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宏观经济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

一、名词解释

1.浮动汇率制(东南大学2010研)

答: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1973年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瓦解后,世界各主要国家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又分为自由浮动与管理浮动。其中,前者是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地决定;后者是指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对外汇市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干预活动,主要是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情况售出或购入外汇,以通过对外汇供求的影响来影响汇率。

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货币当局不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即不通过外汇储备增减来影响外汇供求,而任凭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变动而变动。这意味着:

(1)本币的汇率会自动地将本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供求调整到相一致的状态,即本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供求自动相等,这意味着国际收支能自动调节,实现平衡。

(2)浮动汇率制下,中央银行可任意确定货币供给。因为它不再负有干预外汇市场,确保汇率稳定的责任,所以在货币供给与国际收支之间不再存在固定汇率制下的那种联系,于是货币供给成了外生变量。

总之,浮动汇率可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使一国经济达到对外平衡。所以,在浮动汇率制下,政府的政策目标将只有一个,即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达到内部平衡。

2.利率平价(厦门大学2009研)

答:利率平价认为均衡汇率是通过国际抛补套利所引起的外汇交易形成的。利率平价说的基本观点:远期差价是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的,并且高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上必定贴水,低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上必定升水。

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以谋取利润。但套利者在比较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时,不仅考虑两种资产利率所提供的收益率,还要考虑两种资产由于汇率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变动,即汇兑风险。套利者往往将套利与掉期业务结合进行,以避免汇率风险,以保证无亏损。大量掉期外汇交易的结果是:低利率国货币的现汇汇率下浮,期汇汇率上浮;高利率国货币的现汇汇率上浮,期汇汇率下浮。远期差价为期汇汇率与现汇汇率的差额,由此低利率国货币就会出现远期升水,高利率国货币则会出现远期贴水。随着抛补套利的不断进行,远期差价就会不断加大,直到两种资产所提供的收益率完全相等,这时抛补套利活动就会停止,远期差价正好等于两国利差,即利率平价成立。

3.对外贸易乘数(华中科技大学2006研)

答:对外贸易乘数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额与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贸易收支变动额之比。在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是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以及净出口()所决定的。假定消费、进口是国民收入的线性函数,投资与出口为外生变量,则开放经济的宏观模型为:

其中,分别代表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进口倾向。由此可求得开放经济下的均衡国民收入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设本国出口增加,则它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为,其中是外贸乘数,它表明增加一单位出口将引起国民收入增加单位。显然,对外贸易乘数与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出口倾向呈负相关,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越大,对外贸易乘数越小,国民收入增加也越少。

由于,因此,开放经济中的乘数效应要小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效应。

4.三元悖论(中央财经大学2013研;东南大学2014研)

答:三元悖论也称三难选择,它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指一国执行宏观稳定政策进行反周期调节的能力,这里主要是指一国是否具有使用货币政策影响其产出和就业的能力;汇率的稳定性是指保护本国汇率免受投机性冲击、货币危机等的冲击,从而保持汇率稳定;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即不限制短期资本的自由流动。

二、简答题

1.简析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曲线的斜率大于封闭经济条件下的曲线的斜率。(厦门大学2000研;上海交通大学2006研)

答:(1)开放经济条件下曲线斜率的推导

在开放经济中(即四部门的经济中),收入恒等式为:

式中,为净出口。

在开放经济中,支出行为方程除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和政府购买支出外,还包括净出口函数。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和净出口函数代入到收入函数等式中,有:

经整理得:

其中,是边际进口倾向,是开放经济中的曲线斜率的绝对值。

(2)封闭经济条件下曲线斜率的推导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的恒等式为:,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和政府购买支出代入其中,可得:

经整理得:是封闭经济中的曲线斜率的绝对值。

(3)比较斜率大小

从上面的推导中可以看出,开放经济中的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大于封闭经济中的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边际进口倾向的存在。

当一国通过利率降低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时,封闭经济由于没有边际进口倾向的存在,所以国民收入增加的幅度更大,体现在曲线上就是比较平坦。开放经济由于边际进口倾向的存在会稀释一部分国民收入,主要原因在于当国民收入增加时,该国的进口也增加,进口的增加又会减少国民收入,所以曲线较为陡峭。

2.在小型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财政政策和保护主义贸易政策的变动如何影响实际汇率?(厦门大学2005研)

