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视频讲解]
一、概念题
1.商业银行现金资产[北师大2000研]
答:商业银行现金资产是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与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无利息或利息较低的银行资产。一般包括以下几类: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存放同业存款和在途资金。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作用主要是保持银行的清偿力和流动性。但由于持有这种资产无收益或收益较低,商业银行一般把它保持在一个最低水平。
2.单一银行制和分支行制[华中科技大学2002研]
答:单一银行制和分支行制是商业银行的两种组织制度。单一银行制又称单元银行制,指业务只由一个独立的银行机构经营,而不设分支机构的银行组织制度。分支行制指银行在大城市成立总行,并在全国及该市或国外各地设立分支行的制度,分支行的业务和内部事务统一遵照总行的规章和指示办理。目前绝大部分国家都采用这种形式。
两种银行制度相比,单一银行制可以限制银行间的吞并和金融垄断,有利于协调政府和银行间的关系,自主性和灵活性较好。但是由于限制了竞争,不利于提高效率,与经济的外向化发展矛盾,金融创新不佳。而分支行制则有利于开展竞争,获得规模效益,有利于调剂和充分运用现金,分散风险,便于国家直接控制管理,但需要高水平的控制与管理能力。
3.存款保险制度[北师大2001研]
答: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商业银行按规定根据存款额的大小按一定保险费率投保的制度。这一制度指定了一个统一的保险机构,要求经办存款的机构都缴纳保险费给该保险机构。当投保存款机构流动性不足,不能支付存款人提现需要时,该保险机构在一定限度内代为支付。存款保险制度发起方式或组织形式主要有政府设立、政府当局与银行业联合组成、银行业自己组织三种形式,对保护存款人利益和金融稳定起到一定作用。
二、选择题
1.以下哪一选项属于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厦门大学2012金融硕士]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A.票据贴现
B.留存收益筹资
C.发行可转债
D.发行股票
【答案】A
【解析】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分为贷款和投资两大类,其中贷款按照保障条件可分为信用放款、担保放款和票据贴现。BCD三项均属于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2.下列哪项不是商业银行的资产?( )[清华大学2012金融硕士]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A.对企业贷款
B.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购买的其他银行的股票
D.居民的信用卡欠款
E.居民的理财产品余额
【答案】E
【解析】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这是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对于所聚集的资金,除了必须保留一定部分的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以应付客户提存和转账结算的需求外,其余部分主要是以贴现、贷款和证券投资等方式加以运用。
3.自动转账制度的创新属于( )。[中央财大2011金融硕士]
A.避免风险的创新
B.技术进步推动的创新
C.规避行政管制的创新
D.降低经营成本的创新
【答案】C
【解析】自动转账制度是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创新。在美国,为了避免银行因招揽存款而进行不公平竞争,对储蓄付息,对活期存款不准付息。而自动转账制度这一创新就是规避不准对活期存款付息的规定。
三、判断题
1.16世纪银行业已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早期银行业经营中的最大特点是贷款带有高利贷性质。( )
【答案】对
2.货币经营业一旦从事存款业务,便转化成为商业银行。( )
【答案】错
【解析】应该是货币经营业一旦从事贷款业务,便转化成为商业银行。
3.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企业,它与客户之间是一种以借贷为核心的信用关系,这种关系在经营活动中表现为等价交换。( )
【答案】错
【解析】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它与客户之间是一种以借贷为核心的信用关系,这种关系在经营活动中不是表现为等价交换,而是表现为以信用为基础、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关系。
四、简答题
1.商业银行的概念是什么?这个概念为何会发生变化?
