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62新闻与传播业务考研真题(B卷)及详解
清华大学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62新闻与传播业务(B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资本论》
2.清华国学四导师
3.现实主义
4.亚当·斯密(Adam Smith)
5.质化研究
6.二阿融合
7.整合营销
8.CPI指数
9.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10.文化大革命
二、简答题(每题25分,选做2题,共50分)
1.什么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与文化创造产业有什么异同?
2.3D技术对影视美学有哪些主要影响?
3.社会化媒体具备哪些主要特征?
三、论述题(50分)
论述多元文化。
参考答案:
清华大学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62新闻与传播业务(B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资本论》
答:《资本论》是马克思留给后人的经典著作之一,被称为“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主要理论著作”。书中内容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反战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2.清华国学四导师
答: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是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其中,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他曾在德国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王国维是著名国学大师,中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的学术巨子,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赵元任教授被称为“中国汉语言学之父”。他对音位学理论、中国音韵学、汉语方言以及汉语语法都有精湛的研究,撰写和发表过大量有影响的论文和专著,在国内外学者中享有很高声誉。1925年,清华大学增设“国学研究院”,四位大师被聘为导师。由此开始,清华国学院建立了中国学术独立的传统。该院创办两年后,其声望就超过了早于它创立的同类学校。
3.现实主义
答:现实主义,又称写实主义。该主义认为在人类认知中,我们对物体之理解与感知,与物体独立于我们心灵之外的实际存在是一致的,因此其排斥理想主义。现实主义不是一个单一或统一的理论,在文学、绘画、哲学,甚至国际关系领域都有现实主义的应用。因此,现实主义是一个建立在共同预设理论假定之上、有点松散联系的前后不一致的理论模式。在文学领域,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成为19世纪欧美艺术的主流思想。现实主义文学家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巴尔扎克、福楼拜、莫泊桑,英国的夏洛蒂、狄更斯等。在绘画方面,坚持遵循写实的创作原则和手法进行创作即现实主义。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品有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的人》,库尔贝的《碎石工》等。现实主义也可应用于国际关系领域。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中的一种主流理论。它关注民族国家之间的权力平衡,甚过理想或道德。
4.亚当·斯密(Adam Smith)
答:亚当·斯密(Adam Smith),又译亚当·史密斯、亚当·史密夫,是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国富论》是亚当·斯密一生最具影响力的著作。该书于1776年出版,是第一本试图阐述欧洲产业增长和商业发展历史的著作,提供了现代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的理论依据。亚当·斯密也因此被称为 “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除《国富论》外,他还出版过《道德情操论》。死后,他的朋友遵照其遗嘱,将他的一些手稿出版成《天文历史学》和《哲学论文集》两本书。为纪念他,亚当·斯密的头像被印在2007年3月13日发行的二十元英镑的背面上。
5.质化研究
答:质化研究,是通过观测、分析等,来考查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或特征,以及它们之间是否有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它只要求对研究对象的性质做出回答,一般不采用数量形式的表达。质化研究的主要方法有焦点小组座谈法、深度访谈法、田野观察法、民族志、头脑风暴法与反向头脑风暴法等。
6.三网融合
答:三网融合,又叫三网合一,意指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上相互渗透和交叉,应用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元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包括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终断融合及网络融合。
7.整合营销
答:整合营销(integrated marketing),即整合行销传播,指将一个企业的各种传播防水剂加以综合集成,其中包括一般的广告、与客户的直接沟通、促销、公关等等,对分散的攒波信息进行无缝接合,从而使得企业及其产品和服务的总体传播效果达到明确、连续、一致和提升。营销专家唐。E舒尔茨形容传统营销是“消费者需注意”,而整合营销是“请注意消费者。”
8.CPI指数
答:CPI指数,亦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经济学上,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它是衡量通话膨胀的主要指标之一。一般定义超过3%为通货膨胀,超过5%是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9.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答: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于1791年被批准,是美国权利法案的一部分。该修正案禁止制定任何法律以“确立国教”、阻碍信仰自由、剥夺言论自由、侵犯出版自由及集会自由、干涉或禁止人民向政府和平请愿的自由。这一修正案成为美国言论自由的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法律保障,美国的新闻自由也得以确立。
10.文化大革命
答: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指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在中国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这十年被广泛认为是自1949年建国至今最动荡不安的灾难性阶段,常备冠以“十年动乱”或“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的知道思想和政治成果均在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研究》中被正式否定,决议认为毛泽东应付上责任,该决议的正式表述是:“‘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起,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二、简答题(每题25分,选做2题,共50分)
1.什么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与文化创造产业有什么异同?
