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概念题
1.增权(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研)
答:增权源自增权理论主张在宏观的社会变革未发生之前,社会工作者应协助服务对象为了他们的利益向现存的社会结构争取权利,促使现存的社会结构中产生一些有利于服务对象的制度或政策安排。
增权取向的社会工作相信,个人之所以与环境间存在障碍以至于无法实现自我,主要是源于环境对个人的压迫与限制,社会工作的干预应该着眼于增进与充实服务对象的权利与能力,以挣脱环境的束缚。
2.家庭雕塑(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研)
答:家庭作为社会环境的一种,对家庭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的成长、塑造有重要的影响。家庭中,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互动手段、亲属程度、交往方式都会对青少年产生影响,此时家庭就体现出雕塑功能。
3.人类行为
答:人类行为又称人的行为,人类行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类行为是指由客观刺激通过人的心理活动而引起的内部与外部的反应。狭义的人类行为仅指外显的行为。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使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提出的行为公式是B=f(P.E),P代表个体,E代表环境。
4.社会环境
答:社会环境是指与人的生存相关的社会因素,以及与人的生物遗传、心理状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系统。社会环境主要分为分类:(1)人造物质环境:包括房屋、道路、活动空间和各种服务设施,它们对使用者构成了行动的外部环境。(2)纯社会环境:可简称为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单位、群体、社区、文化等子系统。
5.朋辈群体
答:朋辈群体是由年龄、性别、志趣、职业、社会地位及行为方式大体相近的人所组成的非正式群体。朋辈群体往往有一套自己的价值标准,当这些标准与社会主流的价值标准一致时,会有利于群体成员形成积极的行为,当这些标准与社会主流的价值标准不一致时,会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起消极影响。
6.常人方法学
答:常人方法学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动具有权宜性,即行动并不是按照事先规定的规则进行,而是行动者根据局部情况、场景条件,并依赖自身的努力完成的。在日常实践过程中,行动、说明(即行动可被观察、被报道)和场境构成了复杂的整体,它们互为条件使实践行动具有反思性。行动与环境是不断地处于相互建构之中,对人们行动的理解应该是对其实践系统的理解。
二、简答题
1.简述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武汉大学2012年)
答: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主要是老年人及其家人,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以及社会处境的特殊性,使得老年社会工作者会遇到许多特殊的问题,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
(1)社会价值观可能影响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
社会中对老年人常会有贬损的看法,老年社会工作者又常常接触较年老的人中境遇最差和伤残最严重的群体,这些人大多体弱多病,危机重重,生活在很大的压力中。因此,尽管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老年人数量在老年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社会工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仍可能对老年人形成消极的看法。
整体而言,社会上对正常的衰老有恐惧和误解,对老年人群体抱有偏见。社会工作者可能会不自觉地接受了社会中许多对老年人的刻板看法,并纳入到了自己的价值观系统中。他们可能会认为做老年人的工作没有太大价值,有挫折感,因而在工作中对老年人表现出厌恶、歧视、不耐烦,认为做老年人工作低人一等,是退而求其次。老年歧视还会影响制订为老年人服务的规划,并造成应有服务的缺失。所以,在开展老年人工作时,社会工作者要认真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学习有关老年学的知识,以便消除对老年人的错误理解和认识。
(2)反移情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做老年社会工作时,社会工作者可能会出现反移情,不仅会表现为对老年人特别不好,缺乏耐心和关怀,还会表现为对老年人过度保护,想要“拯救”老年人。国外有学者提出了“弥赛亚情结”之说,它是指当面对一个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上有多重丧失的老年人时,助人专业的人自己感到有压力,要“做点好事”,“让事情好一些。”
当无法缓解老年人面对的不可避免的丧失时,同情就变成了怜悯,助人工作便会失去成效。当挽救老年人的努力失败后,社会工作者很容易把挫折感转成对老年人的愤怒和敌意。注意反移情问题,时常反思自己对老年人的反应,这一点对从事老年社会工作来说很重要。
(3)社会工作者要善于自我意识与自我督导
同老年人打交道会时刻提醒社会工作者生命的进程,让社会工作者看到由生到死的不可逆转。当事人经历的死亡和丧失,必然会让社会工作者联想到自己将来也要经历这一切,因而感到痛苦。有时甚至害怕个案辅导还没有做完,老年人就会与世长辞。这样的情形会给社会工作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会感到自责或力不从心。所以在做老年人辅导工作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审视自己对老年人、对垂死和死亡的感受。有时这些感受来自过去的生活经验和遭遇,社会工作者首先要把自己的问题梳理好。
(4)老年社会工作需要多学科合作
老年人问题常常涉及许多方面的工作。做老年人工作需要多学科的合作,从事老年社会工作需要培养团队工作能力。懂得协调、配合不同的学科共同开展老年人服务工作,才能使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主要包含五个层次的需要。
(1)生理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包括饥、渴、衣、住、性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须的程度后,其他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
