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4新闻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4新闻史论考研真题
北京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新闻史论 考试时间:1月8日下午
招生专业:新闻学 研究方向:新闻史论、新闻实务、国际新闻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反“客里空”运动
2.拉里·金
3.沃尔夫通讯社
4.《世界新闻报》(英国)
5.“竖三民”
6.成舍我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2.简述新技术条件下新闻伦理面临的新挑战及应对之策。
3.简述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世界新闻传播秩序的论争过程。
4.简要评述新闻把关人理论。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40分,共80分)
1.试论述五四时期新闻业务工作的重要变革及其意义。
2.试论述新闻客观性原则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演变。
2012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4新闻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北京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新闻史论 考试时间:1月8日下午
招生专业:新闻学 研究方向:新闻史论、新闻实务、国际新闻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反“客里空”运动
答:反“客里空”运动是指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区新闻界为了反对新闻失实而发起的一场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运动。“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中专门捕风捉影、编造假新闻的记者的名字,后来“客里空”被借用为“假新闻”的代名词。在解放区土改运动中,新闻宣传存在右倾偏向,针对一些失实报道,党中央及时加以纠正。1947年6月15日起,《晋绥日报》率先在报纸上展开自我批评,引发了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运动。此后,这一运动迅速扩展到整个解放区的新闻事业,掀起了我国新闻史上声势浩大的反“客里空”运动。通过反“客里空”运动,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纠正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新闻业务得到了很大改进。
2.拉里·金
答:拉里·金是美国著名主持人,有“世界最富盛名的王牌主持人”之称。他是第一个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拉里·金以主持电台脱口秀著称。1985年,CNN聘请他担任节目主持人,开播了“拉里·金现场”节目。这个节目成为了CNN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拉里·金的主持特点直接、有人情味、随机,提问方式单刀直入,一针见血,又温文尔雅,注重受访者的感受。他一共为有线电视新闻网录制6000多次访谈,访谈嘉宾包括历任美国总统、国内外政治人物、娱乐明星、体育明星和无数普通人。
3.沃尔夫通讯社
答:沃尔夫通讯社是指德国第一家通讯社,建立于1849年,创办人是贝纳德·沃尔夫,也是世界上最早及规模最大的通讯社之一。初期主要利用电报收集和发布股票行情和经济信息,与普鲁士政府关系密切。后来逐步增发政治新闻和其它非经济信息,成为德国报刊重要的新闻供应者。1859年起,沃尔夫通讯社与路透社、哈瓦斯社签订新闻稿交换合约,成为l9世纪欧洲三大通讯社之一。1870年,路透社、哈瓦斯社和沃尔夫社以及美联社签订三社四边协议”,把世界划分为四大势力范围,在每一势力范围内,只由一家通讯社负责新闻的采访与发布。沃尔夫社负责的地区包括德国、奥地利、北欧、俄国、巴尔干等地。一战后降格为国内通讯社,1933年希特勒将其接管,改组为德国通讯社。
4.《世界新闻报》(英国)
答:《世界新闻报》是指20世纪60年代英国兴起的富于视觉冲击和内容更加煽情的大众化报纸的代表之一,创办于1843年。1969年被默多克买下,集中报道一周以来的体育新闻、黑色与黄色新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冲击视觉,得到了迅速发展,发行量达到500万份,成为英国和英语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周报。2011年7月,《世界新闻报》陷入窃听丑闻。英国最畅销小报《世界新闻报》因此停刊。
5.“竖三民”
答:“竖三民”是指于右任于1909年5月创办的《民呼日报》、1909年10月创办的《民吁日报》和1910年10月创办的《民立报》的合称。这三份报纸均在上海出版,创办时间互相衔接,风格和基调协同,又均以“民”字打头,因此被称为“竖三民”。“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做出了很大贡献。
6.成舍我
