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新闻活动系统的构成
2.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新闻传播的类型与要素构成
1.新闻传播的基本类型构成
(1)传播的基本类型
①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指人类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通常发生在两人或多人之间。人际传播是最古老、最普通、最常见、最丰富的信息交流方式,“始终都是人类传播的分子级组成部分,任何更大范围的传播都必须以它为基础”。其特点有:a.传播内容丰富多彩;b.传播渠道、样式、方法灵活多样;c.传播效率较高、互动性强。
②群体传播
群体传播,是指群体成员之间和群体与群体间进行的信息交流传播活动。群体可以分为一般群体和组织群体。在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是组织传播,其特点是:传收关系比较稳定。
③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其特点有:a.传播机构的制度化、组织化;b.传播方式的系统化、规模化;c.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影响的社会化;d.传播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e.收受者的大众化和不确定化等。
(2)分类法
由于传播媒介具有不同的形态,因而也可以从媒介形态的角度来划分新闻传播的宏观类型。诸如报刊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手机传播等。当代用来传播新闻的媒介形态主要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
2.新闻传收系统的要素构成
(1)几种要素说
①三要素说
三要素说认为,构成新闻传收行为的要素有三个:作为传播内容的事实(信息)、新闻传播者和新闻收受者。代表人物:甘惜分。
②四要素说
四要素说,是在三要素的基础上,加入了“媒介”要素。代表人物:黄旦。
③五要素说
在传播学中,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应该由五个要素构成,它们是:传播者、受传者、讯息(讯息是指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媒介、反馈。
④七要素说
沙莲香把构成大众传播的主要因素分为七个:
a.发信者——把一定的知识、感情、意志等传送出去的组织(由个人或集合体作为代表)。
b.符号化——把准备传送的内容变为有意义的符号群。
c.信息——用来进行传递的符号群。
d.通道——大众传播媒体,媒体是信息的载体,通过媒体传播信息。
e.符号读解——受信者对接受过来的符号群进行解释,恢复原意。
f.受信者——接受信息,对复原了的信息内容给予反应。
g.反馈——把受信体的反应再送回去。
⑤本教材倾向于四要素说,原因包括以下方面:
a.三要素说,把作为传播者的人和作为传播工具的媒介合为一体,称其为传播者,这显然忽视了媒介本身在传播系统中的独立性。
b.五要素说,将传播过程中的反馈行为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也是不恰当的,因为反馈是完全依赖收受者而生的信息,并不具有独立性这一特点。五要素说实质上是模糊了环节与要素之间的差别。
c.七要素说,严格意义上看并不是要素说,而是将要素和环节整合在一起以后对传播过程的描述。
(2)新闻传收要素的基本含义
①事实或传播内容
这是指新闻传播的对象,即新闻报道的对象、信息或内容,它是新闻传收实践和逻辑上的源头。事实与信息、传播内容不能完全等同,传播内容是对事实信息的再现和建构。
②传播者
这是指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人或主体,指那些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主要从事采写编评、制作、主持、传播的工作者。一般而言,传播者,是指通过新闻媒介发出新闻信息的人或主体。在组织主体意义上,传播者是指新闻媒体。
③传播媒介
这是指传送和收受新闻信息的通道或载体,即传播者用来传送新闻文本,收受者用来收受新闻信息的物质实体、物理工具、技术设备等。更一般地讲,是指用来传送和收受新闻信息的一切中介工具。
④收受者
这是指收受新闻信息的人或主体,即人们通常所指的报纸的读者、广播新闻的听众、电视新闻的观众以及各种新兴媒介新闻的接收者。
二、新闻传收的环节构成
