯性行为
一些社会哲学家就发现天气变化与犯罪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Baron的研究发现犯罪与温度有关,发现其呈现出倒U形曲线。
②侵犯性线索与侵犯行为
侵犯性的线索也会引发侵犯行为。Berkowitz发现,情境中与侵犯相关的一些线索,如刀、枪、棍等器械往往会成为侵犯行为产生的起因,他把这种现象称为武器效应。
③去个体化行为与侵犯
在群体中,个体的情绪会很快传给团体的其他成员,从而使得处在群众中的个人表现出一些独处时不敢表现的行为,群体中的个体有时候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使自身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甚至丧失,从而做出平时不敢做的反社会行为,并称之为去个体化。
④影视暴力对孩子暴力行为的影响
媒体暴力对人们行为产生去抑制并形成侵犯剧本,导致认知启动。从某种意义上讲,媒体暴力刺激对侵犯行为具有诱发作用,由这些刺激引发暴力行为的现象称做认知启动。
⑤电子游戏与暴力行为
研究发现暴力和血腥内容泛滥的电子游戏会对人们特别是孩子产生以下影响:引起生理唤起,如心跳加速和血压升高;引发侵犯性思维,如言语辱骂、打架、踢破窗子;唤醒攻击性情绪,发泄不良情绪;诱发侵犯性行为,玩过暴力游戏的儿童,在与同伴相处时,更容易表现出侵犯性行为;减少亲社会行为,人们在玩暴力游戏之后,助人行为的频率降低。
(2)减少儿童攻击行为的措施
一个人在某种情境下是否表现侵犯行为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个体愤怒程度、个体表达愤怒的倾向以及个体是否为了他人才表现侵犯行为(工具性侵犯)。由此,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包括下面几种:
①合理利用惩罚减少侵犯行为
惩罚实际上只能起到一种威慑作用,这种作用只有在惩罚是迅速且不可避免的理想条件下。
②降低挫折与学习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
尽量不要让儿童陷入挫折,教育他们对自己的侵犯行为加以抑制或控制,可以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立场出发,看看自己的行为到底会给他人造成什么样的危害。体验一下他人的痛苦,并通过自我意识反省自己,都能够有效地减少自己的侵犯行为。对他人发生侵犯行为时一定要让他道歉。
③替代性攻击与宣泄
替代性侵犯的基本原则是:目标对象与挫折来源越相似,个体对该目标对象的侵犯性冲动越强烈。有时候人们也使用宣泄的方法来减少自己进一步的侵犯行为。可以教儿童一些正当的排解愤怒和挫折的方式。
④示范非侵犯行为
让孩子们观看非侵犯行为楷模——让他们接触到那些被激怒时,能自制、理性和以令人佩服的方式表达自己感受的人,孩子们表现侵犯行为的频率,比起那些没有接触非侵犯行为楷模的儿童要低得多。
⑤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研究发现在社会生活中,那些最喜欢用暴力来解决人际问题的人,往往是那些缺乏适当社会技巧的人。减少暴力的方法之一就是,教人们如何以建设性的方式来表达愤怒与批评,如何在冲突时学会协调与妥协,以及如何对别人的需求更敏感地做出反应。
3.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中亚国家,是集体主义文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是个体主义文化。而近年来也有研究发现,中国人的个体主义倾向越来越凸显在你的工作生活中,你感觉到此种趋势了吗?请举例说明,并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变化?
答:(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①个人主义是一种以个体自己为最终目的、认识到自我和自己的决断以及不能容忍社会压力之下的从众的信念。它包括重视个人尊严与自我发展、自主与个人隐私,同时强调个体是社会的基础。美国的个人主义有三个特征:在竞争中依赖自我、不关心群体以及与群体有距离感。这些特征最明显地体现在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的关系上,即群体目标总是从属于个人目标。个人主义者具有较强的自我同一性、有自我实现的信念、属于内控型的人格以及能按道德规范行事。
②集体主义则是一种以强调内团体为核心的信念,它关注内团体的目标与需要胜于个体自己,强调团体的规范与责任,而不是个体自身的快乐,并且乐于接受他人。集体主义是与人际关系有关的由情感、信念和行为组成的症候群,它包括:考虑到自己的行为或决定对他人的影响;能与他人共享物质与非物质资源;自我揭露水平高,对社会影响敏感;有介入他人生活之感。同时集体主义者对家庭与亲友的依赖较强,“我们的”感觉在他们的生活中很重要。
(2)原因
①从个人层面来讲
中国人虽然身处于集体文化的环境中,但是随着出国人数的增加,以及对外国文化的学习,部分人的个人化倾向会增加。而且个人主义者的目标和信念有利于个体自我实现,因而个体也会倾向于向个人主义发展。
②从社会层面来讲
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个体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学会团队合作对个体而言很重要,但是学会独立自考和提高个人的执行力也很重要,因而中国的个人主义倾向的增强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
③从国家层面来讲
在如今的信息科技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比往日更加深入,国家的发展对新时代的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我们不但需要以集体主义为特征的人才,也需要以个人主义为特征的人才,甚至需要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混合的双向型人才。因此,中国人会积极地吸取外国文化中的优点,在表现上,国人的个人化倾向也会比以往突出。
四、案例分析题(35分,共1题)
2014年8月9日晚9时34分,在上海地铁2号线上,一名男性外籍乘客在列车即将驶进金科路站时,突然缓缓倒向身体的右侧,随后几秒,整个上半身都倒在座位上,因为列车刹车减速,很快又翻倒在车厢中间的地上。从网上曝光的监控画面而看,在这位外籍乘客倒地后,坐在他对面作为上目睹这一过程的5名乘客没有上前查看,而是第一时间起身躲开,跑到相邻车厢中。据称当时有人喊“出事了”,又造成后续车厢内其他乘客的恐慌,待列车停靠后,乘客们纷纷冲出车厢,于是,令人尴尬的画面出现了:在地铁的某一节车厢内,一名外籍乘客孤零零的躺在地上。消息一出,很快引发热议,媒体纷纷报道,打出了“上海:老外地铁晕倒,乘客秒闪”、“上海地铁一老外晕倒,3节车厢乘客10秒钟跑光”的标题,诸多网友也加入了讨论,很多网友化身为批判者:“一个人晕倒重重的摔在地上,从人性本能看,肯定是应该扶一下,发生这一幕只能说旁人冷漠到了极致”。
请根据以上材料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1)事发当时无人援助的原因有哪些?