答:成舍我是中国现代著名爱国报人、新闻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24年起,他先后创办《世界晚报》、《世界日报》和《世界画报》,形成著名的“世界”报系,还创办了《民生报》、《立报》等报纸,最终创下资产达数亿美元的成氏“新闻帝国”,被誉为民国时期四大报人之一。成舍我的报业生涯虽然多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新闻事业起步未久的阶段,但他在许多方面吸收了西方的办报经验,其报业经营主张和新闻思想与现代传播理论不谋而合。尽管成舍我办报也有局限和过失之处,但其办报经验不仅在中国现代新闻史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对繁荣中国新闻报刊事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答:梁启超(1873年~l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从小熟读经史,11岁中秀才,15岁进广州“海学堂”读书,l7岁考中举人。l890年春赴京参加会试落榜,取道上海回广东时从坊问购得《瀛环志略》,第一次接触近代报刊。回到广州后,拜康有为为师,除了向其学习今文经学外,还接触了西方“新学”和报刊。1895年同康有为进京会试期间,参加“公车上书”,并积极参与组织学会和办报活动,《中外纪闻》是梁启超主编的第一个报刊。后应黄遵宪之邀南下筹办《时务报》,并主持笔政一年零三个月。
梁启超在办报活动中,逐渐加深了对报刊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报刊性质、职能与作用的看法。
(1)他认为报刊具有强烈政治性,是宣传政治主张的有力工具。在维新变法运动中,往往首先开办报刊,轰开局面,大造舆论,然后建立政治团体。梁启超认为:“度欲开会,非有报馆不可。”梁启超把报纸比作耳目喉舌,认为“无耳目,无喉舌,是日废疾。……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谓也”。
(2)对报刊的功能与作用有比较系统的认识。梁启超认为报刊的主要功能在于“去塞求通”。他说:“国之强弱,则于其通塞而已。……上下不通,故无宣德达情之效,而舞文之吏因缘为奸;内外不通,故无知己知彼之能,而守旧之儒反鼓其舌。中国受侮数十年,坐此焉耳。”“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
(3)他十分重视报刊的宣传鼓动作用。梁启超认为:“报馆之议论既浸渍于人心,则风气之成不远矣”。以创办报刊作为政治活动的先导,希望“以二三报馆之权力以变易天下”,使“天下人士咸知变法”。此外,他对报刊在教育读者、开启民智、提供知识、培养人才等方面的作用也有深刻认识。梁启超认为“阅报愈多,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报馆者,政本之本,而教师之师也”。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维新派报刊十分重视对新学术新知识的传播。
(4)重视报刊的舆论引导作用。维新派的报刊均为政治报刊。通过办报,宣传政治主张,建立政治团体,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是维新派办报的主要目的。梁启超是倡导维新变法的政论家,对报刊的认识集中体现为他看准了报刊在形成社会舆论、传播政治主张中所能起到的重大作用。
(5)重视政论,创造了新型的报刊政论文体——时务文体。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报刊普遍以政论为核心内容,涌现出一大批报刊政论家,他们的政论文章名噪一时,各具特色,其风格独特,形式新颖,时称“时务文体”。由于这类政论文章多以“时务”为内容,且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所载文章为代表,故称“时务文体”。
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了数十篇政论文章,鼓吹维新变法。其中最有名的是《变法通议》,这也是《时务报》所发表的第一篇维新变法文章。这篇文章分13节,从创刊号登起,在《时务报》上连载了43期,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是系统阐述维新派变法主张的纲领性文件。
梁启超在自述“时务文体”的形成时概括了其特点,就是:“纵笔所至,略不检束”;“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以梁启超政论为代表的“时务文体”,不仅戊戌前后风靡一时,对辛亥革命乃至“五四”运动以后的报刊文章也有很大影响。
2.简述新技术条件下新闻伦理面临的新挑战及应对之策。
答:(1)新闻伦理
①新闻伦理是对新闻道德准则的评价与认识,而新闻道德则是指记者或媒体遵循的法律之外的行为规范。
②美国最完整的《记者守则》,即1923年由美国报纸主编人协会所制定的“报业法规”,把新闻伦理的范围和记者自律的标准系统化,并进行了确切的表述:
责任——报纸有权利吸引及把握读者,除考虑公共福利外,不受其他的限制。
凡为法律所不明白禁止的,包括任何限制性法令知识在内毫无疑问地都有讨论的权利。
独立——除忠于公共利益外,不受一切约束的自由是非常重要的。
真诚、忠实、正确——对读者的忠实,是一切报纸名副其实的基础。报纸一定要忠实。
公平——报纸不应当发表那些影响名誉或道德品质的非官方的控告,而又不给被控告者以知道的机会。报纸对自己的严重的事实错误或意见错误,不管来源如何,应作迅速而完全的改正。这是它的特权,也是它的责任。
适度——报纸如果一方面标榜高尚的道德目的,一方面又供给确实对大众有害的刺激性的犯罪的东西,就不能逃避不真诚的责备。
(2)新技术条件下新闻伦理面临的新挑战
①新技术使得新闻工作门槛降低,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传统新闻媒体把记者的伦理观念的行为准则放在首位。但是,在网络媒体里,并不是每一个在网上发表东西的人都遵守新闻的职业道德。对大多数没有受过传统新闻写作和新闻学训练的网民来讲,伦理道德并不重要。
②现代媒体新技术带来了新闻传输速度和时效,同时很难保证新闻的准确性、平衡和简明清晰。新媒体时代,传播模式的改变既给传统媒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新闻传播变得更快更错综复杂,竞争也随之变得更为激烈,这些都给传媒伦理的坚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正如金庸“被去世”事件中的所涉及的虚假传播以及可能构成的侵犯名誉权等问题,都直接指向了此事件传播中传媒伦理的缺失。
③新技术和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全球化和商业化使民族国家和国家、公民这些概念变得落伍,作为一国公民或国民的责任感在弱化。新闻的主要功能是,让公众对重大问题有知情权并参与重要决策的讨论和辩论;但是,现代传播技术带来的新闻个性化选择,正在威胁新闻的民主参与这一核心功能。