答:(1)传统商业银行的概念是指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基本业务的,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金融企业。
(2)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地变革,用现代发展的眼光来看,商业银行就是运用公众资金,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并在经济生活中起多方面作用的金融服务企业。
变化的原因在于市场的环境在变,客户的需求在变,资金的运作规律也在变,商业银行要想在新的市场中获胜,必须不断地适应环境,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提供市场所需的具有竞争力的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金融业务与金融服务。
2.简述商业银行的作用。
答:商定银行具有特定的经营活动内容和职能作用。其主要作用有:
(1)充当资本家之间的信用中介:通过吸收存款,动员和集中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资本,再通过贷款或投资方式将这些货币资本提供给经营产业的资本家使用,银行成为货币资本贷出者与借入者之间的中介人。这有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货币资本。
(2)充当资本家之间的支付中介:通过为各个资本家开立账户,充当资本家之间货币结算与货币收付的中间人。在这里,银行是以资本家的账户和出纳的资格出现的。由此可加速资本周转。
(3)变社会各阶层的积蓄和收入为资本:将原来并非资本而预定用于消费的积蓄和收入,通过银行汇集起来,提供给企业家作为资本运用。这可以扩大社会资本总额。
(4)创造信用流通工具:在上述各项业务的基础上,商业银行成为银行券和存款货币的创造者。发行银行券的权利后来被取消了,但在组织支票转账基础上对存款货币的创造,则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3.存款货币银行经营哪些业务?[浙江财经学院2011金融硕士]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存款货币银行经营的业务可分为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
(1)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这是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对于所聚集的资金,除了必须保留一定部分的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以应付客户提存和转账结算的需求外,其余部分主要是以贴现、贷款和证券投资等方式加以运用。
贴现这项业务的内容是银行应客户的要求,买进尚未到付款日期的票据。贷款又称放款,是银行将其所吸收的资金,按一定的利率贷给客户并约定归还期限的业务,根据不同的依据,贷款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2)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其全部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和吸收的外来资金两部分。自有资金包括其成立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份资本以及公积金和未分配的利润。这一部分也称权益资金。外来资金的形成渠道主要是吸收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向其他银行和货币市场拆借及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等,其中又以吸收存款为主。吸收存款的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存入的货币款项,存款人可随时或按约定时间支取款项的一种信用业务。这是银行的传统业务,在负债业务中占有最主要的地位。可以说,吸收存款是银行与生俱来的基本特征。
其他负债业务包括:从中央银行借款、银行同业拆借、从国际货币市场款、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等。
①从中央银行借款:存款货币银行资金不足,必要时可向中央银行借款。一般说来,存款货币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其主要的、直接的目的在于缓解本身资金的暂时不足,而非用来营利。向中央银行借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再贴现,即把自己办理贴现业务所买进的未到期票据,如商业票据、短期国库券等,再转卖给中央银行;二是直接借款,即用自己持有的合格票据、银行承兑汇票、政府债券等有价证券作为抵押品向中央银行取得抵押贷款。
②银行同业拆借:它是指银行相互之间的资金融通。在这种拆借业务中,借入资金的银行主要是用以解决本身临时资金周转的需要,一般均为短期的,有的只有一日。
③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广泛地通过办理定期存款,发行大额定期存单,出售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及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
④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在为客户办理转账结算等业务过程中可以占用客户的资金。发行金融债券也是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五、计算题
根据下列资料,对照中国人民银行下达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有关指标,计算下面银行的存贷款比例、贷款质量比例、拆借资金比例,并简要评价该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状况。
A银行1999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主1009亿元,其中,逾期贷款余额为252亿元,呆滞贷款余额为118亿元,呆账贷款余额为61亿元;存款余额为1210亿元;同期拆入资金余额为194亿元,拆出资金余额为48亿元,上缴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73亿元;本年利润-6亿元。[东北财大2001研]
解:存贷款比例为:
逾期贷款比例为:
呆滞贷款比例为:
呆帐贷款比例为:
拆入资金比例为:
拆出资金比例为: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下达的关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存贷款比例不超过75%,拆入资金比例和拆出资金比例都不超过8%,逾期贷款比例不超过8%,呆滞贷款比例不超过5%,呆帐贷款不超过2%。
对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可以看到,A银行除了拆出比例低于人行的规定外,其他比例都大大超过人行的规定,尤其是贷款质量方面,不良贷款比例很高。该银行的资产质量很差,盈利能力很弱,流动性也可能不足。
六、论述题
论述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和经营管理方法。并联系实际浅谈如何进一步建立我国现代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金融联考2004研]
答:(1)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形成了三条基本的银行管理原则,即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和盈利性原则。这三项原则实际上可以说是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①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指避免经营风险,保证资金的安全。银行因其自由资本所占比重很小,资产主要依靠外源资金,是一个风险高度集中的行业。坚持安全性原则,力求避免或减少各种风险造成的损害,历来是银行经营中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传统上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但近年来,由于银行业务的国际化以及银行大量参与衍生产品的交易,使得国家和转移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也日渐突出。
②流动性原则
流动性原则是指银行应能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及各方面资金需求。银行缺乏流动性,会降低自己的竞争力,甚至有可能面临“挤兑”而陷入破产清理的境地,故保持必要的流动性对银行经营是至关重要的。银行在安排资金运用时,一方面要求使资产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则必须力求负债业务结构合理,并拥有较多的融资渠道和较强的融资能力。
③盈利性原则