答:(1)文化产业
①文化产业定义。文化产业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西奥多·阿多诺及马克斯·霍克海姆等人提出的概念,用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下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及标准化。这个概念是阿多诺的哲学理论的中心,它首次出现于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1948年)。在这部著作中阿多诺称文化产业是从上向下“有意识地结合其消费者”。这种模式把文化产业所操纵的文化活动标准化、理性化、商业化。阿多诺相信文化产业对其消费者有操纵的作用。不过这个操纵作用并不是有目的性的、受控制的、有方向性的,而是潜伏的。虽然如此这个潜伏的操纵对整个社会施加影响。
②文化产业思想对社会的影响
a.对消费者的影响。文化工业是文化产品制作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调解人。在这个作用中它也影响人的意识。不广泛的,通过文化工业无法交换的物件无法存在。
b.在消费者内的影响。文化工业防止人产生批评性的思想。这样人也无法抵抗文化工业了。
c.文化工业稳定统治。这个稳定作用不是一个副作用,而是文化工业的本质。它向它的观众提供思想。通过这个方法它成为人的基本原则的定义者。
d..文化产业还使得人不再认识到关键点,而只注意不重要的东西。阿多诺非常尖刻地说,过去人们不允许自由思考,今天人们允许自由思考,但不会自由思考了,因为一个人只想他应该想什么,而这个思想被感觉为自由。
(2)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同之处。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
我国文化产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反映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特殊背景和中国自身发展阶段的特征。20世纪40年代国外就提出了文化产业范畴,但由于各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状况差异大,作为产业分类概念,文化产业没有统一的内涵标准。我国根据实际情况,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根据上述界定,2004年4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将文化产业分为三个层面。a.文化产业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b.文化产业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c.相关文化产业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3)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
与文化创意产业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内涵界定的角度不同。
①我国文化产业主要从产出的角度、从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精神文化性质着眼,只要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产业,都是文化产业。而文化创意产业,除了服务于个人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外,还服务于生产领域提升产品附加值、经济发展中提升产业结构的要求,明显突出“生产性服务业”的性质。
②从外延来看,我国的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外延比较接近,与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创意产业相比较,主要差别有三点:
a.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创意产业包括整个设计业,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则在设计业方面只包括“工艺美术设计服务,美术图案设计服务,展台设计服务,其他与文化有关的设计服务”,而不包括“工业产品设计服务,包装装潢设计服务,模型设计服务,其他专业设计服务”;
b.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创意产业不包括旅游业,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则在“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中包括“旅游文化服务”;
c.我国文化产业的“相关文化服务”中还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2.3D技术对影视美学有哪些主要影响?
答: 3D是three-dimensional的缩写,就是三维图形。通过3D技术,可以实现在二维平面里显示三维图形。3D成像是靠人两眼的视觉差产生的。人的两眼之间一般会有8厘米左右的距离,要让人看到3D影像,必须让左眼和右眼看到不同的影像,两副画面实际有一段小差距。也就是模拟实际人眼观看时的情况,这样就会出现立体的感觉。
电影应用3D技术产生了3D电影,3D电影又名立体电影,其成像效果在于观众通过佩戴3D眼镜可以观看到立体空间、立体人物和立体景物,让人“身临其境”。从电影美学研究角度看来,3D电影与传统电影虽同属一个艺术门类,但3D电影的美学特征相对于传统电影展现出新的特点和优越性。