(2)近年来类似事件时有发生,有人总结“愤怒的总是网友,冷漠的总是路人”,你如何看待网上的见义勇为者并未出现在现实中?
(3)你认为可以从哪些途径入手,鼓励人们做出助人行为?
答:(1)社会心理学对利他行为的研究发现,即使最具有利他行为倾向的人,在某些情境中也不会去帮助他人。影响助人行为的情境因素有很多:
①责任扩散
周围他人越多,每个人分担的责任越少,这种责任分担可以降低个体的助人行为。这是典型的旁观者效应,在地铁中的人越多,大家分担的责任越少,所以越不会去帮助老外。
②情境的不明确性
从决策分析过程来看,人们有时无法确定某一情境是否真正处于紧急状态,这时,其他旁观者的行为就会自然而然地影响到该个体对情境的定义,进而影响到他的行为。在地特中有人叫道“出事了”,所引起的恐慌情绪引发人的求生本能,因而更无法顾忌老外的情况。
③评价恐惧
在任何紧急事态中,个体为了做反应,就必须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停下来,去从事某种不寻常的、没有预料到的、超出常规的行为。在单个人时,他可以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但由于其他人的在场,他会比较冷静,观察一下其他人的反应,以免举止失措而受到嘲笑。
④从众效应
在地铁中,大部分人都不明白具体的事情状况,在不明确的状态下会选择和大众一致的方向,一般都抱有“跟着大家做总不会错”的信念。
⑤媒体作用
近年来,媒体报道的碰瓷事件不断,做好事反被冤枉,已经对公众的心理造成了关于做好事而惹祸上身的担忧,所以看到老外昏倒的第一反应不是想去救助而是逃避潜在的惹上麻烦的风险。
(2)网上的见义勇为者并未出现在现实中的原因如下:
①去个体化:在群体中,个体的情绪会很快传给团体的其他成员,从而使得处在群众中的个人表现出一些独处时不敢表现的行为,群体中的个体有时候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使自身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甚至丧失,从而做出平时不敢做的反社会行为,并称之为去个体化。网友之所以在网上言辞凿凿而没有出现在现实中是因为在网络上的匿名性和网友这个庞大的群体作用。
②行动者与观察者归因偏差
行动者倾向于强调情境的作用,做出情境归因;观察者倾向于强调行动者特质的作用,做出内部归因。这种差异是导致归因偏差的最重要因素。具体解释如下:
a.行动者与观察者的着眼点不同。行动者对于自身的行为很难做直接深入的观察,于是他们的注意力偏重于外在的情境因素;观察者把注意力集中于行动者及其内在因素。
b.行动者与观察者的信息来源不同。行动者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比较了解,反应会因不同的情境而有所差别。观察者由于对行动者的过去了解较少,常假定行动者当前行为与过去是一致的,于是归因于行动者的内在因素。
网友在网络上只是作为观察者,看到了事情的表面,因而引发愤怒情绪。如果他们扮演行动者的角色,受到当时情景,环境以及周围人的影响他们自己的行为可能与自己所预想的有偏差。
(3)鼓励人的助人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消除助人的阻止因素
a.减少情境的不确定性,提高责任感
如果旁观者面对的两难情境是确定的,那么,帮助人们正确解释一个事件并且承担责任就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降低匿名和个人化的相互作用,会使个体更加自我觉察,并因此更加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提高助人行为。
b.内疚和关心自我形象
感到内疚的人会为了减轻内疚和恢复自我价值而助人,所以可以通过提高人们对自己违规的意识来提高他们的助人意愿。还可以利用“留面子”的技术来增多助人行为,即在个人先拒绝了一个大的要求以后,再向他提出一个更合理的要求时,往往容易被接受。
另外,给人们贴上助人的标签也能加强助人的自我意象。
②进行助人的社会化
a.教会道德包容。道德包容是将他人看作是自己道德关注范围之内的对象,与此相对的是道德排除,即将某些个人或群体看成是个体道德价值和公平规则界限以外的。助人社会化的第一步是反对自然的内集团的偏见,将助人范围扩大到关心所有人的幸福。
b.树立助人的榜样。当看到别人助人时,人们就更有可能助人。电视上的正面榜样能促进助人行为的发生,亲社会榜样比反社会榜样有更大的作用。
c.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主义。对行为的归因影响行为的再发生。过分的外部奖励有暗中瓦解内部动机的作用,产生过分肯定效应。对助人行为的奖励应掌握分寸,给以足够的肯定,但不能过分的奖励,这样才能促使助人者将自己的助人行为归因于内部动机,从而乐于做好事。
d.了解有关的心理学知识有利于增多助人行为。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一、简答
1.简述多元智力理论的观点,并说明该理论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2.简述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
3.自我概念的形成并举例。
4.举例说明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5.常模的含义
二、论述
1.知觉的特征及意义
2.举例一到两个你自己的主要人格特征,并结合生态系统理论分析其形成
3.埃里克森和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的内容和区别、联系
4.人际冲突的成因和解决方式
5.效度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