④传统的新闻传媒的广告部和新闻编辑部中间有一堵墙,新闻和广告之间有严格界限,二者不得混淆。但是,在网络媒体中,市场营销人员、网络技术人员和新闻采编人员,特别是后两者几乎都在一个平面工作,没有受过专业新闻学训练的网络技术人员直接参与新闻网页的制作,很难保证这些人在网页制作过程中不渗入自己的偏见。
⑤新媒体、新技术运用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使得传统媒体的职业伦理鞭长莫及、爱莫能助。比如全景视频摄像技术可以让所有在场的人,不管是否面对镜头,都成了被曝光的对象。数字化图像编辑合成技术,可以任意删减增添事件现场的出席人物。数字化的音频技术可以利用已有的声音样本,通过技术上的重新排列,制作出包括总统演讲在内的任何足以以假乱真的声音。这些都涉及新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伦理问题。
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专门调整新媒体或者网络编辑的职业道德规范,这导致了新媒体道德失范、违法、违规现象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虚假信息、低俗信息、淫秽色情信息泛滥,偷拍侵权现象严重等,违背了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
(3)新技术下新闻伦理面对挑战的应对之策
①新闻记者应核实信息的可靠性,对杂乱的信息加以梳理,使公众对发生的事件有一个清醒的了解。记者必须从源头上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②利用新技术为公众利益服务。网络是为公民利益服务的最理想的扩音器,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政治议程。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政治辩论形式。通过网上发表言论、通过网上签名请愿和民意测验等形式有助于公民的自我表达和公民间的对话交流,有助于某些议题的优先化,有助于设计行动方案以影响政治议程。
③要坚持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健全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加强新媒体队伍建设,推动新媒体事业发展,既要靠思想教育、道德自律,更要靠制度规范、机制约束。
④提高媒介素养,不仅对于新闻工作者,而且对于新技术时代的每一个人,都是很必要的。
3.简述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世界新闻传播秩序的论争过程。
答:(1)世界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在国际新闻传播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种种矛盾和冲突。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平衡、流向不合理、内容不公正的现象。
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新闻传播力量悬殊,发展极不平衡。
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新闻信息的流向不合理,基本上都是前者流向后者,而由后者流向前者的却微乎其微。
③国际新闻传播的内容存在种种不客观、不公正、不健康的现象。
(2)为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而作的斗争
以1976年为界,建立新秩序的论争历程可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
①论争的第一个阶段
196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大众传播媒介和国际了解”讨论会首次提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新闻和信息传播的不均衡和不平等问题。
197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问题。
1973年,第四届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认为,争取世界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必须与争取世界新闻新秩序的斗争结合起来。
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8届大会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与发达国家的代表进行了交锋。
1976年3月,突尼斯不结盟国家交流问题讨论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建立“国际新闻新秩序”的口号。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第19届大会。会后组成“国际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论争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②论争的第二个阶段