答:小型开放经济下,汇率是浮动的。

(1)国内财政政策对实际汇率的影响

说明: 12-1

图12-1  小型开放经济下的财政政策

在浮动汇率制下,假设政府通过增加政府购买或减税刺激国内支出,使得曲线向右移动,如图12-1所示。此时,本币升值,而收入保持不变。在一个封闭经济中,如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曲线向右移动将导致收入增加且利率上升,因为高收入导致货币需求增加。在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下,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因为只要利率上升到世界利率水平之上,资本就会从国外流入,从而在外汇市场上增加对国内货币的需求,从而使得本币升值。本币升值将导致净出口减少,由此抵消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增加。

总之,在小型开放经济和浮动汇率制下,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实际汇率上升,本币升值;紧缩性财政政策使实际汇率下降,本币贬值。

(2)保护主义贸易政策影响实际汇率

对于小型开放经济,如果该国实行保护主义贸易政策,即限制进口,那么进口的减少导致净出口的增加,即净出口曲线向右移动,如图12-2所示。净出口的增加导致计划支出增加,从而使曲线也向右移动,由于曲线是垂直的,贸易保护主义提高了汇率,但不影响收入。

说明: 12-2

图12-2  小型开放经济下的贸易政策

3.在一个实行浮动汇率制,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开放经济中,如果政府的目标是增加本国的净出口,那么:

(1)减少公共支出是否有助于此目标的实现?为什么?

(2)如果购买力平价成立,增加货币供给是否有助于此目标的实现?为什么?(北京大学2003研)

答:(1)减少公共支出有助于增加本国的净出口。如图12-3所示,公共支出减少会使得左移,从而使汇率()下降,汇率下降,使得外国的商品变得更贵,同时本国商品变得便宜。一方面本国居民对外国商品需求(进口)减少,另一方面外国居民对本国商品需求增加,从而使净出口()增加。

图12-3  减少公共支出有助于增加本国的净出口

(2)如果购买力平价成立,增加货币供给不能有助于增加本国的净出口。当购买力平价成立时,实际汇率

不变,对净出口没有影响。

4.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当汇率固定、资本完全流动时,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更为成功(试用图形说明)?(西安交通大学2005研;中央财经大学2011研)

答: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当汇率固定、资本完全流动时,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更为成功。分析如下:

(1)财政政策

在固定汇率的小型开放经济中,当政府希望通过增加政府购买或减税刺激国内支出时,总收入增加。其原因在于:政府增加支出或减税,对汇率产生了向上的压力。为了维持本国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外汇、抛售本币,引起货币扩张,导致图12-4中的曲线向右移动。

说明: 12-4

图12-4  固定汇率下的财政扩张

(2)货币政策的影响

在固定汇率的小型开放经济中,当政府增加货币供给时,对汇率产生了向下的压力。为了维持本国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卖出外汇、买进本币,引起货币收缩,导致图12-5中的曲线回到其初始位置。因此,在固定汇率的小型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通常是无效的。

说明: 12-5

图12-5  固定汇率下的货币扩张

综上,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结论是: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流动的条件使得货币政策无力影响收入,而财政政策在影响收入方面则更有效力。

5.假设某国是实行浮动汇率制而且资本完全流动的开放经济体,政府欲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短期内:

(1)当该国为小国时,请问其利率将如何变化,为什么?画图分析该国的产出和净出口会受到什么影响;

(2)比较分析,当该国为大国时,其利率、产出和净出口会受到什么影响?(厦门大学2007研)

答:(1)当该国为小国时,该国的利率等于世界利率。当世界利率不变时,该国利率与世界利率的任何偏差都会导致资本大量流入或流出,直至该国的利率恢复到世界利率水平上。因此,如图12-6所示,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短期内,该国利率不变。物价不变,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了实际货币余额,使曲线从右移到,均衡汇率降低,产出增加。由于汇率下降,本币贬值,该国的净出口将增加。

说明: 12-6

图12-6小型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效果

(2)大国经济中,该国的利率由本国的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共同决定,并且大国经济体的行为会影响世界储蓄从而影响世界利率,导致利率发生变动。如图12-7(a)所示,当货币供给增加时,曲线向右移动,本国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图12-7(b)中,资本净流出是利率的减函数,利率下降,资本净流出增加。如图12-7(c)所示,资本净流出等于净出口,资本净流出增加,净出口一定增加,资本净流出()的增加将会使汇率下降,本币贬值。

说明: 12-7

图12-7大国经济下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

6.假设世界经济进入普遍高通胀时期,中国的名义利率是12%,美国的名义利率是18%,两国的实际利率相等。

(1)根据费雪方程式,两国的预期通货膨胀率是多少?