(2)安全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的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解除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归属的需要是指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情感,希望成为群体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友爱的需要是指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与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
(4)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即自尊,是指一个人希望在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
(5)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基本满足了低级需要后才会产生高级需要,最占优势的需要将支配一个人的意识和行为,高级需要出现之后,低级需要仍然存在,但对行为的影响减弱了。同时他看到了人与动物在需要方面的区别,低级需要是人与动物共有的,而高级需要则是人所特有的。
3.简述人类需要的类型。
答:人类需要的类型主要有三种类型:
(1)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①生理性需要反映了人们对延续和发展自己的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需要。如对生活资料的需要、生理保健的需要、繁衍后代的需要等。
②社会性需要是指人们在生理性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有的需要,它是在维持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如人对工作的需要、对知识的需要和实现理想的需要等。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①物质需要是指个体对物,如衣、食、住、行和日常用品的需要。在物质需要中既包括生理性需要,又包括社会性需要。
②精神需要是指人对自己的智力、道德和审美等方面的发展条件的需要,如人对学习提高的需要、创造发明的需要、贡献能力的需要、独立自尊的需要等。
(3)间接需要和直接需要
①间接需要是指那些比较概括的、抽象的需要,常常以理想、志向等形式表现出来,如由于环境的刺激,产生了当一个科学家的愿望。
②直接需要是指随着间接需要的产生而产生出的一系列具体的需要。如学习科学技术的需要,上大学的需要等。
4.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答:科尔伯格提出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0~9岁)
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2)习俗水平(9~15岁)
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能够着眼于社会的希望与要求,并以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已经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
第一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
第二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又称原则水平,达到这一道德水平的人,其道德判断已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是有了更普遍认识,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并已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遭德命令。
第一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
第二阶段:普遍性伦理准则阶段。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
5.简述符号互动论的观点。(米德、布鲁默)
答:符号互动论是由米德、布鲁默提出和发展的。该理论认为,人们之间的互动主要由沟通组成。通过语言、手势和行动,人们实现互相之间的沟通。符号互动论的观点主要有:
(1)心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心灵、自我和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都以符号使用为先决条件。
(2)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
(3)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并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个体在符号互动中逐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动,但在这个限度内,个体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处世行事。
(4)个体的行为受他自身对情境定义的影响。人对他所处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他不停地解释所见所闻,赋予其意义,进而影响他的进一步行为。
三、论述题
试简要论述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
答: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人们要适应社会环境
任何人都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所以人们需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环境的要求,学习社会环境所允许和要求的行为。
(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
社会环境影响着人们行为的大致方向。各年龄段的人行为都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但受影响的程度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儿童和青少年的行为受环境的影响较大,成年人受环境的影响较弱。
(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不能脱离生物遗传因素的制约,同样,良好的遗传特性也需要依托适当的社会环境才能发挥作用。
(4)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由于人具有很强的能动性,所以人类可以改变自然环境,也可以改变社会环境。
(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是平衡的,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要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