1.新闻传播的基本流程
(1)新闻传播流程的定义
传播流程,是指信息从信息源流向信宿的程序或过程,新闻传播流程是指新闻信息从新闻源流向新闻收受者的程序或过程。
(2)新闻传播的基本流程
①新闻信息源→新闻传播者(传播者自身就是信息载体)→新闻收受者。这是人际传播方式中新闻传播的基本流程。
②新闻信息源→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媒介→新闻收受者。这是以物理传播媒介(最典型的就是大众传播媒介)作为新闻信息载体的传播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两种流程中,信源与传播者存在一体化的可能,即信源同时也是传播者。另外,从原则上说,任何一个收受者都可以继续把获知的新闻传给他人,从而成为新的传播者,形成进一步扩散性传播。
2.新闻传收的基本环节
新闻传收过程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连续过程,但在这一不间断的流程中,在不同阶段完成着不同的任务,完整的传播流程可以划分为环环相扣的不同环节。从新闻传收的实践逻辑出发,环节完备的新闻传收过程,如图2-1所示。
图2-1 新闻传收过程
(1)采选新闻信息的环节
①含义:指发现新闻信息、获取新闻信息、选择新闻信息的环节。
②最终目的:初步确定新闻报道的内容。采选新闻信息环节,是新闻传播源头性的环节,是第一环节,同时也具有首要环节的意义,它给后续环节提供了基本的作业对象,具有奠基性的作用。
③核心任务:发现新闻事实(信息);认识、评价不同事实或同一事实不同部分、侧面的新闻价值;最终确定基本的报道内容。
(2)创制新闻文本(作品)的环节
①含义:指将采选到的新闻信息进行加工制作的过程。
②核心:将选定的新闻信息进行符号化的过程,该环节的最终成果表现为新闻作品和完整的新闻产品。
③对现实的新闻传播活动而言,包括两个主要阶段:
a.作品化阶段。作品化,是指通过思维加工和符号再现的方式,将采选来的新闻信息加工成为可以传播的新闻文本。
b.产品化阶段。产品化,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比如报纸的排版印刷等)将已经可以传播的新闻文本进一步制作成为可以向收受主体直接提供的新闻产品。
(3)传递新闻文本的环节
传递新闻文本的环节是指将已经制作好的新闻作品或产品,通过不同形态的媒介通道传送到收受者那里,这标志着新闻传播活动“传”的任务的基本完成。
①对传统媒介而言,传送新闻信息的方式,是将新闻文本直接推送到新闻收受主体的面前。
②对于网络新闻传播而言,传播新闻文本的方式,并不是直接的“推式”传送,而是一种信息储备或提供,是为新闻信息的收受者建设一个庞大无比的信息资源库,等待他们的“拉式”提取,建立互动平台。
(4)收受新闻文本的环节
①收受主体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媒介获取新闻的活动,构成新闻传收的收受环节,它标志着新闻传收活动从“传送”到“收受”一个周期的基本完成。
②新闻收受环节由两个小的环节构成:
a.“收”的环节,其主要活动是接收新闻文本的外在形式与基本内容。
b.“受”的环节,是一种对收到的新闻文本内容进一步作出是否接受或接受到什么程度的决定的精神活动。
收受新闻文本的这两个内在环节,主要是逻辑上的划分,在实际的收受活动中它们是交织在一起的。
(5)信息反馈环节
①反馈,是互动传播的基本构成环节。
a.这里的反馈,主要是指新闻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之间的一种信息活动,不包括新闻传播机构内部不同主体之间的内反馈活动。
b.新闻传播中的反馈,是用新闻传播的结果信息调整后续新闻传播活动的过程。
②反馈信息的来源与获取的途径和方式:
a.收受者自发的、比较零散的对媒体新闻传播行为发表的各种看法、意见、建议等,通常以信件、电话、上访等方式进行。
b.媒体主管部门对媒体新闻传播行为的监测与评估。
c.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对媒体新闻传播行为的分析和评价。
d.新闻媒体自己的信息调查部门或委托专门的信息咨询机构、舆论(民意)调查机构通过科学手段获取系统化的、规模化的反馈信息。
三、新闻传收的基本矛盾构成
1.新闻传收内在与外在矛盾的构成
新闻传收的内在矛盾,是指新闻传收系统内部的矛盾。新闻传收的外在矛盾,是指新闻传收系统与其传播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的矛盾。
(1)新闻传收的内在矛盾
①内在矛盾的含义
新闻传收系统,是由新闻传收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共同构成了新闻传播的内在矛盾。