(2)假设购买力平价成立,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浮动,那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预期会如何变动?

(3)假设中国是一个大型开放经济体,画图分析(2)的结果如何影响中国的产出和净出口?并比较分析,在中国是小型开放经济体时的情况有何不同。(厦门大学2009研)

答:(1)根据费雪方程式,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由于名义利率只能根据预期的通货膨胀率调整,所以费雪方程式又可以表示为:

根据题意:中国的名义利率是,即,美国的名义利率是18%,即,可得

由于两国的实际利率相等,所以美国的预期通货膨胀率比中国高出6%。

(2)购买力平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购买力平价理论指出,在对外贸易平衡的情况下,两国之间的汇率将会向购买力平价靠拢。

名义汇率是实际汇率,中国的物价水平,是美国的物价水平。

名义汇率变动为:

如果购买力平价成立,在每一个国家一美元有相同的购买力。这表明实际汇率的变动为零,因为购买力平价表明实际汇率是不变的。因此,名义汇率的变动等于美国和中国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即:。由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差异为6%,那么名义汇率预期变动率也是6%,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预期将上升6%。

(3)如图12-8(a)所示,在大型开放经济中,人民币汇率减少到向下移动,利率下降增加,人民币汇率下降增加到,最终减少到,产出减少

说明: 12-8a

图12-8(a)  大型开放经济

如图12-8(b)所示,在小型开放经济中,人民币汇率上升,减少,汇率下降,增加,最终不变,产出也保持不变。

说明: 12-8b

图12-8(b)  小型开放经济

三、计算题

1.什么是购买力平价理论?假设我们用CPI衡量国家的物价水平,A国为本国,CPIA为8%,B国为外国,CPIB为2%,A国的汇率,表示为1个单位B国货币兑6单位的A国货币。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A国的真实汇率。(中央财经大学2012研)

解:(1)购买力平价理论简称“PPP理论”,是西方汇率决定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认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是决定汇率的基础,汇率的变动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引起的。

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是一价定律,即同一种商品在两个国家的货币购买力应相同,否则就会出现套利行为。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一国的价格水平上升,该国的货币就会贬值,反之则升值,或者说,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的货币会贬值,通货膨胀率低的国家的货币会升值。

(2)假设A国的真实物价水平为,B国的真实物价水平为,名义汇率为,真实汇率为,那么,这个就是购买力平价。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因此真实汇率

2.假设在一个开放的经济,消费函数为:,投资支出为:,政府购买为,净出口函数:。税收函数为:,货币需求函数为:,名义货币供给为:,价格水平为:,试求:

(1)曲线方程;

(2)曲线方程;

(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西安交通大学2006研)

解:(1)由四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条件可得:

整理得曲线为:

(2)由于名义货币供给为550,价格水平为1,所以实际货币供给为550。由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等条件可得:

整理得曲线为,

(3)由方程联立得:

解方程组得:均衡利率,均衡收入

3.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税收,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函数

,试求:

(1)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

(2)投资乘数;

(3)投资从60增加到70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

(4)净出口函数从变为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

(5)变动国内自发支出10和变动自发性净出口10对净出口余额的影响何者大一些?(上海大学2005研)

解:(1)可支配收入:,则消费函数为:

根据四部门收入支出模型,将消费函数、投资、政府购买及净出口函数代入方程式可得:

求解方程可得:

把均衡收入代入净出口函数可得净出口余额,即

即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分别为600和20。

(2)四部门经济中,投资乘数

(3)根据乘数原理,当投资从60增加到70时,均衡收入增加,即均衡收入

把均衡收入代入净出口函数可得净出口余额,即

(4)自发净出口乘数等于投资乘数,当自发净出口减少10时,均衡收入减少4×10=40,即均衡收入为

把均衡收入代入净出口函数可得净出口余额,即

(5)自发投资和自发净出口乘数相同,因此自发投资和自发净出口对均衡收入的影响相同,以上计算也证明了此结论。但是,由于自发投资不会直接影响净出口,而自发净出口变动能够直接影响净出口,因此自发净出口变动对净出口余额影响要大一些,以上计算也证明了此结论。

四、论述题

1.请结合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模型比较分析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与美国政府所采取的反危机政策措施的主要内容及作用原理。你认为这些调整措施中可能存在哪些潜在的风险?(南开大学2010研)

答:2007年底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引发了一场极为严重的全球化经济衰退,使各国经济受到重创。为了降低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各国采取了各种反危机政策措施,客观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风险。

