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2013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4新闻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4新闻史论考研真题
北京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新闻史论
考试时间:2013年1月6日上午
招生专业:新闻学研究方向:新闻史论、新闻实务、国际新闻
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5分)
1.癸丑报灾
2.《向导》周报
3.《西行漫记》
4.爱德华·默罗
5.新闻价值
6.报刊的四种理论
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
1.简述《解放日报》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的改革。
2.简述资产阶级革命后政党报刊的特点。
3.简析“作为框架的新闻”。
4.简析“走转改”活动所体现的新闻理念。
三、分析论述题(共80分,每题40分)
1.从邹韬奋的办刊经历中理解并阐述“韬奋精神”。
2.试析微博时代新闻生产变化的一面和相对稳定的一面。
2013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4新闻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北京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新闻史论
考试时间:2013年1月6日上午
招生专业:新闻学研究方向:新闻史论、新闻实务、国际新闻
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5分)
1.癸丑报灾
答:“癸丑报灾”是指国民党“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乘着军事上的胜利,对国民党报刊以及其他异己报刊进行的大规模的镇压。各地国民党报刊,均被以“乱党报纸”的罪名查封。北京、天津、武汉、广州、长沙、成都、福州、南昌、开封等地的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全部被查封。非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只要有碍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也被乘机剿灭。一些本来拥袁的报纸也有因“城门失火”被殃及者。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和民国元年的500家相比,锐减300多家,同时有大批报人受迫害。因为1913年是农历癸丑年,所以人们把报界的这次浩劫称为“癸丑报灾”。报刊减少三分之一,报人大批被捕被害,“癸丑报灾”是中国新闻史上对报业的一次沉重打击。
2.《向导》周报
答:《向导》周报是中共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1927年5月迁至武汉,7月停刊,共出版201期。蔡和森、彭遴志、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罗章龙、赵世炎等是主要撰稿人。《向导》周报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向导》周报同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宣传工具进行了激烈的舆论斗争。国内读者赞扬它是“黑暗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3.《西行漫记》
答:《西行漫记》是美国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有关中国陕北革命根据地报道的不朽名著。斯诺于1936年7月中旬抵达陕北,并在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广泛的采访,会见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又到甘肃、宁夏等红军前线采访彭德怀等军队领导。斯诺的陕北通讯和大量照片在当时的许多英文报刊发表,在此基础上,斯诺写成《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一书,中文版名为《西行漫记》。该书较早地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及其领导人情况,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其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世界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杰作,标志着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进入一个新时代。
4.爱德华·默罗
答:爱德华·罗斯科·默罗是美国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1935年进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1937年开始主持该公司欧洲办事处工作。1938年他首先从维也纳向美国听众报道了纳粹德国入侵奥地利的消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从伦敦报道战况新闻,多次在英国广播公司大楼屋顶上进行德国空军轰炸伦敦的现场实况报道。他报道新闻的第1句话“这里是伦敦”在美国流传很广。他的客观、冷静的报道风格赢得了美国听众的信任。1954年,他在自己主持的“现在请看”电视节目中,持续地揭露了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侵犯人权的丑行,受到美国舆论界的赞赏,被誉为电视节目的开拓者。曾获国际埃米奖。
5.新闻价值
答: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本身所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新闻价值的要素有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等。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新闻价值观和价值尺度。西方新闻学把读者兴趣作为新闻价值的试金石。无产阶级新闻学则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获知新闻的需求,注重社会效果作为新闻价值的基本含义。新闻价值理论产生于西方19世纪30年代的大众化报纸时期,它是在新闻社会化、商品化的客观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中国最早研究新闻价值的是徐宝璜。