(1)立体性与拟真性。3D电影运用正面角度的大景深和多声道立体声替代传统电影的空间立体构成思维。传统电影力求在二维平面上创造三维立体感,一般选择斜侧角度拍摄,尽量避免与被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即避免使用同一水平高度的正面角度。传统电影也会利用景深来创造空间的纵深感以避免空间过于平面。而3D电影成像产生的立体感是因为它突破了电影银幕四个边框的束缚,将银幕内的空间延伸到了银幕之外,特别是向前延伸到了电影院中观众席内部,令画面空间中呈现的人物和景物所处位置纵深关系出现了前后分层。对于接受主体而言,这种突破银幕向前的立体感创造出如此接近甚至置身场景中的体验,比起始终保持距离隔着银幕向后的立体感更加鲜明生动。
(2)参与性与互动性。3D电影注重纵深场面调度和视点置换营造“视觉热点”替代传统电影的叙事情节点。传统电影靠情节点设置技巧来吸引观众,这是电影叙事性美学特征的重要表现。3D电影的美学特征不仅仅是它的立体成像效果,还是由于它创造了观众的“视觉热点”——3D电影中利用其成像上一种向前延伸的立体性而出现的某一物体突然迎面而来的视觉效果。这种视觉效果从生理反应上来说极富刺激性。从叙事美学角度看,3D电影造成的观众参与机制已经不仅仅是追求剧情的离奇曲折,更为重要的是叙事中是否包含了利于创造“视觉热点”的情节。因而,在选择故事和题材时,要包含许多能造成“视觉热点”的动作。3D电影的互动性便在此,它不只是让观众被动地接受,而是它的参与性美学特征反回去又影响了自身的叙事。
反思3D电影的美学特征与美学价值,仍然存在的一些缺陷与误区是值得引起关注的。比如:观众需佩戴眼镜观看3D电影,产生不舒适感,是3D电影延长生命力不容忽视的技术革新环节;“视觉热点”寥寥无几,在正面角度、大景深、纵深场面调度、视点置换以及情节设置方面显然还处于探索阶段,立体性与拟真性、参与性和互动性都还发挥不够,虽然3D电影符合当下电影文化由叙事向奇观的转型,但一味追求视觉热点和奇观效果,是一种激进的行为,应当注重叙事特性和奇观特性双管齐下。
3.社会化媒体具备哪些主要特征?
答: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与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一般而言,社会化媒体只提供平台与技术条件,媒体平台上的内容全部由用户的参与来制作完成。社会化媒体领域有两个关键词:UGC(用户创造内容)和CGM(消费者产生的媒体)。社会化媒体改变了以往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变为多对多的“对话”交流。它具有以下的特征:
(1)参与:社会化媒体可以激发感兴趣的人主动地贡献和反馈。它模糊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界限。社会化媒体的出现产生了“传受者”这一传播学新名词。传统媒体的受众在社区化媒体中的传播主体地位大大提升。他们既从媒体中获取大量信息,同时也提供和转载信息。
(2)公开: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都可以让用户免费参与其中。它们鼓励人们评论、反馈和分享信息。参与和利用社会化媒体中的内容几乎没有任何的障碍。
(3)交流与对话:传统的媒体的内容由媒体向用户传播,单向流动。而社会化媒体的优势在于,内容在媒体和用户之间双向传播,这就形成了一种交流。同时,社会化媒体的覆盖面广,使用便捷,因此,用户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沟通。
(4)连通性: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都具有强大的连通性,通过技术上的衔接,将多种媒体融合到一起。社区化媒体的兼容性大大促进了媒介的融合,也使多媒体信息产品成为当下的潮流。
(5)社区化:在社会化媒体中,人们可以根据个人爱好、新闻热点等形成一个讨论社区、一个亚文化圈与舆论场。如以摄影、政治话题或者电视剧等共同感兴趣的内容为话题而形成的专业网页与讨论群等。贴吧是社区化媒体上亚文化圈的重要阵地。微博上的热点话题也会形成强大的舆论场,影响社会事件的发展,乃至影响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
三、论述题(50分):
论述多元文化。
答:(1)多元文化概念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我们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些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2)名称由来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一词的出现始于八十年代的美国。1988年春斯坦福大学校园的一场课程改革成为了后来被学者们称为“文化革命”的开端,这场改革迅速波及整个教育界继而在其他社会领域也引发不同的影响,学术界对此现象进行探讨和争论。到九十年代,由于争论的激烈程度,有人甚至把多元文化主义及相关的争论称为“文化战争”。
(3)“多元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尽管多元文化主义一词近年来已被频频地使用,但如同“文化”、“全球化”这些高度使用却无公认的定义一样,多元文化主义的内涵至今未有一个清楚明晰的界定。王希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一文中将多元文化主义的内涵析化,多元文化主义因不同领域的不同用途有不同的内涵,它“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历史观、一种文艺批评理论,也是一种政治态度、一种意识形态的混合体”。
因此,在此基础上,王希得出这些用途的共同点:
①美国是一个多元民族和族裔构成的国家,美国文化是一种多元的文化;