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0届大会通过《关于大众传播工具为加强和平与国际了解,为促进人权以及为反对种族歧视、种族隔离和反对煽动战争作贡献的基本原则宣言》。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1届大会讨论新闻交流和记者自由权利问题。“国际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主席肖恩·麦克布赖德提出详细的调查报告《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交流与社会今天和明天》。1981年,二十多个发达国家的代表在法国召开会议,通过“塔鲁瓦宣言”。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届大会讨论并制定了1985~1989年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中期计划。1985年,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年底,英国也退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英两国的退出,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临空前的财政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进程。1987年6月,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召开的不结盟国家新闻部长会议通过了《哈拉雷宣言》,呼吁不结盟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强在传播领域的合作,推动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斗争。
4.简要评述新闻把关人理论。
答:(1)把关人是指那些在新闻媒介系统中居于决断性的关键位置,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和组织,而这种对信息进行的过滤和加工的过程就是把关。
①“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率先提出的。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1947年)一文中,首先提出“把关”(gate keeping)一词。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
②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怀特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不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把关人”既可以指个人,如信源、记者、编辑等,也可以指媒介组织。
(2)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
包括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专业标准和市场标准(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媒介组织的立场和方针。
(3)“把关”过程的实质
①大众媒介的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根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而进行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
②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尽管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
③媒介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其中虽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但是“把关”的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40分,共80分)
1.试论述五四时期新闻业务工作的重要变革及其意义。
答:(1)五四时期新闻业务工作的重要变革
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我国新闻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新闻工作也在多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
①开创自由讨论的风气。
“五四”时期出现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报刊成为争鸣的主要园地。形形色色的观点展现在人们面前,有些相互辉映,互为补充;更多的是互有矛盾、相互排斥,思想交锋,甚至激烈的思想论战时有出现。这一切都是在自由讨论的气氛中展开的。当时有三种情况:一是新旧思潮的激战,即拥护与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双方争论;二是论战,有著名的三大论战(问题与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非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三是学术、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具体问题的时论。三者特点与性质各异,但报刊让各方充分发表看法,还把反映各种观点的材料汇集起来供读者分析。
②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
从19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初,我国报刊政论得到充分的运用与发展,树立了优良的政论传统。到“五四”时期,自由讨论之风兴起,也带来了政论的活跃与繁荣。
《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后,广泛采用社论、专论、代论、来论、外论等段。《新青年》等宣传新文化的报刊,正是通过政论提倡民主、科学,批判旧思想、旧文化多种形式,打破民国以来报刊万马齐嘻的沉闷局面,政论重新受到重视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新青年》发表大量批判尊孔复辟的文字,有力动摇了封建统治。《每周评论》、《湘江论》等常用的述评形式,政论和新闻报道相结合,夹叙夹议,及时评论国内大事,是一大发明。《新青年》的《随感录》专栏发表的短小锋利的时评,又称杂文,是一种“匕首”、“投枪”式的评论文体,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常用文体之一。