6.报刊的四种理论
答:报刊的四种理论是指1956年出版的施拉姆等人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中提到的当时世界上存在的四种新闻理论,即“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论”“共产主义理论”。这四种新闻理论描述了四种大众传播体制。(1)集权主义理论,产生于16、17世纪的英国,其主要目的是支持推进政府的政策,为国家服务。在集权主义理论下,报刊可以公有或私有,但媒介控制非常严格,必须受政府控制。政府要对媒介使用者颁发特许执照并进行新闻检查,媒介是加强政府统治的工具。(2)自由主义理论,18世纪最先由英国发展起来,理论来源主要是弥尔顿、洛克等人的启蒙主义思想和理性主义等。该理论认为:报纸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们了解真相,它不但不受政府控制而且还可以监督政府,同时具有告知、娱乐和销售的功能;报业主要为私有,任何有经济手段可以使用媒介的人都可拥有媒介。主张依靠“观点自由市场”实行“自我修正”,和依靠法庭来实行媒介控制,是监督政府和满足其他需要的工具,是一个自由的意见市场。(3)社会责任理论,产生于20世纪的美国,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该理论认为媒介除有告知、娱乐、销售功能外,主要用于讨论冲突,任何想表达某种意见的人都可以使用媒介,媒介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并受到社群意见、消费者行为、媒介职业道德的控制。它的前提是为大众服务,并以自由意识论中的自由原则与需求为核心,完全脱离了政府的控制,成为真正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社会组成部分。(4)苏联共产主义理论,产生于苏联。该理论认为,媒介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和发展做贡献,特别要服从政党的专政;媒介受政府经济、政治行为及监督部门控制,归国家所有,只作为国家发展的助手而存在。
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
1.简述《解放日报》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的改革。
答:1942年春天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展开了一次整风运动。《解放日报》走在新闻界整风改革的前列。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实行改版。这一天,《解放日报》登载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同时发表了改版社论《致读者》。社论论述了党报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组织性的原则,并依照这些原则检查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拉开了整风改革的序幕。
《解放日报》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版面安排上。改版前,《解放日报》把国际新闻放在首位,严重脱离了抗日根据地斗争的实际,脱离了党的工作中心,是党八股的一种表现。改版后该报把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放在首位,积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在加强党性、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在整风宣传方面。《解放日报》把整风运动作为一个宣传中心来抓,进行了集中突出的宣传,发表了大量指导整风运动的文章和社论,同时还办专刊辟专栏,宣传形式多样,有广度也有深度。
(3)在社论写作上。《解放日报》改版后注重社论质量,量力而行,大大提高了社论的质量和影响力。
(4)在改革中提出并解决了一系列新闻理论问题。在解放区新闻工作的整风改革中,《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文件、社论和理论文章,对党报的性质和作用、全党办报的思想、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无产阶级唯物主义新闻观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新闻观的区别、以及文风等基本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的基础。
2.简述资产阶级革命后政党报刊的特点。
答:资产阶级革命后,各国报业无论发展快慢,均经历了一个政党报刊为主的时期。英国的政党报纸在资产阶级革命后从1688年到1855年廉价报纸兴起以后才衰落,经历了167年时间。法国大革命后,政党报纸长期居于统治地位。随着议会民主和多党政治体制的确立,新闻出版成了党派间争权夺利的工具,不同党派纷纷创办或控制报刊作为政治斗争工具,宣传政见,争取舆论,甚至党同伐异,激烈论战,政党报纸实质上不过是宣传工具。但也有例外,如英国的《泰晤士报》一边接受政府津贴,一边直言不讳地抨击国王和大臣们。本着为人民负责的原则,它在倡导舆论,反映人民心声上贡献突出。另外,在美国政党报纸的第二时期,杰斐逊所坚持的新闻自由政策对世界各国的民主政体的影响是巨大的。
3.简析“作为框架的新闻”。
答:“框架”是指考察人的认知与传播行为的学术概念,最早见于人类学家G.贝特森于1955年发表的论文《一项关于玩耍和幻想的理论》中。在这里,框架是指就如何理解彼此符号,传受双方相互约定的诠释规则。
但对新闻框架研究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社会学家E.戈夫曼1974年出版的《框架分析》一书。在这部著作中,戈夫曼明确为框架做出了这样一个定义:“框架是指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框架有双重含义:
(1)框架作为一定的知识体系或认知定势预存在我们的大脑中,它来自于我们过去实际生活的经验。
(2)我们根据既有的框架来“建构”对新事物的认识。由此而言,戈夫曼的“框架”概念与皮亚杰的“基模”概念有着高度类似性,两者都用了“认知结构”这一核心词来界定自己的概念,都认为它们既是过去的经验或知识的积累,同时又是人们处理新信息、认识新事物的一种导引机制或者“建构”机制。
4.简析“走转改”活动所体现的新闻理念。
答:(1)“走转改”的定义。“走转改”活动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简称。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中宣部等开视频会议,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国新闻战线积极响应。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新闻媒体纷纷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动员部署,着力提升正确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生活的能力。