②内在矛盾的解决
a.新闻传收过程,是新闻传收主体在一定的新闻传收环境中解决这些内在矛盾的过程,新闻传收内在矛盾的不同解决方法、解决水平,将产生不同的新闻传收样式和不同的新闻传播水平,将产生不同的新闻传收样式和不同的新闻传播水平。
b.新闻传收内在矛盾的解决方式也将决定新闻传播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模式。新闻传播自身的发展演变过程,从新闻传收系统内部来看,正是这些内在矛盾不断以新的方式解决的过程。新闻传收系统内在矛盾的所有可能表现,如图2-2所示。
图2-2 新闻传收系统内在矛盾的表现
③新闻传收的核心矛盾
新闻传收的核心矛盾是传播需要与收受需要之间的矛盾。传收矛盾是新闻活动中最基本的矛盾,也是总的矛盾或主要矛盾。
(2)新闻传收的外在矛盾
①外在矛盾的含义
外在矛盾是指新闻传收系统与新闻传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②外在矛盾的意义
a.新闻传收系统与社会系统的整体相互作用关系,将决定新闻传播在社会中的总体地位和作用。
b.新闻传收系统与社会各个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将决定新闻传播具体影响或作用于社会的方式和程度。
c.新闻传收的外在矛盾,将决定社会系统和其他社会子系统对新闻传播的作用方式和程度。新闻传收离不开社会整体环境,也离不开社会其他子系统的影响和作用。
(3)内在矛盾与外在矛盾的基本关系
①内在矛盾的内在性,强调的是内在矛盾存在于新闻传收系统内部;外在矛盾的外在性,强调的是外在矛盾存在于新闻传收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
②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内在矛盾与外在矛盾经常交织在一起,共同决定着新闻传收的现实面目。新闻传播需要同时解决这两类矛盾,通常,外在矛盾会渗透在内在矛盾之中,但有时会表现为新闻传播系统与其他系统的直接矛盾形式。
③内在矛盾的具体构成和具体表现,依赖于社会系统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即内在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依赖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的发展水平。
④外在矛盾的解决将通过内在矛盾的解决实现。因此,外在矛盾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对内在矛盾的具体解决方式。
⑤新闻传播的内在矛盾与外在矛盾的分野不断清晰化,这是因为随着社会和新闻传播自身的发展,新闻传播系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得到加强。但也有相反的表现,即新闻系统越来越受制于社会系统,越来越受约于社会的政治系统、经济系统。
⑥新闻传收活动系统的内外矛盾,如图2-3所示。图中,矩形内是内部矛盾的构成,外面的大圆代表由政治、经济、文化等主要社会子系统构成的环境,矩形与大圆之间的矛盾就是新闻活动的外在矛盾。
图2-3 新闻传收活动系统的内外矛盾
2.新闻传收内在矛盾的层次性
(1)宏观层次的总矛盾
新闻传播解决的总体矛盾始终是如何通过新闻传播满足人们或社会的新闻需求,即新闻传播者的传播行为与新闻收受者新闻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新闻传播的总矛盾,是新闻传播的基本矛盾。换言之,新闻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之间的矛盾就是新闻传播的总矛盾。
(2)微观层次的具体矛盾
①传播主体与事实间的矛盾
其核心在于解决传播什么内容的问题。传播内容的确定,对于整个新闻传播过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一矛盾的解决,直接影响到其他具体矛盾的解决。
②传播主体与媒介间的矛盾
传播主体与传播媒介之间的矛盾,主要强调的是不同的传播媒介具有自身的特点,传播主体在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的选择上,不能主观任意,超越媒介的技术规律,必须注意不同媒介形态各自的优劣短长,以一定传播媒介最适合的方式去报道它最适合报道的内容。
③收受主体与事实间的矛盾
新闻收受主体与事实之间的矛盾,是新闻传播现象背后的矛盾,新闻传播活动实质上解决的就是这一矛盾。
④收受主体与媒介间的矛盾