(1)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与美国政府所采取的反危机政策措施的主要内容

在美国陷入金融危机之初,我国面临的是完全不同的局面。2007年是我国经济过热、通货膨胀过高的时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外贸出口大幅度下降,一些企业倒闭,大量农民工及城镇工人失业,大量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为了尽快使得我国走出经济危机,中央在2008年底就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拉动内需保证增长和就业。中国政府在2008年底就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包括: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2009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适当调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等。初步估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2008年11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2008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2009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所有这些政策,无疑拉动了总需求,使得我国率先走出本轮金融危机。

此次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受到重创。美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降低金融危机带给美国经济的影响。自2007年以来,美国中央政府和美联储紧盯经济形势,适时地制定了恰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恢复市场信心,加速经济回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政策措施方面,一方面,奥巴马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投资支出7000亿美元,2010年12月6日又宣布将布什政府实施的全部减税政策再延长两年。另一方面,美联储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来解决信贷紧缩问题,向一些投行等注资。随着时间的推移,次债危机迅速演变为债务偿付危机,严重打击了市场信心,尽管美联储连续大幅度地调低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再贴现率,将常规货币政策手段几乎用到极致,仍然不能阻止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美国经济持续放缓的趋势。为此,美联储不得不选择各种非常规措施,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供给,扩大信贷规模,恢复市场信心。

(2)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与美国政府所采取的反危机政策措施的作用原理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美两国所采取的反危机政策措施的作用原理是相似的,即都通过扩张性的政策来使得经济走出危机泥潭中。当然,两国反危机政策的侧重点有一定的差异,中国侧重于采用宽松的财政政策,而美国侧重于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与两国的国情有很大的关系。结合宏观经济学理论模型也可以看出,扩张性的政策无疑有助于产出水平的增加。

(3)调整措施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美两国所采取的反危机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效地应对了危机导致的种种冲击。但是,也要看到,调整措施中所采取的反危机政策措施可能存在潜在风险,给两国以及全球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

我国目前价格总水平维持稳步上升,消费物价指数不断攀升,并越来越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物价水平的不断攀升与2008、2009年宽松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有一定的关系。自2009年以来,货币发行数量的剧增,一定程度上导致2010、2011年物价水平的上涨。后期,为应对通货膨胀危机,我国采取的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使得整个市场流动性不足,日益影响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利率的提高也使得一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出现问题,甚至出现了一定规模的倒闭潮。

至今为止,美国所采取的反危机政策措施依然没有使得美国经济全面走出金融危机,不确定性依然存在。首先,在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和经济可能继续下滑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信贷紧缩问题依然存在,消费者和企业依然难以从银行获得货款。虽然IMF的调查显示,多数金融救助还在国家财政的承受范围内,但政府干预难免会令金融机构产生依赖政府的想法,给国家财政带来一定量的负担;其次,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从短期来看,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没有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尽管基础货币大量增加,但货币乘数在下降,所以广义货币并没有明显增加。但国债泡沫早晚要崩溃,如果投资者放弃国债选择其他的资产,就会导致其他资产的价格上涨。国际油价和初级产品价格的反弹可能也会超过预期。这将带来通货膨胀压力。如果通货膨胀风险过早到来,美联储可能被迫加息,这将中断美国的经济复苏。尽管从近期看,发生这种情形的概率并不大,但其潜在的破坏力却非常巨大。

2.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上半年的GDP比上年同期增长达到1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8%,分别比上年同期高了0.9和4.4个百分点,个别行业增长迅猛。如果政府的决策者认为经济存在“过热”那么,你认为在目前开放的条件下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组合措施解决经济中的问题?(西安交通大学2007研)

答:(1)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除了实现内部平衡以外,还要实现外部平衡。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之间存在着矛盾。如果一国只使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中的一种,要同时达到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是非常困难的。比如,一国面临高通货膨胀,且国际收支又有顺差时,使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压缩总需求以降低通货膨胀率,但这会导致本国出口商品价格下降,扩大国际收支顺差;如果让本国货币升值,虽可减少顺差,但导致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而加剧通货膨胀。如果同时使用上述两种政策,就有可能实现双平衡。

(2)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是国际收支顺差,同时国内经济增长出现了过热的趋势。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将给一国宏观经济带来两方面的结果:一是带来通货膨胀压力,二是带来本币升值压力。外汇储备和国内信贷共同构成一国的货币供给。外汇储备的增加,将直接增加了基础货币的供应量,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将造成货币供给的大幅增加,这必然会给国内经济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使外汇市场上,对我国本币需求增加,在本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本币面临汇率上升,本币升值的压力。