盈利性原则是指银行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获取利润既是银行改进服务、开拓业务和改善经营管理的内在动力,又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方法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方法主要有资产管理方法、负债管理方法、资产负债联合管理方法。
①资产管理方法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方法强调在资金来源一定的条件下,按适当比例将资金分配于不同的资产,以获得充分的流动性,主要有资金集中法、资产配置法、线形规划法。
资金集中法是指不论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如何,把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借入存款、资本进等都集中起来,按资产流动性的高低顺序配置到不同的资产上去,同时还考虑到盈利性的需要,尽可能降低高流动性资产的比重。
资产配置法是针对资金集中法不区分资金来源的性质运用资金的缺点提出来的,是对资金集中法的发展和提高。资产配置法主要按照资金来源的流动性强弱来确定资金的分配顺序和数量。负债流动性的划分标准,一是这项资金来源的周转率,二是对其法定准备金率的高低。进行资产分配使,如果资金周转速度快,法定准备金率要求高,资金的稳定性就弱,那么这类资金来源就应分配给流动性较强的资产项目,相反,就应分配给盈利性较强、流动性较弱的资产项目。
线形规划法是直接利用运筹学方法解决资产分配问题的管理科学方法。一般包括三个步骤:一是建立目标函数式,二是加上约束条件,三是在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在约束条件下求该目标函数式的最佳资产组合解(各资产的最佳资产分配额)。
②负债管理方法
负债管理方法主要有两种:储备头寸负债管理和贷款头寸负债管理。
储备头寸负债管理:用增加短期负债向银行有计划地提供流动性的管理方式,商业银行预先定下资金缺口,将自己的可用资金尽可能地投放在高收益、低流动性的资产,一旦储备不足,就购买中央银行资金补充流动性,而当储备有盈余时,就卖出中央银行资金。该方法可以提高银行资金的运用效率,提高其盈利能力。
贷款头寸负债管理:银行用来扩大资产负债规模的办法,首先通过不同利率从市场上借入资金以扩大银行贷款,其次通过增加银行负债的平均期限以减少存款的可变性,从而降低银行负债的不确定性,典型方法是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
储备头寸负债管理着重于短期负债弥补流动性方面的管理,贷款头寸负债管理实质是对所有到期负债进行严密管理,所以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分支。
③资产负债联合管理
无论是资产管理,还是负债管理,都只是侧重一个方面来对待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于是很难避免重此轻彼或重彼轻此现象的发生。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的基本思想是将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加以对照并作对应分析,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双方达到合理搭配。资产负债联合管理方法有资金缺口管理、持续期缺口管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a.资金缺口管理:资金缺口管理是银行在对利率进行预测的基础上,调整计划期利率敏感性的资产和负债的对比关系,规避利率风险或从利率风险中提高利润水平的方法。
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是指那些在一定期限内到期或需要根据最新市场利率重新确定利率的资产和负债。这种资产和负债的差额就是资金缺口。
资金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
资金缺口用于衡量银行净利息收入对市场利率的敏感程度。当利率敏感资产大于利率敏感负债时,资金缺口为正值,当相等时为零,小于时为负值。当预测利率要上升时,银行应尽量减少负缺口;反之,则尽量减少正缺口。
b.持续期缺口管理。市场利率的变动不仅影响利率敏感性的资产和负债,对利率不敏感的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也会产生影响。
持续期又叫持久期,是固定收入金融工具的所有预期现金流入量的加权平均时间,或是固定收入金融工具未来的现金流量相对于其价格变动基础上计算的平均时间,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持续期;为各现金流发生的时间;为金融工具第期的现金流或利息;为金融工具面值(到期日价值);为该金融工具的期限;为市场利率;为金融工具的现值。
持续期缺口为:
式中,为持续期缺口;为资产持续期;为负债持续期;为负债资产系数;即总负债/总资产。
总资产加权平均持续期与总负债加权平均持续期之间的缺口会导致银行净值随市场利率变动而变动,而且缺口值的绝对值越大,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越大。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就是要尽可能地减小持续期缺口的绝对值。
c.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它是通过一系列资产负债比例指标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进行监控和管理。它既可以作为商业银行自身的一种业务管理方式,也可以作为银行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实施监管的一种手段。我国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试行这一管理方法,并从1998年起取消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的新管理体制。
(3)进一步建立我国现代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资产负债管理是西方商业银行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过多年的改进逐步成熟的。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国有商业银行要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其本身的经营机制和外部经营环境尚存在若干制约因素。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的资产负债联合管理是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法。其包括两个层次:一是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比例监管,二是商业银行采用比例方式的资产负债管理,即商业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资产负债比率管理对国有商业银行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规范经营、合理运作具有重大意义。贷款限额取消后,各国商业银行的自律意识增强,对资金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关注程度普遍增强。
推行资产负债管理是我国金融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虽然银行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还面临着内外部众多困难,但全面推进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市场经济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客观要求。
①银行要尽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即金融机构设置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效益型转变,信贷资金运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转变。
②要加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体系的建设。建立比例管理决策机构,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组织与协调机构,从组织上保证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全面实施。
③金融监管机构要积极改进金融监管体系,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强化非现场金融监督,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④积极发展金融市场,健全、完善货币政策工具,加快企业制度建设,转换政府职能,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