③新文风的出现。
《新青年》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使我国报刊文风一新。新文化运动前,我国报刊文字绝大多数是文言文,戊戌维新前后,曾出现少量白话报刊。《新青年》出版前后,报刊、教科书、应用文仍然几乎全部是用文言文写作,因而《新青年》第l卷也全部是文言文。自第2卷开始,《新青年》开始发表胡适用白话翻译的小说和他写的白话诗。在1917年8月1日出版的第3卷第6号《通信栏》中,钱玄同提倡:“我们既然绝对主张用白话体做文章,则自己在《新青年》里做的,便应该渐渐的改用白话。”在《新青年》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涌现的数百种报刊纷纷采用白话文,如《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一些全用文言的大报,如《国民公报》、《晨报》、《东方杂志》等也开始部分采用白话,有的办了白话文副刊,有的出现了白话文的短评、通讯,还有的在一部分消息和社论中也采用白话文。
在推广白话文的同时,《新青年》还提倡使用新式标点符号。过去报刊上的文字,既不分段落,也不加标点,只在句读处加圈或者空一格。《新青年》突破陈规,从第4卷起带头采用标点符号,许多报刊也相继采用。
④副刊的革新。
“五四”以前,我国报纸副刊多是休闲性的读物,格调不高,有的还充斥低级趣味的内容。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重视副刊成为报界的普遍现象,有的报纸副刊比正刊更出名。报纸副刊革新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上海的《时事新报》最先对副刊进行改革。l918年3月4日,该报创办起《学灯》副刊,主要介绍西方国家的学术文化,也曾刊登过李大钊、陈望道的文章和郭沫若早期的诗作。还有北京《晨报》具有副刊性质的第7版,在李大钊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改革,主要是增加了介绍“新修养、新知识、新思想”的《自由讨论》和《马克思研究》等栏目。
创刊于1924年12月5日的《京报》副刊,继承了副刊革新的传统,它同《晨报》副刊、《学灯》、《觉悟》一起,被称为五四前后的“四大副刊”,鲁迅是它的经常撰稿人。
⑤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
在报纸版面编排方面,头版头条已是最新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新闻,原先作为头版头条的“大总统命令”已被排在不重要的位置,甚至当作补自性材料来充填版面。报纸版面分为4栏、5栏、6栏、7栏、8栏等多种形式,专栏增多,且注意创新。标题的制作努力做到醒目引人。
在新闻采写方面,不少报纸设特派记者,开辟国内外新闻来源,重视直接采访报道,使国内外消息、通讯比重增加,并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新闻作品。如邵飘萍在担任《申报》驻北京特派记者期间采写的大量独家新闻和北京通讯,在当时具有广泛的影响。有些报纸还聘请国外兼职通讯员、特派员,从而丰富了报纸的国际新闻通讯。
⑥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开端。
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标志着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该会出有《新闻周刊》,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业务刊物。学会聘有两名导师:徐宝璜、邵飘萍。徐宝璜是我国早期著名新闻教育家、新闻学者,所著《新闻学》是我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学专著。
⑦国际新闻采访和报道的出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革命运动高涨,中国与国际政治斗争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非常关注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各大报馆开始重视向国外派遣特派员或聘请留学生担任特约通讯员。这种大规模的向国外派遣记者,是中国新闻界的一大创举。
(2)五四时期新闻业务工作的重要变革的意义
①五四时期的报刊呈现出的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局面,如“新旧思潮的大激战”,为传播马克思主义而进行的反对资产阶级实用主义、伪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三次思想大论战等,都是通过先进思想和错误思想的交锋辩驳,使真理战胜了谬误。《每周评论》、《新青年》等在进行学理讨论中,把不同观点的文章全文或摘要同时编发,让读者比较、讨论。这种做法,使报刊充分发挥了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可以帮助读者明辨是非。
②五四时期报刊恢复政论传统,采用了社论、专论、代论、来论、外论等多种形式。这些都标志着报刊政论的迅速发展,打破了民国以来报刊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充分发挥了报刊政论的战斗作用。
③许多报纸的副刊改变了以前消闲低级趣味性质,变成介绍新思想、新知识、新文艺和反对封建思想文化的阵地,有的还传播了马列主义。
④新闻专业化的形成。中国从《申报》等近代商业报刊兴起以后,新闻业已逐渐成为一种职业,而新闻教育、新闻学会、新闻研究的出现和发展,就成为中国新闻专业化的重要标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新闻专业化,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逐渐完善的。
2.试论述新闻客观性原则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演变。