②不同民族、族裔、性别和文化传统的美国人的美国经历是不同的,美国传统不能以某一个民族或群体的历史经验为准绳;
③群体认同和群体权利是多元文化主义重要内容,也是美国社会必须面临的现实。显然,多元文化主义已不是纯粹的理论探讨,它成了教育、文艺、政治诉求的出发点和依据,从这个依据出发,目标指向元与元的平等,即所谓的“群体认同和群体权利”。
(4))美国的多元文化
①多源移民结构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移民们创建并繁荣、发展、壮大着美国。美国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单元”的国家。
②民族融合
在美国文明初步形成阶段(一般认为是1607——1783年前后近两个世纪),尽管除土著印第安人外,还存在至少两支以上的移民族裔,但这种多源移民结构的存在并无单元权利的呼声的出现,融合是主流,由此形成了美利坚民族。这种现象的存在固然是多元的规模(族裔少、数量少)与日后的不可同日而语,也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密切的联系。首先是区域分割使各个元呈各自独立发展的状态;其次各移民群体的共同任务是发展经济,面临最根本的任务与自然环境的生存斗争。因此,各族裔差异和利益冲突被最小化,共同利益召唤着他们共同努力,从而创建了一个全新的美利坚民族。
③限制移民时期
到美国文化的成熟定型时期,即从建国至二战这一漫长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多元文化主义仍未被视为问题而提出。这一时期的移民依然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移民构成和人口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包括1890年代边疆封闭前来、主要是来自西欧和北欧的“老移民”和从边疆关闭后至1930年来、主要是来自东欧和南欧的“新移民”。在此时期内,根据美国政府对各种族的态度又可分为独立初期和限制移民时期。独立初期,由于美国国内急需劳动力,对移民来者不拒,美国成了自由的化身,自由女神像就是证明。然而,随着美国工业化的基本完成,基于新移民对老移民的工作机会的威胁,美国进入了限制移民时期。美国政府针对移民制定的各个时期不同的移民政策和移民法案就是表现之一,特别是针对某一特定种族制定的排斥法案(如中国人和日本人)和对东西半球的移民配给的总数的不同规定,显示了美国主流社会对本已存在于本社会中亚文化的歧视并将之推广到此文化的来源国。
④熔炉论
相应地,在思想领域里,“熔炉论”在美国排外主义思潮盛行中出炉。“熔炉论”认为其他种族或民族都应认同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归化这一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宗主。不服从同化者理应受到驱逐。且不论这种观点的缺陷以及真实意图,应该承认的是“熔炉论”反映了早期英裔人在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占有统治地位,他们都把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当作主导文化,要求其他民族予以认同,力图在此基础上建立社会统一的文化。
而无论是老移民还是新移民,在当时作为不同文化的携带者,他们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此时处于亚文化地位的各元并未有太多的不同呼声,多元文化主义仍未形成气候。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a.美国刚刚成立,统一的政府与国家,一体化强化了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主体地位;
b.无论是老移民还是新移民同属欧裔,文化上有较多的同源性,在种族、语言、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和美国主流相距不大,同化不是太严重的问题;
c.移民们到来后就投身西进运动和两次工业革命中去,他们的个体利益附属于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
(5)关于多元文化的几点结论
①从美国的移民历史看,自民族形成之初始,一直存在多元和元与元的差异。最初阶段,主流文化(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占绝对优势的存在,其他处于非优势地位的各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主要以和平共处为主,随着时代的变化,元与元的差异性突现,族裔要求权利的呼声逐渐高涨,并最后以多元文化主义的形式体现。
②多元文化主义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与特定时代下社会的巨大变化,包括家庭、婚姻、宗教、教育和种族关系等领域的新变化甚至与国际大背景紧密相关。多元文化主义是对这些变化的理论回应,也是代表了当前国际学术界的文化研究倾向。
③存在有一个核心的美国文化,但此文化的内涵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充实。这种移民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也是多元与一元的关系。新移民的到来往往对原有存在的社会产生冲击,导致社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原有的平衡被打破,经过长期的冲突和融合,新的一轮又形成,如此循环往复。
④多元文化主义的提出无疑具有积极的、进步的意义。多元文化主义的争论也显示社会本身的进步,体现了各种族融合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