(2)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
(3)“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重在联系实际、贵在取得实效。要在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上下功夫见成效,自觉贯彻党的新闻工作方针政策,落实好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根本任务。要在把握基本国情、增强服务大局的自觉性上下功夫见成效,进一步明确新闻工作的坐标,着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更好地促进改革发展、维护和谐稳定。要在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上下功夫见成效,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要在培育良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上下功夫见成效,继承弘扬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要在学习运用群众语言、提升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见成效,倡导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文风,让人们爱读爱听爱看,实现最佳宣传效果。
(4)“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强化领导责任、细化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要改进创新方式方法,结合媒体格局的变化、队伍结构的实际、业务工作的需要,打造富有特色的活动载体,广泛吸引编辑记者参与。要建立完善有利于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制度机制,推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成为新闻战线的自觉行动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追求。
三、分析论述题(共80分,每题40分)
1.从邹韬奋的办刊经历中理解并阐述“韬奋精神”。
答:什么是“韬奋精神”?毛泽东同志说:“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韬奋先生的精神,也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们的地方。”结合邹韬奋的报刊实践,笔者认为,“韬奋精神”的核心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人民大众的进步和民族的解放为目的;以人民大众的立场为出发点;以人民大众的利益为要求”等方面。
(1)以人民大众的进步和民族的解放为目的
以人民大众的进步和民族解放事业为目的,是韬奋从事新闻出版事业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是与韬奋思想的发展与转变分不开的,贯穿了他由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民大众的进步和民族的解放就像一条愈发鲜明的红线,在韬奋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他所主办的报刊,得到了生动和鲜明的体现。
1930年以前,韬奋的思想属于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范畴。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3年7月,韬奋的思想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表现出了鲜明的抗日救国立场和社会主义思想倾向。1932年上半年,面对愈加严峻的现实,他在《生活》周刊上发表了《我们最近的思想和态度》、《我们最近的趋向》两篇文章,标志着韬奋思想的重大转变。在《我们最近的思想与态度》一文中,韬奋公开声明:“我们所信守的正义,是反对少数特殊阶级剥削大多数劳动民众的不平行为”,“剥削大多数民众以供少数特殊阶级享用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终必崩溃,为大多数民众谋福利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终必成立”。
从1933年7月至1935年8月,韬奋完成了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根本转变,这是他思想上的一个飞跃。期间,他被迫出国流亡并实地考察欧美诸国,从马克思、列宁那里找到了圆满的答案,开始接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有关中国前途的重大问题上,他认为“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只有在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共产党领导下才能获救,而且也必定朝着社会主义的方向走去”。
从1935年8月至1944年7月,韬奋的思想进入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集中反映在他积极主动地靠近共产党,自觉地跟着共产党走,并按照共产党的指示工作和行动。1935年8月回国后,他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指引下,创办《大众生活》,提出了“实现民族解放、铲除封建残余、克服个人主义”三大目标,并向读者宣布他办的刊物是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的大目标的“一种工具”。1936年,他宣布《生活日报》是“人民的报纸”,两大目的是“努力促进民族解放,积极推广大众文化”。
(2)以人民大众的立场为出发点
