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练习题
一、什么是音位?音位和音素有什么不同?
答:(1)含义
从区别意义的功能出发,对客观记录下来的音素进行整理,把没有区别意义功能的音素加以归并,得出来的结果,就是“音位”。即,音位就是某一特定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2)音位与音素的区别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里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辨意作用归纳出的音类。音位是抽象的,音素则是具体的。音位的抽象以具体的音素与音素之间的关系作为基础。音素之间存在着两种重要的关系,一是“对立关系”,一是“互补关系”。几个音质不同的音素,只要处于互补关系,而且发音相似,就可以把它们看作是同一个音类的成员,归并为一个音位。
二、什么是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有哪些类型?
答:(1)含义
同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素,这些音素是该音位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形式,称作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
(2)类型
①条件变体:受语音环境制约的音位变体。例如/a/的音位变体,它们受一定的语音条件的限制,或者是由于音位所处的位置不同,或者是受语流音变的影响。
②自由变体:不受语音环境制约,不同的变体可以在同样的环境里无条件地变读。汉语有些方言[n][l]可以任意变读,没有辨义功能,如四川话,“男”、“兰”同音,可以读[nan],也可以读[1an]。
三、应该怎样归纳音位,举例说明。
答:归纳音位的目的是要把语言里数目繁多的音素归并为一套数目有限的音位系统,其基本方法是通过替换对比,确定最小的对立体,看能否区别意义。例如:[A][i][u]出现在同样的语言环境中[t-]51分别是[tA]51(大)[ti]51(地)[tu]51(度)等,可以区别意义,又是最小的对立体,因此它们分别是三个音位,即/a/、/i/、/u/。
四、归纳音位的基本原则有哪几条?请举例予以说明。
答:归并音位普遍采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四条:
1.对立原則
两个音素如果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互相替换后就会产生意义的差别,那么这两个音素就是对立的。对立的音素必定属于两个不同的音位。例如把普通话里的辅音[p]和[p‘]分别放在[A55]这个语音环境里,会形成两个词的语音形式[pA55](八)和[p‘A55](趴)。我们就说[p]和[P‘]之间存在对立,在一种语言或方言里,两个对立的音素必然属于两个音位。
2.互补原则
两个音素如果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而又呈互补分布状态,这两个音素就形成互补关系。形成互补关系的各音素可以归纳成一个音位,用一个音位符号标写,各音素的不同读音由不同的语音环境决定,分别成为该音位的变体。例如普通话的[a]只出现在[l]和[n]之前,[ɑ]只出现在[ŋ]和[u]之前,[A]出现在没有韵尾的场合,[ɛ]出现在[i][y]和[n]之间,[a][ɑ][A][ɛ]四个音素是互补的,可以归人同一个低元音音位/a/。归并为一个音位后,这四个音素称为/a/音位的四个音位变体。
3.音感差异原則
属于一个音位的各个变体在语音上还应该是近似的,至少本地人听起来比较近似,如果两个音的音感差异明显,即使是互补关系也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例如普通话里m只能出现在音节的开头,ng只能出现在音节的末尾,n既可以出现在音节的开头,又可以出现在音节的末尾,从整个鼻音系统上看,m和ng存在着互补关系。但是,m和ng的音感差异太大,来源也不同,没有人认为它们是一个音,当然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
4.系统性原則