不同媒介形态对收受主体有着不同的知识要求、技术要求,这就使收受主体与媒介之间构成了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矛盾。新闻传播的内容、方式,都必须考虑到收受主体与媒介之间的矛盾问题。
⑤传播媒介与事实间的矛盾
有些事实只适合于或更适合于某些媒介来反映报道。媒介与事实之间的矛盾,是不同媒介形态在报道方式上能够展开活动、展开竞争的客观根据。
四、新闻传收模式的构成
新闻传收模式,是运用一定的图形、符号、程式对现实新闻传收活动情况的抽象、概括和反映。
1.新闻传收的基本模式
(1)三种基本模式
依照新闻传播类型的宏观构成,可以将人际新闻传播、群体新闻传播和大众新闻传播的模式概括为以下三种基本样式。
①“点—点”模式
在这里,“点”是对新闻传播者和收受者在同一量化标准下的几何抽象,这种抽象的前提是新闻传播者和收受者必须具有基本的对等性。
②“点—面”模式
在这里,“点”和“面”同样是对传播者和收受者的一种抽象,将传播者抽象为“点”,将收受者抽象为“面”,其基本根据是传播者与收受者在量上的巨大差别,在质上的不同存在方式。点到面的传收模式是大众化新闻传播的典型模式。在新媒体时代,非新闻传媒组织与民众个体同样可以实现点到面的传播。
③“面—面”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针对网络新闻传播、手机新闻传播中多人与多人之间传与收现象。网络新闻传收、手机新闻传收中既有点到点的传收、点到面的传收,同时也有“多人对多人”的传收,这种情况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在民间或民众之间的新闻活动中也是常态现象。这种现象创造了新的新闻传收、信息传收模式——面到面的传收模式。
以上三种基本模式及传与收之间的互动,如图2-4所示。图中,黑圆圈表示点,竖直线表示面,带箭头的直线表示点—点、点—面、面—面之间的连接、互动关系。
图2-4 新闻传收的基本模式
(2)融合模式
以上三种基本传收模式在现实新闻传收活动中是可以整合或融合的,即人们通过同一媒介系统,展开以上三种模式的传收活动,在“后新闻业时代”开启以来,多模式融合传播已经成为常态,人们在各种新兴媒介平台上展开的传收活动,多是以融合模式进行。融合模式,如图2-5所示。图中,将“点”、“面”画在同一圈内,代表它们可以融合在一起,即在融合传收模式中,传收双方都可以既以点的形式又以面的形式展开传收活动。
图2-5 新闻传收的融合模式
2.大众化新闻传收模式的具体构成
(1)从传收关系上看,点到面的传播模式可以划分为单向传播模式和双向传播模式。
①单向传播模式,是指无反馈环节的传播模式,传播以线性的方式单向流动。
②双向传播模式,是指有反馈环节的传播模式,传播以非线性的方式形成双向互动。
(2)从传播目标收受者的数量规模上看,点到面的传播模式可划分为以下类型:
①小众化传播模式
小众化概念本质上,是网络时代的产物。“由于因特网能够提供应需媒体,并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因而它允许观众和新闻机构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新闻。”小众化传播模式的内涵,是指某类新闻传播的目标收受者在规模上是少量的。
②大众化传播模式
大众化传播模式,是以社会普通大众为目标收受者的新闻传播模式。在这种传播模式下,传播者选择的传播内容,是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普遍感兴趣的并且能够普遍理解的东西,而不只是大众中某一小部分收受者关注的、感兴趣的、能够理解的东西。
③小众化与大众化相融合的模式
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迅速将新闻传播中的小众传播模式与大众传播模式融合在一起,大众传播媒介同时也是小众传播媒介,它既可以满足人们共同的、普遍的新闻需求,又可以同时满足人们特殊的甚至是个别的新闻需求。
(3)单向性(小众化与大众化)融合模式和双向性(小众化与大众化)融合模式
从逻辑上讲,单向性融合模式是指没有反馈机制或环节的融合传播模式,而双向性融合模式是指有反馈机制或环节的融合传播模式。
以上各种具体模式用统一的模式图表示,如图2-6所示。在图中,左边的小圆圈代表媒体或者传播者(是传播模式中的“点”),右边的矩形图代表收受者(是传播模式中的“面”),它们之间的双向箭头线,代表新闻媒体作为传播者与收受者的互动关系。在右边的矩形图中,外围的阴影部分代表作为大众的收受者,中间矩形的小格子S1、S2等代表作为小众的收受者。在现实中,作为大众的收受者和作为小众的收受者往往是一体化的,即人们既有一般性的大众化的新闻需要,也有相对的具有一定个性色彩的小众化或者分众性的(甚至是个众性的)新闻需要。
图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