韬奋认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办报刊首先要有正确坚定的立场,才能提供给大众所需要的精神食粮。脱离了大众立场而只图私利的报刊是没有生命力的。为此,他一直努力将报刊办成为反映“大众的意志和要求”的舆论机关。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韬奋逐渐完成了由爱国的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他后来在《经历》一书中回忆:“《生活》周刊既和社会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关系,社会的改造到了现阶段又决不能从个人主义作出发点,于是《生活》周刊应着时代的要求,渐渐注意于社会的问题和政治的问题,渐渐由个人出发点而转到集体的出发点了。”1930年至1932年间,韬奋在《生活》周刊先后发表了《我们的立场》、《我们最近的思想和态度》、《我们最近的趋向》等文章。在这些文章中,韬奋反复申述了自己办刊的立场、信仰和态度。其中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凡遇有所评述或建议,必以劳苦民众的福利为前提,也就是以劳苦民众的立场为出发点。”
韬奋在自己的报刊生涯中,特别重视言论工作。这些言论是他的大众新闻立场的重要体现。韬奋从《生活》周刊的“小言论”到《大众生活》的“星期评坛”、“漫笔”,再到《抗战》三日刊的“时评”及《全民抗战》的“每周评坛”等,他讲人民大众想讲的话,讲《新华日报》不便讲的话,立场鲜明,慷慨凌厉,在当时的社会上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韬奋始终立于大众立场,立志作大众的代言人。他一方面将极大的同情与关怀投向劳苦大众,另一方面将极大的愤怒与不满投向当局的错误行径和社会的丑恶现象。
1937年1月,韬奋在国民党的监狱中写道:“我在20年前想要做个新闻记者,在今日要做的还是个新闻记者――不过意识要比20年前明确些,要在‘新闻记者’这个名词上面,加上‘永远立于大众立场的’一个形容词。”
(3)以人民大众的利益为要求
韬奋要求时时处处以民众为主体,从主体到客体、从内容到形式无不考虑和体现民众的利益与需要。
在服务精神方面,韬奋提出了“服务上之彻底精神”的要求。他主张办报要为大众利益服务,要“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主张报刊应以“疲而不倦、劳而不厌的傻子们的服务精神”服务于大众,报纸要替群众说话,成为“大众作喉舌的刊物”,进而成为真正的“人民的报纸”。在服务对象上,韬奋的着眼点也是广大的工人、农民、城市其他劳动者。他宣称《生活日报》要冲破“中国人民大众,教育不普及,购买力极低”,“许多人不能看报纸,许多人能看报纸,而买不起报纸”等难关,而深入最广大的群众。为了贴近读者,他始终把看读者来信当作“做编辑最快乐的一件事”,“答复的热情不逊于写情书”。他“把读者的事看作是自己的事,与读者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打成一片”。韬奋要求办报刊在文字和内容上要大众化,文风要“明显畅快”。在《本刊与民众》一文中,韬奋郑重表明:“本刊力避‘佶屈聱牙’的贵族式的文字,采用‘明显畅快’的平民式的文字。”
“忠诚为民,时刻为民,一切为民。”韬奋在从事新闻工作30年间,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大众,始终信守为读者、为大众谋利益的宗旨,把民众的利益、社会的发展作为自己工作的方向与目标。韬奋的新闻出版实践再次表明,人民大众是社会的主体,民众意识代表着社会发展的主流。韬奋的报刊正是体现了这些要求,才促成了他在事业上的巨大成功,并成为当时中国进步新闻出版事业的坚强堡垒。
2.试析微博时代新闻生产变化的一面和相对稳定的一面。
答:2010年,被新闻传播学界、业界称为“微博元年”,简短文本(140个字)、即时发布(与手机联网)、裂变式传播(点-面-面)、自媒体(大众传播)、去中心化(草根与精英均可表达)等传播特征,加上新浪、腾讯等商业网站的推广运营,使中国的微博用户数量迅猛增长。
(1)消息来源:从筛选、疏离、线人报料转向定制、接近、主动求援
日常的新闻生产中,“新闻爆料/同行交流,访问门户网站/行业网站,以及使用搜索引擎是中国记者工作中获取新闻选题线索最主要的渠道,但是百科、BBS、博客、微博等社交媒体渠道大大拓宽了记者获取工作信息的来源。”比较而言,跑线记者会比较多地从政府、企业等条口获取线索,社会记者多从单位的新闻热线拿到线索,而调查性记者的线索获取除知情人报料外,正越来越依赖网络载体,除浏览BBS论坛(门户网站社区、天涯、猫扑等)、使用QQ群(小刀、蓝衣、深度报道联盟等)外,浏览微博正成为多数调查记者的习惯。
普通公众的线索报料。多为弱势群体发出的求助,往往信息量大、题材重复,且利益诉求明显、材料有选择性,需要甄别和证实。
事件当事人的微博发布。草根或精英,普通公众、热心网友或政府部门,往往跟公共事件密切相关,他们发布的微博基本上是一手信息、原始素材,若引起强烈关注后,其微博实质上已成“自媒体”。调查性记者往往可以由此把握事件最新进展、接近核心信源。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发生后,在《凤凰周刊》记者邓飞的帮助下,钟家小女儿钟如九第一时间在新浪开博,之后连续报道其遭遇,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其微博粉丝很快突破3万,所发微博往往有数百次“转发”和“评论”。9月17日的第一条微博的评论和转发数高达2000-3000条。
与传统新闻生产中获取报道题材、寻找采访对象的方式不同,微博作为消息来源的功能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
(2)报道机制:从记者主导、单次刊发转向公众参与、循环报道
传统调查性报道的生产机制主要有这些特征: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依照媒介定位、组织文化和编辑方针选择题材,由记者耗费较长时间进行独立调查,最后在媒体刊发。一般情况,若非连续的跟踪报道,记者发挥着主导作用,生产过程是单次性的、相对封闭的。
而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性媒体的兴起,正开始深刻改变这种报道机制,让调查性报道的生产体现出更多公众参与、由快到深的“循环”特征,即有学者概括的“碎片化或滚动式”趋势。公众的积极参与、信息传播的快速需求和记者报道过程中社会动员的需要,都促使调查性报道的生产由记者主导、组织把关变成公众参与、协同传播,由一次刊发、单次传播变成接力赛跑、循环报道。
(3)行业互动:从独立调查、业内沟通转向支援协作、公开动员
新闻生产是一种社会化的建构过程,新闻作品也是社会化的生产结果,始终充满着传播与控制的复杂张力。就具体的生产机制看,则主要由记者独立采访、编辑协作统筹、组织控制把关,是组织化的产物,也是相对封闭的活动。
调查性报道往往是独家报道,是记者成名的关键和媒体竞争的利器,不同媒介组织间的行业互动应该极少,但基于相似的新闻环境、较高的报道风险,中国的调查性报道之间仍有一定的跨组织合作,主要形式有集体作战、稿件转投、同行肯定、报道协助、舆论制造等,可以用“默契协同”来概括其特征。过去,“默契协同”主要体现在QQ群上的线索分享、新闻现场的采访交流或媒介组织之间稿件交换的合作机制,这些行业互动都是非公开化的。
微博的兴起,不仅强化了调查性记者跨组织间的支援协作,也便利于他们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同时还让这些原本封闭的行业互动变成公开的生产实践,让普通公众更近距离、原生态地了解新闻记者、参与新闻生产、理解新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