归纳音位还须考虑归纳出来的全部音位是否系统整齐,简明经济。有时候归为一套音位还是两套音位,似乎都有道理,都符合对立互补原则,语音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时就主要考虑语音的系统性了。例如:
辅 音 开口呼 齐齿呼 合口呼 撮口呼
j q x - + - +
g k h + - + -
z c s + - + -
zh ch sh + - + -
上面的表格说明j、q、x这一组辅音跟g、k、h和z、c、s以及zh、ch、sh这三套辅音都形成对立互补。因此,从理论上讲j、q、x跟g、k、h或z、c、s或zh、ch、sh都可以归并为一套音位。但是,从语音的系统性上考虑j、 q、x不论跟哪一组辅音归并,都会造成另外两组辅音音位新的不平衡。而且如果跟zh、ch、sh归并的话,辅音r也很难处理,因此适宜独立为一组音位。
五、举例说明/a/、/u/、/y/的主要音位变体及它们出现的条件。
答:1./a/主要音位变体有[a]、[A]、[ɑ]、[ɛ]
[a] 前低不圆唇舌面元音。出现在韵尾-i.n之前,在韵母an、ai、uan、uai中做主要元音。
[A] 央低不圆唇舌面元音。出现在零韵尾时,在韵母a、ia、ua中做主要元音。
[ɑ] 后低不圆唇舌面元音。出现在韵尾-ng、u前,在韵母ang、iang、uang、ao、iao中做主要元音。
[ɛ] 前半低不圆唇舌面元音。出现在i和n之间,在韵母ian、üan里做主要元音。
2./u/主要音位变体有[u]、[ʊ]、[w]、[ʋ]
[u] 后高圆唇舌面元音。出现在u韵母非零声母音节中。
[ʊ] 后次高圆唇舌面元音。出现在ao、iao、ou、iou 四个韵母中做韵尾。
[w] 双唇舌面半元音。出现在合口呼韵母的零声母音节ua、uo、uai、uei、uan、uen、uang中作韵头。
[ʋ] 唇齿舌面半元音。出现在辅音声母f-的后面。
3./y/的主要音位变体有[y]、[Y]、[ʮ]
[y] 前高圆唇舌面元音。出现在ü、ün两韵母非零声母音节中做主要元音。
[Y] 前次高圆唇舌面元音。出现在üe、üan两韵母非零声母音节中做韵头。
[ʮ] 双唇舌面半元音,出现在üe、üan两韵母零声母音节中作韵头。
◇思考题
一、[i]、[j]、[j]有人归纳为一个音位,有人归纳为三个音位,有人归纳为两个音位,这样处理各有什么理由?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答:这样三种处理各有理由。认为是一个音位的,他们认为三个[i][ɿ][ʅ]不起区别意义的作用,虽然发音很不相同,但是因为它们不同时在一个场合出现,可以看作条件变体。认为是三个音位的,是因为它们发音很不同,意义也不同,三个音素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因此可以归纳为三个音位。归纳为两个音位的原因着重于一个舌面元音和两个舌尖元音的对立区别,除了舌面元音为一个音位,两个舌尖元音可以看作一个音位。
二、零声母是不是一个辅音音位?为什么?
答:零声母不是一个辅音音位,因为音节开头没有辅音,而是一个韵母独立成为音节的。如:“爱、移、五、鱼”等,但是它们在发音时,音节开头部分往往带有一点轻微的摩擦成分。这种摩擦音一般可以用半元音来描写,表示这个音节也有一个类似声母的成分。但是摩擦明显与否往往因人而异,而且也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因此这种音节的声母,语音学里称为“零声母”,而不是辅音声母。当然,有人在教普通话时,为了教学上的简便,把这类零声母说成相当于辅音声母(并且用书写上的Y、W来表示),这作为教学的临时性处理,也是可以的。
三、轻声能不能归纳成一个单独的调位?为什么?
答:不能。轻声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来声调更短更轻的声调变体。一般地说,普通话四种基本声调的字,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失去原来的声调,读成轻声。而且轻声没有调值。所以轻声不能归纳成一个单独的调位。
四、为什么音位归纳会有多种可能性?
答:归纳音位涉及到好几项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往往不可能协调一致,比如符合条件互补的原则,而语音却并不相似。这样,各个学派,各个学者一方面可能对这些原则理解不同,另一方面,具体处理时的轻重把握也会有区别,这就造成了音位归纳的多种可能性。比如普通话里对/i/音位的处理。