(3)从理论上而言,对于有顺差的过热经济,可以采取以下政策或政策配合来调节,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内外平衡:

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对过热的经济有抑制作用,同时对国际收支有以下影响:产出下降导致进口下降,从而使顺差增加;价格水平下降,使出口增加、进口下降,从而使顺差增加;利率提高导致资本净流出下降,从而使顺差增加。

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使产出下降,同时对国际收支有以下影响:产出减少,导致进口减少,从而顺差增加;价格水平下降,使得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从而使顺差增加;利率下降,使资本净流出增加,从而减少顺差。

提高汇率。提高汇率使进口增加出口减少,从而一方面使产出减少,一方面使顺差下降,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3.假定与货币需求有关的物价水平包括进口产品的价格,而进口产品的价格取决于汇率。这就是说,货币市场可以表述为:。这里,。参数是物价指数,是国内产品的比例。假定国内产品价格和用外国货币表示的外国产品的价格是固定的。

(1)假如我们根据的给定值(而不是通常所用的)画出曲线。解释为什么在这个模型中这条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而不是垂直的。

(2)在这个模型中,在浮动汇率下,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是什么?请解释并与标准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进行对比。

(3)假定政治不稳定提高了该国的政治风险贴水,从而使利率上升。在这个模型中,它对利率、物价水平和总收入的影响是什么?与标准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进行对比。(上海财经大学2008研)

答:(1)曲线如图12-9所示,在这个模型中,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原因分析如下:由于

,因此负相关于上升的时候,下降,曲线右移。所以在固定的条件下,为使货币市场均衡,收入水平也必须增加,从而推导出向右上方倾斜。

(2)在这个模型中,扩张性财政政策(减税或是增加政府支出)使曲线右移,从而汇率上升,收入增加,如图12-9所示。而在标准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浮动汇率下扩张性财政政策对产出没有影响。

图12-9扩张性财政政策

(3)在这个模型中,较高的利率减少投资,曲线左移,同时较高的利率也减少了货币需求,曲线右移,从而汇率降低,物价水平下降。但是由于参数的值不确定,的斜率不能确定,因此收入变化不能确定。而在标准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浮动汇率下利率上升,使曲线左移,汇率和物价下降幅度都大于此模型,但收入水平不变。

4.结合克鲁格曼提出的“三难悖论”(不可能三角形),分析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与发展前景。(南开大学2005研)

答:(1)三难悖论的含义

三难悖论也称三元悖论,它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学的政策选择问题,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以及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其中,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指一国执行宏观稳定政策进行反周期调节的能力,这里主要是指一国是否具有利用货币政策影响其产出和就业的能力;汇率的稳定性是指保护本国汇率免受投机性冲击、货币危机等的冲击,从而保持汇率稳定;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即不限制短期资本的自由流动。

(2)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

对于我国这种经济大国来说,货币政策必须保持独立性。因此,根据三难悖论,资本的自由流动与固定的汇率制度不能同时存在。这就决定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必须同时进行。

目前,我国实行的实质上是固定汇率制度,即在一定程度上管制资本的流出流入。因此,理论上还没有遇到“不可能三角形”的问题。但是,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增加,资本逐步或明或暗地实行了自由流动,这些都必然会倒逼我国汇率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表现出来的就是人民币升值或贬值压力。

因此,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是紧密联系的,在两者不能同时改革的情况下,必然会形成倒逼机制,使得后改革者进行改革。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统一考虑两者的改革,不能顾此失彼。

(3)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发展前景

从我国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影响力来说,独立的货币政策、自由的资本流动和浮动的汇率制度是我国必然要实现的目标。但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措施和过程应该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的承受能力,逐步地实行。总体上来说,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应该是渐进式的,而在适当的时候则需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

首先,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与世界经济、贸易进一步融合所必须面临的问题,是全方位参与世界竞争的必然要求。但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需要一定的金融条件,要充分考虑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给国内金融体系安全和稳定带来的风险。因此,需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地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活动的限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其次,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达到一定程度时,要考虑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与资本市场的开放不同,资本市场的开放实际上是包括很多子项目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选择、有步骤地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则没有这种阶段性。一般来说,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基本条件:第一,金融环境比较成熟;第二,资本市场应该一定程度上已经开放;第三,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已经初步形成。在满足这些基本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制度可以由目前的实质固定汇率制度改为真正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