答:(1)新闻客观原则产生的历史背景
①客观主义理论(Objectivism)脱胎于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或者说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应有的题中之议。在西方各国的新闻界,客观主义理论是与新闻工作关系密切、直接的基本理论之一,它关系新闻从业人员的理念,指导新闻业务的操作。客观主义理论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指客观性原则,指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二是指客观性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一个基本方法。
②客观性原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事实”的推崇与极端信赖。19世纪30年代的美国,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从乡村到城市、从社区到社会的转型剧变期,人们对周围世界的了解需求日益迫切。“事实”成为人类生存环境中的重要因素。
③报业作为信息行业,是通过提供信息服务、满足社会对信息的需求来维持生存,获得利润的。报纸提供的商品就是新闻,报纸的用户是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庞大人群,报纸要扩大发行量、争取更多的读者就必须提高产品的通用性。不偏不倚、客观中立的报道手法则是最佳手段。任何有主观倾向的新闻报道都可能与某一部分读者发生冲突以致最终失去他们。
④客观报道手法也是新闻业保护自身的有效方法。新闻记者在抵御别人指责其作品歪曲或曲解时,客观性变得极为有用。硬新闻大多涉及重大政治、经济、社会问题,极为敏感,报纸稍有不慎就可能触及政治团体及其他社会集团的利益。要详尽、深入地报道各种重大事件,而又须避免卷入集团纷争,客观报道手法是最佳选择。
(2)新闻客观性原则的演变
客观性原则在美国产生、发展,并影响到西方各国的新闻界。尽管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对客观主义理论在认识上有些差异,但迄今仍是西方新闻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的基本理论。
①巅峰时期。
客观性原则主要包括这样的内涵:其一,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新闻报道将客观世界如实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其作用在于将个人与外部世界连接起来,从而有助于个人形成对外部世界的独立判断,其二,在新闻报道中将事实和意见分离。新闻报道只提供事实,评论才提供意见,尽量避免报道中的个人偏见。其三,客观地反映现实之所以可能做到,是因为事实和意见是应该而且可以完全分离开的。报纸服务公众的手段应该是提供客观事实而不是宣传主观价值。
客观性原则在理论方面被深入阐释,在实践方面大加推行,对新闻事业产生了巨大、深刻的影响,以至于许许多多的人将其奉为新闻职业的最高道德观念。
②客观性原则受到挑战。
客观性原则逐渐暴露出致命的弱点。仅从理论上分析,早期客观性原则所标榜的纯客观是不可能做到的。客观性至少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干扰。
当新闻业作为一项社会事业参与社会活动,就不可避免地与社会上各种利益集团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这诸多集团自然会出于各种目的,采用各种形式,自觉或不自觉地给新闻业施加各种影响。这种影响通常来自政府、金融财团以及社会舆论。
新闻从业人员的主观意识。事实和新闻报道并不是一回事。新闻报道实际上是记者、编辑对事实的人为加工。不管新闻从业人员如何要求自己遵守客观、公正的职业准则,或是他们自我标榜自己是毫无个人偏见的,实际上,其主观性总是或多或少,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存在着。
③客观性原则受到致命打击。
美国新闻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直接动摇了新闻从业人员对客观主义理论的信赖。研究者们发现,在一战中,在美国由中立国变为参战国的过程中,主观倾向明显的新闻媒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煽动民众情绪鼓动民众投入战争,报刊传播的新闻具有浓厚的宣传意味和主观色彩,甚至不惜制造假新闻。
在认识到政府操纵新闻业可能性存在的同时,对客观主义原则的信仰也就受到了致命打击。
④来自公共关系行业的威胁。
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社会职业——公共关系业则在社会的各个层面旷日持久地构成了对客观性原则的威胁。在某种程度上,公关活动就是利用媒介的宣传活动。公共关系对客观主义理论的威胁在于:在新闻实践的实际操作中,客观报道手法不如以往那样简便有效了,主观倾向时刻可能掺透在报道中而不被人们察觉。由此,客观性原则也受到根本性怀疑。
⑤追求和接近客观性原则。
现代新闻业对客观主义理论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度,绝对客观性不可能达到,只会引起永无休止、徒劳无益的争吵辩论。客观性并不意味着指望要达到它,而是对现实反映的一个过程、一种态度、一套思维方法。客观性不再被认为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问题,而是有益的、应该力求达到的,它是把“是”和“应该”融为一体的途径。
当前,新闻界已把客观性原则当作一种理想去追求——绝对客观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尽可能地接近它;当作一种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不要以自己的偏见去歪曲事实,以主观愿望代替事实;当作一种思维方法——尽可能客观地再现事实,而客观性报道则具化为一套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